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化学记背知识要点.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必修2化学记背知识要点.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化学 知识 要点
- 资源描述:
-
1、 1 记背知识点(记背知识点(1 1)氨气及铵盐氨气及铵盐 1 1、工业制氨气工业制氨气:N2 + 3H2 2NH3 2、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容易液化为 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3、NH3H2O 是一种弱碱,不稳定,会分解:NH3H2O NH3H2O 受热更不稳定,会分解:NH3H2O NH3H2O, 4、氨水呈碱性:NH3H2O NH4OH,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有刺激性难闻的气味 5、氨气与酸:NH3+HCl=NH4Cl(有白烟),NH3+HNO3=NH4NO3(有白烟) 6、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 催
2、化剂 4NO+6H 2O 7、氨气与氯气:2NH3+3Cl2=N2+6HCl , 8NH3+3Cl2=N2+6NH4Cl(NH3过量) 8、氨气常见的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碱石灰主要成分:CaO 和 NaOH) 9、铵盐不稳定性:NH4Cl NH3+HCl,NH4HCO3 NH3+H2O+CO2 10、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NaOH NaNO3+NH3+H2O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实验室制氨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11、NH4+的检验:取少许试样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
3、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含有 NH4+。 记背知识点(记背知识点(2 2)硫酸硫酸 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以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3、浓硫酸做干燥剂:能干燥的气体有:SO2,Cl2,HCl,O2,H2等。 不能干燥的气体有:NH3,H2S,HBr,HI 4、浓硫酸强氧化性 (非金属) C + 2H2SO4(浓) CO2+ 2H2O+ 2SO2(检验产物时, 先检验 H20, 再 SO2, 再除尽 SO2,再检验 CO2) (金属) Cu2H2SO4(浓) CuSO42H2O+ SO2(不能改写离子
4、方程式) 5、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 6、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 7、工业制硫酸: 2SO2 + O2 2SO3 SO3+H2O=H2SO4(剧烈、放热) 8、SO2的性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体现其酸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 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其还原性。 9、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若继续加入 SO2,就会生成 NaHSO3:Na
5、2SO3+SO2+H2O=2NaHSO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二氧化硫:NaOH+SO2= NaHSO3 记背知识点(记背知识点(3 3)硝酸硝酸 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2、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3、与金属反应,但不放出氢气(硝酸的氧化性) 4HNO3(浓)Cu =Cu(NO3)22NO24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C+4HNO3(浓) CO2+NO2+2H2O(碳不和稀硝酸反应,稀硝酸氧化性不够强) 4、稀硝酸与铁反应: 稀硝酸与少量铁反应:Fe+4HNO3(稀)=Fe(NO3)
6、3+NO+2H2O 稀硝酸与过量铁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思考为什么) 5、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光照 6、浓硝酸不稳定: 4HNO34NO2+O2+2H2O 浓硝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再变白(酸性和漂白性) 稀硝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只显酸性) 7、金、铂不溶于硝酸,但能溶于王水,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 1:3 8、工业制硝酸流程: N2 + 3H2 2NH3 4NH3+5O 2 催化剂
7、催化剂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记背知识要点(记背知识要点(4 4)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催化剂 加热 N2 NH3 NO NO2 HNO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3 1原子原子 A ZX X 中子(N 个) 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质子数(Z)中子数中子数(N) 核外电子(Z 个)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熟记前 20 号元素,熟悉原子序数及结构示意图 熟记 21-36 号元素的名称和原子序数 熟记第 IA、VIIA 族元素的名称和原子序 数 2.
8、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 ,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如 12C、14C) 例:氢的三种核素:氕表示为 1 1 1 1H H( (H H,无中子),无中子) ;氘表示为 2 2 1 1H H( (D D) ;氚表示为 3
9、 3 1 1H H( (T T)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a.对于原子来说; b.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如 H、D、T; c.应用: 14 6C-测定文物年代; 2 2 1 1H H 和 3 3 1 1H H - -制造 氢弹) ;) ;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如 O2和 O3;石墨和金刚石;白磷和红磷。 ) 记背知识要点(记背知识要点(5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1.编排规则: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层数递增从
10、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2.结构特点: 周期周期 7 个,元素种类分别为 2,8,8,18,18,32, (七周期未填满) 短周期:指 1、2、3 周期,含 1-18 号元素; 族族排布:、主族(A) ,-副族(B) ,中间一个第族(8、9、10 三列) ; 、副族(B),-主族(A) ,最后一列为 0 族(第 18 列) “七主七副,和 0”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为:2 2、1010、1818、3636、5454、8686、118118(解题参照) 3.碱金属元素(A 族,包括 Li、Na、K、Rb、Cs) (1)单质的物理性质: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增大(K K 除外) ;单质的
11、溶沸点逐渐降低。 (2)化学性质: 相似性:均能与 O2反应(产物从上至下越来越复杂) :4Li+O22Li2O 2Na+O2Na2O2 均能与 H2O 反应, 并越来越剧烈: 2Na+2H2O=2NaOH+H2 2R+2H2O=2ROH+H2 (通式) 4 递变性:(同主族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NaKRbCs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3)判断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方法: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臵换反应(如 Fe 臵换 Cu); 金属
12、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4卤族元素(A 族,包含 F、Cl、Br、I、At) (1)单质的物理性质: 1 颜色:浅黄绿色(F2) ,黄绿色(Cl2) ,深红棕色(Br2) ,紫黑色(I2) (颜色逐渐加深) ; 2 状态:气态(F2、Cl2) ,液态(Br2) ,固态(I2) ;3 熔沸点逐渐升高;4 密度逐渐增大; 在水溶液或有机溶剂中的颜色: (2)单质的化学性质: 相似性:卤素单质与 H2反应:H2+X2=2HX 卤素单质与 H2O 反应:2F2+2H2O=4HF+O2 X2+H2O=HX+HXO(X-Cl、
13、Br、I) 递变性:(同主族同主族比较) 非金属性:FClBrI 氧化性:F2Cl2Br2I2 单质与 H2 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最高价含氧酸:HClO4HBrO4HIO4 氢化物 稳定性:HFHClHBrHI 还原性: HFMg2+Al3+ (3)同种元素:r(原子)r(阳离子) ; r(阴离子)r(原子) 如:Cl- - Cl 记背知识要点(记背知识要点(7 7)化学键化学键 化学键是使原子相结合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1.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一般在活泼金属(A
14、、A)与活 泼非金属(A、A、A)元素之间形成(特殊:特殊:NHNH4 4ClCl、NHNH4 4NONO3 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但含有离子键)但含有离子键) 。 (2)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过氧化物; (3)离子化合物常见类别 绝大多数盐(但但 AlClAlCl3 3、 、BeCl BeCl2 2除外除外) ; 大部分碱(如 NaOH、KOH 等) 2.电子式: (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阴离
15、子的电荷。电荷。 (2) (方括号) :离子键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 (阳离子仅铵根要括) (3)部分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Na2O _ _ Na 2O2 _ _ MgBr2 _ NH4Cl _ _ NaOH NaNa+ + O OH H KCN _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 (以 NaCl、CaCl2、K2S 为例) 6 3.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通过通过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一般在形成的相互作用,一般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特殊:(特殊:AlClAlCl3 3中含中含 金属元素但形成的是共价键)金属元素但
16、形成的是共价键) 极性极性共价键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由不同种原子不同种原子形成,AB 型,如 HCl。 共价键共价键分为分为 非极性非极性共价键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由同种原子同种原子形成,AA 型,如 ClCl。 (2)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只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酸,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3)共价键存在于 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 ; 部分离子化合物(如 NaOH、NH4Cl、Na2O2等) 注意: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验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4)部分
17、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或结构式: H2O _ _ H H- -O O- -H H H2O2 H: O : O :H H H- -O O- -O O- -H H CO2 _ O=C=OO=C=O HClO H:O : Cl : HO O ClCl NH3 3 H HN H _ CCl4 Cl Cl C Cl Cl _ 记背知识点(记背知识点(8 8)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 1、 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旧键断裂时吸热,新键形成时放热) 。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物质键能越大越稳定,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 3、常见
18、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 是吸热反应) 。 常见的吸热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如 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但是双氧水分解例外) 7 两个重要的吸热反应:C(s)H2O(g) CO(g)H2(g)、CCO22CO 4.“三个不一定” 。 (1)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碳和氧气的反应; (2)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需要加热,如 Ba(OH)28H2O 晶体和 NH,CI 晶体的反应。 (3)放热现象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吸热现象不一定是吸
19、热反应(反应指的是化学变化) 。 如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如升华蒸发等过程吸热,但不是吸热反应。 5、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利用历史 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 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 、蒸汽、酒精、汽油、焦炭等 记背知识点(记背知识点(9 9) 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20、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臵叫做原电池。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个为金属,一个为能导电的非金属)电极。 具有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5)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电极变细。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电极变粗。 (6)原电池中的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