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终极绝杀30点.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终极绝杀30点.pdf》由用户(李老师y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11342 民间文学 概论 终极 绝杀 30
- 资源描述:
-
1、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1页共 22页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一)民间文学的性质1.划分方式: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从体裁上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从国别上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从民族上可以分为汉族和苗族、壮族、白族、满族等许多民族的文学。依据创作主体、流传方式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将文学分为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2.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尚未出现,阶级分化也未
2、形成,民间文学就已经产生,并成为原始社会中唯一的文学。3.民间文学的独特性质民间文学的独特性质:(1)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固然包含了该民族各个阶层的共同创造,但从创作主体来讲,它主要还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是相对独立于官方文化和作家文学之外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2)民间文学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一种“活”着的、与时俱进的、始终保持着新鲜生命力的文化现象。民间文学虽然来自历史深处,其本质却是一种当下的生活文化,是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公共生活。(3)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因为民间文学在发生之初,可凭借的信息手段主要
3、是口语。(4)民间文学不仅有民族性,而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学。4.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定义:(1)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2)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的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二)民间文学的范围(二)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异同之处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异同之处:(1)二者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2)主要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
4、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史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二、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二、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1.民间文学的起源: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文化还是混沌一团的统一体,所以民间文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活动,它与初民的劳动、语言、宗教、游戏、风俗等紧密连成
5、一体。民间文学与生活文化混融一体,在生活语境中创作、传承和发展,至今仍是其最基本的外在特征。2.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 的歌谣活动;二是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三是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3.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中国民间文学的源头,发轫于原始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些直系先祖们的创造。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出土的古人类文化遗迹,从腊玛古猿到北京猿人,从旧石器文化到青铜时代,从无文字社会到狭义的历史时代,有一条较明晰的文化进化链,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一个文化
6、传统。(二)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二)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1)中国民间歌谣不仅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哺育了诗歌的创作,正如鲁迅所言,在诗歌形式方面,歌、诗、词、曲原来都是民间之物,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种诗体,最初均起源于民间。(2)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雄起瑰丽的想象。(3)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说话说话“。他们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话本”,对中国小说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
7、作用。“说话”本身也成为今天许多曲艺形成的起源。我国一些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前后几百年的民间创作、加工、提炼之后,才由文人最终写定的。2.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笑林,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3.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除了汉民族之外,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民间文学珍品。(1)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格萨尔、江格尔江格尔和玛纳斯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人类迁徙记人类迁徙记、阿阿细的先基细的先基、苗族古歌苗族古歌等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3)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嘎达梅林、阿诗玛阿诗玛、美好
8、明天内部资料第 2页共 22页孔雀公主孔雀公主,少数民族的歌舞和格言谚语等。4.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作用:纵观中国文学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五四五四”之后,中国文学较多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在此之前,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来自民间文学。鲁迅、闻一多都将民间文学看做是影响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三)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三)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1.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使中国民间文学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学本身的转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认识上的转变。2.在封建时代,除了封建统治者因为统治和享乐的需要而采录民歌外
9、,只有少数文人为了创作借鉴和猎异搜奇偶尔记录民间文学,而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歌谣研究会起,我国学术界已经有意识地将民间文学看做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真搜集了。3.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不断被引入中国。从1928年起,蔡元培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开展了对广西瑶族、台湾高山族等民族的实地调查。4.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学习人民的思想感情,包括他们那“萌芽状态的文艺萌芽状态的文艺”,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当时限于战争环境,只出版了少数基本民间文学作品集。5.19
10、50年3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郭沫若郭沫若为会长,老舍、钟敬文任副会长。该研究会出版了民间文艺集民间文艺集刊刊和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杂志,大学里纷纷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6.十年浩劫,民间文学领域深受其害。1979 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活动,民间文学领域迅速出现繁荣的景象。7.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失业进入一个新时期。(1)2003年开始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转变为一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文化运动;(3)2005年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
11、产日文化遗产日”,将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纳入法制轨道。(4)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和语言;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三三、口头性、口头性(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1.口头性的含义口头性的含义:(1)民间文学史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因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口传文学”。(2)广义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2.口头性的表现口头性的表现:(1 1)相对而言相对而言
12、,民间文学的创作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要容易得多传播与接受要容易得多,它不需要文字做中介它不需要文字做中介,更不需要造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的传播,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纸、印刷等技术的传播,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2 2)而且,这种创)而且,这种创作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作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的双向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蕴。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满了生
13、活意蕴。3.在口头性上,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区别:作家文学离不开书面媒介。尽管作家也有口占口述、可读课诵的作品,但普遍而言,主要是书面作品。作家文学依赖书面媒介而存在。书面媒介包括两部分内容:文字媒介和书写、打印以及印刷系统的相关媒介。(二)关于口头程式理论(二)关于口头程式理论1.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帕里帕里洛德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和以理查德理查德鲍曼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讨论。2.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事实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3.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在文化教育普及的地方,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方式,既可以用书面语
14、言的方式来从事文学活动,也可以继 续用口头语言的方式来从事文学活动。4.人类运用口头语言的历史远比运用书面语言的历史要长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广大民众与口头语言艺 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们将口头语言艺术运用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口头语言艺术也造就了他 们特殊的艺术审美趣味。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3页共 22页四、传承性四、传承性(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1.传承性的含义传承性的含义:传承性又称“传统性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 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
15、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 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2.传承性的表现传承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1)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2)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民间文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古老的、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因此由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所带来的落后意识、错误观念也会影响到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也会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表现出来。(3)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表现异常丰富。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结构完
16、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通常有“对称对称式式”“三叠式三叠式”“连锁式”等结构形态。韵文体作品则多有像“四季歌四季歌”“五更调五更调”“十绣十绣”“十唱十唱”这类固定的调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体形式,如“信天游”“爬山调爬山调”“五句子五句子”“欢欢”“谐谐”“花儿花儿”等曲调形态。(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1.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在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2.在民间文学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所谓传承人
17、,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广 义而讲,长期直接参与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活动的人们都属于群体传承人范畴。3.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1 1)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不仅有较长的讲唱实践,而且能讲善唱,有超群的讲 唱技艺,博闻强记,出口成章。(2 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基础。(3 3)有固定的传承渊源。)有固定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有亲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一代一代继承下来。地缘传承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
18、艺源于其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业缘传承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4 4)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个人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是由他们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由于他们是传承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在传承活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4.现在,中国文化部已公布了首批166166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5.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这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集体性表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存在保证了民间创作中的人民性更充分、更直接地体现,并使民间文学作品在集体
19、加工锤炼中更加精美、更具生命力。五五、神话的界定与分类、神话的界定与分类1.1.神话的含义神话的含义:(1 1)神话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氏族氏族、部落部落、民族或国家民族或国家)创造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现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现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2 2)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2.神话的特征神话的特征:(1)神话在历史上神话在历史上有着有着两种存在方式两种存在方式。其一
20、是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的神话,其二是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的神话。(2 2)神话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神话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兴盛于各个民族的远古时代兴盛于各个民族的远古时代,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久流传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久流传、演变演变,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一些地区中作为口头文学而存活着一些地区中作为口头文学而存活着。学术界把这些现代依然在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活态神话”。神话的讲述方式既有散文叙述,也有韵文吟唱。韵文体的神话作品:苗族的苗族古歌苗族古歌、瑶族的密密洛陀洛陀、纳西族的祭天古歌祭天古歌等。(3 3)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神
21、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基督教观念中,神和人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反的,人不能成为神。古希腊和中国文化中的神、人关系比较模糊,人可以成为神,神像人间帝王一样直接统治人间。(4 4)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神话在原始文化中有必不可少的功用,那就是将信仰表现出来,提高了而加以制定;给道德以保障而加以执行;证明仪式的功效而有实用的规律以指导人群。“所以,神话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上实用的特许证书”。(5 5)从)从思维机制上看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马克思认为神话是“已经
22、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6 6)神话内容庞杂,如果将时间各民族神话资料汇集起来,数量十分巨大。)神话内容庞杂,如果将时间各民族神话资料汇集起来,数量十分巨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民族民族、题材题材、母题母题三个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作出科学分类。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按民族划分神话方式简便但笼统,不能深入内容;按题材划分神话可以归纳各族神话的共同主题,但不能美好明天内部资料第 4页共 22页深入细节;按母题划分神话能深入神话内容的细节,但比较繁琐。六六、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1.中国神话,是指古往今来生活于这片土地之上的各个民族
23、创造的全部神话的集合。2.中国神话按照其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宇宙起源神话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族群族群 起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六大类。(一)宇宙起源神话(一)宇宙起源神话1.宇宙起源神话的含义宇宙起源神话的含义: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2.宇宙起源神话的起源:(1)探究宇宙起点,必然把宇宙万物的开始时间集中到某一两个原始存在,或者是水、或者是气,或者是宇宙蛋。其中最远的起源点,迄今仍
24、然具有意义的起源点是所谓“混沌“,一种不能明信言说的存在。(2)关于万物起源,各地神话差异很大。有自然变化说,有神创说,有动物化身说等。中国最有名的是神化身说。(3)神话对于天地秩序的构想更加奇特。汉族古代神话人物方形的大地四周环绕着海洋。天柱母题反映了野性思维的一个特点:借用人类建造房屋的模式在思维中建造了整个空间世界。(4)天地秩序的建立在神话中往往有许多波折,很少一帆风顺的。(5)日月是最突出的两个天体,对于日月的崇拜十分常见,日月神话也非常动人。(6)夸父追日的神话是世界神话中比较罕见的母题。3.主要神话(1 1)关于宇宙起点:)关于宇宙起点:“混沌说混沌说”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
25、地。(2 2)关于万物起源:)关于万物起源:“神化身说神化身说”盘古死盘古死后化身万物。(后化身万物。(3 3)关于天地秩序:女娲补天。()关于天地秩序:女娲补天。(4 4)日月神话:十个太阳、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日月神话:十个太阳、夸父逐日、嫦娥奔月。(二)人类起源神话(二)人类起源神话1.人类起源神话的含义人类起源神话的含义:所有民族的神话都会讲述人类如何起源及其最初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人类起源神话。2.人类起源神话的分类人类起源神话的分类:其一是自然变化,其二是神灵生育,其三是神灵创造。3.主要神话:(1)自然变化:沅县拉祜族苦聪人认为树叶上的露珠坠落泥土,于是树根长出人类。(2)神灵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