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实用的高中语文优秀课件《论语》十二章.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44141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PPT
  • 页数:24
  • 大小:41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实用的高中语文优秀课件《论语》十二章.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最新 实用 高中语文 优秀 课件 十二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论语十二章孔 子 孔子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名丘,),名丘,字仲尼,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我国古代伟大的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始人。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和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起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周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倡导施行倡导施行“仁仁政政”。自汉朝自汉朝“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历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圣人圣人 ”,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的学说也

    2、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他被誉为他被誉为 “万万世师表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至圣至圣”、“圣人圣人”,与,与“亚圣亚圣”孟子合孟子合称称 。是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首。孔孟孔孟 论语论语属属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共2020篇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返回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之一,

    3、成为为儒家儒家的重要经典。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治天下天下”。大学大学论语论语中庸中庸孟子孟子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如.何:把(对).怎么样(怎么办)【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点评】仁,是一个人的内在追求,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没有仁德,外在形式就失去意义。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点评】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

    4、性命.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喻:明白,通晓 于:对于 义:道义 利:利益【译文】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点评】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焉:代词,他 齐:向.看齐 内:内心 省:检查,反省【译文】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点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此意。“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

    5、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质朴 文:文饰 史:虚浮不实 野:粗鲁,鄙野,缺乏文采 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文与质配合恰当)【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恰到好处,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点评】。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

    6、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点评】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 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6.曾子曰:士不

    7、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大 任:负担 道:路途 亦:也,强调语气【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自己责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点评】曾子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那种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将践行仁德贯注于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不仅把道视为超越自身生命的最高价值加以严守,同时也弘扬了刚健进取精神。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点评】首先我们

    8、要知道,这句话的主语是谁。曾子明确说是士人,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一向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作为一个人数可观的阶层,士人不治产业。他们以学习儒家理论为工作,以治理国家为己任,进则担任各级官吏,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终极目标:退则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化百姓,影响社会。从孔子的时代起,士人就有着内圣外王的自觉,主动去承担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中国士人阶层的这种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与其他社会阶层迥异,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9、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篑:土筐 覆:倾倒 进:前进,指继续推土【译文】(做事)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半途而废停下的;(做事)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能继续做下去,那是我坚持不懈做成的。【点评】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们无论在学问何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知:通智,智慧【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便不会有所畏惧。【点评】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

    10、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通行不变的道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其:大概,也许 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点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孔子认为人应当以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10.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11、草木之名。兴:抒发情志 观:观察(社会何自然)群:结交朋友 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迩:近【译文】孔于说:“各位小同学,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点评】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最高赞颂,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他老人家不仅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敏:聪慧 就:靠近 有

    12、道: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端正【译文】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语言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点评】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点评】关于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的是多学习而少发表、对事敏感而言行慎重、厚积而

    13、薄发;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要练好“内功”的问题.“就有道而正焉”,强调的是要选择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而向其求教,以求其指正,以求效仿之;强调的是借好“外力”,即利用好导师的作用.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克:克制,抑制 一日:一旦,如果有一天 归:回归,回归先王时期的仁道 由:凭,靠 目:条目,纲目 敏:聪慧 请事:请,请求,主要表示敬意【译文】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

    14、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点评】“克”有两种意思:一为“克制”,二为“战胜”。这里两种解法都有意味。克制自我,战胜自我,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仪,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点评】克己复礼

    15、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文本探究文本探究(一)论述孔子(一)论述孔子“仁仁”的思想的有哪几章?分的思想的有哪几章?分别怎样论述的?别怎样论述的?第第1、6、8、9、12章章(二)哪几章体现了孔子的(二)哪几章体现了孔子的真理观?真理观?第第2、3两章两章(三)哪几章里孔子论述学习(三)哪几章里孔子论述学习(修养)的?怎样论述的?(修养)的?怎样论述的?第第4、11、5、7、10章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实用的高中语文优秀课件《论语》十二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441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