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实用课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8058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PPT
  • 页数:138
  • 大小:2.5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实用课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实用 课件 中医 基础理论 教学
    资源描述:

    1、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千年发展而形成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的,是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治的一门科学。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u中医学的整体观中医学的整体观u 阴

    2、阳学说阴阳学说u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u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u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中医对病因的认识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一、整体观一、整体观(1)结构的整体性: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2)生命物质的同一性: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功能活动协调为用:五脏相生相克,互相协调,形神一体。(4)病理相互影响:脏腑、内外、形神病变互相影响(5)诊断时的整体观内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朱丹溪曰:“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6)治疗时的整体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3、。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东方多痈疡,南方多挛痹,西方多内伤,北方多脏寒生满病。2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治疗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 2)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太平之世多长寿人”、“大兵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素问疏五过论)。二、辨证论治1 1症、证、病的含义:症、证、病的含义:(1)症:症状、体征。

    4、是机体主观感觉到的和能被客观发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是病、证本质的客观反映。如:头痛、发热、浮肿、脉浮、舌淡苔白。(2)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疾病的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风寒表实证病因:风寒,病性:寒,病位:表,邪正关系:实)(3)病:疾病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人体后,正邪斗争而引起的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是生命的异常变化。如:肺痈、痰饮、便秘、麻疹、疟疾等。3 3辨证论治的含义辨证论治的含义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

    5、性质的证的诊断思维过程。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 4、辨证论治的应用、辨证论治的应用(1)同病异治:病相同,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不同,因此,治法不同。(2)异病同治:病不同,因出现大致相同的证,故治法基本相同。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

    6、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部位脏腑气血六淫阳体表、背部、上部、外侧六腑气风、暑、火阴体内、腹部、下部、内侧五脏血寒、湿(二)阴阳可用于说明病理变化的总纲(二)阴阳可用于说明病理变化的总纲1.1.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指阴邪和阳邪致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指阴邪和阳邪致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正常水平的病变。(1)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邪侵犯人体 使机体阳绝对亢盛,属实热证;“阳胜则阴病”:阳胜的病变会造成人体阴液的损伤。(2)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指阴邪侵犯人体,使机体的阴绝对亢盛,属实寒证;阴胜则阳病:阴

    7、胜的病变必然会损伤人体的阳气。2.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指机体的阳气或阴液不足,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指机体的阳气或阴液不足,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病变。(1)阳虚则寒: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足,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现虚寒证。即“阳虚则阴胜”。(2)阴虚则热:指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虚热证。即阴虚则阳亢。(3)阴阳互损:指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阴损及阳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在一定的条件下

    8、,发生病理变化发生病理变化的转化,即阳证可转为阴证;阴证转为阳证。的转化,即阳证可转为阴证;阴证转为阳证。(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阴阳辨证为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总纲阴阳辨证为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总纲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证属阴。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证属阴。张景岳所说张景岳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2.2.指导治疗指导治疗:“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1)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2)虚则补之虚热证:滋阴清热

    9、,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寒证:助阳散寒,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3.3.药物性能分阴阳药物性能分阴阳 药性阴阳四气五味作用阳温、热(干姜、附子、肉桂等)辛、甘、淡(菊花、薄荷、猪苓)升、浮(升麻、浮萍、桑叶)阴寒、凉(黄连、石膏等)酸、苦、咸(地龙、乌梅、五味子等)降、沉(石决明、牡蛎、磁石)四、五行学说四、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木、火、土、金、水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

    10、的结果。的结果。(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 1.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2.火曰炎上:火具有炎热,向上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3.木曰曲直:“曲”,弯曲柔和之义;“直”,伸展、畅达之义。是对树木生长形态的概括,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木。4.金曰从革:“从”、由也,金的来源;“革”、变革之意。“从革”,一指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一说金有变革之性。说明金的刚柔相济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沉降、肃杀、收敛、洁静、发声,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11、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金。(一)五行的特性(一)五行的特性 5.土爰稼穑:“稼”,春播(种);“穑”,秋收(收获)。引申为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土。自自 然然 界界 五五行行 人人 体体 五五味味 五五色色 五五化化 五五气气 五五方方五五季季 五五脏脏五五腑腑 五五体体 五五官官 五五志志 五五液液 五五脉脉 酸酸 青青 生生 风风 东东 春春 木木 肝肝 胆胆 筋筋 目目 怒怒 泪泪 弦弦苦苦 赤赤 长长 暑暑 南南 夏夏 火火 心心 小小肠肠脉脉 舌舌 喜喜 汗汗 洪洪甘甘 黄黄 化化 湿湿 中中 长长夏夏土土 脾脾 胃胃 肉肉 口口 思思 涎涎 缓缓 辛

    12、辛白白 收收 燥燥 西西 秋秋 金金 肺肺 大大肠肠皮皮毛毛鼻鼻 悲悲 涕涕 浮浮 咸咸黑黑 藏藏 寒寒 北北 冬冬 水水 肾肾 膀膀胱胱骨骨 耳耳 恐恐 唾唾 沉沉(二)自然界及人体的五行分类(二)自然界及人体的五行分类(三)五行生克规律(三)五行生克规律木木水水金金土土火火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克克克克克克克克克克生我者:母(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子(火为母之子)克我者:所不胜 (土为木所不胜)我克者:所胜 (木为土所胜)(四)五脏病理阐述(四)五脏病理阐述1.母子相及传变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子病及母(子盗母气):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2.相克传变传其所胜:肝病传脾传其所不胜:

    13、肝病传肺(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补母泻子补母泻子(1)滋水涵木:滋肾阴养肝阴,适用于肾阴亏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2)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又称“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脾阳不振之证。(3)培土生金:补脾气以益肺气,又称“健脾益气法”。适用于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4)金水相生:养肺阴滋肾阴的方法。适用于肺阴虚日久致肾阴虚的肺肾阴虚证。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扶强抑弱扶强抑弱(1)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的肝旺脾虚之证。(2)培土制水:补肾或补脾以制约水湿泛滥。适用于脾虚不运而致水肿

    14、胀满之证。(3)佐金平木:泻肝清肺。辅助肺金以制肝木的方法,即滋肺阴,肃肺气、抑肝火,适用于肝火犯肺证。(4)泻南补北:泻心火滋肾水。适用于肾阴亏虚,心火亢盛的心肾不交之证。1.根据中药性味与五脏对应关系指导临床用药药青味酸多入肝,如青黛、乌梅药青味酸多入肝,如青黛、乌梅药赤味苦多入心,如朱砂、黄连。药赤味苦多入心,如朱砂、黄连。药黄味甘多入脾,如黄精、红枣。药黄味甘多入脾,如黄精、红枣。药白味辛多入肺,如白果、辛夷花。药白味辛多入肺,如白果、辛夷花。药黑味咸多入肾,如玄参、熟地。药黑味咸多入肾,如玄参、熟地。五、藏象学说五、藏象学说 藏象藏象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

    15、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现象。反映于外的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现象。“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故可“以象论藏”。面色红润,脉搏和缓有力:心血充足 面色淡白,脉细无力:心血不足。“藏”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和病理学概念,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中医与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名称虽然相同,但是生理和病理概念却不一样,所以,学习脏腑切忌以西证中,对号入座。(一)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五脏的生理功能: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属阴(1)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志。(2)肺主气,司呼

    16、吸,主宣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化血。肺为娇脏 (3)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脾喜燥恶湿(4)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为刚脏喜条达(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2.六腑的生理功能: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属阳。(1)胆主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2)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3)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清别浊。(4)大肠主变化传导。(5)膀胱主尿液气化、排泄。(6)三焦主持诸气,为水液运行道路。3.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藏精气,属阴。(1)脑: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髓海(2)女子胞:主月经、养育胎儿(3)骨:身体支架,髓之府(4)脉:血之府(5)髓:充脑养骨化血奇恒之府是指异于

    17、常脏和常腑的一类脏器。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统称奇恆之府。六腑六腑五体五体五志五志五官(窍)五官(窍)五液五液五华五华五季五季肝肝胆胆筋筋怒怒目目泪泪爪爪春春心心小肠小肠脉脉喜喜舌舌汗汗面面夏夏脾脾胃胃肉肉思思口口涎涎唇唇长夏长夏肺肺大肠大肠皮皮悲悲鼻鼻涕涕毛毛秋秋肾肾膀胱膀胱骨骨恐恐耳耳唾唾发发冬冬4.五脏系统的对应关系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其症状、体征、推求病因。通过综合分析其症状、体征、推求病因。即“辨证求辨证求因因”。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又叫。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又叫

    18、“审因论治审因论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五、中医对病因的认识五、中医对病因的认识外因:六淫内因: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结石不内外因:外伤、虫兽、金刃、跌扑损伤(一)六淫(一)六淫 1六气: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在以下情况时可发展为六淫:(1)六气太过或不及(2)非其时有其气:诸病源候论说:“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 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 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3)气候急剧变化,超越了机体的适应能力(4)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六气 的正常变化而发病,此时的六气也成了六淫。2.六淫:淫:浸淫,侵害过度之意

    19、。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又称“六邪”。六淫致病具有以下特点:(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或两者同时受邪,都是从外感受,故又称“外感六淫”。(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六淫致病与季节气候有关。故又称“时令病”。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暑(热)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处地区及环境有关。如久居潮湿地区易感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易患燥热之病。3.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暑邪暑为夏季之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具有严格

    20、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湿邪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耗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温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相合侵犯人体,热象明显。凉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凉相合,寒象明显。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热)邪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肿疡。(二)内伤七情(二)内伤七情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简称“五志”。是人们对外界环境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正常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致病。2、内伤七情:突然的、强烈的、或持久的精神刺激,突然的、强烈的、或持久的精神刺激

    21、,超越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或当机体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时,不太强烈的情志剌激也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3.3.七情致病的特点七情致病的特点灵枢灵枢百病始生篇百病始生篇说: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喜怒不节则伤脏”。(1 1)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首先伤及心神,以首先伤及心神,以心、肝、脾心、肝、脾三脏病证三脏病证多见。多见。(2 2)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素问素问举痛论举痛论说:说:“百病生于气也,百病生于气也,怒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思则气结结”。(3 3)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情志的异常波动、

    22、使病情加重,恶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情志的异常波动、使病情加重,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甚至导致死亡。暴怒暴喜导致暴猝。暴怒暴喜导致暴猝。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其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合称“痰饮”。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及肝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三)痰饮(三)痰饮 痰痰病位广泛,可随气升降流行游溢全身,内而脏腑,外筋骨病位广泛,可随气升降流行游溢全身,内而脏腑,外筋骨皮肉。皮肉。饮饮病位常为局部,常局限机体某一部位,多停留于胸胁、胃病位常为局部,常局限机体某一部位,多停留于胸胁、胃肠肠 肌肤。肌肤。1.1.痰饮的分类痰饮的分类 (1 1)有形之痰饮)有形之痰饮

    23、。(2 2)无形之痰饮:指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不见其形,只)无形之痰饮:指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不见其形,只见其症,如见其症,如头晕目眩、心悸、呕吐、神昏癫狂、肿块、苔腻、头晕目眩、心悸、呕吐、神昏癫狂、肿块、苔腻、脉滑脉滑等,用治痰饮的方法治疗有效,因其无实质性的痰饮可见,等,用治痰饮的方法治疗有效,因其无实质性的痰饮可见,故称之。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故称之。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津液代谢异常的产物还有水、湿,“水、湿、痰、饮”,四者同源异流,一般认为:水弥漫为湿,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相互之间可同时并存,或可转化滋生,故临床上常常痰湿、水湿、痰饮、水饮并

    24、称。2.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的致病特点 (1)病位广泛、病证复杂、症状变化多端。痰浊上蒙清窍:头晕目眩、沉重痰窜皮下、筋骨、肌肉:皮下结节、瘰疬、痰核,深部肿块,或成瘘管流溢脓血(阴疽流注)痰结咽喉: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多由痰作祟”,“凡有怪症,莫不由茲凡有怪症,莫不由茲”。(2)痰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肢体麻木半身不遂。(3)停滞脏腑。阻于肺:胸闷、咳嗽、喘促 困于脾:腹胀满、恶心呕吐、便溏 (4)易于蒙蔽心神:神昏、癫狂、痴呆。(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乃水湿积聚而成,有粘滞重浊之性,其致病多缠绵难愈。(6)舌苔滑腻、脉多弦、滑:痰饮致病表现非常

    25、复杂,综合起来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等八大主症,结合舌象、脉象、不难诊断。(三)瘀血(三)瘀血瘀血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血液停滞脏腑经脉之中,或离经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血液停滞脏腑经脉之中,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未能消散。均称之血积于体内,未能消散。均称“瘀血瘀血”。1.1.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 (1)疼痛位置固定不移,剌痛、拒按、昼轻夜重 (2)体表肿块,局部青紫肿胀,固定不移。或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多为癥积,质硬、压痛。(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4)望诊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久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紫斑。(5)脉诊

    26、:涩脉或沉弦,或结代。2不同瘀阻部位症状各异:瘀阻在心:心悸、胸前憋闷疼痛、唇舌青紫,神志不清、发狂。瘀阻在肺:胸痛、咳血暗红或夹血块。瘀阻肝脾:两胁肿块、疼痛拒按。瘀阻肠胃:脘腹疼痛、呕血、柏油样大便。瘀阻胞宫:小腹疼痛、月经不调、血色紫暗有块、或闭经、或崩漏。瘀阻四肢:局部冰冷、皮色暗红或青紫、坏死(脱骨疽)。中医治病的主导思想为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病因病机),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中医治疗观中的体现。五、中医治疗的法则五、中医治疗的法则 治则的主要内容: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协调阴阳、扶正与祛邪、三因制宜(一)三因制宜(一)三因制宜

    27、1.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对人体的不同影响,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又称“四时异治”。(1)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秋冬寒凉气候,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苦寒伤阳。“冬不用石膏”。(2)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春夏温热气候应慎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夏不用附桂”。(3)夏天暑邪致病多兼湿邪,故治病要注意清暑化湿。(4)秋天气候干燥、治病慎用香燥之品,宜用辛凉润燥。2.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又称“五方异治”。(1)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机体体质较壮,腠理致密,病多内伤或外寒里热,治宜散外寒,清里热,药量宜重。(2)东

    28、南地区气候温热潮湿,机体体质较弱,腠理疏松,病多为外感、痈疡或生内伤,治宜敛阳气,温内寒,药量宜轻。3.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及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1)根据体质 阳胜或阴虚之体:宜寒凉,慎温热。阴胜或阳虚之体:宜温热、慎寒凉。体质强盛:药量宜重 体质瘦弱:药量宜轻(2)根据年龄 老人生机减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多用补法,慎用攻下,药量宜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阴阳未充,脏腑娇嫩,其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快,忌投峻攻,少用补益,药量宜轻。故有“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之说。(3)根据性别 妇女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故应注意:妇女有

    29、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故应注意:在经行期,妊娠期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之品当禁用或慎用。产后应注意:是否恶露已尽或气血亏虚,宜采用适宜的方药。朱丹溪:“产前当清热养血”。故临床有“产前宜凉,产后宜温”之说。三因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三因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和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检验医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诊断和治疗检验结果直

    30、接关系到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但检验结果受临床标本的的准确性。但检验结果受临床标本的影响影响,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直接关系到检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正误,因此在标本采集、送验结果的正误,因此在标本采集、送检、保存等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检、保存等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严格控制,这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严格控制,这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靠的前提。采集标本要选择最佳时间采集标本要选择最佳时间 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 采集标本要最大满足要求采集标本要最大满足要求 重视标本惟一性标志重视标本惟一性标志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原则上晨起空腹时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原则上晨

    31、起空腹时采集,其结果准确可靠,因它避免了摄入采集,其结果准确可靠,因它避免了摄入成分和生理活动对检测指标的影响。比如成分和生理活动对检测指标的影响。比如需做血脂检查,在化验前需做血脂检查,在化验前24h24h要禁高脂饮食,要禁高脂饮食,12h12h禁流质。若要做大便隐血试验,则要在禁流质。若要做大便隐血试验,则要在收集标本前收集标本前3 3天禁动物性饮食。天禁动物性饮食。特定时间采血因人体生物节律昼夜的特定时间采血因人体生物节律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周期变化,所以24h24h内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标内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标本其检测结果是不同的本其检测结果是不同的,如糖、激素及药物如糖、激素及药物疗效监测

    32、等。尿常规采集晨尿,由于肾脏疗效监测等。尿常规采集晨尿,由于肾脏浓缩功能,易发现病理成分浓缩功能,易发现病理成分.采集标本要选择最佳时间 急诊检验采血不受时间的限制,但在检急诊检验采血不受时间的限制,但在检验单上应注明采血时间和急诊字样,以便验单上应注明采血时间和急诊字样,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其特殊性综合分析检验报告。临床医生根据其特殊性综合分析检验报告。受饮食影响较少的检验项目,如某些抗原、受饮食影响较少的检验项目,如某些抗原、抗体的检测,某些酶类、尿素、肌酐、胆抗体的检测,某些酶类、尿素、肌酐、胆固醇测定等,也不受时间限制。固醇测定等,也不受时间限制。细菌培养应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

    33、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采血宜在患者发冷、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查cTnTcTnT在发病4 46 6小时采样较好。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 由于患者标本采集不当,常导致阳性率降由于患者标本采集不当,常导致阳性率降低,因此标本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比如大便低,因此标本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比如大便标本应采取新鲜标本,且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标本应采取新鲜标本,且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取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取3 35g5g送检送检;应避免混有

    34、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应避免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如痰液也要求新鲜,一般检查以清晨第物。如痰液也要求新鲜,一般检查以清晨第1 1口痰作标本最适宜,做细胞学检查则以上午口痰作标本最适宜,做细胞学检查则以上午9 9:00001010:0000留痰为好。骨髓穿刺、脑脊液穿刺留痰为好。骨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渗入,还应避免凝固。血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渗入,还应避免凝固。血标本采集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还应防标本采集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还应防止压脉带时间过长等。止压脉带时间过长等。采集标本要最大满足要求 抗凝剂、防腐剂的正确应用:临床上很多检抗凝剂、防腐剂的正确应用:临床上

    35、很多检验项目涉及到抗凝剂、防腐剂的应用,如血沉检验项目涉及到抗凝剂、防腐剂的应用,如血沉检查,但由于抗凝剂比例不当造成血沉减慢的现象查,但由于抗凝剂比例不当造成血沉减慢的现象也常发生。也常发生。容器清洁度或无菌程度:如容器清洁度或无菌程度:如2424小时或小时或1212小时小时尿中某成分分析需加防腐剂,而细菌培养的容器尿中某成分分析需加防腐剂,而细菌培养的容器绝对不能有防腐剂;微量元素测定对容器洁净度绝对不能有防腐剂;微量元素测定对容器洁净度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检测。因此标本容器必须干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检测。因此标本容器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防溶血、防血脂

    36、、防污染:溶血标本引起的防溶血、防血脂、防污染:溶血标本引起的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电解质离子及一些酶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电解质离子及一些酶类、尿素、肌酐、尿酸、血糖等项目的变化临床类、尿素、肌酐、尿酸、血糖等项目的变化临床上经常碰到。脂血标本、被污染标本引起对实验上经常碰到。脂血标本、被污染标本引起对实验吸光度的干扰,这些都应引起重视。吸光度的干扰,这些都应引起重视。采集标本运送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标采集标本运送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标本要专人输送,除门诊患者自行采集的某本要专人输送,除门诊患者自行采集的某些标本允许患者自行送外,其他情况原则些标本允许患者自行送外,其他情况原则上一律专人

    37、运送。其次送检标本保证安全,上一律专人运送。其次送检标本保证安全,防止过度震荡,防止容器破损,防止污染,防止过度震荡,防止容器破损,防止污染,水分蒸发等。最后保证运送及时性,标本水分蒸发等。最后保证运送及时性,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直采集后立即送检,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防止过失采集:不可利用输液、输血通道采集血液标本。除急诊抢救外应尽量避免在输液、输血的同时采集标本;如确需抽血要在另一侧肢体抽取。一般要求在输液、输血前或后1 1小时采集血液标本。重视标本惟一性标志 标本采集容器标签上应注明送检科别标本采集容器标签上应注明送检科别,

    38、床号,床号,患者姓名,与检验单上应相对应,防止张冠李戴。患者姓名,与检验单上应相对应,防止张冠李戴。单上病案号,项目也应明确单上病案号,项目也应明确.总之,规范实验室标本采集和运送至关重要,总之,规范实验室标本采集和运送至关重要,除以上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外,还有许多能影响体除以上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外,还有许多能影响体液成分或干扰测定,如患者年龄、性别、情绪、液成分或干扰测定,如患者年龄、性别、情绪、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的影响,因此在标本采集前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的影响,因此在标本采集前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获取准确的检验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

    39、。结果,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因此,要求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送检者及相关人员认真、严格的按以下方法操作取材。血液常规检查标本1.1.静脉血采集静脉血采集静脉血标本采集前病人应注意的问题静脉血标本采集前病人应注意的问题:1 1)避免剧烈运动,一般主张抽血前)避免剧烈运动,一般主张抽血前24h24h内不做剧烈内不做剧烈运动,清晨取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采血,匆运动,清晨取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采血,匆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1515分钟后采血。分钟后采血。)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

    40、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在禁食一般主张在禁食12h12h后空腹取血,延长空腹时间后空腹取血,延长空腹时间(饥饿饥饿)或餐后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引起变化,饮或餐后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引起变化,饮酒实验亦有影响。酒实验亦有影响。)药物的影响:很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某)药物的影响:很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些化验项目的结果,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实验有干扰的药物。对实验有干扰的药物。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采血顺序应)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采血顺序应首先将血注入血常规管,然后是其它抗凝

    41、管,最首先将血注入血常规管,然后是其它抗凝管,最后是非抗凝管。血常规、血凝、血沉抽血量务必后是非抗凝管。血常规、血凝、血沉抽血量务必准确抽取规定的量,并轻轻颠倒混匀。准确抽取规定的量,并轻轻颠倒混匀。)采血时的体位建议以坐位)采血时的体位建议以坐位5 5分钟后取血为宜,止分钟后取血为宜,止血带使用应少于血带使用应少于1 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分改变。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分改变。)当一侧手臂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免影)当一侧手臂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免影响血糖、血钾等的浓度。响血糖、血钾等的浓度。)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影响溶血的因

    42、素有:用止)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影响溶血的因素有: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或抗凝混合时过血带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或抗凝混合时过度振荡;容器污染;血液中泡沫注入试管;标本度振荡;容器污染;血液中泡沫注入试管;标本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冷却和受热;离心力过大等。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冷却和受热;离心力过大等。)正确使用抗凝剂。)正确使用抗凝剂。(一)血常规检验标本(一)血常规检验标本 一般用一般用EDTA-2K(EDTA-K22H2O)1.5EDTA-2K(EDTA-K22H2O)1.52.2mg/ml2.2mg/ml抗凝抗凝(EDTAEDTA抗凝管抗凝管,紫色帽紫色帽 )采血。采血。采血注意事项:

    43、采血注意事项:.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至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至mlml。.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5-10次,不次,不可用强力震荡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以免造成溶血。);.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需显微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超过2h WBC2h WBC形态会发生改变)。形态会发生改变)。(二)凝血检测(PTPT、APTT APTT、TT TT、FBG FBG)标本 静脉采集抗凝血(最好真空负压系统采血),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

    44、ol/L109mmol/L,即32.06g/L,32.06g/L,抗凝剂:全血 =0.2=0.2:1.8 1.8)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绿色帽)。采血注意事项:1.1.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活化,导致PTPT延长);2.2.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活化,APTTAPTT明显缩短);3.3.应单独1 1管血,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2ml2ml;4.4.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5-10次,不可有凝块;5.5.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2h内检测)。(三)血型与血交叉标本 用EDTA-2K(EDTA-K22H2O)1.5-2.2

    45、mg/ml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采血注意事项:1.1.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采血量分别为1ml1ml和2ml2ml;2.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 51010次),不可有凝块,且不可用强力振荡,以免造成溶血。3.3.最好血型与血交叉各采1 1管血,便于标本保存。(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ESR)检验标本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109mmol/L,即32.06g/L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黑色帽 )。注意事项:1.1.单独采1 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

    46、l2ml(抗凝剂:全血 =0.4=0.4:1.61.6);2.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105-10次,不可用强力振荡;3.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2h2h内检测)。(五)临床生化检验标本 临床生化检验多用非抗凝血标本,应使用真空负压采血管。临床生化检验血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事项是:1.1.多项化学检测一般可采1 1管血;2.2.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单管通常为4.04.05.0ml5.0ml;3.3.如果检测项目不是很多,生化和免疫也可以采1 1管血;4.4.多项检测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血培养;无添加剂管;凝血管;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a a橼酸盐管;b b肝

    47、素管;c cEDTAEDTA管;d d草酸盐/氟化钠管。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一览表 试管分类试管分类 抗凝剂类型抗凝剂类型 采血量采血量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 蓝绿色蓝绿色3.8枸橼酸钠枸橼酸钠 2ml凝血检查凝血检查紫色紫色 EDTAK2 2ml 血常规、血型血常规、血型 绿色绿色 肝素钠肝素钠 3ml 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 黑色黑色 3.8枸橼酸钠枸橼酸钠 2ml 血沉血沉 红色红色 无抗凝剂无抗凝剂 4ml 生化类、生化类、PCR定定量等量等 黄色黄色 无抗凝剂无抗凝剂 4ml 免疫类免疫类 尿液常规检查标本.尿液常规检查标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采集:(1 1)新鲜晨尿最佳,门诊病人亦可留

    48、随机尿;(2 2)尿液采集于干净带盖容器中,不可使用未经洗涤的装药物或试剂的器皿;(3 3)避免混有经血、白带、精液和粪便;(4 4)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留取24h24h防腐混合尿100100200ml200ml(须记取24h24h尿液总量);.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方法:()晨尿最好(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浓缩,无其他影响);()随机尿较常用(随时留尿,适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洁尿(中段尿、导管尿、膀胱穿刺尿,用于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和药敏);()24h24h尿(用于尿液成分24h24h定量检查分析,一定要教会病人留取24h24h尿正确方法)。()、等计时尿和

    49、餐后尿等特殊实验尿,则应按医嘱要求进行留尿。粪便常规检查标本 1.1.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必要时可肛拭子采取;2.2.送检粪便应盛于洁净带盖的塑料盒中送检,要做好标记;3.3.要选取粪便的脓、血、黏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4.4.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半夜12pm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5.5.做便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d3d内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及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 C等对实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5.5.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应留取不少于30g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必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检。6.6

    50、.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实验室,并且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查。其它体液常规检查标本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 (1 1)浆膜腔积液标本一般由医生无菌穿刺采取;(2 2)送检标本量:理学检查、化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各留取mlml;细菌学检查用无菌管采集标本,厌氧菌培养留取mlml,结核菌检查留取mlml。(3 3)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否则可出现细胞变性,标本凝集,细菌溶解);(4 4)用于细胞学检查时,可在标本中加适量EDTAEDTA盐抗凝,但还须留取管不加抗凝剂的标本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化学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实用课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805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