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突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神经生物学-突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生物学 突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突触突触(synapse)synapse)。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效应器细胞(如肌细胞或腺体细胞)则通过接头(junction)而实现的。电传递 (电突触)传递方式化学传递(突触+非突触化学传递)第二节第二节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 人类CNS内大约有1014个。脊髓前角神经元平均有2000个突触联系,皮层神经元则因为3万个。突触的分类突触的分类 轴突-树突式突触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轴突式突触突触前膜 7.5nm突触间隙 2040nm突触后膜 7.5nm 突触前膜内侧有致密突起与网
2、格形成囊泡栏栅。突触小体轴浆内有较多线粒体和大量含有各种递质的囊泡(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存在相应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性通道。几种特殊形式突触示意图几种特殊形式突触示意图(二)突触的传递过程(二)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某些离子进入突触后膜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 量子性释放 ACh以囊泡包装,整囊泡释放Ca2作用 递质释放的偶联因子,前膜去极化Ca2内流,然后触发囊泡
3、向前膜移动并释放递质受体(受体(receptor)受体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带有糖链的跨膜蛋白质分子。激动剂激动剂(agonist):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拮抗剂拮抗剂(antagonist):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又称阻断剂。配体配体(ligand)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 饱和性 可逆性 激动剂拮抗剂1.配体受体对应(数个受体亚型)例如:NA1、2、1、2、32.突触前受体(presynaptic receptor):存在于突触前膜,又称自
4、身受体(autoreceptor)如2受体。大多负反馈控制递质释放。3.根据受体作用机制分为两大家族:化学(配体)门控通道;激活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产生效应的受体(多数)4.脱敏现象:受体长时间暴露于配体时,大多数受体会失去反应性,即脱敏现象。同源脱敏(homologous desensitization)异源脱敏(heterologous desensitization)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的受体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
5、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局部膜的去极化总和达阈电位动作电位。(三)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三)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EPSPEPSP总和达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总和达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2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Cl-内
6、流超极化(抑制)突触后膜的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轴突始段轴突始段达到52mV左右),就可以引发动作电位。轴突始段是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始段爆发的动作电位向两个方向扩布,逆向扩布的动作电位将刷新神经元胞体的状态。(四)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的运算过程(四)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的运算过程Three synaptic junctions,each release an excitatory neurotransmitterThree synaptic junctions,2 are stimulatory,1 is
7、 inhibitory.If subthreshold stimuli are very far apart in time,action potential doesnt occur.Subthreshold stimuli arrive at the trigger zone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突触后膜上NaNa或或CaCa2+2+通道开放NaNa或或CaCa2+2+进入突触
8、后膜 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后膜去极化(EPSP)(EPSP)总和达阈电位总和达阈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兴奋)兴奋)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突触后膜上ClCl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lCl进入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IPSP)(抑制)(抑制)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比较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回返性抑制 1.突触的抑制突触的抑制(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post
9、synaptic inhibition)发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抑制)。(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传入纤维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递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后者常为功能相反的中枢,故又称交互抑制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伸肌肌梭传入冲动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意义:使不同中枢间的活动协调起来。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侧支兴奋
10、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兴奋冲动经轴突回返来又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脊髓前角神经元闰绍细胞回返轴突释放甘氨酸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防止过度兴奋,协调各神经元的活动(负反馈)。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 或 破 伤 风 毒 素 破 坏Renshaws细胞的功能强烈的肌痉挛。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的活动步调一致。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2)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轴突触轴突触,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神经冲动传到该突触时不易或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
11、兴奋(EPSP减小或消失)。一般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末梢B兴奋时释放某种递质使末梢A去极化传到末梢A的动作电位幅度 进入末梢A的Ca2数量 末梢A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的EPSP。ABABSynaptic modulation at the axon terminal特点特点:潜伏期长(20 ms达高峰)、抑制作用持续时间长(100-200 ms)。意义:意义:控制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对感觉传入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突触前抑制可发生在各类感受器传入活动之间,也可发生在同类感受器的不同感受野活动之间。突触前抑制的特点和意义突触前抑制的特点和意义2.突触的易化突触的易化突触后易化突触后
12、易化:突触后膜EPSP 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易爆发动作电位。突触前易化突触前易化:发生在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突触。到达末梢A的动作电位时程 C a2+通 道 开 放 时 间EPSP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A(六)突触传递的调制(六)突触传递的调制1.1.对递质释放的调制:对递质释放的调制:递质释放量主要取决于进入末梢的Ca2量。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易化、强直后增强、习惯化、敏感化均可改变突触前膜的Ca2内流量,从而影响递质释放量。突触前受体突触前受体:某些神经递质或调质可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促进或抑制递质的释放。2.2.对后膜受体的调制:对后膜受体的调制:受体上调受体上调(up reg
13、ulation):递质或激素:递质或激素受体数量受体数量亲和力亲和力 受体下调受体下调(down regulation):递质或激素:递质或激素 受体数量受体数量亲和亲和力力 受体下调机制受体下调机制:内化内化(internalization):受体进入细胞内,数量减少。脱敏脱敏(desensitization):受体蛋白化学修饰,亲和力降低。(七)突触的可塑性(七)突触的可塑性(plasticity)突触的可塑性突触的可塑性: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在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1.强直后增强强直后增强 (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14、):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现象。持续60 s之久。Ca2在突触前神经元内积累释放递质增多。2.2.习惯化和敏感化:习惯化和敏感化:习惯化习惯化(habituation):当较为温和的刺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重复刺激 Ca2通道逐渐失活 Ca2内流 释放递质。敏感化敏感化(sensitization):重复性刺激(尤其是有害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强。Ca2内流 释放递质。3.3.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A.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