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唐诗 五首第 课时 精品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唐诗五首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2.了解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妙。3.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重点】1.了解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妙。2.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学生展示上节课作业:分析野望钱塘湖春行起承转合特点。两首诗都是首联点题。野望先交代了“望”的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的心情 (苦闷、矛盾);钱塘湖春行则先交代“春行”的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
2、和钱塘湖的整体轮廓(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接着,两首诗都紧承题眼,用颔联与颈联写出所见的景色。野望先从远景开始描绘秋天山野的静态,再转入近景, 写人的动态;钱塘湖春行先写早春的动物,再转入植物的描写。最后,两首诗的尾联都是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野望中,诗人虽处田园生活中,周围的一切却显得陌生,他只好向前贤寻找慰藉,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钱塘湖春行的尾联用“最爱”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而“行不足”更可让我们想象到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于钱塘湖初春那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设计意图:勾连旧知,由上节课作业导入,复习两首诗歌,同时引出下面的探究学习。二、问题
3、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主学习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自由朗读,并选一首分析该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2.探究方法(1)全班分为3/6组,每1/2大组的同学选定一首诗歌进行解读。(2)自由朗读诗歌,回顾律诗起承转合的知识,结合具体诗歌,逐句分析,体会其起承转合的特点。(3)每组选择1-2位同学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全班一起总结。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结构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扣题,写神话传说。可以想象诗人凭栏远眺,陷入无限沉思。点题。交代了地点及事由。关塞迢迢,山高路远。此时诗人形单影只,内心感到孤寂。点题。交代地点与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楚地。承延伸。黄鹤
4、已去,徒留白云。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延伸感受。诗人自觉 好像“征蓬”,又似“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延伸写景。诗人写了乘舟过荆门所见到的景象,他是以移动的视角来写山峦与江水的。转转写登楼所见。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由个人的小心情转写自然大境界: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转写静态的景象江上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合抒情作结,由景生情。江上暮霭茫茫,不知乡关在何处。陡生无限的乡愁。呼应首联,总结情感。 个人失意在大漠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表达了因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的高涨情绪。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只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对自己恋恋不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上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