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生理学简答题汇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精品课件:生理学简答题汇总.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精品 课件 生理学 答题 汇总
- 资源描述:
-
1、生理简答题生理简答题 第 1 页共 13 页 生理学生理学 生理简答生理简答 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 答: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 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 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 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
2、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 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的维持 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3.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 ATP 可将 3 个 Na
3、+移出胞外,同时将 2 个 k+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 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 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 K+和膜外高 Na+的 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 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建立 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 (1)单纯扩散: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
4、2)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 Na+、K+、Ca2+、Cl-等带电离子。 (3)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如 Na+-K+泵、钙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如 Na+-Ca2+交换。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 5.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将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顺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跨膜转运。 不同点:单纯扩散的物质是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的物质的非脂溶性的; 单纯扩散遵循物理学规律,而易化扩散是需要载体和通道蛋白分子帮助才能进行的。 6.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和特征是什么?
5、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和特征是什么? 答: (1)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这类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快速开 放和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从而实现神经信号的快速跨膜传导。 (2)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它是通过与脂质双层中以及膜内侧存在的包括 G 蛋白等一系列 信号蛋白分子之间级联式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完成信号跨膜传导的。 (3)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它结合配体的结构域位于质膜的外表面,而面向胞质的结构域则具有 酶活性,或者能与膜内侧其它酶分子直接结合,调控后者的功能而完成信号传导。 7.局部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区别何在?局部电
6、流和动作电位的区别何在? 生理简答题生理简答题 第 2 页共 13 页 答:局部电流是等级性的,局部电流可以总和时间和空间,动作电位则不能; 局部电位不能传导,只能电紧张性扩布,影响范围较小,而动作电位是能传导并在传导时不衰减; 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 7.什么是动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它在兴奋传导中的意义的什么?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它在兴奋传导中的意义的什么? 答:含义:动作电位的幅度是“全或无”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动作电位传导时,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幅度衰减。因在传导途径中动作电位是逐次产生的。 意义:由于“全或无”现象存在,神经纤维在传
7、导信息时,信息的强弱不可能以动作电位的幅度表示。 8.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的复合电位幅度却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的复合电位幅度却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为什么?为什么? 答: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虽然其中每一条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全或无”的,但由于它 们的兴奋性不同,因而阈刺激的强度也不同。当电刺激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当 刺激强度能引起少数神经兴奋时,可记录较低的复合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兴奋的纤维数 增多,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变大;当刺激强度增加到可使全部神经纤维
8、兴奋时,复合动作电位达到最大; 再增加刺激强度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再增加了。 9.什么是动作电位?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产生的原理?一般在论述动作电位时以哪一部分为代表?什么是动作电位?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产生的原理?一般在论述动作电位时以哪一部分为代表? 答: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快速大量 Na+内流形成的,其峰值接近 Na+平衡电位,锋 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 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 K+外流形成的,正 后电位时还有 Na 泵的作用。 在论
9、述动作电位时常以锋电位为代表。 10 试述骨骼肌兴奋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具体过程及其特征?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递?收缩偶联的具体过程及其特征?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递? 答: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是指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机械收缩的中介过程。 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膜和 T 管膜传播,同时激活 L-型钙通道; 激活的 L 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使肌质网钙释放通道开放; 肌质网中的 Ca2+转运到肌浆内,触发肌丝滑行而收缩。 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和收缩的总和。 11.试述细胞在兴奋和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周期的特点和基本原理?试述细胞在兴奋和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周期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答:特点:细
10、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出现一系列变化。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原理:绝对不应期大约相当于锋电位发生的时期,所以锋电位不会发生叠加,并且细胞产生锋电位的 最高频率也受到绝对不应期的限制;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大约相当于负后电位出现的时期;低常期则相当 于正后电位出现的时期。 12.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和突触传导的主要区别?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和突触传导的主要区别? 答:神经纤维传导是以电信号进行,而突出传导是“电-化学-电”的过程; 神经纤维传导是双向的,而突出传导是单向的; 神经纤维传导是相对不易疲劳的,而突出传导易疲劳,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而突触传导
11、有时间延搁; 神经纤维传导是“全或无”的,而突出传导属局部电位,有总和现象。 13.简述慢反应自律细胞跨膜电位机制?简述慢反应自律细胞跨膜电位机制? 答:慢反应自律细胞的典型代表为窦房结细胞,其跨膜电位机理如下: 去极化过程:0 期时相是由慢 Ca2+通道开放而引起的去极化过程。因此其 0 期去极化幅度较小,时 程较大,去极化速度缓慢; 复极化过程:无明显的 1 期和 2 期,0 期去极化后直接进入 3 期,3 期是由于 Ca2+内流的逐渐减少 和 K+外流的逐渐增多引起的复极化过程; 生理简答题生理简答题 第 3 页共 13 页 自动去极化过程: 4 期自动去极化是由于 K+外流的减少和 N
12、a+内流与少量 Ca2+内流的增加所导致的。 14.心肌在一次兴奋中兴奋性发生哪些变化?心肌在一次兴奋中兴奋性发生哪些变化? 答: (1)有效不应期:期间不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0 期到 3 期复极至-55mV:绝对不应期,这时期膜的兴奋性完全丧失; 3 期电位从-55mV 至-60mV:局部反应期,这时期肌膜受足够强度刺激可产生局部的去极化反 应,但仍不产生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3 期电位从-60mV 至-80mV,这时期膜若受一个阈上刺激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膜 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 (3)超常期:3 期电位从-80mV 至-90mV:这时期若受一个阈下刺激便能产生新动作电位
13、,膜的兴奋 性高于正常。 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各期的例子基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各期的例子基础? 答: (1)去极化过程:动作电位 0 期,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90mV 迅速上升到+30mV,构成动作电位 的升支。 Na+内流 (2)复极化过程: 1 期(快速复极初期) :膜内电位由+30mV 迅速下降到 0mV 左右,0 期和 1 期的膜电位变化速 度都很快,形成锋电位。 K+外流 2 期(平台期) :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为减慢,基本上停滞于 0mV 左右,膜两侧呈等电位状态。 K+外流、Ca2+内流 3 期(快速复极末期) :膜内电位由 0mV 左右较快地下降到-
14、90mV。 K+外流 (3)静息期:4 期,是指膜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 Na+、Ca2+外流、K+内流 16.根据心肌细胞电反应的快慢可将心肌细胞分为哪两类?两者有何区别?根据心肌细胞电反应的快慢可将心肌细胞分为哪两类?两者有何区别? 答:可以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两类。 区别:快反应细胞 0 期去极化是由快 Na+通道开放而引起的,因此 0 期去极化幅度较大,持续时间 较短,去极化速度较快;慢反应细胞 0 期去极化是由慢 Ca2+通道开放而引起的,因此 0 期去极化幅度较小, 时程较长,去极化速率较慢。 慢反应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的绝对值均小于快反应细胞。 对于自律细胞来
15、说,慢反应细胞的 4 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于快反应细胞。 17.什么是期前收缩?为什么出现代偿间歇?什么是期前收缩?为什么出现代偿间歇? 答:如果在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 次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由于期前收缩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在紧接期前收缩之后的一次兴奋传到心室时,常常正 好落于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结果不能使心室应激兴奋与收缩,出现一次“脱失” 。这样,在一次期前 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8.什么是正常、潜在、异位起搏点?什么是正常、潜在、异位起搏点? 答: (1)窦房结是引导整个
16、心脏兴奋和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 (2)在正常情况下,心脏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仅起兴奋传导作用,而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律性,称 为潜在起搏点。 (3)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可以自动发生兴奋,而心房或心室则依从当时情况 下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19.试述正常心脏兴奋的传导途径、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试述正常心脏兴奋的传导途径、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答:传导途径: 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到左右心房,另一方面是经过某些部位的 心房肌构成的 “优势传导通路” 传导, 即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17、房室束 左、 右束支 蒲肯野纤维 心室肌 生理简答题生理简答题 第 4 页共 13 页 传导特点: 心房肌的传导速度慢,约为 0.4m/s, “优势传导通路”的传导速度快(1.01.2m/s) 房室交界传导性较低,0.02m/s。因此,在这里产生延搁。 末梢蒲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 4m/s,高于心室肌(1m/s)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兴奋通过房室交界速度显著减慢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可使心室的收缩必定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因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在时间上不会发生重叠, 这对心室的充盈和射血是十分重要的。 20.简单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和特点?简单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和特点? 答: 每搏输出量:
18、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 *100%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心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心指数:指以单位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特点:心输出量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可因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每搏功:指心室一次收缩射血所做的功 (2)心脏的做功量 =搏击量射血压+血流功能 每分功:指心室每分钟收缩射血所做的功 特点:用心脏做功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比单纯用心输出量评定更为全面。 21.哪些因素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哪些因素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答: (1)前负荷:用心室舒张末期压来反映。 (2)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在
19、一定范围内升高,搏出量增加; 动脉血压过高,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特性。 (4)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心率过快,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率受神经和体 液因素及体温的影响。 22.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答:形成: 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影响因素: 心脏搏出量:收缩期动脉血压变化明显,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心率增快时,脉压减小。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强时,脉压增大。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
20、作用:动脉硬化,作用减弱,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不变,脉压下降。 23.微循环血流通路有哪些?各自的功能特点有哪些?微循环血流通路有哪些?各自的功能特点有哪些? 答: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的血流通路有: 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保证回心血量 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迂回通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生理简答题生理简答题 第 5 页共 13 页 24.有效滤过压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对组织液的生成有何影有效滤过压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对组织液的生成有何影响?响? 答:促进液体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
21、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EFP=(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是组织液生成的动力。 EFP0,组织液生成增多;EFP0,组织液生成减少;EFP=0,组织液的生成平衡 25.试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试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答: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 影响因素: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FP 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小,组织液生成增多;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的生成增多。 2
22、6.何谓减压反射,反射的范围及生理意义?何谓减压反射,反射的范围及生理意义? 答:减压反射是通过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引起的。 减压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减压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血管阻 力、血量等发生突然改变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减压反射主要对急骤 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尤其在动脉血压降低时的缓冲作用更为重要。 生理意义:对动脉血压进行负反馈调节,起缓冲作用。 27.简述心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简述心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 答: (1)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心脏神经丛。轴突末梢释放的
23、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 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加快,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加快,心房和心室收缩力量加强。这些作用分别叫正性变时 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2)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 M 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 速度减慢。以上作用分别称为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28.在实验动物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什么变化?其机制如何?在实验动物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什么变化?其机制如何? 答: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 心脏射血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到达颈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引起降压反射,使血压降低。当窦内 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血压
24、升高。 当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窦内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强,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29.心肌有哪些生理特征?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区别?心肌有哪些生理特征?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区别? 答:心肌细胞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基本生理特性。 与骨骼肌相比,心肌的自律性和传导性较高,而收缩性较弱。 30.什么叫胸膜腔内压?胸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什么叫胸膜腔内压?胸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 答: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积有关。从胎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即被牵引而始终处 于扩张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