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课件教学全套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基础会计学课件教学全套课件1.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会计学 课件 教学 全套
- 资源描述:
-
1、9-0,第一章 导论,1学习目标 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对象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 理解中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基本特点、会计的目标; 熟悉会计学科体系的组成内容; 了解企业的类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9-1,第一章 导论,2本章重点 会计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含义。 3本章难点 会计对象、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目标。,9-2,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刻石计数和结绳计数 2、奴隶社会管理奴隶和组织奴隶生产 3、西周时代就有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位司会 4、唐宋时期建立了“四柱清算法” 5、
2、明末清初 “龙门账”,9-3,第一章 导论,二、国外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印度专职的农业记账员 2、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Luca Pacioli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详细介绍了复式簿记方法 ,这标志着会计从原来的单式簿记计入到复式簿记时代,称为世界会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854年英国的爱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9-4,第一章 导论,4、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一次讨论了会计准则,现代会计逐步分化为专门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和专门用于内部经营管理的管理会计。 5、会计的国际趋同趋势明显,特别是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推动下,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认
3、可,9-5,第一章 导论,三、会计的含义和特点 (一)会计的含义 1、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9-6,第一章 导论,2、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综合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及时、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将核算和监督的结果报告给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过程,是企业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
4、。,9-7,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的特点 1会计是一个计量过程,并且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的方法具有连续、系统、及时和全面的特点。 3会计是有一套专门的方法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和记录的。,9-8,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 企业与会计 一、企业的类型 按照科斯理论,成立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是一种经济组织。要自负盈亏。 是一种营利性组织。要讲求经济效益。 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要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9-9,第一章 导论,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独资型企业、合伙型企业和公司型企业三种,9-10,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信息
5、的使用者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企业,会计信息,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顾 客,供应商,9-11,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9-12,第一章 导论,三、会计对象、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在生产过程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而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资金及资金运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就构成了会计的对象,9-13,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的功能,也就是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功能。它分为
6、基本职能和扩展职能。 1会计核算 会计的首要职能是核算职能,也是会计管理的基础。 以货币计量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将经济活动加工成会计信息,9-14,第一章 导论,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务。,9-15,第一章 导论,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基本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计核算对经济活动的计量、记录与报告就能够揭示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否违背了经营目标。这就是会计的监督职能 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的控制系统,确保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9-16,第一章 导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形成会
7、计核算系统 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形成会计控制系统 除以上会计的基本职能外,现代会计还有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职能,9-17,第一章 导论,(三)会计的目标 1、基本含义 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 2、两种观点 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9-18,第一章 导论,第三节 会计学科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一、会计学科体系 具体可以划分可以分成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电算化会计学、审计学等。,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8、审计,9-19,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会计法规体系是指国家为了管理会计工作而颁布和实施的法律、法规、条例、准则、章程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是约束会计人员、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9-20,第一章 导论,(一)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9-21,第一章 导论,(二)会计制度 具体规定了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界定,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举例以及单位会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有关
9、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有: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9-22,第一章 导论,(三)会计准则 准则就是规则,会计准则是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则,它对会计核算工作有强制性。 1、1992年11月份我国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 2、1997年5月又正式颁布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即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9-23,第一章 导论,3、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共颁布了17个企业会计准则。 4、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一批新会计准则,包括了1个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对原来的17个会计准则
10、进行了修订,同时又新制定了22个具体会计准则,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在2007年执行新的会计准则。 新的会计准则由三大部分组成: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9-24,第一章 导论,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9-25,第一章 导论,1.设置账户 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9-26,第一章 导论,资 产,货币 资金,成品 资金,生产 资金,储备 资金,固定 资金,存放在企业
11、的现金,存入银行的 存 款,仓库储存的 材 料,库存现金,银行 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9-27,第一章 导论,2.复式记账 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9-28,第一章 导论,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 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 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9-29,第一章 导论,4.登记账簿 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9-30,第一章 导论,5.成本计算 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
12、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总成本: 1200元+100元=1300元 单位成本: 1300元4=275元,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200元,支付运费100元。,记账,成本计算,9-31,第一章 导论,6.财产清查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9-32,第一章 导论,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9-33,第一章 导论,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程序 1 .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 2 .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 3 .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 .期末,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
13、务报告。,财务报告,9-34,本章主要内容回顾,1会计的含义和特点 2会计信息使用者 3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目标 4会计学学科体系和会计法规体系 5会计核算方法,9-35,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1学习目标 掌握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假设的内容、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理解会计核算的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熟悉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含义; 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以及会计计量的属性。,9-36,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2本章重点 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假设;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运用;3本章难点 权责发生制的具体运用、配比原则的理解; 会计计量属性的具体内
14、容。,9-37,第一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核算核算所处的时空范围所作的合乎事理的推动,是人为地假设,因此称作会计基本假设。,9-38,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9-39,一、会计主体,(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9-40,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
15、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9-41,二、持续经营,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9-42,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9-43,三、会计分期,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9-44,
16、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的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9-45,四、货币计量,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9-46,第二节 会计核算原则,一、权责发生制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两种方法(处理基础)。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见下图)。为保证
17、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就要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9-47,(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意义,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9-48,(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9-49,(二)收付实现制,9-50,(二)收付实现制,9-51,(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不考虑预收款
18、项和预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只要款项已收入或支出,就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2)于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收入与费用,不存在期末账项调整问题。 (3)核算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但缺乏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 (4)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9-52,(三)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 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应收应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9-53,(三)权责发生制,9-54,(三)权责发生制,9
19、-55,(三)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2)日常账簿记录不能完整反映本期收入与费用,应于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 (3)核算手续复杂,反映不同会计期间的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可正确计算经营成果。 (4)适用范围:制造业企业等。,9-56,二、配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是指一个企业的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其与同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的成本、费用同时确认并相互配合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入账,以便正确确定该会计期间的损益 因果关系的配比: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 时间关系的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
20、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9-57,二、配比性原则,9-58,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9-59,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目的:合理确定费用的计入期间,准确确认各期利润及资产。,9-60,四、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9-61,四、历史成本原则,9-62,五、会计信息质量
21、特征,所谓会计信息质量就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满足程度。只有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才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帮助。 具体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9-63,(一)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9-64,(二)相关性,相关性也就是决策有用性。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9-65
22、,(三)明晰性,明晰性也可称为可理解性,就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容易理解和使用。,9-66,(四)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9-67,(五)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9-68,(六)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件。,9-69,(七)谨慎性,谨慎性又称稳健主义或者保守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
23、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责或者费用。,9-70,(八)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但不得提前或者延后。,9-71,第三节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一、会计确认 (一)会计要素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的过程初始确认; 对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输出的已经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的过程再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最终确认。,9-72,(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的标准应该具有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四个特征 1.可定义性是指某事项符合会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 2.可计量性是指被确认为某
24、个会计要素的项目能被充分可靠地计量。 3.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决策有用性”的特征。 4.可靠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的、可验证的。,9-73,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单位的属性,采用一定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将企业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登记入账并列示于会计报告及附注的过程。 会计计量单位有货币量单位、实物量单位和劳动量单位。,9-74,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9-75,(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在取得资产时所花费的代价。历史成本是企业过去真实交易的结果。 历史成本的优点是其比较可靠,易于验证。 历史成本的缺点是计量会计信息相关性弱。 历史成本的计量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