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语文新学案同步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素养练:5.《红楼梦》 .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23755
  • 上传时间:2020-04-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95.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新学案同步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素养练:5.《红楼梦》 .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红楼梦 语文新学案同步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素养练:5.红楼梦 语文 新学 同步 选修 中国 小说 欣赏 素养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 5.红楼梦 情真意切释猜嫌 课时演练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失魂落 魄 落 笔生花 落 花流水 光明磊落 B.毫无禁 忌 令行禁 止 入国问禁 屡禁 不止 C.元妃省 亲 不省 人事 大省 大悟 深刻反省 D.一呼百应 应 接不暇 得心应 手 应 届毕业 解析 A 项,全读“lu”;B 项,全读“j n”;C 项,全读“xng”;D 项,前三个都读为“y ng”;第四个“应”读“yng”。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巅峰 嗜好 矫揉造作 殚精竭虑 B.熬粥 赢弱 兴师动众 寄人篱下 C.

    2、鼎盛 抑郁 浑然不觉 捉对撕杀 D.纹身 铫子 出奇制胜 李代桃僵 解析 B项,“赢”应写作“羸”;C项,“撕”应写作“厮”;D 项,“纹”应写作“文”。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薛宝钗行为豁达,举止得体,深得人心,使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对她心存芥蒂 。 B.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变化,他感觉自己与时代脱节了。 C.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个性鲜明的王熙凤的形象惟妙惟肖 地展现在我们 面前。 D.我们的语文老师对红楼梦颇有研究,讲起林黛玉进贾府来高谈阔论 ,精彩异常。 解析 A项,心存芥蒂:心里对人对事

    3、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B项,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形容 闹得很凶。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D项,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 论,多含贬义。与语境感情色彩不合。 答案 D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缺少创世神话,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宇宙发生说,也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思维认为宇宙是一 个永恒的存在。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古代中国哲学家也思考这问题。屈原的天问最明显 地表达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对宇宙起源、构成的兴趣。 A.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也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B.天地万物如何产生、存在,古代中国哲学家也思考这问题 C.天地

    4、万物如何产生、存在,也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D.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古代中国哲学家也探索这问题 解析文段中画线的语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词语顺序不当,二是前后语句话题不统一。“存在、产生” 应改为“产生、存在”;前一句的主语是“天地万物”,后一句的主语成了“古代中国哲学家”。对这两处 修改正确的,只有 C 项。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书中诗的悲凉意味。 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字字

    5、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 B. C. D. 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是红楼梦题诗中的两句诗。承前亮出诗句,不能把诗句 选错了。从诗句说开来,先谈读过红楼梦的人对此的体会。然后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最 想说的话。写出今天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和对作者与读者一路同行的看法。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 探春当家(节选) 曹雪芹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 人能有多大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

    6、。众人先听见李纨 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 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前便懈怠了许多。只三 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刚吃茶 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 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傍侍,再不言语。彼时来回话者不少,都打听他二人办事如何:若办得妥当, 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

    7、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吴新 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 施行。如今他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青年的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他二人有何主见。 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 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个“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 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 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问,吴新

    8、登家 的便都忙了,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 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 旧帐去,此时却记不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 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算是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 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这里又回别的事。 (有删改) 6.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提到凤姐生病一事? 解析首先要联系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然后要结合节选文段的题目,这

    9、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探春。 参考答案凤姐生病,王夫人感觉吃力,这说明了凤姐平日在贾府的地位非常高,事无巨细,全都由她 一人处理,权势很大。为探春管理家庭事务埋下伏笔。 7.贾府中人为什么干活时“比前便懈怠了许多”? 解析这句话出现在第一段段末,关键信息可以在第一段内提取。 参考答案李纨素日厚道多恩无罚,比凤姐儿好搪塞。探春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素日也最平和恬 淡。因此所有人都不把二人放在眼里,干活自然懈怠了许多。 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解析解答时既要联系语境,又要结合小说的主旨,还要注意语句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依我说”“若不 按例”等。 参考答案批评吴新登家的办事不认真的态度;

    10、表明探春是一个按规则办事的人,按原则办事,不徇 私情;消除吴新登家的那种想看她笑话的想法,探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9.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使用的手法。 解析解答时可以重点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心理描写:当众人听说李纨和探春理家时的心理描写说明他们对探春的能力并不看好,反 衬了探春是个精明干练的人。语言描写:作者在描述探春时充分使用了这种方法,说明探春很有管 理才能,而且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事情,很有心计。 三、语言表达 10.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 30 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

    11、到如此!”宝玉看 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 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解析对偶句要求上下句结构要相同,词性要相对。本题要抓住黛玉和宝玉初次见面都似曾相识、心 有灵犀的情景来拟写。 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1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 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 60字。 解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生积极参

    12、与;(3)尽量使用红楼梦中的诗词。 答案示例(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 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 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一、红楼梦主要人物列表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 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鬟: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

    13、、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二、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毛泽东: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不读 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2.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

    14、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不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 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3.王蒙: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 “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 楼

    15、梦就是人生。”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4.宗璞: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 “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 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差生”活得好,未来才会好 佚 名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博得大家的一致认同。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 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 务项目的,很可能就是今天这些“差生”。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

    16、低。 毋庸讳言,任何一所中小学都有所谓“差生”,并且,“差生”被边缘化似乎成了一种普遍趋势。有些 学校更是公然歧视“差生”给“差生”戴“绿领巾”,展览“差生”作业、试卷,将“差生”驱赶到最后一排, 为“差生”单独编班等等。校园里的“嫌贫爱富”,流行病般侵蚀着太多校长、教师的心。正是因为“差 生”被普遍当成了“累赘”,所以,当看到魏书生、李镇西、雷夫等优秀教师偏爱“差生”的时候,我们才感 到格外欣慰。 对分数的狂热膜拜,使我们忽略了太多不该忽略的东西。挫败感本已经使“差生”苦不堪言,遭白 眼又被人在伤口上撒盐。我们常常纳闷,为什么越是“差生”毛病就越多抽烟、上网、逃课、出 走有多少人能像张德芬那

    17、样,分析出这些毛病其实是孩子在竭力逃避无颜面对的现实?而“标签 效应”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 容越来越一致,而这,也正是“差生”被称作“差生”之后越来越差的原因。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后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工 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一个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 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是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 接触。”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当年那些违法学生,被他 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 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 天收到的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难道,我们只有真 切体会到了痛彻骨髓的“恨出者恨返,祸往者祸来”才愿意睁开倦怠的眼睛关注一下“差生”的生存质 量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新学案同步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素养练:5.《红楼梦》 .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3755.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