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三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功能2解析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8602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PPT
  • 页数:110
  • 大小:10.0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功能2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 第二 神经系统 功能 解析 课件
    资源描述:

    1、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三偏综合症三偏综合症”是由于大脑哪一部位损伤引起的?是由于大脑哪一部位损伤引起的?内囊内囊前肢前肢膝膝后肢后肢尾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豆状核中央沟中央沟外侧沟外侧沟顶枕沟顶枕沟额叶额叶颞叶颞叶枕叶枕叶顶叶顶叶脑的外侧面脑的外侧面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为大脑半球白质内的灰质核团

    2、,因靠近脑底部而得名,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分为外侧部的壳和内侧部的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体)核。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位于前脑底部环绕着脑干形成的皮层内边界位于前脑底部环绕着脑干形成的皮层内边界,围绕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领域围绕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领域。包括。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结构及它们钩和海马结构及它们附近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附近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精讲)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精讲)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详讲)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详讲)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简讲)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简讲)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3、(重讲)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重讲)感觉感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感觉产生过程感觉产生过程:内内外外环环境境的的各各种种变变化化感感受受器器换换能能作作用用神神经经冲冲动动传导路传导路大大脑脑皮皮层层分分析析综综合合产产生生主主观观感感觉觉感受器感受器脊髓或脑干的传导与分析脊髓或脑干的传导与分析丘脑丘脑感觉中枢感觉中枢冲动冲动将刺激转为神经将刺激转为神经交叉到对侧上行交叉到对侧上行(特定感觉

    4、)(特定感觉)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清醒)(清醒)非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第一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 一、丘脑感觉分析功能一、丘脑感觉分析功能:除嗅觉外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导通路均在丘脑交换神经元各种感觉传导通路均在丘脑交换神经元,而后投射到大脑皮层而后投射到大脑皮层,因此因此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接替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接替站。站。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分为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分为: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两种。异性投射系统两种。外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丘脑的主要核团丘脑的主要核团 1.1.第一类细胞群第一类细胞群=

    5、感觉接替核感觉接替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内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内、外膝状体。外膝状体。2.2.第二类细胞群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联络核:丘脑枕丘脑枕、丘脑前核丘脑前核、外侧腹核。外侧腹核。功能特点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觉代表区(构成构成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

    6、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的联系协调有关。功能特点: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皮层广泛区域(构成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皮层兴奋状态有关。3.第三类细胞群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一一)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specific projectio

    7、n system)概念概念:由丘脑的外侧核由丘脑的外侧核,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等发内侧膝状体等发出的、出的、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感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觉代表区的N纤维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特点:特点: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区,点对点投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区,点对点投射。射。内内囊囊前肢前肢膝膝后肢后肢尾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豆状核功能功能:产生特定感觉;产生特定感觉;激发皮层发出冲动,激发皮层发出冲动,引发相应的反应引发相应的反应(骨骼肌活动、内脏反(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应和情绪反应)。

    8、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上行上行传导传导通路通路下行下行传导传导通路通路传导通路传导通路是复杂反射弧的一部分。是复杂反射弧的一部分。感觉感觉(上行)传导通路上行)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一般感觉,共三级神经元参与传送传导一般感觉,共三级神经元参与传送 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 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 第三级位于丘脑内第三级位于丘脑内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交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

    9、射到大脑皮层相应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区域 浅感觉:浅感觉:位于身体表面(皮肤、粘膜)位于身体表面(皮肤、粘膜)痛、温觉和粗略触觉痛、温觉和粗略触觉 特点:先交叉再上行;特点:先交叉再上行;深感觉:深部压觉、肌肉本体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深感觉:深部压觉、肌肉本体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特点:先上行(延髓)再交叉。特点:先上行(延髓)再交叉。躯干和四肢躯干和四肢浅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躯干和四肢躯干和四肢浅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P105图52)躯干、四肢皮肤躯干、四肢皮肤 的浅感觉感受器的浅感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背外侧束背外侧束脊髓灰质脊髓灰质

    10、后角细胞后角细胞脊髓白质前外侧索脊髓白质前外侧索交叉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经脑干经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内囊丘脑皮质束丘脑皮质束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躯干和四肢躯干和四肢深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的肌肉、躯干、四肢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肌腱、关节、韧带、骨膜的深感受器骨膜的深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脊神脊神经节经节薄束薄束 楔束楔束薄束核薄束核楔束核楔束核延髓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

    11、系交叉内侧内侧丘系丘系 丘丘 脑脑 腹后外侧核腹后外侧核内囊内囊丘脑皮质束丘脑皮质束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和邻近中央前回皮质后部和邻近中央前回皮质丘脑外丘脑外侧侧 核核延延 髓髓第一级第一级神经元神经元第二级第二级神经元神经元第三级第三级神经元神经元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丘脑丘脑:是各种感觉是各种感觉(除嗅除嗅觉外觉外)的总转换站。的总转换站。传导路交叉:浅感觉先传导路交叉: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行后交叉。感觉传导路三级换元:感觉传导路三级换元: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第二级位于脊神经

    12、节内,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第三级髓后角或脑干内,第三级位于丘脑内。位于丘脑内。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般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射到大脑和内囊,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皮层相应区域 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能概念径路与功能?概念:概念: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的的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干时,发出侧支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激活触联系,激活网状结构的上

    13、行激活系统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反复换反复换元元后发出纤维抵达丘脑后发出纤维抵达丘脑,由丘脑由丘脑第三类核群第三类核群弥散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纤维。特点:特点: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 多次更换多次更换N元元 投射区广泛投射区广泛(非非点对点关系点对点关系)易受药物的影响(如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易受药物的影响(如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功能:功能:1 1、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觉醒)、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觉醒)状态状态2 2、与特异投射系统共同作用,产生感觉、与特异投射系统共同作用,产生感觉 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

    14、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区域投射区域明确的点对点弥散分布明确的点对点弥散分布来源来源明确、专一的传导路各种感觉的侧支明确、专一的传导路各种感觉的侧支神经元神经元一般为三级(?)多次换元一般为三级(?)多次换元功能功能特定感觉、特定感觉、激发皮层激发皮层 不引起特定感觉,不引起特定感觉,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 发出神经冲动发出神经冲动 兴奋状态兴奋状态 两两 种种 感感 觉觉 投投 射射 系系 统统 的的 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特定感觉是在非特异系统使大脑保持清醒状特定感觉是在非特异系统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下,经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态下,经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

    15、觉中枢而形成的定感觉中枢而形成的大脑皮层是产生感觉的大脑皮层是产生感觉的最高级中枢最高级中枢较常用的是较常用的是Brodmann(1909)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为52区。区。1909年,德国科学家年,德国科学家Korbinian Brodmann公布了一张大脑皮层的图谱,在公布了一张大脑皮层的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他依照大脑皮层的组织特征(比如神经细胞的密度、皮层的厚这张图谱上,他依照大脑皮层的组织特征(比如神经细胞的密度、皮层的厚度、细胞的种类)把大脑皮层分为度、细胞的种类)把大脑皮层分为52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的数字代表他研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的数字代表他研究大脑皮层不同

    16、区域的顺序。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顺序。脑的结构和皮层分区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 =3-1-2=3-1-2区区(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岛叶岛叶(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冲动。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冲动。本体感觉区本体感觉区 =4=4区区(又是运动区又是运动区)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4 4、6 6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司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司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内脏感觉区内脏感觉区 =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 +运动辅助区运动辅助区+边缘系统皮层边缘系统皮层听觉区听觉区 =41=41区区 +4

    17、2+42区区 视觉区视觉区 =17=17区区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第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第1躯体感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1、2区)区)功能: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功能: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第第1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中央后回(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的投射特点的投射特点P106左右交叉投射左右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是双侧的但头面部是双侧的投射倒置投射倒置,但头面部是正置的但头面部是正置的定位投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有关定位投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有关图图3-54 P107脑的皮质功能区位置:位置:功能:功能:定位较

    18、差、感觉分析粗糙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麻木感);可能;可能与痛觉有关。与痛觉有关。特点:特点: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7区)区)位于颞横回(位于颞横回(41、42区)。区)。外外侧侧沟沟颞颞横横回回 边缘叶加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边缘叶加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等。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等。功能:功能: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与情绪、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与情绪、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各种感觉在大

    19、脑皮层的分布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的分布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五)(五)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运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躯体运动运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躯体运动,不论是不论是反射性的或随意性的,都是在一定的肌紧张和一定的姿势反射性的或随意性的,都是在一定的肌紧张和一定的姿势前提下进行的。前提下进行的

    20、。神经系统是躯体运动的调度者,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各级神经系统是躯体运动的调度者,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简单的运动与反射)(简单的运动与反射)脊髓功能脊髓功能传导:人体各部与脑联系的通路传导:人体各部与脑联系的通路反射:简单、低级、原始的反射反射:简单、低级、原始的反射1脊休克脊休克(spinal shock)概念概念:指脊髓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脊动物)时,时,横断面以下横断面以下脊脊髓的反射功能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暂时消失的现象。现象。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横断面以

    21、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粪、尿潴留等。P108 特点:特点: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可逐渐恢复: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低等动物恢复快,高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等动物恢复慢。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复杂的反射

    22、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如对侧伸反射等等)。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为失禁。脊休克脊休克说明了脊髓存在着低级的运动反射中枢。说明了脊髓存在着低级的运动反射中枢。但正常时它们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但正常时它们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屈反射屈反射(flexion reflexflexion reflex)(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中枢在脊髓)2 2屈反射与对侧伸反射屈反射与对侧伸反射 概念:概念:当肢体皮肤受当肢体皮肤受到到伤害刺激伤害刺激时,引起受时,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其

    23、屈缩、伸肌舒张,使其屈曲的反射。曲的反射。意义:意义:屈反射使肢体屈反射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性意义。保护性意义。对侧伸反射对侧伸反射(crossedcrossedextensor reflexextensor reflex)概念:概念:如果受到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意义:意义:对侧肢体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衡。3牵张反射牵张反射 概念概念:与神经中枢保持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

    24、联系的骨骼肌,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牵张反射的类型:牵张反射的类型:腱反射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特点特点:腱反射是单突触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反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耗时约耗时约0.7ms。意义: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某些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5、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用减弱。肌紧张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紧张性牵张反射):概念: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特点:特点: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收缩状态。意义: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体运动的基础。正

    26、常机体即使在安静时,其骨骼肌也存在着一定的正常机体即使在安静时,其骨骼肌也存在着一定的肌紧张以维持某种姿势;在活动时,肢体的肌肉也是在肌紧张以维持某种姿势;在活动时,肢体的肌肉也是在一定的肌紧张的背景上发生收缩。一定的肌紧张的背景上发生收缩。牵张反射的意义:牵张反射的意义: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维持机体的一定姿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维持机体的一定姿势;势;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肌肉张力;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肌肉张力;参与呼吸调节,维持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参与呼吸调节,维持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高级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高级中枢对躯体运

    27、动的调节1、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在动物在动物中脑上、下丘间切断中脑上、下丘间切断脑干,脑干,动物出现亢进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动物出现亢进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头尾昂起,脊柱挺硬。为什么发生去大脑僵直,它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去大脑僵直,它说明了什么?抑制区:脑干抑制区: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位于延髓上部网状结构内侧区位于延髓上部网状结构内侧区,其上级中枢为大脑皮层运其上级中枢为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脑干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既有易

    28、化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脑干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既有易化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易化区:易化区: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动的区域。分布广大的脑干分布广大的脑干中央区域,其上级中枢为前中央区域,其上级中枢为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示意图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示意图+:易化区:易化区 :抑制区:抑制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尾状核、尾状核3、小脑、小脑4、网状、网状结构抑制区结构抑制区5、网状结构易化区、网状结构易化区6、延髓、延髓前庭核前庭核 上、下丘位置上、下丘位置大脑皮质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大脑皮质运动区、纹状体、

    29、小脑脑干的易化区脑干的易化区抑制抑制脑干的抑制区脑干的抑制区加强加强肌紧张加强,加强肌运动肌紧张降低,抑制肌运动较多的抑制系统被切除较多的抑制系统被切除,特别是来自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的,特别是来自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的抑制性联系,造成抑制性联系,造成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的失衡,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的失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中脑受压中脑受压(血肿、肿瘤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似去大脑僵直现象。患者表现出:头后仰,患者表现出:头后仰,上下肢僵硬,上臂内旋,上下肢僵硬,上臂内旋,手指屈曲倒勾

    30、。手指屈曲倒勾。(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P1101、小脑的调节功能:、小脑的调节功能:原(古)小脑(原(古)小脑(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叶)-维持人体平衡,维持人体平衡,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主要是控制躯体的平衡。旧小脑(脊髓小脑)旧小脑(脊髓小脑)-调节肌张力调节肌张力新小脑(皮质小脑)新小脑(皮质小脑)-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 -精巧运动程序的编制和贮存精巧运动程序的编制和贮存新小脑新小脑旧小旧小脑脑原小脑原小脑皮层小脑皮层小脑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例如,学习演奏动作的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例如,学习演奏动作的过程。过程。临床临床:精巧运动受损。精巧运

    31、动受损。(因皮层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因皮层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锥锥体系发动运动)。体系发动运动)。学习后期学习后期:动作渐熟练动作渐熟练学习中期学习中期:动作渐协调动作渐协调(大脑皮层与新小脑之间不断进行(大脑皮层与新小脑之间不断进行 联合活动,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联合活动,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 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学习初期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动作不协调(因皮层小脑未发挥作用)。(因皮层小脑未发挥作用)。2

    32、、小脑病变:、小脑病变:原小脑(前庭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平衡失调综合症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旧小脑:旧小脑: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震颤:意向震颤:肢体运动时常出现震颤肢体运动时常出现震颤动作分解:动作分解:例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例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才完成;才完成;辨距不良:辨距不良:指物不准指物不准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新小脑:新小脑:精巧运动受损精巧运动受损。新小脑新小脑旧小旧小脑脑原小脑原小脑小脑上脚及小脑齿状核(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

    33、动的调节(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P113尾状核、豆状核(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苍白球)统称纹状体。统称纹状体。广义基底神经节包含纹状体、黑质和红核、丘脑底核广义基底神经节包含纹状体、黑质和红核、丘脑底核。主要为主要为与控制肌紧张、稳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纹状体纹状体脑干易化区脑干易化区抑制抑制肌紧张加强肌紧张加强 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抑制抑制肌运动发动发动黑质抑制抑制脑干抑制区脑干抑制区肌紧张降低肌紧张降低平衡平衡加强加强两个病例两个病例震颤麻痹痹舞蹈病纹状体的正常功能是纹状体的正常功能

    34、是抑制抑制皮质皮质运动区的作用运动区的作用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1、脑干黑质病变时,抑制纹状体的功能减弱,、脑干黑质病变时,抑制纹状体的功能减弱,使纹状体功能增强,表现为肌紧张增强,随意运使纹状体功能增强,表现为肌紧张增强,随意运动减少。动减少。例:例:震颤麻痹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具有运动过少而肌紧具有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的综合症,表现张过强的综合症,表现:眼睛大睁、表情麻木、:眼睛大睁、表情麻木、手指不自主的抖动、肌肉僵直和拖步。手指不自主的抖动、肌肉僵直和拖步。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黑质受损时黑质受损时 多巴胺递质多巴胺递质 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

    35、用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 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 肌张力肌张力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如左旋多巴)或或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 (如阿托品等如阿托品等),可,可缓解上述症状。缓解上述症状。2、纹状体神经元受损时,上肢、头部不自主进行无目纹状体神经元受损时,上肢、头部不自主进行无目的迅速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肌张力减低。的迅速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肌张力减低。例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例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具有具有运动过多而肌紧张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不全的综合症不全的综合症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纹状体病变纹状体病变 胆碱能胆

    36、碱能N元和元和氨基丁酸能氨基丁酸能N元功能元功能 黑质内多巴胺能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元功能相对亢进 随意运动随意运动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如利血平),可缓解其症状。可缓解其症状。(五)(五)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特征:特征:交叉支配交叉支配:(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倒置分布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功能定位精确:功能定位精确:其他运动区其他运动区辅助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纵裂内缘

    37、及扣带回纵裂内缘及扣带回)设计运动动作设计运动动作部位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4区区)(6)(6区区)功能:功能:执行随意运动指令执行随意运动指令肢体远端肌肢体远端肌肢体近端肌肢体近端肌双侧支配双侧支配第二运动区等第二运动区等(5(5、6 6、7 7、8 8、1818、1919区区)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1)锥体系对运动)锥体系对运动 的调节的调节锥体系:锥体系:一般是指由皮层发出一般是指由皮层发出经延髓锥体经延髓锥体而后下而后下达脊髓的传导系,由锥体束或称皮层脊髓束和由达脊髓的传导系,由锥体束或称皮层脊髓束和由皮层发出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皮质脊髓束、皮层发出抵达

    38、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构成。皮质脑干束)构成。2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运大脑皮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运动动。功能主要是对四肢远端肌肉活动的精细调节。功能主要是对四肢远端肌肉活动的精细调节。锥体束锥体束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泛指锥体系之外由皮质发出下行通过皮质下由皮质发出下行通过皮质下核团而核团而不经延髓锥体不经延髓锥体直接下行调节躯体运动的传导系统。直接下行调节躯体运动的传导系统。包括皮质皮质脑桥脑桥小脑小脑皮质环路、皮质皮质环路、皮质纹状体纹状体背背侧丘脑侧丘脑皮质环

    39、路皮质环路。2)锥体外系对运动)锥体外系对运动 的调节的调节主要与肌紧张调节,肌群协调运动有关。主要与肌紧张调节,肌群协调运动有关。损伤:肌紧张加强。损伤:肌紧张加强。可以认为:锥体系所控制的精确、灵巧、细致复可以认为:锥体系所控制的精确、灵巧、细致复杂的运动是在锥体外系使肌肉保持稳定而适宜的杂的运动是在锥体外系使肌肉保持稳定而适宜的紧张和协调的条件下进行的。紧张和协调的条件下进行的。3)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关系)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关系 作业:大脑、小脑是如何参与随意运动的产作业:大脑、小脑是如何参与随意运动的产生的?生的?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性神经

    40、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作用广泛,副交感神经作用局限交感神经作用广泛,副交感神经作用局限交感神经作用在于促进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交感神经作用在于促进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副交感神经保持机体休整、恢复、积蓄能量副交感神经保持机体休整、恢复、积蓄能量P114剧烈活动时:?占优势剧烈活动时:?占优势 安静状态下:?占优势安静状态下:?占优势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能量动员系

    41、统。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故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分泌增多,故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交感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系统。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能量储备系统。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多,所以称这一活动系统为迷走迷走胰岛素系统胰岛素系统。(二)各级中枢对内脏运动的调节(二)各级中枢对内脏运动的调节P1181、脊髓:、脊髓:

    42、例出汗、缩血管、排尿等简单反射例出汗、缩血管、排尿等简单反射2、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呕吐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吞咽中枢中枢、吞咽中枢-活命中枢活命中枢3、下丘脑:、下丘脑:可控制脑垂体分泌,从而调整内脏功能,是可控制脑垂体分泌,从而调整内脏功能,是将植物性功能、躯体运动、内分泌调节联系起来的较高将植物性功能、躯体运动、内分泌调节联系起来的较高级中枢。级中枢。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管理:视上核、室旁核(水、电解质平衡管理:视上核、室旁核(ADH)尿崩症:尿量可多达尿崩症:尿量可多达20L/D,口渴和饮水多,口渴和饮水多,低比重低比重尿尿 对摄

    43、食行为的影响:饱中枢与摄食中枢对摄食行为的影响:饱中枢与摄食中枢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情绪反应增强时主要表现血压升高,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情绪反应增强时主要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汗等交感神经反应亢进的现象心率加快、出汗等交感神经反应亢进的现象“愤怒区愤怒区”:穹窿周围区、下丘脑腹内侧核及周围区:穹窿周围区、下丘脑腹内侧核及周围区 假怒:刺激猫上述区域(在去大脑动物更易出现)张假怒:刺激猫上述区域(在去大脑动物更易出现)张牙舞爪、吼叫咆哮、瞳孔扩大、毛发竖立、挣扎、呼吸牙舞爪、吼叫咆哮、瞳孔扩大、毛发竖立、挣扎、呼吸增快、血压增高,甚至寻找增快、血压增高

    44、,甚至寻找“敌手敌手”,扑咬人。,扑咬人。对生殖和性行为的影响:对生殖和性行为的影响:乳头体核:发情与性行为乳头体核:发情与性行为对生物节律的调节对生物节律的调节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环,故此得名。功能:产生功能:产生嗅觉嗅觉、内脏活动内脏活动的调节、摄食行为、性行为、的调节、摄食行为、性行为、情绪调节等,海马还与情绪调节等,海马还与近期记忆近期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例如例如动物摘除杏仁核,饱食感消失,此外,情绪反应降低动物摘除杏仁核,饱食感消失,此外,情绪反应降低,容易驯服。,容

    45、易驯服。杏仁核不仅与各种情绪相关,所有的激情、狂怒等情感爆杏仁核不仅与各种情绪相关,所有的激情、狂怒等情感爆发也依赖于此。海马回保存的是枯燥的事实,杏仁核则为发也依赖于此。海马回保存的是枯燥的事实,杏仁核则为之存储了伴随事实的情绪风味。情绪性记忆:将所有你看之存储了伴随事实的情绪风味。情绪性记忆:将所有你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刺激赋予情绪意义。另外,杏仁核到的、听到的、感觉到刺激赋予情绪意义。另外,杏仁核的激活有利于长期记忆。一个事件越有情感色彩,就越是的激活有利于长期记忆。一个事件越有情感色彩,就越是容易记住,也越是容易回想起来。容易记住,也越是容易回想起来。4、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内脏脑

    46、):(内脏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被蛇咬受伤之后,海马回纪录蛇的大概被蛇咬受伤之后,海马回纪录蛇的大概特征,并与杏仁核的恐惧、害怕情绪结特征,并与杏仁核的恐惧、害怕情绪结合,所以人们容易根据片段的和模糊的合,所以人们容易根据片段的和模糊的刺激引发情绪反应。刺激引发情绪反应。5、大脑皮质:刺激皮质,除躯体运动外,还、大脑皮质:刺激皮质,除躯体运动外,还可产生血压、呼吸、消化管、直肠、膀胱等收可产生血压、呼吸、消化管、直肠、膀胱等收缩变化。缩变化。当人发怒或恐惧时,前额叶开始工作,主要是镇压或控制这些感受,为的是有效对付眼前情势,或通过重新评估而作出与先前完全不同的反应。同

    47、时,前额皮质是主管预感的组织。四、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四、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一)条件反射学说(一)条件反射学说1、反射、反射:是指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规律性应答.1)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机体机体先天形成先天形成,不须后天训练就可发,不须后天训练就可发生的反射活动。例婴儿吮奶,趋利避害,这类反射使生的反射活动。例婴儿吮奶,趋利避害,这类反射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种系生存有利。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种系生存有利。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经经后天训练后天训练,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在生活过程中

    48、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建立起来的,是高级神经活动,这种反射提高了机体的适应能力,扩高级神经活动,这种反射提高了机体的适应能力,扩大机体的反应范围,更适于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大机体的反应范围,更适于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非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和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物种共有物种共有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各级中枢均可完各级中枢均可完成成 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反射弧较简单、反射弧较简单、固定、数量有限固定、数量有限 先天就有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无需后天训练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49、在非条件反射基础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上经后天训练获得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较复杂、反射弧较复杂、易变、数量无限易变、数量无限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需要高级中枢参与需要高级中枢参与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 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体特有个体特有v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 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动物与人类共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由抽象语言、文字、图形信号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u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

    50、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图形,称为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动物的主要特征例:吃梅止渴例: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 谈梅止渴谈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谈虎色变,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画饼充饥?2、条件反射的建立:以巴甫洛夫的食物性唾液分泌条件、条件反射的建立:以巴甫洛夫的食物性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为例。反射为例。P120前提:前提: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食物)引起(食物)引起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唾液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功能2解析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860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