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斜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行人斜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人 斜井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目 录目 录目 录I第1章 总 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环境敏感问题及保护目标- 1 -1.3 评价重点- 2 -第2章 建设项目概况- 3 -2.1 项目基本情况- 3 -2.2 井田资源情况- 3 -第3章 工程分析- 5 -3.1 井田开拓及开采- 5 -3.2 矿井通风- 5 -3.3 矿井供电- 5 -3.4 矿井排水- 5 -3.5 矿井监控监测系统- 6 -3.6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 6 -3.7 现状公用工程情况- 6 -3.8 总平面布置及占地- 8 -3.9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9 -3.10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19 -3.11 污染源
2、变化情况分析- 21 -第4章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 -4.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3 -4.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4 -4.3 地表沉陷预测与影响分析- 24 -4.4 生态影响评价- 29 -4.5 生态保护措施- 30 -4.6 地表沉陷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2 -第5章 地下水影响预测与评价- 35 -5.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35 -5.2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35 -5.3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35 -5.4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36 -第6章 地表水影响分析- 38 -6.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8 -6.2
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38 -第7章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40 -7.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0 -7.2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40 -7.3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41 -第8章 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5 -8.1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5 -8.2 声环境影响评价- 45 -第9章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48 -9.1 固体废物排放量- 48 -9.2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8 -第10章 公众参与- 51 -10.1 信息公示- 51 -10.2 现场调查统计与分析- 53 -第11章 结论及建议- 55 -11.1结论- 55 -11.2 建议
4、- 55 -第1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省县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县城南190方向,直线距离14km的湾,属县双河镇村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716.5,北纬294015。该煤矿于1986年3月建成投产,经营方式为煤炭开采及煤炭销售,产品为高炭原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经过近26年的发展,省县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现已形成年开采原煤15kt的生产能力,矿井现有职工616人。目前,该矿主斜井(含主暗斜井)均为混合提升,人车提升上下人员不安全,管、缆、线在主斜井中,若晃车容易损坏,影响矿井供电和排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省县矿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967万元实施“煤矿增设行人斜井
5、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根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省县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增设行人斜井的函(川经信煤炭函【2011】1646号)可知,同意新建+401m行人斜井(井口坐标:X=3282106、Y=35479983、Z=+401m,方位角a=30,落平于+23m标高,倾角25,斜长894m)作为人员的上下井使用。同时将现有主斜井内的管、缆、线进行拆除,在新建行人斜井内进行敷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煤矿行人斜井工程的建设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省县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组织评价人员深入现场踏勘,收
6、集环评相关基础资料,并对拟建工程进行分析,编制了省县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增设行人斜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呈报内江市环境保护局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在本项目的编制完成时需提交本项目的简本。1.2 环境敏感问题及保护目标项目环境敏感点具体情况见表1-1所示。表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保护目标方位与距离环境特征保护原因1散居居民点场地北面,4户约15人,距离厂界约100m200m居民地表沉陷可能导致房屋收破坏2散居居民点场地西北面,10户约30人,距离厂界约20m200m居民地表沉陷可能导致房屋收破坏3散居居民点场地南面,2
7、户约6人,距离厂界约20m30m居民地表沉陷可能导致房屋收破坏4双河工业广场东面自北向南穿过河流可能受采动影响,导致地表水漏失,5矿区工业广场场地西北面职工地表沉陷可能导致房屋受破坏6楠木寺煤矿场地的东面相邻工业地表沉陷可能影响相临企业7老鹰岩煤矿场地的北面相邻工业4运输线路沿线居民运输道路2侧100m居民受运输车辆影响生态环境:井田范围内的农田、植被等,井田范围内的居民房屋。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工业场地东侧的地表水体双河。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矿井工业场地四周、运输道路两侧的农户。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公路运输道路两侧的农户,工业场地周边的散居农户。1.3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矿井特点,结合
8、项目区域环境特征,确定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流失影响评价、植被影响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复垦等评价内容);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声环境评价;固体废物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清洁生产;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总量控制;环境管理与监测等。根据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以及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结果,确定本次评价以生态环境评价、减缓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为评价重点。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等进行一般性评价。在生态环境评价中重点进行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生态植被等的影响预测与分析,提出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的方
9、案,并分析矿井开采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55 -第2章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基本情况2.1.1 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建设性质项目名称:煤矿行人斜井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县村建设单位:省县矿业有限公司项目投资:967万元建设工期:10个月建设内容:新建行人斜井,安装架空乘人器,供人员上下井用;主斜井中现有的管、缆、线进行拆除,在新建行人斜井中进行敷设,排水由原来的2级改为1级。行人斜井井口坐标X=3282106、Y=35479983、Z=+401m,行人斜井方位30,落平标高+23m;+108m运输大巷经行人平巷与行人斜井联通。斜长894m,倾角25,净断面积7.0m
10、2,掘进断面积7.7m2。本项目建成后,矿区其他设施均不发生变化,全部利旧。2.2 井田资源情况2.2.1 井田境界根据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颁布的省县矿业有限公司 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97472)可知,该矿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进行煤矿的开采,矿区由11个拐点圈闭,矿区面积为9.8902km2,开采深度为+187m-30m标高。2.2.2 矿井储量与服务年限根据相关资料可知,煤矿井田范围内煤炭地质资源量为2417kt,其中(122b)类资源储量为1803kt,(333)类资源储量为441kt,(2S22)类资源储量为173k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2244kt。矿
11、井可采储量为1820.23kt。生产能力为150kt/a,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如下:T=ZK/(AK)=1820.23/(1501.2)=10.1(a)矿井服务年限约为10.1a。2.2.3 煤层及煤质煤矿井田区域内为须家河组一、五段为含煤段,其中第一段含不可采的下元炭(纯煤厚度小于0.1m)和中元炭(纯煤厚度小于0.28m),只有第五段含大部分可采的高炭煤层。高炭煤层赋存与须家河组第五段上部,上距须家河组第六段底部长石石英砂岩约22m。煤层纯煤平均厚度约0.70m,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2-4层,厚度0.07-0.40m,岩性为砂质泥岩。煤层顶板为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页岩、炭质页岩。据矿山所在
12、井田详查地质报告资料,高炭煤层的原煤属高灰、低硫、低-中热值的1/3焦煤(1/3JM),属优质的炼焦配煤。其原煤的主要指标见表2-1所示。表2-1 原煤的主要指标高炭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固定炭C(%)发热值Qgrd(MJ/kg)胶质层厚度Y(mm)原煤32.7623.480.5844.8222.3212-17第3章 工程分析3.1 井田开拓及开采(1)矿井开拓省县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本项目建成后全矿共有井筒3个,分别为主斜井、行人斜井和回风斜井。主斜井(井口坐标:X=3282158、Y=35479980、Z=395m;倾角28、方位59)主要担负
13、煤、矸石、材料的提升和下放;行人斜井(井口坐标:X=3282106、Y=35479983、Z=+401m,方位30,落平标高+23m)主要担负人员等的提升和下放,并安装有管、缆、线;回风斜井(坐标:X=3282269、Y=35479992、Z=393m;倾角38、方位53)主要担负回风任务。(2)水平划分矿井共有2个水平,即+108m水平、+23m水平。目前在+108m水平、+23m水平内正在开采。开采规模为150kt/a。(3)采取布置矿井+108m水平采用采区布置,在采区中部布置3条上山,上山两边布置采煤工作面;+23m水平采用带区布置。3.2 矿井通风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
14、式通风方法,回风斜井设2台FBDZ-6-18型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2185KW。矿井总进风风量2887m3/min,矿井总回风量2942m3/min。3.3 矿井供电矿井为双电源供电,一回电源来自楠木寺电站,电源电压等级6kV,电源线路LGJ-370型架空线路,线路长度4.6km;另一回电源来自熊桥电站,电压等级10kV,电源线路LGJ-350型架空线路,线路长度5.4km。3.4 矿井排水矿井采用机械排水。+23m水平矿井涌水经设置的水仓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地下采掘工作面的防尘用水;剩余部分通过管道直接排至地面标高+404m防尘消防水池。+23m水平三台D46-50-10型离心式
15、水泵,电机功率110KW;水仓容量400m3。3.5 矿井监控监测系统矿井装备K101N型安全监控系统,主机3台,瓦斯传感器35台;井下分站18台;风速传感器9台;开停传感器10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门传感器6台。3.6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1)主井生产系统原煤通过双筒绞车提升至地面,再运至翻车机房,由翻车机翻入临时堆煤场,经风选设备进行分级筛,按+50mm和500mm分级筛分,并在块煤储煤场进行人工选矸,本矿原煤对大块煤和大块矸人工手选后,进入斜坡煤仓。系统由卸煤、风选、储存、装车外运等部份构成。(2)储煤系统矿井采用斜坡煤仓的布置方式,煤仓顶底部标高差约为4.5m。工程设计能力为150kt/
16、a,储煤坪容量达2900t,具有6.4天矿井产量容量,对矿井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3)排矸系统矸石临时堆场位于主平硐工业场地南侧,堆场高度5.0m,占地面积460m2,容量2300立方米。由于排矸场与煤仓有一段距离,分选出的矸石和采出的矸石经矸石斗车运至矸石堆场进行暂存。根据现场踏勘,矸石堆场四周未设置截水沟,没有防雨设施,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3.7 现状公用工程情况3.7.1 矿区给排水(1)给水 主平硐工业场地生产、消防供水系统水源为井下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在工业场地+401.6m处有1座容积为200m3的防尘水池静压向工业场地生产、消防管道供水。工业场地采用生产、消防合
17、用管道,管径为DN100;室外消火栓间距在120m内,消防半径为150m;消防采用高压制消防系统,供水采用静压供水。管道沿道路埋地敷设,为环状管网;管顶覆土厚度为0.7m0.9m,穿越公路处不小于1.0m,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 风井场地及井下生产、消防供水系统风井场地及井下生产、消防供水系统采用静压供水系统,水源为井下水处理后供给。工业场地+401.6m处有1座容积为200m3的防尘水池,静压向井下供水,满足采区的消防洒水需要。井下供水管网为枝状供水管网,并按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06)中的要求设置灭火装置、给水
18、栓和喷雾装置。 瓦斯抽采站供水系统瓦斯抽采站供水系统水源为工业场地+401.6m处有1座容积为200m3的防尘水池进行供水。同时在瓦斯抽采站内设置有1座标高高于站内地面约12m的容积为60m3的高位水池1座容积为60m3的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循环水池。采用水泵进行加压供水。 生活用水工业场地生活用水取自自来水,用管道泵至场地高位水池,敷设DN50钢塑管至100m3生活水箱,生活水箱静压供给主平硐工业场地生活用水。本项目原有工程总用水量为686.88m3/d。(2)排水矿井排水主要来源于井下排水、工业场地生产及宿舍、食堂、浴室等生产、生活污废水。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矿井其它生活污水一起,
19、通过室外排水管网送至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内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外排地表水体双河。矿井下排水采用石灰中和法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井下井上防尘,不足部分取用山泉水补充。本项目矿井涌水量500m3/d,矿井水循环用水量193.5m3/d,外排废水共321.46m3/d。3.7.2 采暖、供热矿区属非采暖地区,为创造正常的劳动、工作和生活条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建设单位在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内设置集中采暖,个别偏远、分散建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暖或火炉取暖。3.7.3 道路工程(1)场内窄轨铁路运输窄轨铁路用于主斜井井口
20、与储煤坪、机修车间、器材及消防器材库和矸石场之间的联系。窄轨铁路为600mm轨距(与井下标准一致),采用15kg/m轻轨、砼轨枕、碎石道床,1/4型道岔,线路总长度约为600m,主要线路曲线半径R12m,部分不行使机车的线路曲线半径R8m。停车线最大坡度不大于5,场内调车作业采用井下牵引机车与人力相结合的方式。(2)场内汽车运输矿井设备、器材、坑木等材料的运输与装卸由矿井自有车辆解决,运力不足部分委托社会车辆。(3)场内道路场内道路面宽度B1=3.5m,B2=4.0m,等待车场地到综合楼的道路采用砼路面,其余道路和运煤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纵坡i8%。最小平曲线半径R=6m,一般为915m。
21、(4)场外公路矿山有资(中)威(远)公路与资(中)泥(河)铁路通过,有约1.5km矿区公路连接双河镇与资威公路。由双河镇向北东约11km到与成渝高速公路相通;向南西6.5km到宋家铺与资泥铁路相通。该矿设计能力为150kt/a,根据矿井的规模和现有的外部运输条件,矿井的煤炭、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以汽车运输为宜。目前,外部运输条件已能满足需要。3.8 总平面布置及占地(1)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根据现场踏勘,本矿井整个工业场地按功能分区布置,有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福利区组成。各功能区分区明确,布置合理,具体情况如下:主要生产区:布置在主平硐的东北侧。包括斜坡煤仓、卸矸站、矸石临时堆场装车车场
22、、煤坪和煤矿风选场等。该区远离场内生活福利区,人流和物流分开,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建筑的煤尘污染。汽车运煤也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粉尘对场内的污染。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主平硐的两侧,自南向北分别布置机修车间、堆料场、绞车房、主配电房、防尘水池、充电房、调度室、会议室、风机房、风机房配电室、材料库房等。10kV变电所则布置主平硐的西侧。在机修车间和器材库的东侧布置有窄轨铁路车场、室外作业场地及材料堆场,并有窄轨和主平硐连接在一起。井下水处理站(防尘水池)则布置在平硐的西侧,地势相对主平硐略高。瓦斯抽采站位于主平硐西侧,位置高于主平硐约10m左右的小山坡上。生活福利区:布置在主平硐的北侧和西北侧。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