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复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53644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PPTX
  • 页数:21
  • 大小:309.7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复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复习课件 第四 单元 创制 鼎盛 复习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复习课件知识网络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

    2、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考点考点1: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B)考点分析 秦汉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演变: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演变:先秦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汉代实行推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并沿用到清末(1905年)。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

    3、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总之,科举制度,打破了秦汉以来的推荐方式。冲击了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考点考点2:科举制(科举制(A)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

    4、号贞观(627649)。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他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唐太宗还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

    5、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他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考点考点3:“贞观之治贞观之治”(A)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

    6、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考点考点4:唐蕃关系(:唐蕃关系(A)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唐玄宗在其前期年号开元(713741)尤能励精图治,锐意革新,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干。他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废止严刑酷法,实行宽简,慎刑的法治原则。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并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凭借唐朝前期近百年发展,积累所奠定的良好基础,开元年间的之力和整顿大见成效,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被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7、唐朝社会走向鼎盛。玄宗后期,唐王朝由盛转衰。考点考点5:开元盛世(开元盛世(A)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

    8、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长安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徕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作

    9、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长安又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考点考点6:丝绸之路(:丝绸之路(A)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人数前后总计多达2000。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

    10、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足见唐朝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考点考点7:遣唐使(:遣唐使(A)审核审核草诏草诏执行

    11、执行政事堂政事堂宰相集体议政宰相集体议政吏部吏部 礼部礼部 兵部兵部 刑部刑部 户部户部 工部工部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表示政令下达程序表示政令下达程序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上下隶属关系一、三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省六部制与政事堂堂审视表述三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史实指出示意图中还需完善之处。审视表述三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史实指出示意图中还需完善之处。材料一: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这些诏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要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以批驳,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须在政事

    12、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初创于隋、发展于唐,政事堂即设立于唐。初创于隋、发展于唐,政事堂即设立于唐。(隋称内史省)(隋称内史省)重点阐述西汉西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察举与征辟察举与征辟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道德才学)(道德才学)(门第观念)(门第观念)(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秦秦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先秦先秦军功爵禄制军功爵禄制(血缘)(血缘)(军功)(军功)科举科举推举推举世袭世袭概念:概念:科举科举制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

    13、官员的制度。演变:演变:隋朝开创(隋炀帝首创进士科隋朝开创(隋炀帝首创进士科);唐朝唐朝健全(增加考试科目,常设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重)健全(增加考试科目,常设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重);北宋北宋完善(三级考试制度、弥封与誊录规则、策论考试内容)完善(三级考试制度、弥封与誊录规则、策论考试内容);明清明清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清末(清末(19051905年)废除年)废除。二、科举制二、科举制衰落并走向灭亡衰落并走向灭亡恢复并走向强盛恢复并走向强盛755年年618年年907年年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

    14、民起义农民起义建立618年发展贞观之治衰弱安史之乱灭亡907年鼎盛开元盛世三、三、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丝绸、瓷器、纸张、茶叶丝绸、瓷器、纸张、茶叶 中国中国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西方西方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中国中国西方西方葡萄、菠菜、琉璃、胡椒葡萄、菠菜、琉璃、胡椒工艺技术、思想文化工艺技术、思想文化宗教、艺术、天文历宗教、艺术、天文历算、医学、建筑技算、医学、建筑技术术丝绸之路促成东西方文明之丝绸之路促成东西方文明之交融交融 欧洲、西亚、欧洲、西亚、南亚、中亚南亚、中亚与世界与世界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融合融合丝绸之路的丝绸之路的全盛全盛唐朝唐朝朝鲜、日本中国文化辐射中国文化辐射东

    15、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四、四、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之重要纽带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之重要纽带综合比较时间时间内容内容商内服和外服(松散的方国联盟)西周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礼乐制度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西汉初年汉承秦制郡国并行黄老思想(文景之治)西汉武帝内外朝制度刺史制推恩令罢融百家,独尊儒术(儒表法里)东汉柔道(光武中兴)隋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科举制制度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典型例题1.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同时又

    16、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治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答案】A【解析】汉代的中外朝:丞相、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尚书、郎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这个制度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的,汉朝丞相权力十分大,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所以就设了中朝以此削弱相权。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奏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

    17、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所以两者相比,“科学”之处就在于既分散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同时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论述“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

    18、。依据所学知识,“确是进步”体现了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从政治上追求民主,反对专制;从经济上,发展近代机器生产;从思想上,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科举制与近代社会价值取向相似的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故C项正确。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其标准是看才能,这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项错误;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体现了维护封建专制的落后性,故B项错误;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日益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故D项错误。3.新唐书魏征传记载:征见秦王(李世民)功高,阴劝

    19、太子(李建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争吵)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任人唯贤魏征为人刚直,敢于说实话唐太宗尊重魏征的意见魏征在唐太宗夺取政权中发挥重要作用A.B.C.D.【答案】C【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之前隐太子李建成召魏征为洗马,魏征见奏王李世民功高,劝李建成早日除掉他。后来玄武门之变太子失败了,李世民责备魏征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从容答道:“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造成今天这样了。”李世民器重他的胆识才能,没有怪罪于他。故答案选择C项。材料中没有说明唐太宗尊重魏征的意见和魏征在唐太宗夺取政权中发挥重要作用,故不选。

    20、【点评】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1)开启“贞观之治”的书面,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初步基础;(2)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和唐政权的友好关系,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迈入鼎盛时期;(3)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文化增添了开放多元的色彩。总之,尽管唐太宗贤明、审慎难以贯彻始终,但其文治武功为大唐盛世书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C.波斯图案风格的丝织品是常见商品D.都使

    21、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答案】C【解析】据材料“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珐琅彩瓷器属于明清时期,活字印刷术始于北宋,故A排除。晋商、徽商等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故B排除。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出现于明清时期,故D排除。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由于唐朝开放政策,所以能够出现波斯图案风格的丝织品,故C正确。5.“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须常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造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B.进行贸易往来,赢取高额利润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D.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答案】D【解析】日本向中国派建使者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主要目的”则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复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536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