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精品 课件 中医 基础理论
- 资源描述:
-
1、绪论绪论 一一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二二 中医学学科属性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1)属于自然科学 (2)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3)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另:三大补品:人参、鹿茸、冬虫夏草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 标志。 神农本草经我国(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张机)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 中医药
2、起源的几种观点中医药起源的几种观点 1、医源于巫 2、医源于动物本能 3、医源于圣人 4、医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实践 二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条件:1、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2、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3、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4、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标志:1、 黄帝内经 (包括素问 、 灵枢各 9 卷) 2、 难经 3、 伤寒杂病论 (后世按内容分为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4、 神农本草经 三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1、先秦、秦、两汉:形成时期,四大经典 2、魏、晋、隋、唐: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 晋 王叔和 脉经
3、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南朝宋 雷敩 雷公炮炙论 南朝宋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唐 王焘 外台秘要 唐 李勣、苏敬 新修本草 唐 孟诜 食疗本草 唐 陈藏器 本草拾遗 3、宋、元、金:突破性进展,金元四大家 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宋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 太医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擅用寒凉药物,故称寒凉派 张从正,以攻邪立论,擅用汗、吐、下三法,故称攻邪派(攻下派) 李杲,以脾胃立论,擅用温补脾胃法,故称补土派 朱震亨,以相火立论,擅用滋
4、阴降火法,故称滋阴派(养阴派) 4、明、清:综合汇通深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药学大总结时期 明 吴又可 温疫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清 叶天士 温热论 清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清 薛生白 湿热条辨 清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清 王清任 医林改错 5、近现代: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学是开放系统 近代时期: (鸦片战争后)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 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 30 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 , 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
5、、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 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 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时期: (建国后) ,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 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 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 发展、创新之路。 四四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整体观念 1、概念: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亦密切联系,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 2、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3、内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 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 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辨证论治 1、相关概念 病,即疾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 关系等。 2、辨证论治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8、、 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辨证要点 辨清疾病的原因 辨清疾病的部位 辨清疾病的性质 辨清病变的邪正关系 4、辨证论治内涵 以症辨证,以症辨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辨证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意义: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因而也可采 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第
9、一节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 一一 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周幽王三年公元前 779 年陕西发生的大地震“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管子“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国语周语“阳至而阴,阴至而 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周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二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 性质相反的两 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用以说明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特性:
10、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不可反称,相对对立统一法有其局限性 是指事物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 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规定阴阳 三三 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 反应。 1、阴阳的对立制约 (1)属性相对 (2)相互制约 (3)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藏 (2)阴阳互根 (3)阴阳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1)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2)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 (1)渐变 (2)突变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11、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 表 上 左 外侧 腰背 背 胸 六腑 心 肺 手足三阳经 阴 内 下 右 内侧 胸腹 腰 腹 五脏 肝脾肾 手足三阴经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 (1)阳盛 则热(2)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 (1)阴虚 则热(2)阳虚则寒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升降相因,相反相成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
12、证(阳胜则热)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 六淫 (阳) 寒邪、湿邪为阴 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阳 阴 色 泽 鲜明 晦暗 声 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 状 热、燥、动 寒、润、静 脉 象 数、浮、大、洪、滑 迟、沉、小、细、 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其 它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
13、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即: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 阴盛则寒-“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互损-“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温、热阳 寒、凉阴 五味: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作用方向:升降阳 浮沉阴 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一一 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调
14、整 阴 阳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实证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伤阳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阳盛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伤阴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虚证 虚热证 补阴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 阳虚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泻泻 其其 有有 余余 补补 其其 不不 足足 二二 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殷商时期:“五方”说 春秋时期:“五材”说 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 尚书大传“水火者,百姓是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是所兴作也,土者,万物是所 资生,是为人用。” 尚书 洪范始明确提出“五
15、行”一词,“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从革,土爰稼穑。”标 志五行学说初步形成。 战国后期: 出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学说, 标志者五行学说的建立。 并和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成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三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直接
16、分类法取象比类法 (二)事物的五行分类 间接分类法推演络绎法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促进和助长作用。 2、相克: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制约关系。 3、制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 4、相乘:相克太过。 5、相侮:有反克。 四四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取象比类法,五脏功能和五行特性相类比 3、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相克解释五脏之间相互协同、互相制约的关系 4、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1、母子
17、相及的病理传变 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 子病累母:“心肝火旺” 2、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 相乘:“木旺乘土”、“土虚木乘” 相侮:“木火刑金”、“金虚木侮”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1、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 3、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2、情志相胜疗法 3、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 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法 实则泻其子:心肝火旺,或肝火独胜,清心火泻肝火 (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 抑强:抑木扶土、佐金平木 扶弱:培土制水、壮水制火 4、指导脏腑用药 第第二章二章 藏象
18、藏象 一一 藏象的概念藏象的概念 藏,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 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贮藏精气。 二二 中医脏腑学说特点中医脏腑学说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医学中的脏腑,尤其是五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上的概念,而是一个 综合性的功能单位。中医学与现代解剖学中同名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 第第一节一节 五脏五脏 一一 心心 1、生理特性 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
19、主宰的作用。 2、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即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主藏神。即心主管精神活动的能力。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液为汗 在志为喜 二二 肺肺 1、生理特性 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 2、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即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 肺主宣发与肃降: 即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 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 的功能。 宣发四个方面: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 后布散全身。 肃降五个方面: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
20、利于大 肠的向下传导糟粕。 助心行血: 肺朝百脉, 即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 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 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 的。 肺主通调水道:即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在液为涕 在志为悲 三三 脾脾 1、生理特性 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即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 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
21、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液为涎 在志为思 四四 肝肝 1、生理特性 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2、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即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1)调畅精神情志。 (2)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 (3)维持气血运行。 (4)促进水液代谢。 (5)调节生殖功能。 肝藏血。即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五五 肾肾 1、生理特点 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2、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肾主水液。即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
22、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 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 三是司膀胱的 开合,排泄尿液。 肾主纳气。即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 ,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前后阴 在液为唾 在志为恐 第第二节二节 六腑六腑 一一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性六腑共同的生理特性 “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二二 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顺 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吸收水分,传导糟粕。 5、膀
23、胱:贮尿和排尿。 6、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其中 上焦如雾,概括了心肺宣发输布精气的功能 中焦如沤,概括了脾胃、肝胆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下焦如渎,概括了肾、膀胱对尿液形成和排尿的功能 第第三节三节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 一一 概念概念 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与六腑相似,故称“腑”,但生理功能与六腑不同, 而与五脏相似,主要是贮藏精气,故称奇恒之腑。 二二 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1、脑 主宰生命活动。古人称脑为“精明之府”,“为髓之海” 主管精神思维。古人称脑为“元神之府” 主管感觉和运动 2、髓 充养脑髓 滋养骨骼 化生血液 3、骨 贮藏骨髓 支撑形体 主司运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