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1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1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题型1 Word版含解析 2020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测试 诗歌 鉴赏 题型 Word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题六|诗歌鉴赏 1 个客观题 3 个主观题 题型 1 设题四个角度,解题三个步骤客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9 分) 众 人 宋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 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 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 公”,一时“颂声交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旦:姬旦,即周 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诗标题的“众
2、人”指普通人,“何足”二字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他们的 议论纷纷,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的。 B三四句用典,说明大家交口称赞的不一定是圣贤,反之亦然,还巧妙地 暗示了自己的处境,且与尾句相呼应,点明了自己做人的方向。 C从诗歌艺术方面看,全诗以说理和散文笔法为诗,较缺乏形象和情感的 打造,虽表现出宋诗重议论的特点,但读起来诗味并不丰厚。 D本诗内容虽主要写的是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位 立场坚定、充满自信,以圣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的风骨。 解析:选 A A 项,“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 的”错误。 根据一二句的诗意可知: 作者认为面对
3、众人议论纷纷, 并不值得争辩, 他既不会高兴也不会担忧,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镇定。 2本诗内容恰好阐释了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表现出的哲理,请指出哲理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不畏”二句表现的哲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 第 2 页 共 10 页 的高度,才会自信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事物的重重表象迷惑。本诗中的 一二句,作者不以众人的议论纷纷而“喜”或“病”,众人的看法不过是像浮云 一样, 只是事物的表象,三四句中以“贤圣与否不以人的论说而定”举例充分论 证了这一点。 但作者并不否认像五六句圣人那样以较高的客观标准对人进行客观 评价,但无论如何
4、(众人也罢,圣人也罢),人善恶好坏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这体现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谛。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34 题。(9 分) 醉落魄 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 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 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 说。 【注】 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绛河:天河。樾:交相掩映的树 木。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3(对点题)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词的第一句以乌鸦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 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5、。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 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应相衬,眼前景、耳边乐与词人的心中情相 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D“昭华三弄临风咽”中“弄”有两层意思,一指玩耍,把玩;又指一曲 为一弄。“咽”,谓笙声幽咽,如泣如诉。 解析:选 D D 项,“一指玩耍,把玩”错,应该是“奏乐”。 4“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6 分) 答案:(示例一)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凉。作者将夏夜凉风 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现出声音的轻 微、清凉,衬托出词人此
6、时内心的清静适意。 第 3 页 共 10 页 (示例二)这一句写笙声之妙。写笙声犹如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 时的簌簌声,描摹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净来表现 乐音音色纯净、 意韵清冷。 同时, 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9 分)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杜 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 吾兼吏隐名。 【注】 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 年)。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 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肯信:肯否相信。
7、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 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 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5(对点题)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紧扣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 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 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 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D“复有楼台衔暮景”中的“衔”字,精确地描摹出暮景初上、夜色并未 全部笼罩山城时的情景,其妙处令人
8、赞叹。 解析:选 C C 项,“远近结合”不明显。“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 新晴”,“楼台衔暮”之景是远眺之景,“钟鼓”之声是诗人耳闻之声,诗句中 近景不明显,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提到近景,故“远近结合”之说过于牵强,颈联 应是采取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一句是静景,是视觉,后一句是动景, 是听觉。 6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 第 4 页 共 10 页 浣花溪里花饶笑, 肯信吾兼吏隐名”。 请结合尾联含意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 (6 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古人的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 一痕不露”,这句话是说这首诗中隐含了无可奈何之意
9、,但是一点痕迹都没有露 出来,只有尾联暗含了这种意思。“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绕 笑”意为“多笑”,前一句写浣花溪边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后一句使用 典故, 从注释可知诗人当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尾联表明诗人想回到草堂隐居, 但限于别人的关照,心情无奈甚至矛盾。 答案: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我在幕 府为吏、回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 府的秋风中怀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回到草堂又迫于生活 的压力,对当前处境感到非常无奈和矛盾。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9 分) 汉水伤稼 许 浑
10、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7(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 夜晚画面。 B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 国的境况。 C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 很相近。 D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 脉络清晰。 解析:选 C C 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错误,本诗五、 第 5 页 共 10 页
11、 六两句描述的内容是:山上山下千顷庄稼顷刻间化为乌有,仓里新收与旧存的粮 食都被洗劫一空。反映了封建社会水利失修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李绅悯农 通过写农民种田多么辛苦,来告诉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所以两者展示的 境况不同。 8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答案:颈联两句写灾后绿苗尽毁、粮仓皆空的凄惨境况,表明作者心系农 事民生,对农民深切同情,也为水灾重创国计民生深深忧虑。尾联写自己面对 灾情,“才微分薄”,只能徒忧而无力拯救、心生归隐以求解脱的无奈。 专题跟踪训练(六) 第一练 设题四个角度,解题三个步骤客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 12 题。(9 分)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 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