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李小二工作室
  • 文档编号:425755
  • 上传时间:2020-04-02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1.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宁省 丹东市 第十四 中学 2019 九年级 第二次 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数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 2019 届九年级届九年级 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1 5 相反数的倒数是( ) A. 1 5 B. 1 5 C. 5 D. 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求解即可 【详解】 1 5 相反数是 1 5 1 5 相反数的倒数是 5 【点睛】此题考查相反数和倒数,难度不大 2. 据统计,2015 年在“情系桃源,好运丹东”的鸭绿江桃花观赏活动中,6 天内参与人次达 278 万,用科 学计数法将 278 万表示为( ) A. 278 106 B. 278

    2、 106 C. 278 105 D. 278 10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科学计数法计数应写成 a10n的形式,其中 a 整数位数有一位,10 的指数是原整数位数减 1, 278 万=278 4 10=278 5 10,故选 C 考点:用科学计数法计数 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40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0 B. 9 C. 8 D. 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任意凸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 360 ,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可得 360 40 n ,解得 n=9 故选 B 考点:凸多边形的外角和 4.一组数据 3,4,x,6,7 的平均数是 5,

    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 和 2 B. 5 和 2 C. 5 和 4 D. 4 和 4 【答案】B 【解析】 由平均数的公式得: (3+4+x+6+7) 5=5, 解得 x=5; 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3,4,5,6,7,位置处于中间的是:5, 中位数是 5; 方差=(3-5)2+(4-5)2+(5-5)2+(6-5)2+(7-5) 2 5=2 故选 B 5.以方程组 2 1 yx yx 的解为坐标的点(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 2, 1. yx yx , +得,2y=1,

    4、 解得,y= 1 2 . 把 y= 1 2 代入得, 1 2 =x+2, 解得 x= 3 2 . 3 2 0, 1 2 0,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可知, 点(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 故选 A.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象限的符号特征:利用代入消元或加减消元求得方程组的解,第 一象限横纵坐标都为正,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横坐标都为负;第四象限横坐标为 正,纵坐标为负. 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

    5、某一点旋转 180,如果旋 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B.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C.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D.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 7.已知: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给出下列 4

    6、 个条件:ABCD;OAOC;AB CD;ADBC 从中任取两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 A. 1 2 B. 1 3 C. 2 3 D. 5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全部情况的总数;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有与,与,与,与,与,与六种情况, 与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 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 与,与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为平行

    7、四边形; 所以能推出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4 组, 所以能推出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4 6 2 3 故选 C 【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 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 A出现 m种结果,那么事件 A的概率 P(A) m n 8.已知: 二次函数 y=ax2+bx+c (a0) 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中: abc0; 2a+b0; a+bm (am+b) (m1 的实数) ;(a+c)2b2;a1,其中正确的项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 a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 y轴的交点

    8、判断 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 x 轴 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a0, 与 y轴的交点为在 y轴的负半轴上,c0, 对称轴为 x=- 2 b a 0, a、b 异号,即 b0, 又c0,abc0, 故本选项正确; 对称轴为 x=- 2 b a 0,a0, - 2 b a 1, -b2a, 2a+b0; 故本选项错误; 当 x=1 时,y1=a+b+c; 当 x=m时,y2=m(am+b)+c,当 m1,y2y1;当 m1,y2y1,所以不能确定; 故本选项错误; 当 x=1 时,a+b+c=0; 当 x=-1 时,a-b+c0; (a+

    9、b+c) (a-b+c)=0,即(a+c)2-b2=0, (a+c)2=b2 故本选项错误; 当 x=-1 时,a-b+c=2; 当 x=1时,a+b+c=0, a+c=1, a=1+(-c)1,即 a1; 故本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 故选 A 二二.填空题填空题 9.因式分解: 322 2xx yxy_ 【答案】 2 x xy 【解析】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 x,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详解】解:原式 2 22 2x xxyyx xy, 故答案为 2 x xy 【点睛】本题考查提公因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0.如图,1=2=40 ,MN平分EMB,则

    10、3=_ 【答案】110 【解析】 【详解】1240 ,MEN=2, 1MEN=40 ,EMB=180 -1=140 , ABCD, MN 平分EMB, BMN=140 2=70 , 又AB/CD, 3=180 -BMN=110 , 故答案为 110. 11.不等式组 322 41 xx x 的解集为 【答案】-2x3 【解析】 试题解析: 322 41 xx x 由式得 x-2;由式得 x3, 不等式组的解为-2x3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2.(2011?菏泽)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的 是 【答案】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对的面相隔一个面得到

    11、相对的 2 个数,相加后比较即可 解:易得 2 和 6 是相对的两个面;3 和 4 是相对两个面;1 和 5 是相对的 2 个面, 2+6=8,3+4=7,1+5=6, 所以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的是 6 故答案为 6 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3.关于x的分式方程 3 1 11 m xx 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2?m且3m. 【解析】 【分析】 方程两边同乘以 x-1,化为整数方程,求得 x,再列不等式得出 m的取值范围 【详解】方程两边同乘以 x-1,得,m-3=x-1, 解得 x=m-2, 分式方程 3 1 11 m xx 解为正数, x=m-2

    12、0 且 x-10, 即 m-20 且 m-2-10, m2 且 m3, 故答案为 m2且 m3 14.如图所示,某班上体育课,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 C、D的位置时,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 已知甲身高 1.8 米,乙身高 1.5 米,甲的影长是 6 米,则甲、乙同学相距_米.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知 Rt ABCRt AED所以 BC:DE=AC:AD即 1.8:1.5=6:AD 解得 AD=1.5 6 1.8=5 米 所以 CD=AC-AD=1 米 考点:比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及比例知识点掌握建立比例关系,对应边成比例求 出乙的影长为解题关

    13、键 15.如图,矩形 ABCD的对角线 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2 21kk y x 的图象上,若点 A 的坐标为(2,2),则 k 的值为_. 【答案】k=1 【解析】 试题分析:设 C(x,y)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点 A 的坐标为(2,2) , B(2,y) 、D(x,2) ; 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经过坐标原点, =,即 xy=4; 又点 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xy=k2+2k+1, 由,得 k2+2k3=0,即(k1) (k+3)=0, k=1 或 k=3; k0, k=1,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矩形的性

    14、质 16.如图, 已知直角三角形 ACB, AC=3, BC=4, 过直角顶点 C作 CA1AB, 垂足为 A1, 再过 A1作 A1C1BC, 垂足为 C1;过 CA1作 C1A2AB,垂足为 A2,再过 A2作 A2C2BC,垂足为 C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 到一组线段 A1C1,C2A2,则线段 AnCn=_. 【答案】3 2 4 ( ) 5 n 【解析】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即可得 sinA= 4 5 BC AB ,在 RtACA1 中 C A1= ACsinA=34 5 ,由A+AC A1=90 、C A1C1+ACA1=90 得A=A1CC1,从而得出 A1C

    15、1=CA1SinA=3 2 4 5 ( ) ,同理得出 4 221 4 sin3( ) 3 A CCAA,据此可得出规律 【详解】RtABC 中,AC=3,BC=4 AB= 22 5ACBC sinA= 4 5 BC AB CA1AB 在 RtACA1中,CA1= A Csin A=34 5 , 又A+ACA1=90 ,CA1h+ACA1, A=A1CC, A1C1=CA1. sin A=3 2 4 5 ( ), 同理可得 4 221 4 sin3 ( ) 3 A CCAA , nn A C =3 2 4 ( ) 5 n , 故答案为: 3 2 4 ( ) 5 n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值,

    16、解题关键在于找到规律 三三.解答题解答题 17.计算: 1 013 3cos30121 22 【答案】2+ 3 【解析】 【分析】 先计算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绝对值,再进行二次根式化简,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 则求得计算结果 【详解】解:原式=21 3 2 +2 3+1 3 2 =2+ 3 【点睛】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负 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18. 如图10,在6 8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点 O 和 ABC的顶点均为小正方形的顶点. 以 O为位似中心,

    17、在网格图中作 ABC,使 ABC和 ABC位似,且位似比为 1:2 连接中的 AA,求四边形 AAC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解:如图 1. 2AACC 在RtOA C中,OAOC=2,得 2 2A C ;于是 4 2AC , 四边形AA C C的周长=46 2 【解析】 (2)AA=1,CC=2 在 Rt OAC中, OA=1,OC=2,得 AC= 5,; 同理可得 AC=2 5 四边形 AACC 的周长=3+3 5 19. 为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成绩,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 进行分段(A:50 分;B:49-45 分;C:44-40 分;D:39-30 分;E

    18、:29-0 分)统计如下: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统计表中,a 的值为,b 的值为,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作图时别忘了用 0.5 毫米及 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涂黑) ; (2)甲同学说:“我的体育成绩是此次抽样调查所得数据的中位数. ”请问:甲同学的体育成绩应在什么分数 段内? (填相应分数段的字母) (3)如果把成绩在 40 分以上(含 40 分)定为优秀,那么该市今年 10440 名九年级学生中体育成绩为优秀 的学生人数约有多少名? 【答案】解: (1) 60 , 0.15 (图略) (每空 1 分,图 1 分)3 分 (2) C 5 分 (3)0.8 10440

    19、=8352(名)7 分 答:该市九年级考生中体育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约有 8352 名. 8 分 【解析】 解: (1) 60 , 0.15 (图略) (每空 1 分,图 1 分) 3 分 (2) C 5 分 (3)0.8 10440=8352(名)7 分 答:该市九年级考生中体育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约有 8352 名. 8 分 (1)首先根据:频数/总数 =频率,由表格 A 中的数据可以求出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总人数,然后根据 B 中频率即可求解 a,同时也可以求出 b;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以确定中位数的分数段,然后确定位置; (3)首先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求出样本中在 40 分以上(

    20、含 40 分)的人数,然后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 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20.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四个分别标有 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等完全相同小明先从 口袋里随机不放回地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 x;小红在剩下有三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 y (1)计算由 x、y确定的点(x,y)在函数 y=x+6 图象上的概率; (2)小明、小红约定做一个游戏,其规则是:若 x、y满足 xy6,则小明胜;若 x、y满足 xy6,则小红 胜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说明理由;若不公平,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对双方公平 【答案】 (1) 1 6 ; (2)不公平,游戏规则可改为:若 x、y 满足

    21、xy6,则小明胜;若 x、y 满足 xy6,则 小红胜 【解析】 【分析】 (1)画树形图,展示所有可能的 12 种结果,其中有点(2,4) , (4,2)满足条件,根据概率的概念计算 即可; (2)先根据概率的概念分别计算出 P(小明胜)和 P(小红胜);判断游戏规则不公平然后修改游戏规则,使它们 的概率相等 【详解】解: (1)画树形图: 所以共有 12个点: (1,2) , (1,3) , (1,4) , (2,1) , (2,3) , (2,4) , (3,1) , (3,2) , (3,4) , (4, 1) , (4,2) , (4,3) , 其中满足 y=x+6的点有(2 ,4)

    22、 , (4,2) , 所以点(x,y)在函数 y=x+6图象上概率= 21 = 126 ; (2)满足 xy6 的点有(2,4) , (4,2) , (4,3) , (3,4) ,共 4 个; 满足 xy6点有(1,2) , (1,3) , (1,4) , (2,1) , (3,1) , (4,1) ,共 6个, 所以 P(小明胜)= 41 = 123 ;P(小红胜)= 61 = 122 ; 1 3 1 2 , 游戏规则不公平 游戏规则可改为:若 x、y满足 xy6,则小明胜;若 x、y满足 xy6,则小红胜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游戏公平性的问题:先利用图表或树形图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

    23、计算出两 个事件的概率,若它们的概率相等,则游戏公平;若它们的概率不相等,则游戏不公平 21.今年“五一”假期,某数学活动小组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他们从山脚下 A点出发沿斜坡 AB 到达 B点,再从 B点沿斜坡 BC 到达山顶 C点,路线如图所示.斜坡 AB 的长为 1000 米,斜坡 BC 的长为 200 2米,在 C 点 测得 B点的俯角为 45 ,已知 A点海拔 21 米,C点海拔 721米. (1)求 B 点的海拔; (2)求斜坡 AB的坡角. 【答案】(1)B点的海拔为 521米;(2)斜坡 AB的坡角为 30 【解析】 【分析】 (1)过 C 作 CFAM,F为垂足,过 B点作 BE

    24、AM, BDCF,E、 D为垂足,构造直角三角形 ABE 和直角三角形 CBD,然后解直角三角形 (2)求出 BE 的长,根据坡度的概念解答. 【详解】(1)如图所示,过点 C 作 CFAM,F为垂足,过点 B作 BEAM,BDCF,E、D 为垂足. 在 C点测得 B 点的俯角为 45 , CBD=45 ,又BC=200 2米, CD=400 sin30 =4001 2 =200(米). B 点的海拔为 721200=521(米). (2)BE=52121=500(米),AB=1000米, 所以斜坡 AB 的坡角为 30 【点睛】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

    25、度坡角问题,掌握运算法则 是解题关键 22.小明到一家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给九年级学生购买考试用 2B铅笔,请根据下列情景解决问题 (1)这个学校九年级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 (2)若按批发价购买 6 支与按零售价购买 5支的所付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九年级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 (1)40n300; (2)这个学校九年级学生有 300 人 【解析】 【分析】 (1) 设人数有 n人, 可得 n+60300 且 n300, 解不等式组可得;(2) 设人数有 x 人, 可得 5120 x =6 120 60x , 解分式方程可得. 【详解】解: (1)设人数有 n人, n+60300, n240,

    26、 n300, 240n300; (2)设人数有 x人, 5=6, x=300 这个学校九年级学生有 300 人 23.如图,在O中,AB为直径,AC 为弦过 BC延长线上一点 G,作 GDAO于点 D,交 AC 于点 E, 交O于点 F,M 是 GE的中点,连接 CF,CM (1)判断 CM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ECF=2A,CM=6,CF=4,求 MF的长 【答案】(1)CM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MF= 10 3 【解析】 【分析】 (1)连接 OC,如图,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再根据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 MC=MG=ME,所以 G=1,接着证明1+2=90,从

    27、而得到OCM=90,然后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可判 断 CM 为O的切线; (2)先证明G=A,再证明EMC=4,则可判定EFCECM,利用相似比先计算出 CE,再计算 出 EF,然后计算 ME-EF即可 【详解】解:(1)CM 与O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 OC,如图, GDAO于点 D, G+GBD=90 , AB为直径, ACB=90 , M点为 GE的中点, MC=MG=ME, G=1, OB=OC, B=2, 1+2=90 , OCM=90 , OCCM, CM 为O的切线; (2)1+3+4=90 ,5+3+4=90 , 1=5, 而1=G,5=A, G=A, 4=2A, 4

    28、=2G, 而EMC=G+1=2G, EMC=4, 而FEC=CEM, EFCECM, EFCECF CEMECM ,即 4 66 EFCE CE , CE=4,EF= 8 3 , MF=MEEF=6 8 3 =10 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 r,圆心 O到直线 l的距离为 d:直线 l和O 相 交dr;直线 l和O相切d=r;直线 l和O相离dr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 24.为了扩大内需,让惠于农民,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鼓励送彩电下乡,国家决定对购买彩电的农户实行 政府补贴规定每购买一台彩电,政府补贴若干元,经调查某商场销售彩电台数 y(台)与补贴款额x(元)之 间大

    29、致满足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随着补贴款额x的不断增大,销售量也不断增加,但每台彩电的 收益Z(元)会相应降低且Z与x之间也大致满足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1)在政府未出台补贴措施前,该商场销售彩电的总收益额为多少元? (2)在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后,分别求出该商场销售彩电台数y和每台家电的收益Z与政府补贴款额x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 (3)要使该商场销售彩电的总收益w(元)最大,政府应将每台补贴款额x定为多少?并求出总收益w的最大 值 【答案】 (1)该商场销售家电的总收益为 800 200=160000(元) (2)根据题意设 y=k1x+800,Z=k2x+200 400k1+800=1200

    30、,200k2+200=160 解得 k1=1,k2=- 1 5 y=x+800,Z=- 1 5 x+200 (3)W=yZ=(x+800)(- 1 5 x+200)=- 1 5 (x-100)2+162000 - 1 5 0,W 有最大值当 x=100 时,W 最大=162000 政府应将每台补贴款额 x 定为 100 元,总收益有最大值 其最大值为 162000 元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得未出台政策之前台数为 800 台,每台的收益为 200 元; (2)利用待定系数法 求出函数解析式; (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 试题解析: (1)销售家电的总收益为 800 20

    31、0=160000(元) ; (2)依题意可设, 1 y800k x, 2 200zk x 有 12 4008001200 ,200200160kk解得 12 1 1 , 5 kk 所以y800x 1 200 5 zx ; (3) 2 11 w=yz(800)(200)(100)162000 55 xxx 政府应将每台补贴款额定为 100 元,总收益最大值,其最大值为 162000 元 考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 25.如图 1,A,B 分别在射线 OM,ON上,且MON为钝角,现以线段 OA,OB 为斜边向MON的外侧 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是OAP,OBQ,点 C,D,E 分别是 OA

    32、,OB,AB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OCED 为平行四边形; (2)求证:PCEEDQ (3)如图 2,延长 PC,QD交于点 R.若MON=150 ,求证:ABR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两边平行且相等证明即可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PCE=EDQ,根据边角边公理证明即可; (3)连结 RO,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得到 AR=OR=BR,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 明即可. 【详解】(1)C是 AO中点,E是 AB中点 CE平行且等于 1 2 AB OD= 1 2

    33、 AB, CE平行且等于 OD, 四边形 OCED为平行四边形 (2)证明: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 C是 OA 的中点, PCA和PC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C=AC=OC,PCO=90 同理:QD=OD=BD,QDO=90 四边形 CODE是平行四边形 CE=OD,ED=OC, ED=PC,QD=CE CEON.DEOM, ACE=AOD,BDE=AOD ACE=BDE OCE=ODE, OCE+PCO=ODE+QDO 即PCE=EDQ 在PCE与EDQ 中 PCED PCEEDQ CEDQ PCEEDQ; (3)连结 RO, OAP 和OBQ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C.D分别是

    34、 OA、OB 的中点 PR与 QR分别是 OA,OB的垂直平分线 AR=OR=BR ARC=ORC,ORD=BRD RCO=RDO=90 ,COD=150 CRD=30 .ARB=60 ARB 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好各性质定理,作辅助线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次函数 2 1 3 yxbxc 的图像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 标为(-3,0),点 B 的坐标为(4,0),连接 AC,BC.动点 P 从点 A出发,在线段 AC上以每秒 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C作匀速运动

    35、;同时,动点 Q从点 0 出发,在线段 OB上以每秒 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作匀速运动,当其中 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秒.连接 PQ (1)填空:b=_, c=_; (2)在点 P,Q运动过程中,APQ 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 2,点 N的坐标为 3 (,0) 2 ,线段 PQ的中点为 H,连接 NH,当点 Q关于直线 NH 的对称点 Q恰好落 在线段 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 Q的坐标 【答案】(1) 1 ,4 3 bc;(2) APQ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解析;(3) Q( 6 7 , 22 7 ). 【解析】 【分析】 (1)设

    36、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3)(x-4),将 a= 1 3 代入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从而可确定出 b、c 的值 (2)连结 QC.先求得点 C 的坐标,则 PC=5-t,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 AC=5,CQ 2 =t 2 +16,接下来,依据 CQ 2 -CP 2=AQ2-AP2 列方程求解即可 (3)连结:OP,取 OP 的中点 R,连结 RH,NR,延长 NR 交线段 BC 与点 Q.首先依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 EH= 1 2 QO= 1 2 t,RHOQ,NR= 1 2 AP= 1 2 t,则RH=NR,接下来,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NH 是QNQ的平分线,然后求

    37、得直线 NR和 BC的解析式,最后求得直线 NR 和 BC的交点坐标即可 【详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3)(x-4).将 a=- 1 3 代入得: 2 11 4 33 yxx 1 ,4 3 bc (2)在点 P、Q运动过程中,APQ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连结 QC 在点 P、Q运动过程中,PAQ、PQA始终为锐角, 当APQ是直角三角形时,则APQ=90 将 x=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4 C(0,4) AP=OQ=t PC=5-t 在 RtAOC 中,依据勾股定理得:AC=5,在 RtCOQ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 CQ 2 =t 2 +16, 在 RtCPQ中依

    38、据勾股定理可知: PQ 2=CQ2-CP2,在 RtAPQ中,AQ2 -AP 2 =PQ 2 CQ 2-CP2=AQ2-AP2,即 (3+t) 2-t2=t2+16-(5-t)2,解得:t=4.5 由题意可知:0t4 t=4.5 不和题意,即APQ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所示:连结:OP,取 OP 的中点 R,连结 RH,NR,延长 NR交线段 BC 与点 Q 点 H为 PQ的中点,点 R为 OP 的中点 EH= 1 2 QO= 1 2 t, RHOQ A(-3,0),N(- 3 2 ,0) 点 N为 OA的中点 又R为 OP 的中点, NR= 1 2 AP= 1 2 t RH=NR,

    39、RNH=RHN RHOQ, RHN=HNO RNH=HNO,即 NH是QNQ的平分线. 设直线 AC的解析式为 y=mx+n,把点 A(3,0)、C(0,4) 代入得: 30 4 mn n 解得: 4 3 m ,n=4 直线 AC的表示为:y= 4 4 3 x 同理可求得直线 BC的表达式为 y=-x+4 设直线 NR的函数表达式为 y= 4 3 xs将点 N 的坐标代入得 43 -+0 32 s() ,解得:S=2 直线 NR的表述表达式为 y= 4 2 3 x 将直线 NR和直线 BC 的表达式联立得 4 2 3 4 yx yx 解得:x= 6 7 , y= 22 7 , Q( 6 7 , 22 7 ) 【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来解 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5755.html
    李小二工作室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