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20933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444.9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黄蜂 有情 抒怀 课件
    资源描述:

    1、 咏物诗就是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的诗歌,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咏物诗中所咏之诗中所咏之“物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特点咏物诗的特点(1)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所咏之物。(2)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等)着意描摹。如,写青松的如,写青松的“挺挺”“

    2、”“直直”,这,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写;写“大雪压大雪压”“”“凌寒凌寒”“”“出深山出深山”“”“烈火焚烈火焚烧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托作者的情志。(4)、咏物诗常见的手法)、咏物诗常见的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

    3、或感情融于某种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只要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只要是咏物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是咏物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比喻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动。拟人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对比对比、衬托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咏物诗的特点咏物诗的特点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4、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物的品质。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以冰雪林烘托梅,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植物:植物:松、竹、梅、菊、莲松、竹、梅、菊、莲、杨花、兰;、杨花、兰;动物:动物:蝉蝉、蜂、雁、杜鹃、凤凰等;、蜂、雁、杜鹃、凤凰等;此外还有山泉、瀑布、石灰等。此外还有山泉、瀑布、石灰等。(1 1)表现)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时代和社会状况,借事物讽喻;,借事物讽喻;(2 2)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

    5、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持清白的高尚情操;(个人节操个人节操)(3 3)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政治仕途政治仕途)(4 4)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表达)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表达喜喜好兴趣好兴趣;(5 5)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心境。房兵曹胡马房兵曹胡马(唐)杜甫(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鉴赏一鉴赏一

    6、状:神清骨峻状:神清骨峻静态静态动态动态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实写实写非凡才能非凡才能品质笃诚品质笃诚艺术特点:大笔勾勒、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艺术特点:大笔勾勒、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期望、鼓励房兵曹为国立功期望、鼓励房兵曹为国立功抒发建功立业,封侯万里的抱负抒发建功立业,封侯万里的抱负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

    7、神。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大意:房兵曹的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瘦骨棱棱好比刀锋。两耳尖锐如同竹削,四蹄轻快犹如乘风。所向之地空阔广漠,不怕险阻真可托生死。(二)探究问题 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明确: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俊、明确: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俊、奔驰生风、纵横驰骋。奔驰生风、纵横驰骋。“竹批双耳峻,风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入四蹄轻”,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其品质,秉性诚笃,对主人忠诚尽力概。其品质,秉性诚笃,对主人忠诚尽力。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可谓“写意

    8、传神”,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以及你感受到的胡马的神韵。明确:(明确:(1)“批批”和和“入入”两个动词极其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微妙逼真。全诗既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微妙逼真。全诗既是写马驰骋万里,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是写马驰骋万里,更是诗人

    9、自己志向的写照。(2)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4、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联,说说理由。第一联:写马的出身不凡,勾勒出马神清骨峻的形象;语言凝练而形象。(答出第一点即可给满分,只答“语言凝练而形象”,给2分)第二联:以“竹批”比喻马耳之坚挺直竖,以“风入”形容马奔跑之迅疾轻快,一静一动写出马非凡的气概。用词准确形象。第三联:运用虚写(抒情)表现马纵横驰骋,超越任何险阻,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诗人完全把马当作了生死相依的

    10、挚友,感情强烈而真挚。第四联:“骁腾有如此”一句总括全诗,含义极为丰富,既是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本领,又是对房兵曹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意思对即可,3点答对其中的两点得满分)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1、咏物言志,虚实结合,绘形绘声 诗的前四句是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后四句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写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

    11、现。2、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叙事:前四句写马之形状。议论:“所向”两句写马的性情。抒情:后面两句写马的超凡才华,表现了诗人垢思想蝉蝉 李商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我亦举家清清。落拓士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悲蝉悲己,自叹身世自叹身世清高、清贫清高、清贫飘零之慨,思乡之情飘零之慨,思乡之情以蝉自警以蝉自警衬托衬托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艺术手法:以物喻己,拟人衬托艺术手法:以物喻己,拟人衬托颔联颔联: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蝉彻夜悲鸣,叫

    12、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颈联颈联:我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我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漂泊无定,丢下的家乡田园,卑微,俸禄微薄,漂泊无定,丢下的家乡田园,早已是一片荒芜。早已是一片荒芜。首联首联:蝉因栖息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蝉因栖息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它含恨鸣叫不停,却是徒劳的。以果腹;它含恨鸣叫不停,却是徒劳的。尾联尾联: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多

    13、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也和你一样清寒。诗意:诗意:1诗的首联从哪些方面写了蝉的形象?明确:从蝉所处的环境、鸣叫声等方面来描明确:从蝉所处的环境、鸣叫声等方面来描写,突出蝉生性高洁的形象。写,突出蝉生性高洁的形象。“高高”指蝉栖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所以“难饱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由“难饱难饱”而引出而引出“声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来,所以哀中又有“恨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为不能使它摆脱难

    14、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劳的。2、诗的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什么作用?明确:衬托手法。用明确:衬托手法。用“一树碧无情一树碧无情”来衬托来衬托“五五更疏欲断更疏欲断”,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并不为它的“疏欲断疏欲断”而悲伤

    15、憔悴,显得那样冷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3、本诗中写作者处境艰难的有哪些诗句,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些诗句与咏蝉有什么联系?明确:(明确:(1)处境艰难的诗句是)处境艰难的诗句是“薄宦梗犹泛,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故园芜已平”。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

    16、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象大水中的木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2)这两句离开咏蝉,纯写诗人遭际,好象和)这两句离开咏蝉,纯写诗人遭际,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但暗中还是有联系的。上文的咏蝉无关,但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薄宦”同同“高难饱高难饱”、“恨费声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体现出此诗物我分合的灵动笔法。味就更明白了,体现出此诗物我分合的灵动笔法。1 1、李商隐

    17、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特点?、李商隐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特点?2 2、诗人是怎样描写蝉的形象的?、诗人是怎样描写蝉的形象的?3 3与本诗相比,骆宾王的与本诗相比,骆宾王的咏蝉咏蝉、虞、虞世南的世南的蝉蝉寄托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感慨。寄托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感慨。思考探究:思考探究:n1 1、诗人笔下的蝉处于高树,餐风饮露,因难饱而、诗人笔下的蝉处于高树,餐风饮露,因难饱而哀鸣,却无人怜悯。蝉声快要断绝了,却是哀鸣,却无人怜悯。蝉声快要断绝了,却是“一一树碧无情树碧无情”,那么冷酷淡漠。这,那么冷酷淡漠。这“蝉蝉”的处境是的处境是困窘的困窘的。(。(“高难饱高难饱”,鸣,鸣“徒劳徒劳”,声,声“欲断欲断”,树

    18、,树“无情无情”)n2 2、拟人手法,、拟人手法,“难饱难饱”“”“恨恨”写处境艰难,含恨写处境艰难,含恨哀鸣;对比的手法,将蝉哀鸣;对比的手法,将蝉“高难饱高难饱”,“五更疏五更疏欲断欲断”的悲伤凄凉的状态与碧树的无情作了对比。的悲伤凄凉的状态与碧树的无情作了对比。咏蝉咏蝉骆宾王骆宾王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蝉虞世南虞世南垂緌饮垂緌饮清露清露,流向出,流向出疏桐疏桐。居高居高声声自自远,非是远,非是藉藉秋风。秋风。外形、食性

    19、、鸣叫外形、食性、鸣叫生性高洁生性高洁衬托衬托以蝉自喻,品性高洁,抒发不遇于时之感慨。以蝉自喻,品性高洁,抒发不遇于时之感慨。蝉蝉 虞世南虞世南 n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n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喻指清高尊喻指清高尊贵的人。贵的人。1、蝉的形象有怎样特点?蝉比喻什么?、蝉的形象有怎样特点?蝉比喻什么?2 2、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自能声名远播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表达

    20、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在狱咏蝉在狱咏蝉 骆宾王骆宾王n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n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n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n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自喻高洁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寄以蝉自喻高洁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寄托了自己清白正直却蒙受谗言而被下狱的愤懑。托了自己清白正直却蒙受谗言而被下狱的愤懑。本诗寄托诗人什么感慨?本诗寄托诗人什么感慨?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患

    21、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一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海棠海棠苏轼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只恐夜深花睡去,夜深花睡去,更更烧高烛照红妆。烧高烛照红妆。视觉视觉嗅觉嗅觉高洁高洁柔美柔美环境烘托环境烘托爱花心事爱花心事此诗作于元丰七年(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作者时在黄州贬所。迁客放),作者时在黄州贬所。

    22、迁客放臣的失意、孤独、寂寞等等心绪是在所难免的,但诗人却臣的失意、孤独、寂寞等等心绪是在所难免的,但诗人却能在本诗中作如此豪放语(三四句)。足见其能在本诗中作如此豪放语(三四句)。足见其“不以物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己悲”的从容、达观的心态。的从容、达观的心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拟人拟人(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个读、齐读)大意:微风吹拂,海棠花泛着光泽显得越发大意:微风吹拂,海棠花泛着光泽显得越发高洁美丽,香雾弥散月儿转过回廊。只怕夜高洁美丽,香雾弥散月儿转过回廊。只怕夜静更深,海棠已经睡去,所以我点亮红烛,静更深,海棠已经睡去,所以我点亮红烛,去去照海棠花。照海棠花。(二)探究问题1、前

    23、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特点?、前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特点?明确:视觉(颜色)、嗅觉(香味)写明确:视觉(颜色)、嗅觉(香味)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2、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明确: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用:(1)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袅袅”写其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2)暗)暗示出作者幽

    24、寂孤独的心理。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3、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明确:采用烘托、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开头明确:采用烘托、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开头就以一个空蒙迷幻的境界,从侧面渲染,表就以一个空蒙迷幻的境界,从侧面渲染,表现出海棠花的高洁与美丽。在诗人的想象现出海棠花的高洁与美丽。在诗人的想象(拟人)之中,面前的这株海棠会像人一样(拟人)之中,面前的这株海棠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便燃烛照花。以因夜深而睡去,便燃烛照花。以“花睡去花睡去”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引出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引出人花对话,唯恐花睡去,表达了爱花惜花之人花对话,

    25、唯恐花睡去,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盛事不再的主情,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盛事不再的主旨。旨。4.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以人喻花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花与人融为一体,更加彰显了诗人的爱花之爱花之情情。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惜牡丹花惜牡丹花

    26、白居易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夜惜衰红把火看。海棠海棠 苏轼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更烧高烛照红妆。这两首诗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这两首诗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这二首诗都写到了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

    27、空蒙迷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

    28、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沉感慨。山园小梅山园小梅 林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1 1、看题目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 2、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物象的形态特征,

    29、紧扣文本,紧扣文本。3 3、找、找“物物”与与“人人”的契合点,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4 4、关注表现手法。、关注表现手法。常用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的手法。5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指特点析感情析感情小结: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三步到位:三步到位:第第1 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第2 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第3 3步:分析表现手法步:分析表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209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