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地球 物理性质 结构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2第第一一节节 地球的密度与弹性地球的密度与弹性一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形状:象一个象一个“梨子梨子”,赤道半径比,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大两极半径大21.36km,(分别为,(分别为6378.1km和和6356.8km),且南半球要比),且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北半球“膨大膨大”一些,南极内凹约一些,南极内凹约30m,北极外凸约北极外凸约10m。体积:体积:1.08321012km3 表面积:表面积:5.1007108km2(5.1亿亿km2)质量:质量:(5.97420.0006)1024kg (60万亿亿吨)万亿
2、亿吨)3密度与压力密度与压力(一)密度(一)密度 平均密度:平均密度:5.516g/cm3据布伦的研究:地壳表层的密度:据布伦的研究:地壳表层的密度:2.7g/cm3 地内地内33km处:处:3.32g/cm3;2885公里处:公里处:自自5.56陡增至陡增至9.98g/cm3 6371公里处:公里处:12.51g/cm3 (二)压力(二)压力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不同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不同深度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实质上是压深度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实质上是压强,强,地内压力随深度而增大:地内压力随深度而增大:地下地下10km处:处:压力约为压力约为3103atm,约约304kpa莫霍面莫霍面(3
3、3km处):约为处):约为10103atm 约约1200Mpa古登堡面古登堡面(2885km处):约为处):约为150103atm,13.52万兆帕万兆帕地心地心压力压力:36.17万兆帕万兆帕(1大气压大气压101.3kpa)4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密度与弹性地球的密度与弹性 六六 地球的弹塑性地球的弹塑性 (一)弹性(一)弹性 地震波能在地球内部传播,表明地球具弹性。地震波能在地球内部传播,表明地球具弹性。此外,精确仪器测量表明,固体地球表面在日、月此外,精确仪器测量表明,固体地球表面在日、月引力作用下也有周期性交替涨落现象,其幅度为引力作用下也有周期性交替涨落现象,其幅度为715米,这种现
4、象称为米,这种现象称为固体潮固体潮。5六六 地球的弹塑性地球的弹塑性 (一)弹性(一)弹性 (二)塑性(二)塑性 岩石能弯曲表明地球具塑性。此外,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岩石能弯曲表明地球具塑性。此外,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能使能使地球赤道半径加大地球赤道半径加大而成为椭球体也表明地球具有塑性。而成为椭球体也表明地球具有塑性。地球具弹塑性是地内物质能发生变形、运动和移位的重要原地球具弹塑性是地内物质能发生变形、运动和移位的重要原因。因。6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重力地球的重力 二二 地球的重力与重力异常地球的重力与重力异常 (一)重力和重力场(一)重力和重力场 1 重力(重力(gravity):是指地球
5、质量对物体产生的引力和该物是指地球质量对物体产生的引力和该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体随着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2 重力场:重力场:地球内部及其附近存在的受重力作用的空间。地球内部及其附近存在的受重力作用的空间。(二二)重力异常重力异常 1 正常重力值正常重力值:地表上某一纬度上相当于地表上某一纬度上相当于平均海平面高度平均海平面高度的的(理论)重力值。(理论)重力值。go=9.780318(1+0.0053024sin2-0.0000058sin2(2))(为纬度为纬度)7 (二二)重力异常重力异常 2 重力异常:重力异常:往往在现场实测的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往
6、往在现场实测的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且有一定的偏差,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符,且有一定的偏差,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其原因有二:其原因有二: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测点与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测点与平均海平面之间有剩余物质(如测点在高山上)。平均海平面之间有剩余物质(如测点在高山上)。3 重力校正重力校正:将重力值校正到相当于平均海平面高度上的重将重力值校正到相当于平均海平面高度上的重力值的过程(校正后的值与正常值偏离的部分称力值的过程(校正后的值与正常值偏离的部分称“重力异常重力异常值值”)。重力校正又称为重力校正又称为布格校正布格校正,可分为可分为高程校正高程校正和和中间层
7、中间层校正。校正。凡是校正后的重力值大于正常重力值的称凡是校正后的重力值大于正常重力值的称正异常正异常,反之为,反之为负负异常异常。大陆部分物质密度小,多为。大陆部分物质密度小,多为(正负异常?)(正负异常?);大洋部;大洋部分物质密度大,大洋部分为分物质密度大,大洋部分为(正负异常?)(正负异常?)。8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性地球的磁性 (一一)地磁场和地磁要素地磁场和地磁要素 1 地磁场: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受磁力作用的空间。地磁场近似地球周围存在的受磁力作用的空间。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于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它的南极位于一个放置于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
8、子磁场,它的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有于地理北极附近,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有150的夹角,并围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缓慢迁移的夹角,并围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缓慢迁移。9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性地球的磁性 (一一)地磁场和地磁要素地磁场和地磁要素 2 地磁三要素: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1)磁偏角()磁偏角(declination):):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也就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角,也就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我国大部分地区为
9、我国大部分地区为西偏西偏,甘肃九泉以西多为东偏。,甘肃九泉以西多为东偏。10 地球的磁性地球的磁性 (一一)地磁场和地磁要素地磁场和地磁要素 (2)磁倾角:)磁倾角:是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常以磁是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常以磁场强度矢量指向下为正值,指向上为负值,在赤道为场强度矢量指向下为正值,指向上为负值,在赤道为00。由磁。由磁赤道到磁赤道到磁北极北极磁倾角由磁倾角由00变变900。(3)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指磁场强度矢量的绝对值,是指磁场强度矢量的绝对值,地球平均为地球平均为50t(微特斯拉),在赤道附近最小,为(微特斯拉),在赤道附近
10、最小,为30t。11(二)地磁场的组成(二)地磁场的组成 地磁场由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和磁异常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组成 1 基本磁场:基本磁场:占地磁场占地磁场99以上,是构成地磁场主体的稳以上,是构成地磁场主体的稳定磁场,其强度随远离地表而减弱,这一特点说明了基本磁场定磁场,其强度随远离地表而减弱,这一特点说明了基本磁场起源于地球起源于地球内部外部?内部外部?。2 变化磁场:变化磁场:是指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各是指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各种短期变化的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带电粒子流、黑子活种短期变化的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带电粒子
11、流、黑子活动等因素所引起的。有日变化、年变化、长期性变化和突然性动等因素所引起的。有日变化、年变化、长期性变化和突然性变化以及磁暴等。变化以及磁暴等。3 磁异常:磁异常: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的部分。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的部分。因此,利用磁异常可进行找因此,利用磁异常可进行找矿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矿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古地磁(古地磁(paleomagnetism):):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12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大量资料充分证
12、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它具有明显的圈大量资料充分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而且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质运动状态的差异层结构,而且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质运动状态的差异较大。较大。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所激发出的弹性波在地球中传播的结果,包括是地震所激发出的弹性波在地球中传播的结果,包括纵波(纵波(P)、横波()、横波(S)和面波()和面波(L),其中前两者最有意义。其中前两者最有意义。(1)纵波原波:)纵波原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特点是:特点是:能在能在固、液
13、固、液和和气态气态中传播,比横波速度快,是横波的中传播,比横波速度快,是横波的1.73倍。倍。13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地球的圈层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结构和圈层耦合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2)横波次波()横波次波(S):):是指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是指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向垂直的波。特点:特点:只能在只能在固态固态中传播。中传播。当当遇到不同介质的突变界面时,地震波射线就会发生反射和遇到不同介质的突变界面时,地震波射线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且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这界面称为折射,而且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这界面称为波速不连续波速不连续界面。界面。14
14、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3)面波面波(L):最后到达的地震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像波最后到达的地震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像波浪起落浪起落,是破坏性最强的地震波。是破坏性最强的地震波。15 一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 地球内部主要波速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主要波速不连续界面 大量研究发现,地震波速随深度而大量研究发现,地震波速随深度而递增,在地球内部出现了递增,在地球内部出现了2个个明显的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简称莫霍面)1909年由南斯拉夫学者年由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莫霍洛维奇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