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渡荆门送别》优质课教学设计.pdf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428247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PDF
  • 页数:3
  • 大小:107.7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渡荆门送别》优质课教学设计.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渡荆门送别 荆门 送别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素材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有不少被写进了古人的诗篇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诗歌。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写作背景: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 724 年(

    3、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2.学生听范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教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

    4、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二)合作探究,深入赏析提问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写景的句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所写。提问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提问 3:颔联中的“随”和

    5、“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提问 4: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提问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明确: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提问 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三、诗歌小结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四、背诵诗歌五、拓展阅读欣赏杜甫的旅夜抒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渡荆门送别》优质课教学设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824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