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历史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要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贲卦彖传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所以,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1.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华文化的起源(1 1)中华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中华文化植根于农业
2、文明(祭祀社稷祭祀社稷)(2 2)特点:)特点:多元起源,中原核心多元起源,中原核心2.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 1)夏商西周:青铜文明)夏商西周:青铜文明发展原因:发展原因:国家建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建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2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a.a.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生产力)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生产力)b.b.表现:春秋:面对礼崩乐坏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表现:春秋:面对礼崩乐坏局面,孔子对
3、西周礼乐文化进行多方面阐述,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核心形成。儒家文化核心形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c.c.影响: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影响: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中央集权国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儒家孟子:孟子:荀子:荀子:“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善论性善论“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重民)(重民)朴素的唯物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性恶论性恶论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君舟民水君舟民水”墨家:墨家:墨子墨子“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力尚力”“尚贤尚贤”“节
4、用节用”“节葬节葬”道家:道家:庄子庄子“齐物齐物”“逍遥逍遥”“无所恃无所恃”“不相胜不相胜”法家:法家:韩非韩非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兵家:兵家:孙膑孙膑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于自己的形势【拓展】了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的意义:1.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中的中的变革精神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
5、中的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则(仁、礼);(仁、礼);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构成了构成了20002000年年传统思想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2.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家国情怀】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1.儒家儒家“仁政仁政”“”“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推行全民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推行全民教育具有积极作用。2.2.道家道家“无为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中国传统
6、思想的哲学基可持续发展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础3.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法治建设有借鉴意义;法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法治建设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思想武器。家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思想武器。4.4.墨家墨家“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3 3)秦汉:表现:)秦汉:表现:a.a.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b.b.汉
7、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文化主流。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文化主流。(4 4)魏晋到唐朝:)魏晋到唐朝:a.a.背景:背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儒学发展面临危机,刺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儒学发展面临危机,刺激儒学创新与发展激儒学创新与发展b.b.魏晋:玄学盛行魏晋:玄学盛行c.c.隋朝:隋朝:“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d.d.唐朝:三教并行,道教受尊崇;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唐朝:三教并行,道教受尊崇;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兴儒学。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5 5)宋元:科技文
8、化繁荣)宋元:科技文化繁荣宋朝程朱理学宋朝程朱理学1 1)背景:)背景:佛教、道教盛行加之儒学僵化,儒学面临危机佛教、道教盛行加之儒学僵化,儒学面临危机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形成。2 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主张:主张:a.a.世界本原:理世界本原:理b.b.求求“理理”方法:格物致知;方法:格物致知;c.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3)3)影响: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
9、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6 6)明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明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1 1)明中期:陆王心学)明中期:陆王心学背景: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背景: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式表示不满。代表及主张:代表及主张:a.a.陆九渊:陆九渊:“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发明本心发明本
10、心”,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b.b.王守仁:宣扬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提出,提出“致良致良知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学说。的学说。2 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3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明清之际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1、?明清之际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现实: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7 7)近代: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近代: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潮流1)1)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后,西
12、方列强的侵略。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的侵略。2)2)表现表现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知识归纳: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知识归纳: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什么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
13、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以礼教为主的主张;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提出了新儒学;第三次是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第三次是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化阶段。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
14、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与民族融合、科举制发展完善。、科举制发展完善。(2)2)经济:自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经济:自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奠定物质基础。(3)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华文化,儒家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兼收并蓄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兼收并蓄(4)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5)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 6)地理地理上:位置相对隔绝,上:位置相对隔绝,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条件。思考点: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_ppt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1.重视以人为本(伦理观)重视以人为本(伦理观)代表: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代表: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2.2.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政治观)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政治观)孔子:统治者顺应民意,体察民情,孔子:统治者顺应民意,体察民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