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22267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PPTX
  • 页数:29
  • 大小:3.0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网络 媒体 概论 第二 课件 第四 受众 用户
    资源描述:

    1、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四章第四章 从受众到用户从受众到用户 目 录一、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一、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二、从受众到用户二、从受众到用户三、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三、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 1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的规模1.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又称网民、网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定义为: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居民。全世界76.34亿人当中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41.56亿互联网普及率54.4%截止2017年12月

    2、底中国13.84亿人当中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55.8%截止2017年12月底 1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的规模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普及率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年份网民数(万人)互联网普及率201361,75845.8%201464,87547.9%201568,82650.3%201673,12553.2%201777,19855.8%1 1、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中国手机网民及其占网民比例 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构成情况是动态的,不仅要看某一时间节点的数字,还应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构成情况是动态的,不仅要看某一时间

    3、节点的数字,还应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此外,中国互联网用户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以人口统计学上的总体特征来替代某一部分用户的具体特征,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并掌握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发展变化逻辑。【链接】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1 1)性别结构:网民性别结构与人口性别比例趋同。)性别结构:网民性别结构与人口性别比例趋同。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2 2)年龄结构:我国互联网用户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年龄结构:我国互联网用户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

    4、互联网用户的结构(3 3)学历结构: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学历结构: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职业结构职业结构(4 4)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学生群体在用户中占比最学生群体在用户中占比最高。互联网用户过于集中高。互联网用户过于集中在某些职业和行业的现象在某些职业和行业的现象正在发生改观,呈分散化、正在发生改观,呈分散化、大众化的发展态势。大众化的发展态势。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收入结构收入结构(5 5)收入结构)收入结构月收入在月收入在2000500020005000元的元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总计网民群体占比最高,总计

    5、达到达到3636.8 8;20182018年上半年上半年无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年无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群(月收入月收入50005000元以上元以上)占占比有所提升。比有所提升。2 2、互联网用户的结构互联网用户的结构(6 6)应用结构)应用结构第一,基础应用用户规模稳定增长,综合类平台内容优化进程加快。第一,基础应用用户规模稳定增长,综合类平台内容优化进程加快。第二,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第二,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第三,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融合加深,移动支付使用率保持增长。第三,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融合加深,移动支付使用率保持增长。第四,互联网娱

    6、乐健康发展,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第四,互联网娱乐健康发展,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第五,共享出行用户高速增长,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第五,共享出行用户高速增长,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二、从受众到用户二、从受众到用户“受众受众”概念在概念在2020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起来。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起来。“受众受众”这一概念由传统意这一概念由传统意义上的演讲听众、戏剧观众演化而来。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它泛指媒介信义上的演讲听众、戏剧观众演化而来。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它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息的接受者。“积极的受众积极的受众”这一概念在这一概念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之后开始流行,学者们开始把注年代之后开始

    7、流行,学者们开始把注意力从传者转向受者,关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在媒介使用中获得的意力从传者转向受者,关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在媒介使用中获得的意义。美国式的经验研究以意义。美国式的经验研究以“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代表,而英国的文化研理论为代表,而英国的文化研究以霍尔的究以霍尔的“编码编码解码解码”理论为主要标志。理论为主要标志。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媒体日益扮演重要角色,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媒体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用户用户”的概念被引入传播学的概念被引入传播学领域。领域。1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数字化时代之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互联网用户拥有

    8、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互联网用户可自由地选择他们要看、要读、要写的信息。这种选择,既包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对信息的接收形式、接收时间、接收顺序的选择。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协同过滤协同过滤。2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发展,用户具备了成为信息传,用户具备了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条件。播主体的条件。数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界限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化”。在Web 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双向

    9、结构和网状结构。相比之前,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主体。2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传播空间,延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传播空间,延伸了大众的这种象征性权力。伸了大众的这种象征性权力。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亿万互联网用户都是信息和观点的所有者。从理论层面看,全世界只要联通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人都是信源。时代周刊时代周刊20062006年年度人物年年度人物“你你”2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2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互联网用户作为信息的传播

    10、者,其主要互联网用户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主要传播特征即自媒体表达。传播特征即自媒体表达。每个人在即时化的海量信息传播中,模糊了个人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的边界。“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链条的上游,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阅听大众,也意味着媒体生态和运作规则的深刻改变正在酝酿和发生之中。3 3、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传统的媒体消费者之传统的媒体消费者之“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目标对象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目标对象”的角色被的角色被“搜寻者、咨询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新角色所取代。

    11、等新角色所取代。“用户生成内容用户生成内容”概概念的诞生与日益流行,正是这种身份转换的标志。念的诞生与日益流行,正是这种身份转换的标志。4 4、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匿名性绝非互联网用户的特征。随着网匿名性绝非互联网用户的特征。随着网络和新媒体向各个领域更深、更广地渗络和新媒体向各个领域更深、更广地渗透,用户愈发倾向于有选择地公开个人透,用户愈发倾向于有选择地公开个人隐私,把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呈现于互联隐私,把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呈现于互联网,塑造一个真实的、固定的个体身份。网,塑造一个真实的、固定的个体身份。5 5、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在我国,对受众的真正

    12、重视和尊重,是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当新闻媒体真正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以后,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才懂得,受众是新闻媒体的“衣食父母”,是新闻媒体的“上帝”。中国的新闻中国的新闻媒体从这时候开始,从以传者为中心逐步向媒体从这时候开始,从以传者为中心逐步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过渡。以受者为中心的过渡。伴随着这一过渡,新闻媒体更加重视受众的调查,真心实意地倾听受众各种形式的反馈。5 5、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具有如下特征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具有如下特征:1 1.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体验”因其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使用户自身的在场成为一种相对稀缺

    13、的资源,而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人性化。这就需要针对用户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来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2 2.用户的参与性需求提高。用户的参与性需求提高。互联网时代用户不仅仅关注得到怎样的信息,更关注在哪里、如何得到信息。相较结果而言,用户更重视过程,需要信息服务更具开放性、互动性。用户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获得掌控感、成就感和满足感。3 3.用户的情感性需求提高。用户的情感性需求提高。用户在注重信息服务内容和质量的同时,更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更注重整个消费过程的环境、信息关联度以及技术条件支持带来的真实感受。三、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三、互联网用户

    14、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社会转型期以来社会转型期以来带来的带来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的分化。分化。社会结构的分化带来媒介的分化、用户的小众化。社会结构的分化带来媒介的分化、用户的小众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互联网小众传播的特点表现为:与大众传播相比,互联网小众传播的特点表现为:1.1.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细分。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细分。小众化传播不再追求广种薄收,而是着眼于特定的群体,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信息和服务。2.2.用户的主动性增强。用户的主动性增强。传统的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间、空间上都处于被动地位,而小众化传播便于用户冲破时空束缚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3.3.传、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繁,界限模糊。传、

    15、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繁,界限模糊。大众传播是单向性传播活动,其中虽然有诸如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反馈形式,但这种互动机制较弱,且大都不具备即时性特征。而在小众化传播时代,每个用户都身兼传者与受众两种角色。1 1、小众化的积极面小众化的积极面(1 1)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一方面,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延续性发展,推动着“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小众群体是新的智慧形态的催化剂。群体智慧创造了新的知识空间,催生了更为广泛的决策参与、新的公民与社区模式以及信息的互惠交换。1 1、小众化的积极面小众化的积极面(2 2)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方面,互联网用户的

    16、小众化发展,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新希望,原本被忽视的需求量小、种类繁杂的产品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小众化冲击了卖方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决定企业生产产品的重要参考,生产需要变得更加人性化。2 2、小众化的消极面、小众化的消极面小众化,意味着互联网用户正日益分裂成无数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表小众化,意味着互联网用户正日益分裂成无数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体间异质的特征。现出群体内同质、群体间异质的特征。(1 1)“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扩张的扩张桑斯坦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公众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获取信息,因而信息结构是不

    17、完整、不全面的,久而久之,会置自身于蚕茧一般的狭隘的空间。小群体中的人,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交流领域,与兴趣相合的人聚谈,经过时间累积,逐渐形成了趋同的风格;而各个群体间,则有话语隔阂、沟通障碍,由于分化明显而导致认同困难。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视野狭窄、偏执自负、盲信盲从。2 2、小众化的消极面、小众化的消极面立足现实审慎地看待立足现实审慎地看待“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现象。现象。一方面,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或渠道,用户因意见或态度相近而聚集,而群体的集聚又反过来强化了这种意见或态度。当个人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事态未按预期发展时,或信息聚合导致判断失当,人们可能会失去理性,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另一方面,互联网不仅仅是为信息茧房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同样也为跨越地界的自由交流、公共事物的理性探讨提供广阔平台,群体的“极化”力量未必强过群体的“整合”力量。2 2、小众化的消极面、小众化的消极面(2 2)社会黏性的丧失社会黏性的丧失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接触交流逐渐减少,而网络上选择信息的高自由度使人们很容易形成群己之分,使个体脱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轨道,减少社会经验的分享。当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黏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无疑将会极大地弱化群体的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Thank YouThank You!感感 谢谢 聆聆 听听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222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