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低温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温 环境 作业 人员 营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秦品章 低温环境主要指环境温度在10以下的环境。常见于寒带及海拔较高地区的冬季(气候地理因素climatogeografic factors)及冷库作业(特殊作业条件)等。人体的实感温度,除了外界的气温以外,还包括当时环境空气的湿度、风速等综合因素。人体在低温环境中本身的生理状况、作业的性质和条件、机体对低温的耐受能力等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一一)低温环境对人体散热的影响低温环境对人体散热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因气温低、风速大或衣着单薄,体热散失过快,极易导致体温或局部肢体温度下降。人体的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1辐射散热 当气
2、温低于皮肤温度时,则外界物体吸收皮肤放散的能量(负辐射方式),外界温度愈低,负辐射失热就愈多。2传导散热 机体通过直接接触低于皮肤温度的物体,将体热放散。散失能量取决于接触物体的温度,温差越大,传导散热越多。3对流散热 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当外界风速大时,可促进对流散热。机体有冷感,风速愈大,对流散热愈多,冷感愈强。4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的唯一的散热方式。在炎热条件下,人体主要靠蒸发散热,每蒸发每蒸发1克克汗水可吸收汗水可吸收2.44kJ(0.583kcal)的能量的能量。而在寒冷条件下蒸发散热的能量较小,但在进行大强度训练或劳动时仍会出汗。因此,暴露部位的皮肤,如脸、手等部位蒸
3、发散热不容忽视,可造成暴露部位散热过快,容易发生冻伤。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可造成体温过低冻僵(全身冻伤)。过冷对全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引起的冻僵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1耗氧量下降 耗氧量可作为总的物质代谢状态的指标。耗氧量下降与中心体温下降基本平行。中心体温为32时,耗氧量为37时的6570;30时为5055;28时为40;25时为3035;20时为20-25。2呼吸商下降 体温过低时,随着耗氧量下降,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以及血浆中的溶解度增高,呼吸商(RQ)低于正常。当体温为30时,呼吸商由0.82降至0.65。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简称RQ),是指呼吸作用所释放
4、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当蔗糖、葡萄糖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作为呼吸底物时,如果它们被完全氧化,则细胞的耗氧量和释放CO2量相等,即RQ值约等于1。例如,多种植物叶片的RQ约为1.05,禾谷类种子或其它淀粉类种子萌发时,RQ接近1。一些含油和脂肪类种子萌发时,RQ约为0.7。以油或脂肪作呼吸底物时,需要消耗大量的O2。可以通过呼吸底物完全氧化的方程式来计算呼吸商。动物体在同一时间内二氧化碳产生量与氧的消耗量的比值。3糖代谢异常 体温过低时糖代谢下降,表现为与降温相平行的高血糖。4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 当体温低于28,电解质的变化首先表现为K+转移至细胞内,Na+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并
5、从肾脏排出,导致渗透性利尿。随体温下降,呼吸中枢受抑制,C02排出明显减少,导致呼吸性酸中毒。体温过低时,由于组织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可产生循环性缺氧,分解代谢从需氧分解转为缺氧酵解,乳酸堆积增多,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温环境中消化功能的主要变化是胃酸分泌增多,胃液的酸度增强,胃的排空减慢。因此,食物在胃内的化学消化过程比较充分。有人通过一年四个季节对同一人群进行膳食调查以及对动物的观察中发现,寒冷环境可使食欲增加,反映了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对能量需要量增加,同时在低温环境中人们较喜好能量多、脂肪多的食物,并有喜进热食的习惯。环境低温极为复杂的环境不良因素,其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取决于:对人体
6、作用时间的长短 作用的强弱 机体代谢变化 营养方面存在的差异 有人用出生后316天小鼠作低温和常温下生长发育观察,发现低温下的小鼠发育迟缓。另有实验发现,动物在低温下体重的变化主要是依饲养条件而异,如低温下与常温下给动物对照喂养,结果低温下动物体重下降或增重减少,但如果低温和常温下动物都自由进食,则低温下的动物食量增加而体重超过常温鼠。对居住不同地区人群观察结果说明,不同气候带人体发育水平确有明显差异。寒冷地区身体发育水平高,除不能排除的地理、生活条件和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外,环境低温的影响也是首先要考虑的一种因素。我国北方人无论是男、女其身高、体重均比南方人发育水平高;以1825岁为例,男性的
7、身高要高2.1cm,女性高1.7cm,体重男性相差2.5kg,女性相差1.9 kg。在低温环境下,由寒冷引起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冻伤;其可分为局部性组织损伤和全身性组织损伤。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和冻亡;全身性冻伤主要原因是在寒冷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如停留在常年积雪的高山及高纬度地区。而饥饿、疲劳也是全身性冻伤的原因之一。局部性损伤包括局部冻伤、冻疮、战壕足及浸泡足。局部性损伤多发生在暴露部位和四肢末端。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据临床资料表明:寒冷的季节,特别是气温骤然下降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死亡病例也随之增多。原因主要是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
8、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死,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调查发现寒冷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因素之一。故在低温环境,尤其是寒冷条件下,注意防寒保暖,作好个人防护,并作好饮食保障工作,对防止冻伤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寒冷环境使人体能量消耗较温带同等劳动强度为高。实验表明:摄取基本相同的膳食,在寒冷环境中,每人每日需摄取18.4MJ(4400kcal)的能量,而在温带则为13.4MJ(3200kcal)。在寒冷环境中能量消耗增加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寒区,人体基础代谢可增高,一般认为基础代谢可增高1015,总能量增
9、加525。2在低温环境下,人们穿着笨重的防寒服装,增加了人体额外负担,而且还造成人体活动受到限制,行动笨重不协调,这些都要使人体多消耗能量。3低温下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使体内物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不能以三磷酸腺苷(ATP)形式储存,而以热的形式向体外放散,即发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现象,其结果表现为机体能量消耗量增加。同时体内三羧酸循环增强,涉及呼吸链的酶,如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酶的活力都增高,由此也必然使机体产能量增强。在寒冷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氧的摄取量也大为提高。以上这些都可增加机体产热。因此,在低温环境下居住或劳动时,应考虑地区性的差别,在制定膳食时,应适当增加
10、产能营养物质的供应量。低温环境下,蛋白质代谢有所增加,支链氨基酸的利用比较活跃,但与脂肪和糖相比产热十分有限。对膳食蛋白质推荐摄人量并无特殊的要求,达到正常推荐摄人量的上限即可。有研究证明,蛋白质含量高的膳食比蛋白质含量低的膳食更能保护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的存活率。有些氨基酸在寒冷适应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甲硫氨酸经甲基转移作用而提供一系列寒冷适应过程中所必需的甲基,如肉碱(carnitine)的合成。左旋肉碱作为脂肪燃烧因子,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脂肪在体内的分解,并将分解的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中消耗利用。促进脂肪转化成能量,为机体增加额外的能量来源。对于运动员来说,及时补充左旋肉碱能帮助保持肌肉
11、围度。增加运动耐力,减轻运动带来的疲劳感。适用人群:适用于一般减肥者,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 肉碱是蛋白质、脂肪供能代谢中与脂酸磷酸结合,通过线粒体膜释放能量所必需的物质。甲硫氨酸也供给形成脱氢酶所必需的巯基,对提高耐寒能力十分重要.酪氨酸亦可提高寒冷和高原环境下的作业能力。据文献报道:冷应激可诱导机体金属硫蛋白(MT)水平的增高。有研究观察到不同MT表达的水平与细胞耐寒力的关系,结果发现MT表达上调可提高细胞对低温的耐受性,MT含量越高对低温的耐受性越大。在正常情况下,体内脂类代谢不仅受膳食构成的影响,亦受环境因素、生理状态的影响。血浆通常作为脂类代谢的运输系统,组织、器官则作为脂类合成、转化、
12、贮存和分解氧化的场所,两系统相互作用保持体内脂类的动态平衡。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首先是神经系统及其效应器官,如内分泌器官和骨骼系统等发生改变,继而出现一系列生理生化功能、物质代谢过程的改变,使得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低温环境下机体能量消耗额外增加,气温越低,能量消耗越大,使体重下降,主要是体脂的降低明显。兔子在4下间断冷暴露,每周3次,每次10分钟,可见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脂含量均明显降低。大鼠在02冷暴露48小时,体重下降12,体脂下降却达到32。大鼠在5暴露48小时,血清总脂含量低于正常。大鼠在-5下冷暴露28天,无论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都表现为
13、血清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的降低。这些说明了在寒冷环境下,机体组织器官摄取利用脂肪速率增加。士兵北极地区行军,气温在-32,尽管能量测定结果为正平衡,但体脂却丢失3.9kg,体脂消耗系体内脂肪动员的结果。在冷暴露时,血浆总脂水平多表现为下降趋势。有人观察6名2227岁男子在低温环境中工作30、60和90分钟。发现工作后皮肤温度、直肠温度均比在常温下低。此时血浆中游离脂肪酸、葡萄糖、乳酸、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有显著升高,但呼吸频率下降。表明人体在低温下活动时,代谢特点之一是优先利用脂肪。有资料证明持久体温过低时(2827)血糖升高更明显。在复温时,血糖仍持续保持在较高
14、水平,直到24小时仍未恢复正常。经动静脉血测定证明,高血糖是由于组织摄取葡萄糖减少所致。在低温环境下,机体营养素代谢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具特征性的改变,是以碳水化合物供能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为主,这种体内供能方式的改变,主要是建立在体内酶谱结构对环境低温的全面适应性改变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动物实验证明,动物在寒冷中暴露的初期,肝和肌肉中的糖原迅速减少,血糖上升,喂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给小鼠,短期内耐寒能力增强。但如持续暴寒,则明显转变为以脂肪和蛋白质供给能量为主,糖原异生作用增强,血清中有关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酶活性下降,而机体动员脂肪代谢的酶活性增强。所以,在低温条件下的人群,其膳食结构也
15、发生相应的改变,尽管大量吃肉、吃高蛋白、高脂肪膳食,但血清中总脂含量、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都比同一膳食条件下非低温环境下的人群为低。在低温条件下,机体水和电解质发生特殊改变。据报道,到北极工作的最初34个月,出现多尿;一昼夜排尿可达3.5L,其中含氯化物达18g之多,以致血液容积减少,皮肤黏膜干燥,各种专业的工作人员均出现血中锌、镁、钙、钠含量下降现象,但血铁、血钾无变化,血铜甚至稍高。另有人报告,在与上述类似的条件下,人体内血浆及血红细胞内钠含量上升,由体内排出钠量也增多,血红细胞内钾含量下降。低温条件下人们的食盐摄取量应稍有增加,否则钠不足将使基础代谢水平降低,而
16、不利于寒冷条件下机体的热平衡。寒冷条件下可引起肾上腺分泌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钙减少和尿钙排出增多,使血中钙含量偏低。同时在寒冷环境下尿量排出增多,从尿中排出大量水盐,由此可引起机体相对的轻度脱水和失盐,所以在低温环境下作业人员,要注意机体内水盐代谢的平衡。据报道,外地人到北极,最初三年血钙低于当地土著人,骨折时也可见骨化迟缓。其原因可能有膳食不平衡,钙磷比例不适当,以冰雪为水源,其中矿物质甚少等。在北极,由于主要以冰雪为水源水,因此,也常见人体碘、氟的缺乏,以致出现甲状腺肿和龋齿。因此认为在此类地区,饮用水中强化矿物质非常有必要。低温条件下人体内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变化较大,水溶性维
17、生素的体内营养水平有夏季偏低,而冬季较高的现象。有人观察:给暴寒动物维生素B210mg者比给5mg者存活率高。维生素C对暴寒机体有保护作用是可以肯定的,许多研究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维生素C对低温的应激反应作用,使直肠温度下降减缓。用猴作实验表明:维生素C可增强猴的耐寒性。在-20下,给维生素C 325mg者,其直肠温度下降程度小于给维生素C 25mg者。一些研究认为,尼克酸、维生素B6与泛酸对机体暴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在寒冷条件下,由于能量代谢及能量消耗相应增加,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维生素B1的需要量也增加。有关脂溶性维生素对机体暴露在寒冷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寒冷环境中,体内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