第四章常用统计指标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常用统计指标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常用 统计 指标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统计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分布数列后,我们对它的变化规律有统计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分布数列后,我们对它的变化规律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要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仅靠这些直观了解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要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仅靠这些直观了解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些能充分度量统计分布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以便对不同的寻找一些能充分度量统计分布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以便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统计资料的度量包括:对统计资料的简单描述和比较(总量指对统计资料的度量包括:对统计资料的简单描述和比较(总量指标、相对指标);集中趋势的度量(平均指标);离中趋势的度量标、相对
2、指标);集中趋势的度量(平均指标);离中趋势的度量(变异指标)。(变异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常用统计指标常用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特点:u数量性:数量性:统计指标是一个数量化的内容,它必须是能用数字反映的,是可量性的特征值。u综合性:综合性:用来反映总体或样本等由大量个体单位构成的统计活动对象特征的。u具体性:具体性:是统计对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特征表现,是具体的客观现象数量的反映。u客观性:客观性:统计指标的数值是实际存在的,是客观世界真实反映,不能杜撰生造或歪曲夸大。指标由数量指标派生而来的质量指标变异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数量指标劳动量指标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按采用的计量单位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3、按反映的时间状况标志总量单位总量按说明总体的特征总量指标作用、表现或综合指标统计指标一、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1、概念:是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概念:是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度量绝对数形式表现,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度量绝对数形式表现,所以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所以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是统计资料汇总的直接结果,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是统计资料汇总的直接结果,一般表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一般表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第一节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u是认识社
4、会经济现象的起点;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u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u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基础。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基础。2、作用、作用(1)按反映总体特征不同分)按反映总体特征不同分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由总体单位数直接总计而来的,是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用来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3、种类、种类u总体单位总量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u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总量不会独立于单位总量而存在。u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单
5、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说明:说明: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时期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连续计数,累计相加,其值的大小和时间的长指标的指标值可以连续计数,累计相加,其值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状况的总量指标。时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状况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不能累计相加计算,其值的大小和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不能累计相加计算,其值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按反映的时间
6、状况不同分)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 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u是否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u是否具有可加性;u其数值的大小是否与其所包含的时间段长短有关。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按实物单位计算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按实物单位计算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指标的综合性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无法进行汇总。按价值单位计
7、量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最广能较差,无法进行汇总。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它脱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二者要结合应用。离了物质内容。二者要结合应用。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标。(3 3)按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按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u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的性质。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对各企业工人总数指标来说,当研究企业平均规模例如:对各企业工人总数指标来说,当
8、研究企业平均规模时,以企业为总体单位,企业总数为单位总量,各企业工时,以企业为总体单位,企业总数为单位总量,各企业工人总数为标志总量;当研究企业劳动效益时,以工人为总人总数为标志总量;当研究企业劳动效益时,以工人为总体单位,各企业工人总数为单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体单位,各企业工人总数为单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成为标志总量。成为标志总量。u所以,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说明:单单 位位 名名 称称企业数企业数(个)(个)职工人数职工人数 (人)(人)固定资
9、产增固定资产增加额(万元)加额(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 (万元)(万元)纺织局纺织局 化工局化工局 机械局机械局 300 250 450 8000 5000 7000 1000 2000 2000 200 500 300 合合 计计 1000 20000 5000 1000通过下表:通过下表: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1、实物单位:、实物单位:以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进行计量的单位。以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进行计量的单
10、位。自然属性单位:支、条等自然属性单位:支、条等 度量衡单位:度量衡单位:重量、长度重量、长度 标准实物单位:粮食、能源(标准吨)等;标准实物单位:粮食、能源(标准吨)等;复合单位:千瓦小时、吨公里复合单位:千瓦小时、吨公里 双重单位:双重单位:千瓦千瓦/台、马力台、马力/台台 特点:使用价值明确特点:使用价值明确 不同使用价值不能汇总不同使用价值不能汇总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2、价值单位、价值单位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计量的单位。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计量的单位。3、劳动时间单位、劳动时间单位 工日、工时、人年等。工日、工时、人年等。特点:一般只在企业使用。特点:一般只
11、在企业使用。一、相对指标的意义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1、概念:、概念: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比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2、作用、作用u是最常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可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有了共是最常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可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有了共同对比的基础同对比的基础u是经济管理和考核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使我们是经济管理和考核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
12、关系、事物发生和发展的程度。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事物发生和发展的程度。百分数千分数无名数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成数系数(倍数)有名数复名数3、计量形式、计量形式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和对比的基础不同,分为: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和对比的基础不同,分为: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检查计划完成程度检查计划完成程度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反映现象的结构和分布反映现象的结构和分布比例相对数比例相对数反映现象内部比例关系反映现象内部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评价不同单位的实力、优劣评价不同单位的实力、优劣强度(密度)相对数强度(密度)相对数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状态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状态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反
13、映现象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反映现象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二、相对指标的种类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的比值,是检查计划完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的比值,是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指标。成情况的指标。%100计划任务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相对数%10011计划增(减)率实际增(减)率1、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100%1100%118%100%15%96.8%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根据公式:根据公式:例: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例: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实际降低了8%。求该企业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情况。求该企业单位产品
14、成本的计划完成情况。解: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程度:解: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程度: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一年的水平上降低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一年的水平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实际降低了 3%,问降低产品成本的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问降低产品成本的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少?少?%.%04101969741003100即:差即:差1.04%没有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没有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例:例:某地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某地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00亿元,计划当年比上年增加亿元,计划当年比上年增加50亿元,实际增加了亿元,实际增加了60亿元。该地计划完成程度如
15、何?亿元。该地计划完成程度如何?60/50?只能:只能:(500+60)/(500+50)=101.8%101.8%的经济意义,超额完成的经济意义,超额完成1.8%(实际值与计划值相(实际值与计划值相比)比)不能说是超额完成不能说是超额完成1.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个百分点,超额完成2个百分点(个百分点(12%-10%,实际增加值和计划增加值相比),实际增加值和计划增加值相比)例:例: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利用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利用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的对比,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以及分布数值的对比,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以及分布状况状况%100总体的
16、全部数值总体中的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例:对市场上销售的冷饮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例:对市场上销售的冷饮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为,合格品的数量占全部抽查产品数量的为,合格品的数量占全部抽查产品数量的85%85%。2、结构相对数(又称比重)、结构相对数(又称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与从业人员构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与从业人员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100)年份年份国内生产总国内生产总值值(亿元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年底年底从业从业人员人员(万人万人)从业人员构成(从业人员构成(%)第一第一产业产业第二第二产业产业第三第三产业产业第一第一产业产业第二第二产业产业第
17、三第三产业产业199226651.921.843.934.36555458.821.719.8199334560.519.947.432.76637356.422.421.2199446670.020.247.931.96719954.322.723.0199557494.920.548.830.76794752.223.024.8199666850.520.449.530.16885050.523.526.0199773142.719.150.030.96960049.923.726.4199876967.118.649.332.16995749.823.526.7199980729.817
18、.348.732.97058650.123.026.9在总体分组的基础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对比的比值,反映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是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之比。%100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比例相对数例:将全部工业按其生产产品的用途不同,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例:将全部工业按其生产产品的用途不同,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某地区轻、重工业的产值之比为:某地区轻、重工业的产值之比为:1.2:11.2:1。3、比例相对数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5个和最低的个和最低的5个省市个省市收入差异:收入差异:99年95年90年86年最高5城市(元)9 064 6 403 1 9
19、92 1 163最低5城市(元)4 461 3 159 1 214 755两者之比(倍)2.03 2.031.641.54绝对差额(元)4 6033 2447774084、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100乙空间同类现象的数值甲空间某类现象的数值比较相对数例:甲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乙城市居民收入的例:甲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乙城市居民收入的1.51.5倍。倍。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同类现象数值的对比,用以比较不同国家、不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同类现象数值的对比,用以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经济势力强弱和工作优劣。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经济势力强弱和工作优劣。1997年中美小学、中学、高等院校生师
20、比年中美小学、中学、高等院校生师比:小学小学中学中学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美国美国18.314.215.6中国中国24.216.89.8二者之比二者之比(倍或(倍或%)0.756(倍)(倍)(75.6%)0.845(倍倍)(84.5%)1.592(倍倍)(159.2%)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两个现象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例如人口密度、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人均绿地面积等均为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强度相对数另一有联系而又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例:某城市每万人拥有的零售商业网点数为例:某城市每万人拥有的零售商业网点数为10个个/万人;或每个零售万人;或每个零售商业
21、网点服务于商业网点服务于1000人人/个。个。5、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的特点:是惟一有单位的相对数;是惟一有单位的相对数;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故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故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正指标:正指标:指标数值越大经济实力越强。指标数值越大经济实力越强。逆指标:逆指标:指标数值越小经济实力越强。指标数值越小经济实力越强。强度相对数常带有强度相对数常带有“人均人均”字样。字样。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工业产量指标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工业产量指标年 份布(米)糖(公斤)钢(公斤)原煤(吨)原油 (公斤)发电量(千瓦小时)199016.65.158.41.0122547199
22、115.85.661.70.9123589199215.97.069.51.0122647199319.66.576.01.0123712199417.75.077.71.0123779199521.64.679.21.1125836199617.25.282.31.2129888199720.25.788.61.1131923199819.46.693.11.0130939199919.96.999.10.8128989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同一现象的数值对比,可以反映现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同一现象的数值对比,可以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即发展速度)。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即发展速度)。%
23、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动态相对数 6、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国别、地区国别、地区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进口额99年年98年年9 9 是是 9 8的(的(%)99年年9 99 9 是是 9 89 8的(的(%)99年年9 9 是是 9 8的(的(%)美国美国1754916250108.06950101.810599112.5德国德国1013110135100.0540599.64726100.4日本日本72716684108.84175107.63096110.4英国英国58915881100.2268498.43207101.7法国法国5850594898.4299097
24、.9286098.8加拿大加拿大45884225108.62386111.32202105.8意大利意大利4468458197.5230895.32160100.1荷兰荷兰39313684106.7201101.51890112.9中国中国36073240111.31949106.01658118.2中国香港中国香港3543359498.61748100.0179597.2例:例:想一想可以计算哪几种相对指标?想一想可以计算哪几种相对指标?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 1982年年 1990年年人口总数人口总数其中:男其中:男 女女 101654 52352 49302 1
25、14333 58904 55429单位:万人单位:万人又知我国国土面积为又知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不同时期不同时期比比 较较动动 态态相对数相对数强强 度度相对数相对数不同现象不同现象比较比较不同总体不同总体比较比较比比 较较相对数相对数同一总体中同一总体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比比 较较部分与总体部分与总体比比 较较实际与计划实际与计划比比 较较比比 例例相对数相对数结结 构构相对数相对数计划完成计划完成相对数相对数同一时期比较同一时期比较同类现象比较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