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255399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64
  • 大小:422.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科学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上册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岑巩县第二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光” 第一课时课题:有关光的思考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反射的光,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4.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1.出示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能想到什么。2.揭示单元主题: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

    2、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光的相关问题。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关于光,你都知道什么?4.聚焦本节课研究主题:光是从哪里来的?二、探索1.用PPT展示各种与光有关的物体的图片(太阳、月球、星空、点燃的蜡烛、夜晚的灯、霓虹灯、萤火虫、反光镜、亮着的电灯、发光鱼等),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讨论,图片中显示的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简单说明理由。2.小组研讨并分类3.汇报交流研讨的结果,从确定的光源中归纳出光源的特点,即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针对有争议的分类结果继续进行研讨,明确正确的分类结果。4.思考:熄灭的蜡烛是不是光源

    3、?三、研讨1.光源自身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得见。那么,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2.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还能看见物体吗?3.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入盒子中。提问:如果将窗帘全部遮上,并且将教室的灯全部关掉,然后你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箱子,不让一点光进到箱子里,你觉得你会看到盒子里的苹果吗?4.找三名不同选项的同学到前面体验,并揭示结果: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四、拓展1.引出夜视仪: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2.出示夜视仪

    4、相关的图片。3.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阳光、清晨、树林、雾气、生机盎然光速很快,影子,月亮本身不发光太阳、星星、点燃的蜡烛、夜晚的灯、霓虹灯、萤火虫、亮着的电灯、发光鱼是光源月亮。反光镜不是光源。不是,自身能发光且处在发光状态的才是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物体了。填写活动手册: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调查全班同学的选项,统计不同选项的人数。黑暗环境不等于没有光线思维导图具有既发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有利于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生活经验,对

    5、光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进而聚焦到光源的研究上。分类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发光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内讨论,统一多数人的意见,然后汇总全班的分类结果,这样获得的结果更容易让学生认可。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是很难遇到没有光的环境,所以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是最难纠正的。让学生先了解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即有光反射到眼睛;然后给出假设的情境,是给学生一次理论与生活经验相互对抗的机会;最后用实践来验证假设,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中跟光相关的设计有很多,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光的广泛应用。板书设计:1.有关光的思考光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第二课时课题

    6、:光是怎样传播的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4.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

    7、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一)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并说明理由。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1.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2.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学生分组实验4.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需做3次;(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3)小组合作完成。三、研讨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8、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能听到声音,但是看不到人因为幕布挡住了同学,所以看不到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操作如下:(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厘米;(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

    9、光是唯一光源。(6)观察并记录: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没移动时,光斑出现在纸屏上,移动卡纸,光斑不会出现在纸屏上,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光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需要有明确的方法,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

    10、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自行阅读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操作的能力。交流实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及规范操作。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验证实验,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的能力和习惯。学生交流汇报,进一步得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板书设计:2.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三课时课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2.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

    11、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4.知道人们很早就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难点: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食和月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 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会一直传播下去吗?课件出示4幅图片(引出课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二、探索(一)光照射玻璃、纸、书的探索1.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玻璃、杯子、纸、书,如何进行实验探索呢?2.提出实验要求:(1)关闭屋子电灯,拉上窗帘,保

    12、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2)在手电筒前放一个杯子,保证可以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将玻璃、纸、书依次放在手电筒前,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讨论:光照射玻璃、纸、书三种物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够说明什么?5.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结论。(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1.出示激光笔和水槽,观察激光笔照射到水槽中的现象。提问: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烟雾会影响激光笔的光束吗?2.实验要求:(1)将线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2)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激光笔的

    13、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建议此实验由老师演示。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看。5.小组讨论,看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6.学生汇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进行板书。三、研讨1.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光能通过玻璃,看清杯子的图案;部分通过纸,看不清杯子的图案;不能通过

    14、书,看不到杯子。水槽中看不到光可以在水槽中看到清晰的光柱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有烟雾阻碍了部分光的通过,所以可以看到烟雾中有一条清晰的光柱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光的传播的兴趣。通过两种方法由浅入深地证明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这个规律。学生交流汇报,进一步得出了“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这一结论。板书设计: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玻璃 通过 纸 部分通过 光

    15、的传播会遇到阻碍 书 不通过光穿过烟雾 一条清晰的光柱 第四课时课题:科学家这样做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 明确科学课的要求2. 了解科学家伽利略3. 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科学课的上课要求,了解科学家伽利略难点:对学习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 科学家这样做本册书我们要认识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二、 课堂纪律1、课前准备教材、观察实验报告册。2、课内要求坐姿端正,不随便说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别人发言,不随便插话。想发言,先举手。3、课后整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

    16、的作业。留心生活,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三、 实验课纪律1、课前准备到实验室上课时要排队进入,不迟到。到实验室后保持安静,不得随便去碰桌上准备的实验材料。2、课内要求实验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严谨)实验或观察时一丝不苟,认真有耐心。及时做记录,归纳总结。3、课后整理按要求整理实验器材,保持桌面地面整洁。离开前将凳子推到实验桌下。四、 奖惩制度(一)奖励要求1、课堂表现:遵守纪律,不随便乱说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请。2、回答问题:积极回答问题,逻辑清晰,声音洪亮。3、实验课:不乱动实验器材和物品,实验严谨。(二)、奖励方式:小组奖励或个人奖励(三)、奖品:集齐9个小印章

    17、换一个奖品,可加入班级积分。阅读书上资料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伽利略使学生明确科学课要求使学生对科学课更有兴趣第五课时课题: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2.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 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 3.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4.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

    18、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导入并聚焦核心探究主题PPT出示图片,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内容。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遇到的物体是一个透明的物体,光能穿过物体继续传播。那么,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二、探索(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1.实验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一束光射进水里,观察实验现象。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激光笔不要照到同学的皮肤及眼睛,防止出现伤害。(2)实验完毕及时关掉激光笔,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3.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

    19、用光的路线图的方式记录下来。4.学生汇报交流。5.小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接触面时发生了弯折。(二)分组实验: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1.同学们猜一下,如果让光线垂直照射进水里,还会发生弯折了。如果我们用铅笔模拟光线,将铅笔垂直放入水里和倾斜放入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出示实验要求3.再次提醒:激光笔不能照射同学。4.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交流并记录。(三)实验: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教师PPT出示图片,在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在养鱼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鱼缸里放进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变换角度尝试

    20、一下,并把看到了现象画下来。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三、研讨1.问题: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引发全班学生讨论。2.问题: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3.问题:怎样能看到两条鱼?学生汇报:学生交流如何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解释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这种现象。教师PPT出示光路图。四、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渔民在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发

    21、现更多关于光的折射的有趣现象。学生基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想。射入水中的光线看起来好像折了。(1)将铅笔分别按照垂直放入水中和倾斜放入水中。(2)每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并进行观察。(3)记录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记录)。射入水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空气和水的接触面上发生了折射。空气和水是两种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

    22、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印象,同时,这一知识点是研究本课内容的前提。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思考核心问题。本实验是研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这个核心问题的第一个实验,用以验证学生的猜测,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光斜射进水里的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获得实验结论。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发现铅笔倾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铅笔好像“折”了。而垂直插入水中的铅笔没有产生这种现象。铅笔“折”的现象,正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这个实验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由一种介质

    23、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而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板书设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不会发生折射 第六课时课题:认识棱镜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2.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4.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24、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出示彩虹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彩虹的样子和颜色,回忆一下经常在什么时候出现彩虹。今天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彩虹的奥秘,认识这个自然界最美丽而神奇的光的现象。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偏折,光的路线发生了变化,这个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聚焦: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里时,也会发生折射吗?请说出你的猜想。下面让我们借助玻璃三棱镜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二、探索(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第一部分,认识三棱镜结构。出示三棱镜,学生观察三棱镜的结构特点。讲解: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第二部分,

    25、实验探究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现象。1.介绍实验材料,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营造一个较暗的实验环境。2.指导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提示操作要领。4.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讲解或是学生阅读书中资料:白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棱镜后,发生了折射,并在“纸屏”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光。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借助科普视频讲解彩虹形成的奥秘,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我们实验中的三棱

    26、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便形成了美丽、奇特的彩虹。可见,雨后出现彩虹,与太阳光的组成以及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是一样的道理。(二)制作一个彩色轮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思考。我们通过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发现了白光可以分散出不同颜色的色光,那么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第二部分,通过制作一个彩色轮研究色光混合成白光的现象。1.介绍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2.学生制作并测试,让彩色轮快速旋转,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3.教师提示,扎孔或用剪刀时要注意操作安全。4.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教师小结:当陀螺或旋转轮

    27、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后会变成白色光,但必须是等量的红、蓝、绿三色光才能混合成白光。三、研讨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变成有规律的、不同颜色的色光组合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三棱镜对光的作用是,让光发生折射,而且可以把白光分散出不同的色光。2.彩色轮或是彩色陀螺,在快速旋转时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接近白色的颜色,这说明不同的颜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也证明了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定是等量的三原色光,即红、蓝、绿三种光才能混合成白光。会三棱镜的结构特点:具有三条棱,截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1)手拿三棱

    28、镜两端的三角形截面,或是带有支架的三棱镜实验套装,把三棱镜及支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三棱镜。(2)用手电筒的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让白光通过三棱镜。(3)在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作为屏幕,调整“纸屏”位置,收集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观察白纸上的现象。陀螺法:(1)在硬的白纸板上画出一个直径约为5cm的圆,并剪下来;(2)在圆纸片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夹角均为120度;(3)利用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4)圆纸片中间扎孔,穿入火柴棍固定,作为陀螺的中间轴。旋转轮法:1-3步骤与陀螺法相同,然后在圆心两侧分别扎两个小孔,穿入线绳。利用彩虹的现象

    29、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奥秘。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认识三棱镜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三棱镜认识光的折射,认识光的色散现象,进而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白光的组成,满足了学生对彩虹之谜的好奇心。利用彩色轮研究不同的色光混合后变为白光,简单易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白光与色光的关系。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思考,加深了对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通过实验现象说明问题的证据意识。板书设计:认识棱镜 第七课时课题:光的反射现象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

    30、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2.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3.善于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4.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重点: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难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你玩过小镜子反光的游戏吗?天花板上亮亮的光

    31、斑是从哪里来的?想不想知道小镜子反光的科学原理和控制小镜子的秘密?二、探索(一)做光的反射实验1.材料:手电筒、黑卡纸、剪刀、胶带2. 实验步骤拉好窗帘,关闭教室内的灯;放好“纸屏”及手电筒,调节距离,保证有一条光线照到“纸屏”上;在“纸屏”的光斑处做好记号,并记录手电筒和“纸屏”的位置。不改变手电筒和“纸屏”的距离,在同一平面水平移动手电筒或“纸屏”,使光线照不到标记处;利用平面镜,调节角度,照亮“纸屏”上的标记; 记录手电筒、“纸屏”及平面镜的位置;重复实验,总结规律。(二) 指挥光线1.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的标记处,照亮标记;2.完成活动手册。三、研讨1.你能画出光在镜面反射的

    32、线路吗?2.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不要直视太阳,也不要用光照射同学的眼睛,强光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1.将黑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儿的圆;2.在剪好的圆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3.用透明胶将剪好的圆形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4.打开手电筒,检查是否有一道狭窄的光线从缝隙中射出来。相同,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板书设计:6. 光的反射现象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第八课时课题:制作一个潜望镜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2.能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探究潜望镜的

    33、基本原理。通过亲自制作潜望镜,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 3.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 4.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难点:正确摆放平面镜,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教师可以从做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藏在桌子下面,尝试通过平面镜看到黑板上面的字。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然后出示潜水艇的图片。潜水艇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潜水艇周围的环境呢?潜望镜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它

    34、的内部构造又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潜望镜的奥秘,并亲自设计一个潜望镜。(引出课题:制作一个潜望镜)二、探索老师可将事先做好的潜望镜发给同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利用上节课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潜望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操作潜望镜,通过潜望镜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有什么发现。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潜望镜里有两块镜片,教师需要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块镜片是怎样放置的。学生观察交流后总结得出: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放置。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的传播路线。潜望镜的应用有很多,被广泛用于军事上作为侦察仪器。它不光应用在

    35、水下,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在陆地上应用的潜望镜,有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当然,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三、制作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很多,用塑料管或空牛奶盒都能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潜望镜,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当镜面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时,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最后才能全部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四、拓展课后可以继续完善制作的潜望镜,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还可以进行创新,制作功能更多的潜望镜。课后研究专题:(1)利用网络查找更多的潜望镜制作方法,了解更多光学知识。(2

    36、)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多个方向的潜望镜。每组两个平面镜,小组一人操作,其他人观察,说出两个平面镜镜面的关系和位置。小组同学慢慢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4)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5)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37、。(6)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对光的反射原理进一步探究,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动手实践,学生了解潜望镜的内部构造,总结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为后面设计、制作潜望镜打下基础,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潜望镜的应用。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亲身去体验、创新,制作具有更多功能的潜望镜,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板书设计: 制作一个潜望镜 制作要点:1.两个平面镜 2.45度倾角 3.两个平面镜平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一课时”课题:地球的表面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

    38、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2.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3.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4.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1.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

    39、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二、探索(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

    40、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三、研讨1.研讨:(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整个地球的表

    41、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学生交流研讨。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为后续研究具体某一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作铺垫。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地貌的概念。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达自己的认识,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通过全班性的研讨活动,交流观察的结果和猜测,归纳总结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并将大家的意见用“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激起后续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5539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