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章混凝土结构形成与基本性能1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3章混凝土结构形成与基本性能1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混凝土结构 形成 基本 性能 混凝土 内部结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3.1 3.1 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形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形成主要介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形成原理和基本性能。要求掌握:v硅酸盐水泥矿物的水化过程;v水泥石的相组成和物理结构;v界面过渡区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v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表征方法及其影响因素;v硬化混凝土性能、表征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学习,要求认识到混凝土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工程行为是由材料内部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而混凝土的组成和结构将随时间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章是联系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成型与养本章是联系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成型与养护工艺等相关环节的护工艺等相关环节的纽带纽带。3.1.1.1 3.1.1.1 表面胶
2、结原理表面胶结原理混凝土是由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泥石组成的密实的体系,粗、细集料构成骨架在集料颗粒表面,将它们胶结为一个具有强度的整体。粗集料粗集料集料骨架集料骨架混凝土混凝土细集料细集料胶结料水泥石胶结料水泥石混凝土的物理结构可理解为粗集料粗集料作为分散相分散在砂浆砂浆中而形成的一种粗分散系。v砂浆砂浆是以细集料为分散相而分散在水泥石水泥石中的一种细分散系。-水泥石水泥石是以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为连续相,其它晶体水化产物、未水化水泥颗粒、胶凝材料中的惰性颗粒为分散相而形成的为分散系。分分散散相相:粗粗集集料料分分散散相相:细细集集料料混混凝凝土土(粗粗分分散散系系)连连续续相相:砂砂浆
3、浆(细细分分散散系系)分分散散相相:晶晶体体、颗颗粒粒等等连连续续相相:水水泥泥石石(微微分分散散系系)连连续续相相:C C-S S-H H凝凝胶胶为避免细级颗粒对粗级颗粒密排的干涉,粗级颗粒之间必须留有比细级颗粒粒径稍大的空隙供细级颗粒排布。这种多级密垛方式可以获得很大的密实度,但各级集料均被次级集料所隔离,不能直接靠拢形成骨架。具有较小的内摩擦力,易于泵送、振捣;但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收缩、徐变等性能差。混凝土中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粗集料形成骨架,细集料不足以填满空隙 除了透水混凝土等特殊场合外,应当避免这种结构,其抗水、抗化学介质渗透的能力差集料中缺少中间尺寸的颗粒,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
4、细集料填满空隙较高内摩擦力,不易泵送;但弹性模量、抗折强度高,收缩、徐变小。水泥石水泥石是将粗细集料胶结是将粗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关键成整体的关键3.1.2.1 C3S、C2S的水化C3S和-C2S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C3S在常温下水化反应式为-C2S在常温下水化比C3S慢得多,产物相似,反应式为2222233CaO SiOnH O=xCaO SiOyH O(3x)Ca(OH)C S+nHCSH(3x)CH-热热量量简简写写为为:热热量量2222222CaO SiOmH O=xCaO SiOyH O(2x)Ca(OH)C S+mHCSH(2x)CH-热量热量简写为:热量简写为:热量C3S、C
5、2S的水化速率,用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来表示。也适用于其他熟料矿物或水泥水化速率的表征。水化程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水化作用的量与完全水化量的比值;水化深度是指矿物颗粒已水化层的厚度。水化深度(h),平均直径为dm,阴影表示已水化部分。水化深度h与水化程度的关系为:3mdh(11)2-可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利用岩相分析、x射线分析或热分析等方法定量地测定已水化和末水化部分的数量。间接法包括测定水化产物结合水含量、水化热或CH生成量等方法。初始水化期,水化速率快快,由化学反应控制,对应于离子的溶解,发生急剧反应迅速放热、Ca2+和OH-迅速从C3S颗粒表面释放、pH12、1
6、5min结束;诱导期,又称静止期或潜伏期,处于24h阶段;反应速率慢慢,由成核过程控制,对应于离子的继续溶解,该过程决定初凝时间;是硅酸盐水泥保持塑性的原因;加速反应期,第二个放热峰,处于48h阶段;反应速率快快,由化学反应控制,水化产物开始形成,导致终凝和初始硬化过程;减速反应期,又称衰减期,处于1224h阶段,水化产物CH和C-S-H结晶包裹在C3S外表,使其水化速率慢慢,由化学反应和扩散控制,水化产物继续生成、水泥石或混凝土获得早期强度;稳定反应期,速率慢慢,主要由扩散控制,水化产物慢慢形成,水泥石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渐增。-C-C2 2S S的水化过程与的水化过程与C C3 3S S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