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市场 失灵 微观经济 政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市场失灵与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外部效应与科斯定理一、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的原因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不完全竞争三、不完全竞争一、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失灵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在研究经济效益和收入分配时,第一次提出了最优资源配置状态这个概念,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也叫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优是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时,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指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时,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情况。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情况。结合具体情况来说,帕累托最优就是在市场
2、上,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在经济学中,我们常常把帕累托最优作为判断资源配置状态变好或是变坏的标准。例如,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那么,我们就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我们还把这种“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所以说,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均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一)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中普遍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的资源配置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完全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市场经济具有其局限性,所以在完全摒弃政府
3、干预的市场调节时,常常会出现“市场失灵”。这里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未达到帕累托最优指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市场表现缺乏效率。换句话说,就是实际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缺陷。市场失灵的情况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和外部效应,本章以后的内容会对此作出详细介绍。现
4、实经济中,常见的市场失灵现象有经济呈周期性起伏、失业和通货膨胀、收入分配不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二)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的原因收入分配效应是指受到资本与效率的经济规律的作用,收入分配效应是指受到资本与效率的经济规律的作用,市场出现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市场出现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从市场机制的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收入分配效应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拥有资本越多的企业在竞争中越有利,其经济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进而收入与财富越向资本多与效率高的企业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雇员进行剥削,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这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
5、分配差距的拉大又会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一)收入分配效应 (二)竞争效应竞争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实际市场均不存在完全竞争,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取规模效益,往往强强联合,合作企业的增多降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强度;另一方面指企业联合体的市场影响力扩大,相关生产要素也开始向企业联合体集中,从而增加了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度。由此可见,市场竞争强度的降低直接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因此市场失灵也就在所难免。市场机制要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价格可以提供和传递各
6、种经济信息,其变动情况是社会经济活动变动的反映;其次,生产者和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其实也是社会经济产品在各个经济单位、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仅仅依靠市场自身通过价格的调节就可以实现供求均衡。但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通常具有滞后性,这就会导致市场失灵。(三)价格机制调节效应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信息是不完全的,这就造成产品交易双方的不信任,由此导致一些市场无效率的情况发生。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情况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消费者由于不了解商品相关信息,难以分清商品的质量,对于商品的真正价格也不了解,这就会造成用市场上商品的平均质量和平均价
7、格来衡量所有同类商品,由于质量好的商品的成本往往高于市场平均成本,于是就会出现质量好的商品被质量差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横行。二是逆向选择,即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反而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直接导致市场效率降低。三是道德风险。例如,保险公司很难了解到投保人的具体情况,所以其没有办法掌控投保人故意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骗保的行为,这就增加了经营风险。(四)信息不完全效应三、不完全竞争1不完全竞争的意义不完全竞争的意义萨缪尔森认为不完全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价格的控制力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价格,那么,该企业就是属
8、于“不完全竞争者”;如果一个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制某一行业的产品价格的能力,那么,该行业就处于不完全竞争之中。当然,这种一定程度的控制力并不意味全部的价格决定权。另外,萨缪尔森还认为不完全竞争并不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恰好相反,不完全竞争者为了增强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往往进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寡头企业与对手竞争时,通常愿意牺牲短期利益,以获取更多的市场控制力。(一)萨缪尔森的不完全竞争理论2不完全竞争的分类与表现不完全竞争的分类与表现按照企业价格影响力的不同,萨缪尔森把不完全竞争分为三种类型: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其中,垄断竞争是指生产有差别产品的众多卖者对自身产品的价格有一定
9、影响力;寡头是指市场上的几个卖者对市场价格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垄断是不完全竞争的极端形式,即市场上唯一的卖者具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由此可见,不完全竞争的程度越高,企业对价格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最大效益,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价格、限制产出,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3不完全竞争存在的根源不完全竞争存在的根源萨缪尔森指出,不完全竞争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1)产业进入壁垒。(2)规模经济效应。(3)联合战略。4不完全竞争弊端的应对策略不完全竞争弊端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完全竞争的弊端,萨缪尔森提出了以下四种应对策略。(1)反托拉斯政策。(2)政府管制。(3)鼓励竞争。
10、(4)税收和补贴。1不完全竞争的意义不完全竞争的意义斯蒂格利茨认为不完全竞争是由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不同行业的不完全竞争者的价格影响力也存在差异,例如,通常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企业的价格影响力较大,而糖果零售行业企业的价格影响力较小。斯蒂格利茨认为不完全竞争企业普遍存在很多导致市场低效率的问题,主要有限制产量和获取高额利润、管理松懈、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及倾向于浪费性寻租支出等。(二)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理论2不完全竞争存在的根源不完全竞争存在的根源斯蒂格利茨指出,不完全竞争的存在是由于一些进入障碍使竞争受到限制。其中,进入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政府政策,包括对垄
11、断特许(专利)和对进入的限制(许可证)。(2)关键生产要素归独家所有。当一家企业垄断了关键生产要素的供给时,其他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即被排除。(3)信息不完全。缺乏信息会阻碍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消费者缺乏对新进入的产品质量的了解时,也会阻碍消费者转向消费新产品,从而限制新企业的进入。(4)规模经济。当平均生产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时,自然垄断就会出现,这时缺乏竞争就是自然结果。(5)市场策略。一些策略(如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使潜在进入者相信,若它进入市场,便会遇到抵抗,并因此无利可图。(6)限制性做法,包括反搭售、独家经营和价格歧视,以及其他阻止进入或促进勾结的做法等。和萨缪尔森类似,
12、斯蒂格利茨也提出了针对不完全竞争弊端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反托拉斯政策;对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管制;采用税收和补贴手段鼓励竞争;宣布市场支配为非法;界定市场类型,对限制性做法加以约束等。一、公共物品概述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二节 公共物品三、公共物品的提供四、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物品概述在提出公共物品的概念之前,我们就不得不先介绍与之相对的私人物品。到目前为止,本书前面所讨论的对象全部是“私人物品”,例如,用于吃的包子。这些私人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性:第一是“排他性排他性”;第二是“竞用性竞用性”。对比私人物品,我们把公共物品定义为不同时满足排他性或公共物品定义为不同时满足排他性或竞用性的物品
13、竞用性的物品。例如,国防服务是公共物品,它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在领土内的所有人口都可享受国防服务,而且当新生人口享受国防服务时,原有人口对国防服务的“消费”水平不会因此而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道路和电视广播等也与国防服务一样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在达到一定点之前,道路上多一辆汽车不会妨碍原有汽车的行驶;某个人打开电视广播同样不会影响其他人收听。此外,我们把公共物品中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单独分离出来,称为公共资源。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实际上,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如果一件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支付便
14、使用”,则它毫无疑问就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并造成市场机制的失灵。另外,鉴于公共资源具有竞用性,每个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公共资源,于是公共资源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经济学中,我们常用“公地的悲剧”代表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的情况。本质上,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由于能够免费给其他人带来利益而造成市场失灵。总的来说,公共物品的提供可能导致免费乘车者的产生,而公共资源则可能导致“公地的悲剧”。三、公共物品的提供传统上是政府直接负责提供和生产公共物品,政府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然后统一提供公共物品,这样就解决了免费乘车者只享受不购买的问题。虽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较简便,可
15、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只购买而不消费的不公平现象。因为税收具有全面性,可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可能全部地区都一样,所以可能出现部分地区居民为其他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物品买单的情况。第二,政府长期承担公共物品提供的任务可能造成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和干预越来越多,政府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导致财政开支的规模也与日俱增。第三,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元化需求。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往往都是单一的,但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元化,显然只有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一)政府提供非营利组织又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
16、如非营利性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等。在现实中,非营利组织能够作为提供公共物品的主体。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比政府、市场更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非营利组织不以利润最大为目标,而是以某种特定的“宗旨”为导向。这种宗旨代表一种理念,往往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从而使非营利组织成为使命感最强的组织。第二,从结构特性看,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官僚体系,是多样的、灵活的、平等的、参与式的组织机构,因而,在提供某些公共物品时比政府更具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第三,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机制看,它能够把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双方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二)
17、非营利组织提供多方提供是指根据公共物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多方提供公共物品。多方提供可以说是最优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其优点包括可以使各种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平衡,实现效率最优;既满足公平价值,又满足效率价值;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并提高公众满意程度等。目前,各国政府多把建设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制度作为重要工作,用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格局来打破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改变政府角色的“错位”和“越位”状态,并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把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权力转向市场和社会。(三)多方提供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建设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营造
18、有利于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的环境,如通过政策法规允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公共物品供给项目。二是选择适于改革的领域,加大力度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例如,在保留在政府监管权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部放开那些规模经济特征不明显、进入障碍较低的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使其完全以民营化的方式运作。三是控制好市场与社会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进程。例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可加大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而在经济、社会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从某些领域中退出的进程不宜太快,重点应当放在培育新的社会供给主体上,以免引发社会转型期的政府、市场同步失灵和出现公共物品供给的“真空”地带。四、公共选择理论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