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际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428420
  • 上传时间:2020-04-03
  • 格式:PPT
  • 页数:384
  • 大小:1.3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际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际 经济学 教学 全套 课件
    资源描述:

    1、1、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产品的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2、国际贸易与一国的生活水平,许多小国生活要依赖别的国家 国际间的依存关系非常密切 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国家。,3、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问题,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国家间的运用。,4、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目的,经济理论的目的一般在于预测与解释,是具体活动的高度概括。,5、当前的国际问题,第2章 比较优势原理,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Z 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Z 使每一个人从事专业生产,节省与劳动没有关系的时间 Z 有利于发明创造,贸易可以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天然禀赋或后天的

    2、有利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交换,将使得资源与劳动力得到极大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富。,1、引言,贸易基础 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经济学开始于亚当密斯。 重商主义的观点: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 国家的财富是金银等稀有金属。 政府应该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除了1815-1914年的英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3、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Z 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Z 使每一个人从事专业生产,节省与劳动没有关系的时间 Z 有利于发明创造 贸易可以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天

    3、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交换,将使得资源与劳动力得到极大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富。,3、分工前的例,3-1分工后的例(另外P24),3-3绝对比较优势的适用范围,非常一小部分贸易。 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4、比较优势理论,4-1分工前的例子,4-2分工后的例(另外P25),4-3贸易所得的证明,4C 小于 6W 小于 12C。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4-4例外的情况,比例相同的情况。,4-5考虑货币的比较优势,绝对劣势还可以进行分工的原因是工资的差异。(P27),4-6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上。有

    4、些假设很容易放松,但劳动价值论遇到了问题。 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是同质的。,4-6-1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1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就有比较优势。 没有劳动的假设。,4-6-2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曲线,固定成本曲线上的点是可能的。 直线的生产可能曲线反映成本不变。 每个国家的固定成本是固定的,但是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 固定成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便于理解。 图参见P31。,4-6-3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机会成本可以用斜率表示,这个斜率又称作边际转换率。 基于价格等于成本及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的假设,

    5、小麦的机会成本等于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PW/PC PW/PC只是由本国的生产或者供求决定的。在相对商品的价格中,我们不考虑需求。,7、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贸易所得的分析(P32,2-2)。 有贸易时的相对商品价格。 小国可以完全分工,而大国则不行。,7、李嘉图模型的检验,美国工人产量/英国工人产量。 为了减少两国关税的影响,采用向第3国出口的数据。 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第3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1、引言,简单模型扩展为机会成本递增的标准模型 国际贸易 两个国家用A、B,两种商品是X、Y,2、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在现实的生活中,一国的通常面对的是机会成本递增。 边际成

    6、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2-1 成本递增的说明,多生产X,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Y。(P43),2-2边际转换率,X对Y的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一单位X数量而少生产Y的数量。边际转换率可以用来表示X的边际成本。,2-3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不是同质的。 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3、同一无差异曲线,一国的偏好与需求是由同一社会无差异曲线决定的。 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边际推倒替代率是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的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关于无差异曲线的一些说明,一组特定的无

    7、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不同收入的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而它可能与先前的无差异曲线相交。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用无差异曲线来确定贸易是否带来福利的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取所谓的补偿原则。,4、孤立均衡,对孤立均衡的说明(图3-3) 相对均衡价格与比较优势,5、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与所得,图3-4的说明。,贸易条件下的相对均衡价格。,A国对Y(B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B国对X(A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贸易的相对均衡价格就越接近A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A国在贸易中的地位就越低。,不完全分工。,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小国情况,小国获得了全部的贸易所得。,

    8、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一国的贸易可以分为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即使在存在着贸易条件下A国也不能分工生产X,而只能继续在A点生产。在A点,A国可以按照世界市场的价格1用20X交换20Y,最终达到无差异曲线2上的点E,这种状态是在自给自足状态下的收入 假设可以分工,就会在B点生产,最终在E点消费,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注意:在A点A国并没有达到均衡状态。,6、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第4章 供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1、引言,本章引进提供曲线,在上章可能贸易条件范围的基础上确定实际贸易时的均衡价格 首先以局部均衡分析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 推导反应进出口供给和需求的提供曲线 以一般均衡讨

    9、论两种商品同时均衡的价格 贸易条件的含义极其运用,标准贸易模型未能准确确定贸易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不能确定贸易利益的分配。,2、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根据A国的X商品市场的出口状况可以推出B图X商品的国际贸易供给市场曲线。 根据B国的X商品市场的进口状况可以推出B图X商品的国际贸易需求市场曲线。 案例4-1(P67),假定其他条件既定,讨论一国一种商品出口价格和数量如何由本国出口供给和别国进口需求共同决定。,A国Y商品市场,B国Y商品市场,B,A,世界Y商品市场,PB,PA,P*W,C,D,C*,F,G,F*,G*,H,K,H*,K*,SW,DW,D*,0,0,0,SA,DA,S

    10、B,DB,P,P,Q,Q,Q,PB,PB1,PB1,PB2,PB3,PB2,(两大国模型),3、提供曲线、两种商品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及数量的确定 一般均衡分析,(1)、提供曲线 (OFFER CURVE) 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和埃奇沃斯提出,又称相互需求或进出口曲线。 一国在不同相对价格水平下为进口一定数量某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出口量(或出口一定量某种商品所要求的进口量) OFFER CURVE 反应了两种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动,可用于两种商品的一般均衡分析。,提供曲线的推导:相对价格(斜率)下,愿意出口的数量。 提供曲线是凸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轴。 A国在生产更多用于出口的X时会面临机会成本递

    11、增问题 A国消费的Y越多,X越少,Y的边际效用就会低于X的边际效用。,(, ),进口,出口,。,。,。,一国提供曲线由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和一组假定的使贸易能够发生的相对商品价格线推导。 (国提供曲线推导),(国提供曲线推导),出口,进口,。,。,。, ,IMPORTANT: 理解OFFER CURVE ()、线上每一个点表示在由该点与原点相连 的射线表示的贸易条件下一国所原出口 和进口的数量组合;凸向优势商品轴; ()、既是供给又是需求线。作为供给线(出口线)它表明: 出口 出口; 作为需求线(进口线)它表明: 进口 进口。,国提供曲线,进口,出口,;,:,:,4、两种商品国际贸易价

    12、格和数量同时决定一般均衡分析 国际均衡:在某一国际相对价格下,当国出口数量国进口数量,同时国出口数量国进口数量,国际贸易达到均衡。此时的成交量为均衡数量,所采用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为国际贸易均衡点; 非均衡下两国进出口量的供求变化相对商品价格变化国际贸易均衡。,一般均衡分析,:国出口 国进口,:国出口 国进口,国提供曲线,国提供曲线,。,*; *,。,*; *,。,* *,两大国模型,D,大国模型中贸易均衡价格因而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两国进出口需求与供给情况; 一国某种商品出口量大而对方进口量小则贸易均衡价格有利于对方因而分配的贸易利益较少,反之则贸易均衡价格有利于本国因而分配

    13、的贸易利益较多。 在大国小国开展贸易情况下,贸易均衡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均衡时大国的相供求对商品价格决定,小国是价格接受者,其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以较好的价格出售,因而能获得绝大部分贸易利益。,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关系,S表示A国对于商品X的供给曲线(来源于4-3),D表示B国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来源于4-4),相交点是均衡价格。,6、贸易条件及其运用,(1)、贸易条件(commodity terms of trade) 衡量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在模型中就是),以表示。 在一个具有多种商品的世界里,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再乘上100,贸易条件(出口

    14、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这样的贸易条件通常是指商品或者易货贸易条件,它同11章涉及的贸易条件有一定的差别。 由于供给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国的贸易条件也就随之变化。一国贸易条件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 既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整体上提高,表明相同数量的出口品可换回更多进口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为恶化。,由于A国出口X,进口Y,因而A国的贸易条件为PX/PY B国的贸易条件是A国的倒数。 即使A国的贸易条件提高了,也不能判断A国贸易条件好转而B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因为贸易条件是多国贸易综合的结果。,(2)、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悲惨的增长” 若一国规模大到足以影响世界价

    15、格并且 其出口产品需求弹性较小,则该国过度扩张优势行业的经济增长会使其贸易条件恶化。,计算机(进口),咖啡(出口),*,巴西的例子,*,(3)、贸易条件的运用 通过比较一国(或与他国)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贸易条件可以研究其贸易条件因而贸易利益的变化,这有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年主要发达国家商品贸易条件() 国家 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 英国 瑞士 日本 美国 中国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年主要国家商品贸易条件的年变化率 年份 工业国家 石油输出国 非石油输出的发展中国家 81-90(ave.) 1.0 -5.2 -0.6 91-99 0.8 -4.6 -0.4 199

    16、8 1.3 -18.0 -3.3 1999 0.5 -4.4 0.2 2000 -0.1 6.7 0.3,7、模型的用途,通过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显示2国的生产条件、供给、需求偏好、自给自足条件下生产及消费的均衡点,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和各国的比较优势。 如果我们的模型进一步扩展的话,它就成了一个完备的一般均衡模型。 下一步,我们将要解决:A、确定比较优势的基础;B检查2个贸易国内贸易对生产资源或者要素的回报率或者收益率的影响。,6、案例4-2,第5章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解释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 扩展我们的贸易模型以分析国际贸易对双方的影响。,1、引言,李嘉图模型假

    17、定了各国相对优势差异(单一要素生产率或要素生产率差异),但没有解释各国相对优势的原因(即为何一国在某种商品生产上较他国效率更高?)。,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增加的利益如何配。 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不同国家之间同质生产要素价格(收益)的变化。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将在上述三方面对李嘉图模型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贸易理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李嘉图模型贸易后,Y,X,Y,X,A国,B国,A,B,A,B,2、 H-O理论的假设-一组相关的假设条件,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H-O MODEL

    18、 是一棵根深叶茂的理论巨树。 (1)、2-2-2模型(规模相当的两国,X和Y商品,劳动 和资本两种要素) (2)、两国在同一种商品生产中采用相同的技术(只要要素价格在两国相同 则两国生产同一商品的要素配搭比例相同) (3)、要素密集度不能逆转(无论在A国或B国X都是劳动密集型 商品,而Y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即密集度的性质相同,但要素密集度的大小可以因为要素价格差异而不同),即无论在A或B国: K/L(X)K/L(Y)或L/K(X)L/K(Y) 但这并非要求: A国的K/L(X) B国的K/L(X)=1/5 (B国可能3/4) 或A国的K/L(Y) B国的K/L(Y)=5/3(B国可能7/3)

    19、(4)、两国两种商品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K和L增加1倍产量也增加一倍) (5)、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专业化(两国均 为规模不小的大国,PPF均凸向原点) (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SIC的位置和形状相同) (7)、在两国内两种商品和两种要素市场均完全竞争,(8)、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流动(若无贸易同种要素价格的国际差异不能消除) (9)、没有运输成本、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自由贸易;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自由贸易时要大于有壁垒的情形) (10)、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3、重要概念的界定,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经济体所拥有的可用

    20、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经济资源的总供给,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一国拥有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资源 相对供给量。 可用两个不同的指标表示: :相对要素供给总量(从供给计算人均资本) 例如:()¥劳动力 *()¥劳动力 为劳动丰裕,而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相对要素价格(从供求计算利率工资) 一般说来,资本的租用价格是R,劳动的价格是工资率w,而PK/PL =R/w 。 例如:()(); *()*() 为劳动丰裕,而为资本丰裕的国家。,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TY) 生产单位产

    21、品所投入的要素配搭比例 如果:()*(),则为劳动密集型、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上例中在两国均为劳动密集、为资本密集商品;但和在国的资本密集度均高于在国;而和在国的劳动密集度均高于在国。因为()*(),所以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中会使用更多劳动而国在生产两种商品中会使用更多的资本。,国,国,的 ,的 ,的 /1,的 /1,要素丰裕度和的形状,模型以要素禀赋差异解释同种商品生产的国际生产率差异从而揭示相对优势的源泉。,:资本密集商品,:劳动密集商品,国,国,、 两国: 为劳动丰裕国; 为资本丰裕国.,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要素禀赋理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论形式,前者研究和预测贸易格局,后者研究和

    22、预测贸易后要素价格的变化又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S-S定理)。,4-1狭义定理:,各国要素丰裕度(或相对要素禀赋状况)的差异是各国具有生产某种商品相对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因此也称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每个国家都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本国相对丰裕且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如此分工和贸易使双方均获利。,。,。,(),() ,。,。,。,。,贸易前,贸易后,4-2、定理的一般均衡框架,基本思路:要素禀赋差异要素成本(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分工贸易,商品价格(差异),要素价格,要素的派生需求(相同),商品的最终需求(相同),技术(相同),要素供给(差异),偏好(相同),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 即

    23、收入分配(相同),用图5-3(P93)概括出来。 需求偏好和生产中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共同决定了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决定了生产该种商品所需要的要素的派生需求。 要素的需求与要素的供给共同决定了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要素价格与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4-3对H-O理论的说明,图5-4(P93)。 条件:2国需求偏好相同。 无贸易条件下,2国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为A和A* 。 无差异曲线I与2国的切点A和A* 确定了2国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A国为PA, B国为P A* 。由于PAP A* , A国在商品X上有优势,B国在Y

    24、上有优势。,比较图5-4和3-4(P49)。在图3-4中,由于2国生产可能曲线由于2国需求偏好不同而变得更大,这使得2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要比5-4中所表示差异更大。但另一方面,需求偏好差距大也使得互利贸易成为可能。 案例分析5-3(P95),4-4、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均等定理是H-O理论的推论(H-O-S定理)。 国际贸易会使得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了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 国际贸易使得同质劳动获得等量工资,使得等量同质资本获得均等利润。 上述结果是在前面的假设前提下。,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的劳动价

    25、格比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X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时,对劳动的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对资本是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利率。而B国刚好相反。,4-4-1相对与绝对要素价格均等,图5-5横轴表示的是劳动的相对价格(工资/利率),纵轴表示商品X的相对价格。由于各国都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并且使用相同的技术,在工资/利率和X的相对价格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A国位于点A,B国位于点B。当A国分工生产X时,对劳动的需求上升,从而使得工资/利率上升。这也使得PX/P Y上升。另一方面,B国分工生产Y,对资本的需求上升,从而使得利率/工资上升(工资/利率下降)。这也使得P Y / PX上升

    26、( PX/P Y下降) 最终两者平衡。,(),下图示为相对价格均等化。 贸易前: ()()() () 分工和贸易。 贸易后: 绝对要素价格均等意味着:贸易将使同质劳动和资本的工资和利率绝对地相等。即()();()()。,(); (),(),() (),(),(); (),(),() (),(),(),(),() (),在假设各国贸易前后劳动和资本都是充分利用的,劳动的真实收入和资本的真实收入将与要素价格成同方向移动。 由于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裕,国际贸易将会降低这些国家劳动的真实收入,所以发达国家工会一般都反对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刚好相反。 从H-O-S定理出发,国际贸易会降低美国劳动者的收入,

    27、但为什么美国需要自由贸易呢?原因是可以通过税收调节。 这一定理对贸易政策制定及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的劳动价格比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X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时,对劳动的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对资本是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利率。而B国刚好相反。,贸易使出口产业要素所有者收入改善,贸易使进口替代产业要素所有者收入降低,贸易使收入实现再分配,贸易使一国福利整体提高,现实情况,现实情况,真的象上面所论述的那样吗?显然不对,为什么? 假设的前提条件不成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国际贸易减少了差异,而不是消

    28、除了这种差异。 在国际贸易在起到作用的同时,其它的因素也在起作用。从而使得这种效果不够明显。 另外,同类型劳动的工资相同,并不一定使得人均收入相同。,5、对H-O理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及H-O理论的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经济学家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深信H-O理论,按照这个理论,美国应该是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理论上如何解释“里昻剔夫之迷”?,为此,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具体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5-5(P101)。 1951年里昻剔夫首次对H-O模

    29、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美国,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相比是1.30,即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例比其出口产品高30%,而1951年为1.06,即高出6%。这2个数字都说明美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与H-O模型预测的贸易格局相反,被称为“里昻剔夫之迷”(LEONTIEF PARADOX)。,(2)里昂剔夫的实证研究,由于无法获得贸易伙伴进出口产品的投入-产出数据,因此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如果H-O模型对美国成立,即使其进口替代品的K/L高于进口产品的K/L,但这一比例仍应低于出口产品的K/L,所以这一技术上

    30、的处理并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1947年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 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需求 出口商品 进口替代品 进口/出口 资本K(美元) 2550780 3091339 劳动力L(人/年) 182 170 K/L(美元/人/年) 14010 18180 1。3,(3)对“里昂剔夫之迷”的不同解释:,-用新数据从新计算; -对H-O模型的假设进行从新评估; -放松假定对贸易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1947年统计数据缺乏代表性 56年里本人用47年投入需求和51年贸易数据从新计算,结果“迷”仍然存在(1.06);Baldwin用58年的投入需求和62年的贸易数据计算同样未能解开“迷(

    31、1.27),5-1劳动熟练说 (Skilled Labor Theory),劳动熟练说是用劳动效率与劳动熟练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这种学说认为,原因在于美国的劳动效率比其它国家高,大约是其它国家的3倍。在劳动以效率为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了劳动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但这个解释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而Krelnin经过验证,美国的劳动效率并不比欧洲高出多少。,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195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将美国劳动分为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得出了资本较为丰富的国家倾向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较为缺乏的国家倾向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5-2人力

    32、资本说 (Human Capital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凯南提出的,他认为,上面的矛盾可能是里昂惕夫没有把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分开造成的。由于劳动不可能是同质的,熟练劳动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如果把人力资本加到实物资本上去,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它是前面一种解释的深化。,-模型假定不同行业间同一要素只存在“数量”差异而没有“质量”差异与现实不符:美国出口产业相对于其进口替代产业,劳动力因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培训投资,其生产率更高,这是人力资本的贡献,如果把前期投资形成的当期人力资本分离出来再将其加到实物资本中,就会使出口产品的K/L高于进口替代品的K/L。,

    33、Keesing, Kenen, Baldwin 研究发现美国出口产业工资水平比其进口替代产业平均高出15%,说明出口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因而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因素考虑进去可以解开“迷”(0.92)。这种解释对美国和日本都非常合适,因为两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出口产品都是需要掌握尖端技术和具有熟练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密集形产品。,5-3要素密集度的颠倒 (factor-intensity reversal),factor-intensity reversal:一种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密集度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factor-intens

    34、ity reversal发生的原因在要素替代弹性差异的大小。 2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力性差异越大,要素密集度的颠倒就容易发生。 要素密集度颠倒一旦发生,则H-O理论就不成立。,要素密集度逆转 Ronald Jones 认为要素密集度逆转是 “迷”的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但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其粮食生产显然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但从美国角度看它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然而没有证据说明的要素密集度逆转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这一解释成了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唯一解释。,要素密集度的颠倒是不是经常发生,国际上有2方面的结论。,5-4两要

    35、素假设不合乎美国情况,美国进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石油、矿产品等),这些产品在美国储量较少且不易生产,因此生产中投入资本较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美国进口此类稀缺资源密集型产品并不与H-O模型相矛盾。如果从进口替代品中把资源密集型产品排除,则美国出口产品的K/L高于其进口替代产品。(里0.88,Baldwin 0.92),5-5放松需求相同假设,由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因此强烈地偏好资本密集型产品,以至超过了美国丰裕资本的 生产能力而不得不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以满足国内需求。,5-6放松自由贸易假设,Kravis认为美国50-60年代贸易保护主要针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36、,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刺激了国内该类型的产品的生产,扭曲了正常的贸易模式,使得美国反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 放松假定对贸易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这一方面的研究导致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4)实践上:如何解释当今世界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国际贸易。,60年代以来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迅速增长(如EU成员国贸易) 63-87年DC间贸易占世界贸易量从45%上升到55%,现在为70%左右。,DC间贸易的迅速增长主要为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63-87年,汽车、飞机、科学仪器、电子产品,以及其它机器和设备等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份额由27%上

    37、升38%,现在为60-70%。 MNC的大量涌现使国际贸易呈现出由少数大公司支配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70%的产业内贸易由MNC进行。 上述国际贸易新发展使H-O模型与现实经济 相去甚远。,第6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问题,里昂惕夫之谜如何解释? H-O理论的假设是不切合实际的,1、H-O理论与新贸易理论,H-O理论是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设一部分是可以放松的,但另一部分是无法放松的。没有办法放松的假设,只有用新的贸易理论来进行解释。 假设1(2个国家、2个因素、2种产品)放松之后,只是变得复杂,不会影响贸易模式。,假设2:静态的放松可以将科学技术水平作为一个生产要

    38、素,问题是动态的如何解释,这只能用技术差距与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 假设3:是X=劳动密集型,Y=资本密集型。暗示没有要素密集度颠倒。经验证明,要素密集度颠倒不是普遍现象。 假设4:规模不变。规模递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贸易,但无法用H-O理论加以解释。,假设5:不完全分工。放松这一假设不会影响结果。 假设6:偏好的差异比各国生产要素存量差异要小;其次,各国的偏好差异也不是很大。 假设7的放松(完全竞争)会带来一些麻烦,需要有新的理论。 假设8:国际间无要素的流动。由于国际要素的流动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的替代,因而放松这个假设只需要对H-O理论作一些修正。,假设9的放松只是减少了贸易量与贸易额及双方的收

    39、入,只是一种修正而不是推翻。 假设10的放松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充分就业的假设是比较容易满足的。 假设11的放松会带来一些问题。但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额与1其GDP相比比较小,因此,只有在比较优势比较小时,H-O贸易模式才会有问题。,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H-O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但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其贸易形式是H-O理论不能解释的。 什么是报酬递增? 报酬递增的曲线形式是凸向原点。 报酬递增的贸易形式6-1(P122)。,2-1对6-1的解释,孤立均衡的相对价格为PX/P Y = P A。 在贸易中,A国将在B生产X,而B国将在B*点生产,通过用60X与60Y相互交换,最

    40、后两国达到无差异曲线中的点E,贸易获利20X与20Y。 两国至于是生产X或Y是没有区别的。 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并不需要两国条件相同。,2-2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区别,前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而后者存在于企业外部。,2-3林德的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补充解释。 用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品贸易发展的理论。 林德认为:H-O理论只适用与初级产品与工业品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品与工业品之间的贸易。原因是由于前者主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林德认为:工业品初期只是满足国内的需要,一

    41、旦市场扩大到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时,就会想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收入水平和偏好生产的,故该产品主要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 需求结构与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认为:偏好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可能是最大的。,3、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由于现代很多产品不是同质的,这就使得国际贸易包含一部分产业内的贸易。这种贸易模式不能用前面的理论来加以解释。(案例6-1) 产业内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3-1、产业内贸易与H-O理论的区别,H-O理论是基于各国有事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是基于产品差异与规模经济。这样,前理

    42、论适用与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的国家,后面适合于要素比例比较相近的国家。 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贸易模式不能够从贸易前的相对商品价格来确定。,H-O理论认为,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资源的收入,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的要素都获得收入。例如,建立自由贸易区(欧盟)受到欧盟各个阶层的拥护,而工会则强烈反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原因是后者使工人的利益受到影响。 产业内贸易与零部件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有关。 暂时的结论:比较优势确定产业间的贸易,规模经济确定产业内贸易。前者是反映自然的比较优势,而后者则反映的是获得的比较优势。,3-2产业内贸易的测量,产业内贸易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

    43、T=1-|X-M|/(X+M) (X、M分别是某一种产业的出口额与进口额) T的取值在0-1之间。T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量越大。,3-3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图6-2是产业贸易的正规模型(P128)。 在垄断竞争时,厂商的最优产出水平由MR=MC给出。 A国出口X而进口Y 是产业间贸易模式(H-O)。如果X、Y有不同的种类,则A国仍是X的净出口国,同时进口某些其它种类的X,并出口某些种类Y产品,这样就是产业内贸易。 当产品同质时,我们只有产业间贸易,如果产品是有差别的,则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都会发生。2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越接近,产业内贸易就越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44、,4、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贸易,前面是基于天然禀赋与规模经济,接下来各国的技术变化会怎样影响贸易形式呢? 技术差距模型与产品周期理论就是研究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把这种类型看成是H-O理论的扩展。,4-1技术差距论(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由美国经济学家Posner提出。 Posner认为: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这样使得技术处于优势的国家在技术产品上获得出口的比较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看,技术差距论是可以和H-O理论相衔接的。 一般说来,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在技术产品上具有优势。,4-2产品

    45、周期论(Product cycle model),是技术差距论的扩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Vernon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论认为一个产品从开发到淘汰要经历4 个阶段: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开发期(OA):国内生产、国内消费 成长期(AB):处于垄断阶段。国内生产,产品大部分国内消费,一部分出口 成熟期(BC): 产品已经标准化,进口国开始模仿。国内生产,出口比重提高,进口国开始生产。,衰退期(CD、DE): 产品标准化国外产品返销创新国家时期。 这一时期,技术与产品已经实现标准化,参加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产品成本与价格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选择成本最低的地点进行生产,此时,发达国家的成本往往高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最佳地点也从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 国内外生产并重国外生产并返销国内。,4-3贸易理论的综合,H-O理论是传统贸易理论,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贸易。其立足点在资源禀赋。 新贸易理论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其立足点在规模经济和产业内贸易。 前者是立足于静态,后者立足于动态。2者相互补充。适用的范围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84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