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428250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唐诗 五首第 课时 精品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唐诗五首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2.了解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妙。3.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重点】1.了解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妙。2.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名句。【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学生展示上节课作业:分析野望钱塘湖春行起承转合特点。两首诗都是首联点题。野望先交代了“望”的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的心情 (苦闷、矛盾);钱塘湖春行则先交代“春行”的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

    2、和钱塘湖的整体轮廓(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接着,两首诗都紧承题眼,用颔联与颈联写出所见的景色。野望先从远景开始描绘秋天山野的静态,再转入近景, 写人的动态;钱塘湖春行先写早春的动物,再转入植物的描写。最后,两首诗的尾联都是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野望中,诗人虽处田园生活中,周围的一切却显得陌生,他只好向前贤寻找慰藉,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钱塘湖春行的尾联用“最爱”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而“行不足”更可让我们想象到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于钱塘湖初春那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设计意图:勾连旧知,由上节课作业导入,复习两首诗歌,同时引出下面的探究学习。二、问题

    3、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主学习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自由朗读,并选一首分析该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2.探究方法(1)全班分为3/6组,每1/2大组的同学选定一首诗歌进行解读。(2)自由朗读诗歌,回顾律诗起承转合的知识,结合具体诗歌,逐句分析,体会其起承转合的特点。(3)每组选择1-2位同学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全班一起总结。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结构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起扣题,写神话传说。可以想象诗人凭栏远眺,陷入无限沉思。点题。交代了地点及事由。关塞迢迢,山高路远。此时诗人形单影只,内心感到孤寂。点题。交代地点与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楚地。承延伸。黄鹤

    4、已去,徒留白云。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延伸感受。诗人自觉 好像“征蓬”,又似“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延伸写景。诗人写了乘舟过荆门所见到的景象,他是以移动的视角来写山峦与江水的。转转写登楼所见。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由个人的小心情转写自然大境界: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转写静态的景象江上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合抒情作结,由景生情。江上暮霭茫茫,不知乡关在何处。陡生无限的乡愁。呼应首联,总结情感。 个人失意在大漠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表达了因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的高涨情绪。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只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对自己恋恋不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上节

    5、课学习的起承转合的知识,分析另外三首诗歌的结构,进行知识迁移,同时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过渡:诗人在尾联抒发的情感都是在前面三联,尤其是在颔联与颈联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请从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进行赏析,感受景物描写所展现的美好情境,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2.探究步骤(1)阅读诗歌,小组商议选择一联进行赏析,推荐赏析诗歌中的名句。(2)根据所选诗句,发挥想象和联想,想象画面,可以从意象、手法、炼字、情与景等角度赏析诗句。(3)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看法,适当做一些批注,一位成员负责记录最后的小组结论,派一位代表在班级分享和解说。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

    6、成果,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该联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晴空里,可清晰地看见隔水相望的汉阳城的树木,以及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自己抒发在迷蒙暮色中产生的乡愁作了铺垫。预设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该联的意思是:黄沙茫茫,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影。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一轮圆圆的落日低垂,河水闪耀着粼粼的波光。这幅画面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

    7、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而这里用了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汇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预设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该联的意思是: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这一联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诗人用流动的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勾画 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其中“随”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入”字则写活了江水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之景,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也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4.活动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无不是诗人情感的反映。我们在赏析诗句的时候要善于

    8、抓住关键意象,想象画面,从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等方面去鉴赏诗歌的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名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的起承转合特点,了解了诗歌内容和情感,还赏析了诗歌中的名句。同学们要积累这些名句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边塞诗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额材。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隋代时开始兴盛,唐朝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代表作品有: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边塞诗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熟读并背诵本课的五首唐诗。2.课后作业在五首唐诗中挑选你最喜欢的一首,可以结合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现代汉语把它改写成一篇美文,也可以根据内容为其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写作能力。【板书设计】起(交代点题)律诗结构 承(写景叙事)转(转折变换)合(议论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第2课时精品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8250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