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应急程序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船上应急程序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上 应急 程序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 船上应急程序1.1 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1.2 船舶应急计划1.3 船舶应变部署1.4 船上训练与演习1.5 船舶内部通信与警报系统1.6 听到警报信号后的行动思考题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熟悉船舶发生碰撞或搁浅、火灾或爆炸、进水、人员落水、遭遇海盗等事故特征,船上应急部署、应急信号、应急程序等知识,掌握船上各人在发现紧急情况、听到警报信号后的行动等技能。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1概述n船上紧急情况是指船上导致或可能导致人命伤亡、财产损失或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状态。国际海事组织1997年通过的A.852(20)号决议船上紧急情况应急计划集成系统构成指南,根据致损原因和对象将船上紧
2、急情况大致分为4类23种。n(1)火灾海损类 主要包括:碰撞;搁浅/触礁;火灾/爆炸;船体破损/进水;严重横倾;恶劣天气损害;弃船救生。n(2)机损和污染类 主要包括:主机失灵;舵机失灵;供电故障;机舱事故;船舶溢油;造成污染的意外排放。n(3)货物损害类 主要包括:货物移位;海难自救抛货;危险货物事故。n(4)人身安全类 主要包括:严重伤病;人员落水;海盗或暴力行动;搜救/救助;进入封闭场所;战区遇险;直升机操作。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2碰撞、触碰n船舶碰撞或触碰是指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n1.1.2.1碰撞、触碰事故损害的相关因素n船舶发生碰撞后
3、的受损程度与发生碰撞的部位、碰撞时的相对运动速度、碰撞角度、船舶大小和结构强度、撞破口的大小、当时风浪大小、所载货种和数量以及离岸远近等有关,还与碰撞发生前、后所采取的操船方法和船员应变处置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2.2发生碰撞、触碰事故的原因n引发碰撞事故的常见原因有:船员素质缺陷,反映为责任心不强,避让操作技术差,值班时精神萎靡,会船时紧张过度或漫不经心等;瞭望疏忽;不使用或不当使用雷达;过多地顾虑人际因素,在需要时不敢使用主机;过于依赖VHF,导致不当使用;局面判断错误,常见于追越船自认为是交叉局面中的直航船等;对当时情况和环境及其动态演变估计不足而陷入窘境
4、;驾驶台值班人员难以胜任职责,例如在船舶密集区或雾中,船长既不上驾驶台也不增派舵工等;占据他船航路;违反地方航行规则,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避让迟缓;引航员操作失误;使用安全航速不当,特别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高速航行;舵机、主机供电突然失灵;航道环境、自然环境异常;交通秩序混乱等陈伟炯.船舶碰撞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航海技术,1999(6)。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3触礁、搁浅n航行中的船舶,由于其吃水超过可航水深,致使船舶搁置在浅滩上的现象,称为搁浅(Grounding)。如船舶搁置或触碰礁石,致船受损,称为触礁(Strike on a Rock)。n发生搁浅与触礁事故通常
5、可能会造成通航中断,发生油品泄漏、爆炸,以及货物损失。n搁浅和触礁事故除极少数是由于大风的袭击、车舵突然失灵等原因所引起外,绝大多数是由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如迷失船位、偏离航道、思想麻痹、警觉不高、无预防措施,以致误入浅滩和礁区,造成搁浅和触礁。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根据历来事故的分析,造成船舶搁浅或触礁的主要原因有:n(1)驾驶人员不熟悉航道情况、不查阅航区资料、不细致研究航区条件,主观臆断拟定航线或采用不适当计划航线。n(2)驾驶人员工作粗枝大叶,不负责任,测错或不测船位,导致迷失船位;误认灯浮或导航标志,错看或漏看物标;在航行值班中思想不集中,凭老航线、老经验;不及时改正海图和航海资料
6、,以致误入浅滩或险区。n(3)不重视航迹绘算,对风流压差预配不足,未及时修正;对富余水深、浅水效应估计不足,对潮汐推算或计算有误。n(4)对助航仪器的误差心中无数,又不及时求测和校正;罗经损坏或存在误差,未及时发现,导致航向偏离;或盲目、片面信赖某一仪器,不作综合定位。n(5)叫错、听错口令或口令不明确;操错舵、开错车、驶错航向而未及时发现和纠正;驾驶人员对引航员的错误操作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等。n(6)不了解船舶在不同状态、不同环境影响下的操纵性能;盲目操纵,或在复杂危险水域,主机、舵等突然损坏或因锚泊不当而发生走锚,又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或在狭水道抛锚和避让不当,或因能见度不良时盲目航行而偏
7、离航道等。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4火灾/爆炸n船舶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船舶内部结构复杂、分舱多、通道狭窄、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使得火灾的施救工作活动范围受到影响和限制,因此扑救条件较陆上恶劣,造成的损失也就较大。有时航行中遇上大风浪,附近又无救助,或有邻船却无法靠拢,往往不可能得到外界的及时援救,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和设备进行自救,这样更增加了扑救的难度。所以火灾对船舶的安全威胁很大,易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严重影响海洋环境。n由于船载货物中可燃、易燃货物较多,船舶机器的电力、动力设备中,储油柜及输油管内存有大量燃油;船舶起居处所的内装修和船员的日常生活用具大量采用木材、化纤、塑料等
8、易燃材料,使船上潜伏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同时船舶在航行、停泊、检修、装卸货中操作不当及船舶机电设备的故障,极易引发火灾。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5船舶进水n船舶进水会导致船舶的稳性发生变化,严重的会导致船舶沉没。n船舶进水大多是由于搁浅、触礁、碰撞、船舶老旧、水密失效、大风浪袭击、造船缺陷、严重横倾、武器攻击等原因引起。如果进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就会危及船舶安全。n1.1.6人员落水n发生人员落水事故常常造成人员淹溺。人员落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船上劳动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当,或者由于船舶碰撞等其他事故所造成。1.1船上紧急情况的种类n1.1.7遭遇海盗或暴力行为n在航海生活中,令海员最
9、不安的紧急情况之一就是船舶受到海盗的袭击。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证明,海盗对船舶和船员的袭击日益猖獗,手段更加残忍,造成的后果也更具有灾难性。海盗一旦选定目标,登轮后掳掠船舶和船员的财产,甚至危及船员的生命。n现代海盗的活动区域与历史上相比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仍聚集在从非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另外历史上海盗猖獗的南美和加勒比海仍是海盗经常出没之地。一般来说,现代海盗的主要活动海域,分别在西非海岸、索马里半岛附近水域、红海和亚丁湾附近、孟加拉湾沿岸和整个东南亚水域。其中东南亚水域最为危险,以往世界上的恶性海盗案例多发于此。1.2船舶应急计划n1.2.1发生火灾时的行动n在发现船舶火灾后,初始灭火行动
10、是关键,有效的初始行动能及时控制火势,避免火势蔓延,为彻底灭火打下基础。n1.2.1.1船舶灭火行动应遵守的原则n船舶火灾事故是常见的海损事故之一,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很大。船舶发生火灾后,为达到迅速、有效灭火,减少损失的目的,一般应遵守下列行动顺序:查明火情、控制火势、组织救援和检查清理。1.2船舶应急计划n(1)查明火情n现场指挥(大副)应指挥灭火人员尽快查明火源及火灾的性质、火场周围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扑救方案,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和正确的扑救方法控制和消灭火情。n其具体方法和程序如下:n先应判断火灾的情况。现场指挥要尽快确定火灾的类别(燃烧物质)、合适的灭火剂、合适的扑救方法、防止火灾扩散的
11、方案,进而部署人员进行扑救。n探火时,若能看到火焰,则火灾的位置就很明显;如果只见烟不见火,则火灾可能被隐蔽在舱壁或舱门后面;烟从门的缝隙中或从舱壁上一丝丝冒出,可先用手触摸舱壁或门,如果比平常热,则后面可能隐蔽着火情。在打开舱室或舱壁门检查火灾之前,应对门加以检查,油漆褪色或起泡则表明火情就在门的后面。n当找出火源的位置时,在救助人员和水龙带未就绪之前,不应急于打开通往该区域的门,否则会使空气涌进而助长火势,其结果通常是使火势呈爆炸性的扩大。当确定情况适宜时方可采取该项行动,但应注意在打开门之前应先用水将门冷却,人员要站在避开门口而与门框相对的一边,防止火焰的热气冲出伤人。1.2船舶应急计划
12、n(2)控制火势n在探明火情的基础上可立即展开灭火行动,控制火势,或采取疏散、隔离火场周围的可燃物,喷水降低火场周围的温度,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封闭门窗等措施,防止火势蔓延。n根据火灾情况,扑救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扑救是消防人员位于最接近火区的地点,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火焰上;间接扑救是消防人员无法到达火区时(如火灾在船内下部时),通常采用封闭门窗、舱口,以及关闭通风系统等措施,切断火灾可能蔓延的所有途径,然后向火区内施放CO2,或在通往火区的舱壁上打开一个小口,插入一个水雾喷嘴,施放水雾,火区产生的高热将水雾转变成水蒸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n在直接扑救时,为了防止火势的扩张蔓延
13、,还可指挥消防人员携带水龙带在火区的四周和上下空间降温灭火,疏散或隔离受威胁的可燃物,检查通风系统的开口,防止火从开口处窜出。n在间接扑救时,必须严格切断通风,造成火区的封闭状态,使灭火剂充分发挥作用。但在直接扑救时,为使火区内的人员不致缺氧窒息而死,或将烟、热和气体从可能的牺牲者和尚未卷入的可燃物处引走,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条件采取不同的通风方式。如打开梯道的顶棚,进行垂直通风;打开上风头和下风头的门,进行横向通风;也可以借助机械通风或旋转可移式风扇,进行垂直与横向的复合通风,使烟气沿着过道,通过甲板开口,从舱室中排出。但必须注意关闭通向未卷入区域的门、窗。1.2船舶应急计划n(3)组织救援n
14、组织救援是设法及时解救被火灾围困的人员及伤员,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n援救被困住的人员,是救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些消防员能够将火势控制住,同时能使另外一些消防队员通过火场,就可能完成援救工作。当存在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路线进行援救时,应果断采取行动,进行援救。如果火势不能轻易地被控制住,则最好在进行援救的尝试之前,先进行扑救将火势控制住。1.2船舶应急计划n(4)现场检查清理n火被基本扑灭之后,应及时检查、清理现场,特别应注意查找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余火和隐蔽的燃烧物,防止死灰复燃。n进行检查的人员应充分使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对火场及其周围进行彻底检查,以确定火势蔓延的范围。必须
15、特别仔细地注意电线或管路穿过舱壁或甲板的地方,因为火能通过非常小的缝隙蔓延。被烟熏黑了的缝隙和接头处,也应仔细地加以检查。被烧焦、起泡或变色的地方应加以剥露,直到出白为止。发现有火,应将这些地方用水湿透,直到火被完全扑灭为止。n任何可能已经卷入火灾中的物品,或可能重新发火的物品,包括褥垫、捆包物、板条箱、箱子、成捆的棉花和成卷的纤维等,都应从火场将它们搬放在露天甲板上。同时应配备消防水带,随时准备扑灭任何新的火灾。n在彻底扑灭余火,抽水、排烟以后,必要时仍要派人值守、监视观察,防止复燃或发生其他情况。1.2船舶应急计划n1.2.1.2船舶火灾的应急行动n(1)发现者的行动n火灾的最初发现者,应
16、大声呼救并就近取材将火扑灭。倘若火势扩大难以控制,则可就近按下手动报警按钮(走廊内每隔20m和每个出口处都有),向全船报警。同时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救出伤员,移动易燃、易爆物品,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控制火势。除此还应立即报告值班驾驶员有关火灾情势,包括火的种类、位置、火势和伤员情况。n(2)驾驶台的行动n驾驶台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用汽笛或警铃向全船发出消防警报。船长立即上驾驶台指挥、部署全船的消防行动。当班驾驶员传达船长的命令,并将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的种类、发现者的姓名、当时的船位等内容详细记入航海日志。n航行中应使用合适的方法操纵船舶,停船或尽量使火场置于下风;在港内时应立即停止货物作业
17、,防止火势蔓延,并视具体情况做好拖带出港的准备。1.2船舶应急计划n(3)全体船员的应急反应n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除固定值班人员外),应按应变部署表的分工和职责,携带规定的消防器材和相关物品迅速赶到现场集合,分编四队(消防队、隔离队、救护队和机舱),服从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度和作好灭火的一切准备工作。n船长是船舶消防的总指挥,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灭火方案,并对是否可能引起爆炸作出判断。n驾驶台是船舶消防的指挥中心,各现场指挥应在第一时间向驾驶台提供有关火灾信息。驾驶台也应及时向现场指挥传达船长的命令及有利于灭火的信息。n大副是现场指挥(若机舱发生火灾,则由轮机长担任现场指挥)。在灭火过程中驾驶台
18、、电台及机舱应有固定人员值班。现场指挥应率领消防、隔离、救护各队,迅速抢救被困人员,弄清火警部位,火灾性质,火情火势,周围的危险品、爆炸品或易燃物质等,并立即报告船长以确定施救方案。1.2船舶应急计划n消防队由二副或水手长担任队长,直接担负现场探火和灭火任务。根据不同性质的消防器材划分为若干小组,如水龙组、手提灭火机组、探火组、应急消防泵组、固定灭火系统组等,分别操纵和使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现场灭火。使用CO2、蒸汽等大型灭火设施灭火时,在施放之前应确保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封闭现场,然后按现场指挥的命令正确地操作和施救。n隔离队由木匠(或指定一水)和轮助任队长,其任务是根据火情,在确认着火舱室无人
19、时,关闭所有的门窗、舱口、风机、挡风闸、孔道等通风口及一切开口,停止通风。在机舱人员的配合下截断局部电路和油路及通往火场的电源,割断燃烧物,搬开近火处和相邻舱室的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等物质,冷却火场四周或上下舱室,阻止火势的蔓延。n救护队由医生、管事或大厨师担任队长,其任务是维持现场,准备担架,救护伤员,管理急救药箱,保证人员安全等。如有人被困火场,应采取救助措施。在客船上应将旅客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有人跳水逃生。n机舱值班人员在轮机长领导下,尽快启动消防水泵及时供水,并提供其他一切应急服务,确保主机、辅机等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n随着火情的发展,船长和大副应根据火情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灭火
20、并调整部署。灭火中应始终限制积水并及时排除,防止其随意流淌和积存,以防止水浸泡货物而产生货损,避免船舶因积水而减小稳性,从而导致船舶翻沉。1.2船舶应急计划n1.2.1.3灭火方法与手段n火灾的发生离不开“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灭火的方法就是针对三要素而采取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等。只要三要素中的任一要素被控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根据火源所处的不同位置以及火灾的不同种类,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使用的灭火设备也有所不同,现场指挥应在查明情况的前提下正确选择使用。n(1)机舱火灾n机舱失火时,轮机长为现场指挥,应率领机舱船员确定施救方案,在大副和消防队的积极配合下,首先使用有效灭
21、火剂或消防水灭火;若火情不易控制,应迅速撤离人员和封闭机舱,使用CO2灭火系统或蒸汽灭火系统灭火(应注意:使用固定灭火系统会导致船舶暂时失去操纵能力)。n 扑灭机舱的火灾时,应以喷雾水枪掩护灭火人员;n 可打开机舱天窗排放机舱内的热气和烟雾,防止灭火人员被浓烟和巨大的热浪包围;n 因火势凶猛而无法进入机舱灭火时,可尝试从逃生口进入,机舱底部的温度和烟雾一般较轻,且易于接近火源;n 使用CO2固定灭火系统时,必须先撤离一切人员,再封闭一切开口,然后快速的一次性施放足量的灭火剂。1.2船舶应急计划n(2)货舱火灾n货舱失火时,如果难以进入失火点,使用固定灭火系统是首选手段。应立即停止通风,撤离舱内
22、人员,尽量隔绝空气流通,按现场指挥的命令,正确启闭各路阀门,启动CO2灭火系统或蒸汽灭火系统,扑灭火灾。n 扑灭一般货船的货舱火灾时,如使用CO2固定灭火系统,应首先关闭舱盖、通风口及所有开口,然后一次性施放足量灭火剂。不能轻易开舱,以免复燃。对黄麻、棉花等物质的燃烧,至少要在灭火后48h才能开舱。n 如使用水灭火系统,应估计大量注水后船舶损失的浮力和稳性。n(3)起居处所火灾n居住舱室失火时,可通过探火装置确定失火舱室,关闭防火门,使用合适的灭火剂或消防水扑灭火灾。n 扑救起居处所火灾时应首先查明是否有被困人员并设法施救;n 迅速关闭防火门、舷窗,切断通风,用水冷却舱壁,防止火势蔓延;n 扑
23、救房间内的火灾,尽量不要开门,减少空气进入,水枪可从门下部的百叶窗处伸进喷射。1.2船舶应急计划n(4)甲板以上部位火灾n应立即隔离易燃物,封闭货舱各开口。航行中船长应立即调整航向,使火区处于下风方向,必要时应停止前进,以延缓火势蔓延和方便灭火。n(5)危险品火灾n危险品的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船舶装运危险品必须按照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我国有关规定进行,一旦发生火灾,应按其理化性质,采取正确的扑救措施。n 爆炸品火灾的扑救n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大量喷水,使燃烧的物质急剧降温(但与水发生反应者除外)。泡沫和CO2灭火剂可以使用,但效果较差,应注意扑灭此类火灾不能用砂土掩盖的窒息灭火法。n 压缩
24、、液化气体火灾的扑救n高压下贮存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种类较多,具有易燃、助燃、剧毒等性质,受热或在剧烈撞击下可以燃烧或爆炸。扑救方法以大量喷水冷却为宜,也可用CO2、泡沫或砂土等方法扑灭。n 易燃液体火灾的扑救n对不溶于水的油类火灾,扑救时宜用泡沫、干粉、砂土灭火等方法,但不能使用水冲冷却法;而对能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则可用水扑救。n 自燃物品和遇水燃烧物品火灾的扑救n扑救一级自燃物品火灾可用干粉、砂土等灭火剂,但不能用水;扑救遇水燃烧物品火灾,可用砂土、干粉等灭火剂,但不能用水和泡沫等灭火剂。1.2船舶应急计划n(6)船舶在港内发生火灾n船长应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部门,向灭火外援提供防火控制图,详细
25、介绍火场情况,并予以积极配合,共同扑灭火灾。并且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视情况做好拖带出港准备,机舱应备妥主机待命。1.2船舶应急计划n1.2.1.4救助与弃船n按规定向有关主管机关或沿岸国报告,当判断自力灭火无望时,应尽早请求消防援助或做好弃船准备。n1.2.1.5善后工作n灭火工作完成后,应核查余烬区,只有当确认无“死灰复燃”可能后,施救人员方可撤离现场。大副应将起火时间、部位、原因、灭火经过、采取措施、火势受控、扑灭时间、货物受损程度、船体及机器设备损伤情况,认真记入航海日志;船长应将火灾情况报告相关部门。1.2船舶应急计划n1.2.1.6船舶火灾扑救的指导思想n对船舶火灾扑救,应贯彻“防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