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题型2 Word版含解析 2020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测试 诗歌 鉴赏 题型 Word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题六|诗歌鉴赏 1 个客观题 3 个主观题 题型 2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9 分) 北塘避暑 【注】 韩 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 此诗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 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 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
2、 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 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 又涌上心头。 解析:选 D “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 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理解错误,“旷然”一词表明了主旨,“水鸟得鱼”自 得其乐,“岭云含雨”去而空回;“长自足”“只空还”,表现作者虽遭贬谪, 却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情怀。 2(对点题)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答案:有乐观旷达、坦然面对贬谪的宽广胸怀。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 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
3、,乐观旷达,不以贬谪为意。有知足 第 2 页 共 10 页 常乐、不计世俗名利得失的思想境界。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 自由为喻, 表达了知足常乐、 不计得失的思想。 有超凡脱俗、 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4 题。(9 分)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 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 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 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池潢
4、:积水池,护城 河,代指朝廷。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 :“高明之 家,鬼瞰其室。”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的第一句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相形 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B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 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 C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巢三珠树、珍木巅上,影射李林甫、牛仙客窃 据高位,终将被“金丸”射中。 D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 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 解析:选 B “格外胆怯”错,这里是象征诗人经历宦海
5、风波后格外警惕, 同时以孤鸿的警惕反衬出下文双翠鸟的自以为的安乐。 4(对点题)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诗人以孤鸿自喻,托物言志。以孤鸿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挤出 第 3 页 共 10 页 朝堂、 无人支持的孤独和失落;以孤鸿的翱翔苍穹与双翠鸟的占据宝树高位做对 比, 表达了自己对身居高位的李林甫、 牛仙客之流的讽刺和警告; 借助孤鸿之口, 流露出自己看淡名利、有意退隐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9 分) 关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6、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 :“关山月, 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在月光下伫立遥望 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 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 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
7、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高楼思妇”对举,“望边邑”与“当此 夜”相应, 在广阔的背景下, 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解析:选 B “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 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6(对点题)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 分) 解析:先分析三幅图画,结合相关意象分析图画特点,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 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 图。 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 第 4 页 共 10 页 边塞征战图。第三幅图是由后
8、四句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 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 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 情。 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 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 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描绘的,是以“戍客”“苦 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 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78 题。(9 分) 鹧
9、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醾 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 ,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 酴醾: 一种观赏植物, 古有“酴醾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婉娩: 天气温和。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嫩绿重重”,为所绘风光奠定底色。“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 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 B第三、四句蜂儿忙着采蜜,是点上的特写;杨柳堆烟的路上,燕子轻盈 地穿飞,乃线状的描述,此二句承前两句而来,由静转动。 C下阕开头以“春婉娩”总上,又以“客飘零”启下,形成反差。词人在 羁
10、旅中面对残花,聊斟薄酒,以获得片时清赏。 D“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词人借酒打消对明朝事情的念 想,迎接新的一天,体现了词人胸襟的开阔和旷达。 解析:选 D D 项,词人借酒消愁,想把愁苦融于杯中酒,一个“且”字道 出词人的无奈,这是一种暂时的忘却,并非胸襟的开阔旷达。 8(对点题)本词情感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对春景的热爱以及对春光流逝的伤感。作客他乡的飘零之叹。 第 5 页 共 10 页 时光流逝,未来难期,只好借酒消愁的惆怅。 第二练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9 分) 九日 水阁 韩 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
11、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要登高 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 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 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首七绝开篇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 “池馆”“古榭”照应“水阁”, “重阳”照应“九日”。 B诗歌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 之浓。 C 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