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气环流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环流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的基本状况气运行的基本状况v水平尺度水平尺度数千公里以上数千公里以上v垂直尺度垂直尺度10公里以上公里以上v时间尺度时间尺度12日以上日以上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要求v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v4.2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气环流的基本模型v4.5 西风带大型扰动西风带大型扰动v4.6 急流急流v4.7 东亚环流基本特征东亚环流基本特征v本章重点掌握:大气环流的平均概况;本章重点掌握:大气环流的平均概况;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我国冬夏控制大气
2、环流的基本因子;我国冬夏环流基本特征。环流基本特征。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 1月纬向平均西风分布月纬向平均西风分布(西风为正,东风为负)(西风为正,东风为负)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西西西西东东7月纬向平均西风分布月纬向平均西风分布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西西西西东东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特点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特点1、低纬度为东风带低纬度为东风带 30N 30S 最大东风风速中心在平流层最大东风风速中心在平流层2、中高纬为西风带、中高纬为西风带 北半球西风带冬强夏弱,冬南夏北北半球西风
3、带冬强夏弱,冬南夏北1月最大西风风速中心月最大西风风速中心40m/s,200hpa,30N7月最大西风风速中心月最大西风风速中心16m/s,200hpa,40N 南半球西风中心强度冬夏变化不大,位置冬南夏北南半球西风中心强度冬夏变化不大,位置冬南夏北3、极区近地面为弱东风带、极区近地面为弱东风带 冬季从对流层至平流层均为西风冬季从对流层至平流层均为西风 夏季极区平流层为极地东风夏季极区平流层为极地东风 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北北南南南南北北北北北北南南南南南南北北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特点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特点1、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 30N
4、以南地区以南地区高层南风,低层北风高层南风,低层北风 40N以北地区以北地区高层北风,低层南风高层北风,低层南风2、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 13N 40N高层南风,低层北风高层南风,低层北风 接近赤道的区域接近赤道的区域高层北风,低层南风高层北风,低层南风3、经向风比纬向风小得多,说明地球上空、经向风比纬向风小得多,说明地球上空大气运动基本上是环绕纬圈的东西向运动,大气运动基本上是环绕纬圈的东西向运动,但也有弱的南北向的气流交换,冬强夏弱。但也有弱的南北向的气流交换,冬强夏弱。三、平均的水平环流三、平均的水平环流极区为极地低压(极涡)控制极区为极地低压(极涡)控制冬强夏弱冬强夏弱 冬季冬季2个
5、中心:格陵兰西部、东西伯利亚个中心:格陵兰西部、东西伯利亚 夏季夏季1个中心:极区个中心:极区低纬度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低纬度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弱夏强,随冬弱夏强,随季节南北位移季节南北位移 冬季副高弱冬季副高弱其范围在其范围在20N以南以南 夏季副高强夏季副高强其范围在其范围在40N以南以南1、北半球、北半球500hpa平均环流特征平均环流特征 中高纬是以极涡为中心的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中高纬是以极涡为中心的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冬强夏弱,冬南夏北,西风带中有尺度很大的平冬强夏弱,冬南夏北,西风带中有尺度很大的平均长波槽,均长波槽,“冬三夏四冬三夏四”东亚大槽东亚大槽140E 北美大槽北美大槽 70
6、w 欧洲浅槽欧洲浅槽 40E 东亚大槽东亚大槽 160-180E 北美大槽北美大槽 60w 欧洲西海岸槽欧洲西海岸槽0-10E 贝加尔湖西部槽贝加尔湖西部槽90E 东亚、北美、孟加拉湾、地中海、东太平洋东亚、北美、孟加拉湾、地中海、东太平洋2、北半球海平面平均气压场特征、北半球海平面平均气压场特征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系统海洋系统太平洋副高和大西洋副高:冬弱夏强,冬太平洋副高和大西洋副高:冬弱夏强,冬南夏北南夏北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冬强夏弱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冬强夏弱格陵兰高压格陵兰高压个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个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大陆系统大陆系统冬季:亚洲冷高压和
7、北美冷高压冬季:亚洲冷高压和北美冷高压 夏季:亚洲热低压和北美热低压夏季:亚洲热低压和北美热低压四、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四、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1、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特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特点 11月月为冬季环流型:月月为冬季环流型:西风带三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强,位置偏西风带三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强,位置偏南,东亚存在南北两支西风急流南,东亚存在南北两支西风急流 月月为夏季环流型:月月为夏季环流型:西风带四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弱,位置偏西风带四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弱,位置偏北,东亚一支西风急流北,东亚一支西风急流、两次季节突变、两次季节突变6月突变月突变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型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
8、型10月突变月突变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主要有:太阳辐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主要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和地形)和地面摩擦和地形)和地面摩擦一、太阳辐射作用一、太阳辐射作用 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最终的能量来源。太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最终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强度随纬度的变化及其年变化支阳辐射强度随纬度的变化及其年变化支配着大气环流及其年变化配着大气环流及其年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1、太阳辐射能在整个地球表面分布不均
9、匀,、太阳辐射能在整个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纬度增大而减小。(T4.10)低纬度(低纬度(40N40S)是太阳辐射能净是太阳辐射能净得区;中高纬(得区;中高纬(40N北极、北极、40S南极)南极)是太阳辐射能净失区。是太阳辐射能净失区。2、大气的平均温度场特征(、大气的平均温度场特征(T4.11)(1)冬季南北温度差明显大于夏季。)冬季南北温度差明显大于夏季。(2)对流层中赤道比极地暖,温度差从下往)对流层中赤道比极地暖,温度差从下往上递减;上递减;(3)平流层中,夏季极地的温度比赤道高。)平流层中,夏季极地的温度比赤道高。、温度分布不均匀必然产生热力环流、温度分布不均匀必
10、然产生热力环流 假定地球不旋转,地球表面性质都一样,那假定地球不旋转,地球表面性质都一样,那么,在南北温度差的作用下,高层就产生了么,在南北温度差的作用下,高层就产生了从赤道指向极地的位势梯度。在气压梯度力从赤道指向极地的位势梯度。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为赤道吹向极地的南风,空的作用下,高空为赤道吹向极地的南风,空气在极地冷却下沉,质量堆积又造成对流层气在极地冷却下沉,质量堆积又造成对流层下部有指向赤道的气压梯度力,也就产生了下部有指向赤道的气压梯度力,也就产生了低层为极地吹向赤道的北风,空气在低纬度低层为极地吹向赤道的北风,空气在低纬度加热再上升加热再上升构成了一个南北向的直接热构成了一
11、个南北向的直接热力环流圈力环流圈 二、地球自转作用二、地球自转作用 主要是产生地转偏向力,使空气质点运动主要是产生地转偏向力,使空气质点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方向发生偏转。在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的共同作用下,经圈方向可形成最简单的共同作用下,经圈方向可形成最简单的三圈环流模式。的三圈环流模式。1,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极地环流圈极地环流圈强(正环流)强(正环流)费雷尔环流圈费雷尔环流圈弱(逆环流)弱(逆环流)哈德莱环流圈哈德莱环流圈强(正环流)强(正环流)极地环极地环流圈流圈费雷费雷尔环尔环流圈流圈哈德莱哈德莱环流圈环流圈2、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地面流场和气压
12、场、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地面流场和气压场 (不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不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三个风带:三个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北风)极地东风带(东北风)中纬西风带(西南风)中纬西风带(西南风)低纬东风带(东北信风)低纬东风带(东北信风)四个气压带:四个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3、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高空流场、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高空流场 高纬西风带高纬西风带极锋西风急流极锋西风急流 中纬东风带中纬东风带弱弱 低纬西风带低纬西风带副热带西风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 4、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二条行星锋区:、与三圈环流模式对应的二
13、条行星锋区:极锋锋区极锋锋区出现在高纬(出现在高纬(60N附近),高附近),高度较低,近地面水平气流辐合,有锋面存在;度较低,近地面水平气流辐合,有锋面存在;副热带锋区副热带锋区出现在低纬(出现在低纬(30N附近),附近),高度较高,近地面水平气流辐散,无锋面存在;高度较高,近地面水平气流辐散,无锋面存在;但在对流层上部锋区特征明显。但在对流层上部锋区特征明显。三、角动量交换(摩擦和山脉作用)三、角动量交换(摩擦和山脉作用)在自转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的空气,由在自转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的空气,由于摩擦和山脉作用,空气与转动地球之间就产于摩擦和山脉作用,空气与转动地球之间就产生了转动
14、力矩(即角动量)。角动量等于转动生了转动力矩(即角动量)。角动量等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因此,单位质量的空气绕地轴旋转的绝对角动量因此,单位质量的空气绕地轴旋转的绝对角动量可以用下式表示可以用下式表示 2MJmrmvr地球角动量地球角动量 相对角动量相对角动量(一)地球大气系统中绝对角动量分布状态(一)地球大气系统中绝对角动量分布状态1、地球角动量、地球角动量 ,为西风角动,为西风角动量,其大小随纬度增高减小,赤道最大,极地最小量,其大小随纬度增高减小,赤道最大,极地最小2、低层相对角动量、低层相对角动量 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具有东风角动量具有东风角动量 弱弱 中纬西风带
15、中纬西风带具有西风角动量具有西风角动量 强强 低纬低纬东风带东风带具有东风角动量具有东风角动量 (二)地球大气系统中绝对角动量守恒(二)地球大气系统中绝对角动量守恒 a 低纬东风带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从地低纬东风带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从地球获得西风角动量球获得西风角动量 b 中纬西风带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失去中纬西风带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失去西风角动量西风角动量 但实际上:但实际上:地球旋转为常数地球旋转为常数 东、西风带长期维持东、西风带长期维持说明整个地球和大气的闭合系统中绝对角动量说明整个地球和大气的闭合系统中绝对角动量是守恒的。是守恒的。(三)大气内部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三)大气内部角动
16、量的水平输送 1.u角动量水平输送的三种形式:角动量水平输送的三种形式:平均经向环流平均经向环流三圈经向环流三圈经向环流 定常扰动定常扰动 平均长波槽脊平均长波槽脊 非定常扰动非定常扰动 天气尺度的槽脊、天气尺度的槽脊、(反)气旋(反)气旋 2.角动量水平输送的特征角动量水平输送的特征 a)非定常扰动对角动量水平输送远大于定非定常扰动对角动量水平输送远大于定常扰动和平均经向环流(尤其在北半球夏常扰动和平均经向环流(尤其在北半球夏季)季)b)非定常扰动对角动量水平输送最大值出非定常扰动对角动量水平输送最大值出现在现在30度纬度附近度纬度附近 c)冬季哈得莱环流较强对角动量输送显著冬季哈得莱环流较
17、强对角动量输送显著 d)费雷尔环流较弱,但水平输送方向与哈费雷尔环流较弱,但水平输送方向与哈得莱环流相反得莱环流相反122月月68月月3.槽脊输送角动量的方式槽脊输送角动量的方式 a 对称槽脊对称槽脊 槽前对槽前对u角动量向北输送等于槽后对角动量向北输送等于槽后对u角动角动量向南输送量向南输送无南北净输送无南北净输送 b 东北东北西南向的倾斜槽西南向的倾斜槽 槽前对槽前对u角动量向北输送大于槽后对角动量向北输送大于槽后对u角动角动量向南输送量向南输送有有u角动量向北净输送角动量向北净输送 c 西北西北东南向的倾斜槽东南向的倾斜槽有有u角动量角动量向南净输送向南净输送 但实际大气在中高纬地区多为
18、东北但实际大气在中高纬地区多为东北西南向槽脊,所以中纬度的扰动水平输送主西南向槽脊,所以中纬度的扰动水平输送主要是向北输送西风角动量。要是向北输送西风角动量。(四)大气内部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四)大气内部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哈得莱环流有净余的哈得莱环流有净余的角动量,向上输送角动量,向上输送补偿了高空西风带补偿了高空西风带 费雷尔环流有净余的费雷尔环流有净余的角动量,向下输送角动量,向下输送补偿了低层西风带补偿了低层西风带 由于高层由于高层u角动量大于低层角动量大于低层u角动量,所以扰角动量,所以扰动的垂直运动总是向下净输送动的垂直运动总是向下净输送u角动量角动量计算表明,向上、向下对角动量的垂直输
19、送计算表明,向上、向下对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平衡平衡水平输送与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大气角动量水平输送与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大气角动量收支收支 平衡,东西风带长期维持平衡,东西风带长期维持;地球角动量地球角动量收支平衡,地球转动角速度是常数。收支平衡,地球转动角速度是常数。(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近地面层的气压系统有直接影响。海陆分布对近地面层的气压系统有直接影响。冬季,海上为低压区,陆地上为高压区;冬季,海上为低压区,陆地上为高压区;夏季,海上低压减弱,陆地上转为热低压。夏季,海上低压减弱,陆地上转为热低压。2.海陆分布对于对流层中部西风带平均槽脊的
20、形海陆分布对于对流层中部西风带平均槽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成有重要作用。冬季大陆东海岸温度低冬季大陆东海岸温度低+背风坡动力作用,高空背风坡动力作用,高空形成冷性低槽;大陆西岸则出现高压脊。形成冷性低槽;大陆西岸则出现高压脊。四、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四、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二)地形影响(二)地形影响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冬季高大突起的高原使冬季高大突起的高原使500百帕以下西风百帕以下西风环流明显分支、绕流和汇合,从而使得高环流明显分支、绕流和汇合,从而使得高原迎风坡和背风坡形成弱风的原迎风坡和背风坡形成弱风的“死水区死水区”。西风绕流作用形成北脊和南槽,导致我国西风绕流作用
21、形成北脊和南槽,导致我国北方晴天多,南方阴雨多。北方晴天多,南方阴雨多。西风绕流对南北两支西风起稳定作用。西风绕流对南北两支西风起稳定作用。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孟加拉湾地形槽前,加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孟加拉湾地形槽前,加上侧向摩擦影响,低涡活动特别多。上侧向摩擦影响,低涡活动特别多。西风气流在高原东侧下坡,有利于东亚大西风气流在高原东侧下坡,有利于东亚大槽的形成。槽的形成。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夏季起着强大的热源作用。具体表现有:夏季起着强大的热源作用。具体表现有:a a夏季高原南侧西风减弱,甚至转为东风气夏季高原南侧西风减弱,甚至转为东风气流,北侧西风加强。流,北侧西风加强。b
22、 b夏季,高原上空大气几乎在整个对流层内夏季,高原上空大气几乎在整个对流层内都呈对流性不稳定,都呈对流性不稳定,高温并高湿。高温并高湿。c夏季,高原近地面层为热低压,气流辐合夏季,高原近地面层为热低压,气流辐合产生大规模的对流活动,高层产生辐散,形产生大规模的对流活动,高层产生辐散,形成了具有上升气流的热力性青藏高压。成了具有上升气流的热力性青藏高压。冬季起冷源作用冬季起冷源作用 低层高压;低层高压;高原南侧西风加强高原南侧西风加强一、环流指数与指数循环一、环流指数与指数循环1.西风带波动的两种基本状态西风带波动的两种基本状态纬向环流(平直西风环流)纬向环流(平直西风环流)波状流型大致和波状流
23、型大致和纬圈平行的环流状态。纬圈平行的环流状态。经向环流经向环流波状流型具有较大的南北向气流,波状流型具有较大的南北向气流,甚至出现大型的闭合暖高压和冷低压的环流状甚至出现大型的闭合暖高压和冷低压的环流状态。态。2.西风指数西风指数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或两个纬度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或两个纬度带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用来表示西风强弱。带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用来表示西风强弱。第五节第五节 西风带大型扰动西风带大型扰动 高指数:值大高指数:值大西风强,纬向环流为主西风强,纬向环流为主低指数:值小低指数:值小西风弱,经向环流为主西风弱,经向环流为主3.指数循环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
24、低指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4.经向度经向度南北风绝对值沿纬圈的平均。用来表征南南北风绝对值沿纬圈的平均。用来表征南北交换的程度。北交换的程度。36363635551111113555363636IHHHHH11nniMnH二、西风带长波二、西风带长波 1、西风带波动分为三类:、西风带波动分为三类:超长波超长波波长波长10000km,北半球北半球23个波,由地形和海陆分布的强迫振动引起个波,由地形和海陆分布的强迫振动引起 长长 波波波长波长300010000km,相当于相当于50120经距,北半球经距,北半球37个波,由行星锋区个波,由
25、行星锋区长波扰动所引起长波扰动所引起 短短 波波几百几百3000km,由锋区中的由锋区中的短波扰动所引起。短波扰动所引起。2.长、短波结构与特征分析长、短波结构与特征分析v长波波长长(长波波长长(50120个经距),振幅大个经距),振幅大(1020纬距),移动缓慢(平均移速在纬距),移动缓慢(平均移速在10经经距距/天以下天以下,有时静止或西退),维持时间长,有时静止或西退),维持时间长(35天),温压场近于对称(冷槽暖脊),天),温压场近于对称(冷槽暖脊),强度随高度增加,属于深厚系统(可伸展到对强度随高度增加,属于深厚系统(可伸展到对流层顶)。流层顶)。长波槽前对应大范围的上升运动和云雨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