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广东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doc》由用户(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广东省 中考 数学模拟 试卷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复习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2019 年广东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年广东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30.0分)分) 1.7的相反数是( ) A. 7 B. 7 C. 1 7 D. 1 7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详解】7 的相反数是7, 故选 B. 【点睛】此题考查相反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2.在学习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这一节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设计图案下列设计的图案中, 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
2、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不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 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 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3.2018 年 5月 25 日,中国探月工程的“鹊桥号”中继星成功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L点,它距离地球约 1500000km.数 15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
3、15 10 B. 6 1.5 10 C. 7 0.15 10 D. 5 1.5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10n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 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 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解答】解:将 1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 1.5 10 .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10n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 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4.已
4、知x2是关于 x一元二次方程 22 kxk2 x2k40 的一个根,则 k的值为( ) A. 3 B. 3 C. 2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x2代入方程 22 kxk2 x2k40 得 2 4k2 k22k40 ,然后解方程后利用一元二 次方程的定义确定 k 的值 【详解】解:把x2代入方程 22 kxk2 x2k40 得 2 4k2 k22k40 , 整理得 2 k3k0,解得 1 k0, 2 k3 , 而k0, 所以 k 的值为3 故选 B 【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 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5.如
5、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从左边看是两个圆环, 故选 D 【点睛】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 6.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 A. 20 B. 30 C. 40 D. 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 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 【详解】 1=50 , 3=1=50 , 2=90 50 =40 .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悉掌握性质是关键. 7.某体育用
6、品商店一天中卖出某种品牌的运动鞋 15 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鞋的尺码/cm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3 3 6 2 则这 15 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24.5,24.5 B. 24.5,24 C. 24,24 D. 23.5,24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这组数据中,24.5 出现了 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 24.5, 这组数据一共有 15 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第 8个数是 24.5,所以中位数为 24.5,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
7、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4,2) ,B(6,4) ,以原点 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1 2 ,把ABO 缩小,则点 A 的对应点 A的坐标是( ) A. (2,1) B. (8,4) C. (8,4)或(8,4) D. (2,1)或(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 比等于 k或-k,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点 A(-4,2) ,B(-6,-4) ,以原点 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1 2 ,把ABO 缩小, 点 A的对应
8、点 A的坐标是: (-2,1)或(2,-1) 故选 D 【点睛】此题考查了位似图形与坐标的关系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比等于 k 9.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后到达学校, 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 s(单位:m)与时间 r(单位: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小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确定出图象即可 【详解】小刚从家到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因此 S随时间 t的增长而增长,等了几分钟后坐
9、上 了公交车,因此时间在增加,S 不增长,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沿着公路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 学校,因此 S又随时间 t的增长而增长,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认真分析,理解题意,确定出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在矩形 ABCD中,E 是 AB边的中点,沿 EC对折矩形 ABCD,使 B点落在点 P 处,折痕为 EC, 连结 AP 并延长 AP 交 CD于 F点,连结 CP 并延长 CP 交 AD于 Q点给出以下结论: 四边形 AECF为平行四边形; PBA=APQ; FPC 为等腰三角形; APBE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10、. 4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易证PAB+PBA=90 ,易证四边形 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解题; 根据平角定义得:APQ+BPC=90 ,由正方形可知每个内角都是直角,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解 题; 根据平行线和翻折的性质得:FPC=PCE=BCE,FPCFCP,且PFC 是钝角,FPC不一定为 等腰三角形; 当 BP=AD 或BPC是等边三角形时,APBFDA,即可解题 详解:如图,EC,BP交于点 G; 点 P 是点 B关于直线 EC的对称点, EC垂直平分 BP, EP=EB, EBP=EPB, 点 E为 AB 中点, AE=EB, AE=EP,
11、 PAB=PBA, PAB+PBA+APB=180 ,即PAB+PBA+APE+BPE=2(PAB+PBA)=180 , PAB+PBA=90 , APBP, AFEC; AECF, 四边形 AECF是平行四边形, 故正确; APB=90 , APQ+BPC=90 , 由折叠得:BC=PC, BPC=PBC,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C=ABP+PBC=90 , ABP=APQ, 故正确; AFEC, FPC=PCE=BCE, PFC 是钝角, 当BPC是等边三角形,即BCE=30 时,才有FPC=FCP, 如右图,PCF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不正确; AF=EC,AD=BC=PC,
12、ADF=EPC=90 , RtEPCFDA(HL), ADF=APB=90 ,FAD=ABP, 当 BP=AD或BPC是等边三角形时,APBFDA, APBEPC, 故不正确; 其中正确结论有,2个,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平行四 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24.0分)分) 11.分解因式:2a22=_ 【答案】2(a+1) (a1) 【解析】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 2,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详解】解:2
13、a22, =2(a21) , =2(a+1) (a1)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 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2.把直线 yx1沿 x轴向右平移 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_ 【答案】y=-x 【解析】 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 y(x-1)1=-x+1-1=-x. 故答案为 y=-x.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 同平移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13.若 m+ 1 m =3,则 m2
14、+ 2 1 m =_ 【答案】7 【解析】 分析:把已知等式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把 m+ 1 m =3两边平方得: (m+ 1 m )2=m2+ 2 1 m +2=9, 则 m2+ 2 1 m =7, 故答案为 7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4.如图,C 为半圆内一点,O 为圆心,直径 AB 长为 2 cm,BOC=60,BCO=90,将BOC 绕圆心 O 逆 时针旋转至BOC,点 C在 OA 上,则边 BC 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cm2 【答案】 4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
15、的性质求出 OC、BC,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BOC=60,BCO=90, OBC=30, OC= 1 2 OB=1 则边 BC 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2 2 1 120 12012 = 3603604 故答案为 4 【点睛】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计算.熟记公式是关键.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 AOCD 沿直线 AE 折叠(点 E 在边 DC 上) ,折叠后顶点 D 恰好落 在边 OC 上的点 F 处.若点 D 的坐标为(10,8) ,则点 E 的坐标为 . 【答案】 (10,3)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AD, 所以在直角 AOF中, 利用勾股
16、定理求得OF=6, 然后设 EC=x, 则EF=DE=8-x, CF=10-6=4,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 EC可得点 E的坐标 【详解】四边形 AOCD为矩形,D 的坐标为(10,8), AD=BC=10,DC=AB=8, 矩形沿 AE 折叠,使 D落在 BC 上的点 F处, AD=AF=10,DE=EF, 在 Rt AOF 中,OF= 22 AFAO =6, FC=106=4, 设 EC=x,则 DE=EF=8x, 在 Rt CEF中,EF2=EC2+FC2, 即(8x)2=x2+42, 解得 x=3,即 EC 的长为 3. 点 E的坐标为(10,3). 16.如图抛物线 y=x2+2x3
17、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点 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若点 D、E、F 分别是 BC、BP、PC 的中点,连接 DE,DF,则 DE+DF 的最小值为_ 【答案】 3 2 2 【解析】 【分析】 连接 AC,与对称轴交于点 P, 此时 DE+DF最小,求解即可. 【详解】连接 AC,与对称轴交于点 P, 此时 DE+DF最小, 点 D、E、F分别是 BC、BP、PC的中点, 11 , 22 DEPC DFPB 在二次函数 y=x2+2x3 中,当0x时,3,y 当0y 时,3x或1.x 即3,0 ,1,0 ,0, 3 .ABC 3,OAOC 22 333 2,
18、AC 点 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 则 PA=PB, PA+PC=AC, PB+PC=3 2, DE+DF的最小值为: 13 2 . 22 PBPC 故答案为 3 2 . 2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中位线,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找出点 P 的位置是解 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12.0分)分) 17.计算: 1 0 1 32( 20181)2sin452cos30 2018 【答案】2019 【解析】 【分析】 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第二项依据零指数幂运算,第三项和第四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计 算,最后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