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23 定量实验.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421830
  • 上传时间:2020-04-0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96.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23 定量实验.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23 定量实验 2013 2019 高考 化学 分类 解析 专题 23 定量 实验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1 专题专题 23 定量实验定量实验 2019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2019北京理综,26,12分】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 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 L1 KBrO3标准溶液; 取v1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废水; 向中加入过量KI; 用b mol 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 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 mL。 已知:I2+2Na2S2O3=2NaI+ Na2S4O6 Na2S2

    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 (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_。 (5)KI与KBrO3物质的量关系为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_。 (6)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 (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g L1(苯酚摩尔质量:94 g mol 1)。 (8)由于 Br2具有_性质,中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造成测定 结果偏高。 (1)容量瓶(1 分) (2) 3 BrO+5Br-+6H+=3Br2 +3H2O(2 分)

    3、(3)(2 分) (4)Br2过量,保证苯酚完全反应(1 分) (5)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KBrO33Br26KI,若无苯酚时,消耗 KI 物质的量是 KBrO3物质的 量的 6 倍,因有苯酚消耗 Br2,所以当 n(KI)6n(KBrO3)时,KI 一定过量(2 分) 2 (6)溶液蓝色恰好消失(1 分) (7) 13 2 (6avbv )94 6v (2 分) (8)易挥发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滴定与物质含量测定。 (1)准确称量 KBrO3固体配置溶液所 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因而该空填容量瓶、 量筒; (2)KBrO3溶液中加入

    4、 KBr和 H2SO4,溶液颜色呈棕黄色,说明生成 Br2,根据缺项配平 可知该离子方程式为 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 (3)苯酚和溴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2,4,6-三溴苯酚,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测量过程是利用一定量的溴分别与苯酚和 KI 反应,注意溴须反应完全,且一定量溴 的总量已知,部分溴与 KI 反应生成的 I2可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量,进而计算出与 KI反 应的溴的消耗量, 将一定量溴减去与 KI反应的溴的消耗量, 可得与苯酚反应的溴的消耗量, 因而一定量的溴与苯酚反应完,必须有剩余的溴与 KI反应,中反应结束时,若溶液显黄 色说明苯酚反

    5、应完,且有溴剩余,以便与 KI反应,故原因为中生成的 Br2与废水中苯酚 完全反应后,中溶液颜色为黄色,说明有 Br2剩余,剩余 Br2与过量 KI反应,从而间接计 算苯酚消耗的 Br2; (5)中反应为 KBrO3 + 5KBr + 3H2SO4=3K2SO4+ 3Br2 + 3H2O 可知 3n(KBrO3)=n1(Br2), 中 Br2部分与苯酚反应,剩余溴的量设为 n2(Br2)(n1(Br2)n2(Br2))在中反应为 Br2+2KI=I2+2KBr,若剩余溴完全反应,则 n(KI) 2n2(Br2),推知 n(KI)6n(KBrO3);因而当 n(KI)6n(KBrO3),KI一定

    6、过量; (6)中含碘的溶液内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随着 Na2S2O3溶液滴入,蓝色变浅直至消 失,因而当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 30s不变色; (7)n(BrO3-)=av1 10-3mol,根据反应 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可知 n(Br2)=3av1 10-3mol,溴分别与苯酚和 KI 反应,先计算由 KI 消耗的溴的量,设为 n1(Br2), 根据 I2+2Na2S2O3=2NaI+Na2S4O6可知 I22Na2S2O3,又 Br2+2I-=I2+2Br-可知 Br2 I2,可得 Br22Na2S2O3

    7、,n(Na2S2O3)= bv3 10-3mol,n1(Br2)= 1 2 bv3 10-3mol,再计算由苯酚消耗的溴的 3 量,设为 n2(Br2)= n(Br2)- n1(Br2)=( 3av1- 1 2 bv3) 10-3mol,苯酚与溴水反应的计量数关系为 3Br2C6H5OH,n(C6H5OH)= 1 3 n2(Br2)=(av1- 1 6 bv3) 10-3mol,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13 2 1 (av -bv )mol 94g/ mol 6 v L = 13 2 94(6av -bv ) 6v mol; (8)中生成的溴须被苯酚和 KI完全反应掉,而溴有挥发性,反应时须在密闭

    8、容器中进 行。 2018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1.(2018 全国理综,26,14 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 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 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 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2)利用 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 中 溶解,

    9、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 100 mL 的 中,加蒸馏水至 。 滴定:取 0.009 50 molL-1的 K2Cr2O7标准溶液 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 KI,发生反 应:Cr2O72-+6I-+14H+ 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 生反应:I2+2S2O32- S4O62-+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 , 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 3 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 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 %(保留 1 位小数)。 1.(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1 (吸)取上层清液,滴入 BaCl2 (2)烧杯(1 分) 容量

    10、瓶(1 分) 刻度(1 分) 蓝色褪去(1 分) 95.0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 含量测定等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计算能力。(1) 欲检验市售 Na2S2O3中是否含有 SO42- 4 得澄清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使 S2O32-完全反应(S2O32-+2H+=S+SO2+H2O) , 以避免生成 BaS2O3沉淀,对检验产生干扰,产生的现象是出现乳黄色浑浊,并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说明市售 Na2S2O3中含有 SO42-。 (2)配制溶液时称取的样品应在烧杯中溶解,溶解、冷却至室温后 全部转移至

    11、100 mLI2 遇淀粉溶液显蓝色来判断 滴定终点时,当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题中反应可 得:Cr2O72-3I26S2O32-,则 1.200 0 g 样品中含有 Na2S2O35H2O 的质量= 2017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1.【2017 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卷】卷】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 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 H3BO3;NH3 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 。 (2

    1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 的名称是 。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1,关闭 k2、k3,加热 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 k1,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原因是 ;打开 k2放掉水。重复操作 23 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 液,用蒸馏水冲洗 d,关闭 k3,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1,加热 b,使水蒸气进入 e。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 m 克进行测定, 滴定 g 中

    13、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L-1的盐酸 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样品的纯度 %。 【答案】(1)避免 b 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5 (3)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OH-NH3+H2O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5)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1)水蒸气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暗示:烧瓶内可能产生大量水 蒸气,气压增大。(3)实验装置中液体倒吸,要利用气压差原理解释。(4)对于定量实验,要防止 氨气逸出,采用办法之一是液封。铵盐与碱反应生成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了使氨气完全逸出, 需要加热;中空双层玻璃瓶传热较慢。(5)计算时抓

    14、住氮元素守恒。(1)导管 a 与大气相通,其作 用是避免烧瓶内气压过大,发生危险。(2)加热液体时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冷 凝管有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等,要指明。(3)停止加热,瓶内水蒸气冷凝,气体压强减小, 会引起 g 中液体倒吸入 c 中,利用蒸馏水倒吸来洗涤仪器 e、f。(4)止水夹 k3处可能漏气,导 致测定的 N 元素质量分数偏低,故 d 中保留少量水起液封作用,防止氨气逸出。e 中发生的主 要反应是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需要加热,使氨气全部逸出。“中空双层玻璃瓶”考生比较陌生, 可以联想平时生活中保温玻璃瓶来分析问题。(5)n(N)=n(NH3)=n(HCl)= mol

    15、,w(N)= 100%=%。C2H5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5,w(C2H5NO2)=%= %。 【名师点晴】本题属于定量实验,操作比较复杂,字母多,对考生阅读能力、心理素质要求高。 细心研究本题可以发现,该题是在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实验题的基础上创新组合而成的:(1)运用气 压差原理解释实验现象、说明原因。2016 年全国卷实验题要求描述“倒吸现象”,而 2017 年全 国卷实验题要求解释“倒吸原因”。(2)2014 年全国卷实验题测定晶体组成,其中,将晶体中 氨释放出来,用盐酸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并联系氯化银沉淀滴定进行 相关计算,考查了溶度积、长导管作用,利用水蒸气排

    16、出氨气。通过比较发现,2017 年全国卷 和 2014 年全国卷实验题有较多相似之处。(1)注重研究高考真题。在高考备考中要精选近十 年经典高考题进行训练, 熟悉高考考查方向和角度。 (2)加强定量实验探究。 全国卷由性质探究、 气体制备实验转向定量实验, 定量实验离不开误差分析和计算, 这两个方面是难点和试题区分点。 (3)强化方法指导。研究实验多采用比较、归纳法,找到不同实验的共同点。例如,冷凝管作用、 直导管作用等。(4)滴定实验是定量分析的关键,归纳、整理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使用的仪器、操作方法及误差分析等。 2.【2017年高考年高考全国卷全国卷卷卷

    17、28 题题】(15 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 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 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 KI)混 合,反应生成 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酸化、滴定 6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 I-还原为 Mn2+,在暗处静置 5 min,然后用标准 Na2S2O3 溶液滴定生成的 I2(2 S2O32-+I22I-+ S4O6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2)“氧的固

    18、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 剂瓶和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 及二 氧化碳。 (4)取 100.00 mL 水样经固氧、 酸化后, 用 a mol L-1 Na2S2O3溶液滴定, 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终点现象为 ;若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 mg L-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 。(填“高”或“低”) 【答案】(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O2+2Mn(

    19、OH)22MnO(OH)2 (3)量筒 氧气 (4)蓝色刚好褪去 80ab (5)低 【解析】本题结合水中溶解氧量的测定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误差分析。 (1)取水样 时避免扰动水体表面, 这样能保证所取水样中溶解氧量与水体中实际溶解氧量基本相同, 以减小 实验误差。(2)根据水样与 Mn(OH)2碱性悬浊液反应生成 MnO(OH)2,可写出固氧的反应为 O2+2Mn(OH)22MnO(OH)2。(3)由于 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无需 用容量瓶,只需粗略配制,故配制 Na2S2O3溶液时,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所用蒸馏水 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

    20、,这样能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和 CO2,且能杀菌。(4)根据可 知 MnO(OH)2能将水样中的 I-氧化为 I2,滴定过程中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在滴定终点前 I2遇淀 粉 变 蓝 , 达 到 滴 定 终 点 时 , I2完 全 被 消 耗 , 溶 液 蓝 色 刚 好 褪 去 。 根 据 关 系 式 O22MnO(OH)2 2I24Na2S2O3,结合消耗 n(Na2S2O3)=a mol L-1 b 10-3 L=ab 10-3 mol,可求出 100.00 mL 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为1/4ab 10-3 mol 32 g mol-1=8ab 10-3 g=8ab mg,则该水样中溶 解氧的含

    21、量为 8ab mg 0.100 00 L=80ab mg L-1。(5)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 读取的 Na2S2O3标准液体积偏小,根据关系式 O24Na2S2O3,可知测定的溶解氧的含量偏低。 【名师点睛】本题需根据多个反应计算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了减少运算量,可结合所给化 学反应通过某种或某几种物质找出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间的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即利用关系 式法,如本题通过 MnO(OH)2 、I2可找出关系式 O24Na2S2O3。在类似多步计算的题目中均可以 采用关系式法解题。 3.【2017年高考年高考天津卷天津卷 9 题题】 (18 分)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

    22、测定 NaI 等碘化物溶液中 c(I-), 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 AgNO3基准物 4.246 8 g(0.025 0 mol)后,配制成 250 mL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 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 100 mL 0.100 0 mol L-1 NH4SCN 标准溶液,备用。 .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 NaI 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 b.加入 25.00 mL 0.100 0 mol L-1 AgNO3溶液(过量),使 I-完全转化为 AgI 沉淀。 c.加入 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7 d.用

    23、0.100 0 mol L-1 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AgSCN 沉淀后,体 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 NH4SCN 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 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3)滴定应在 pH0.5 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 。 (4)b 和 c 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 (5)所消耗的 NH4SCN 标准

    24、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 c(I-)= mol 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 NH4SCN 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 (7)判断下列操作对 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在配制 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 【答案】(1)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AgNO3见光分解 (3)防止因 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 Fe3+的水解) (4)否(或不能) 若颠倒,Fe3+与 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

    25、0 0.060 0 (6)用 NH4SCN 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偏高 偏高 【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滴定法测定 NaI 溶液中 c(I-)。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 定分析方法。 本题的滴定原理为 Ag+I-AgI、 Ag+SCN-AgSCN, 指示剂为 NH4Fe(SO4)2, 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淡红色,滴定过程中定量关系为 n(Ag+)=n(I-)+n(SCN-)。(1)配制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溶液,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250 mL(棕色)容量瓶、胶 头滴管。(2)AgNO3见光容易分解,因此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3)滴定实验中用 NH4Fe(S

    26、O4)2 溶液作指示剂,Fe3+容易发生水解,影响滴定终点判断,因此控制 pH5 mg L-1,作为饮用水源达标。(7)若溶液的 pH 过低,则溶液酸性过强。在酸性条件 下,H+能与 S2 O32-发生反应生成 SO2等;氧气能将 I-氧化,生成的碘单质能与生成的二氧化 硫发生反应,使实验产生误差。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滴定实验及其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以水中溶氧量的测定为载体,考查了物质含量的测定、滴定实验及其计算 的知识。 考查的知识点来源与课本而略高于课本, 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 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掌握滴定操作的一般步骤和计算方法。解答本题时,能够顺

    27、 利的配平方程式并找到物质间的定量关系是计算的基础和关键, 解答时还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这是本题的易错点。 2【2016 年高考浙江卷】年高考浙江卷】(15 分)无水 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 原料制备无水 MgBr2,装置如图 1,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 1 三颈瓶中装入 10 g 镁屑和 150 mL 无水乙醚;装置 B 中加入 15 mL 液溴。 步骤 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 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 0 ,析出 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 4 室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 0 ,析

    28、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 热至 160 分解得无水 MgBr2产品。 已知:Mg 与 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MgBr2 +3C2H5OC2H5MgBr2 3C2H5OC2H5 请回答: 10 (1) 仪 器 A 的 名 称 是 。 实 验 中 不 能 用 干 燥 空 气 代 替 干 燥 N2, 原 因 是 。 (2)如将装置 B 改为装置 C(图 2),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 (3)步骤 3 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 。 (4)有关步骤 4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 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涤晶体可选用 0 的苯 C.加热至 160 的主

    29、要目的是除去苯 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 (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 EDTA(简写为 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Y4- MgY2- 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 。 测定前,先称取 0.250 0 g 无水 MgBr2产品,溶解后,用 0.050 0 mol L-1的 EDTA 标准溶 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 mL, 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 (以 质量分数表示)。 【答案】(1)干燥管 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MgO 阻碍 Mg 与 Br2的反应 (2)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 (3)

    30、镁屑 (4)BD (5)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装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 出,重复 23 次 97.5% 【解析】本题以无水 MgBr2的制备为载体,考查有关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等相关化学 实验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等的掌握情况。 (1)装置图中仪器 A 为干燥管;镁有很强的金属活性,极易与 O2反应生成 MgO,MgO 沉积 在表面会阻止镁与溴的反应, 所以不能用空气代替 N2。(2)原装置采用通入的 N2带动挥发的 溴进入三颈瓶中,若用 C 装置代替 B 装置,则锥形瓶中的液溴将被快速地压入三颈瓶中, 使反应过快,短

    31、时间产生大量的热而引发危险。(3)步骤 3 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是未反应的 镁屑。 (4)95%乙醇中含有的水会造成产物的分解, 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三乙醚合溴化镁分解 得到无水溴化镁,所以 A、C 项不正确;步骤 4 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所以应 以苯作为洗涤剂洗涤,B、D 项正确。(5)洗涤滴定管的方法为:从滴定管的上口加入少量 待装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洗涤液,重复 23 次。 n(EDTA)=n(MgBr2)=26.50 mL 0.050 0 mol L-1 10-3 L mL-1=0.001 325 mol, m(MgBr2)=0.001 325

    32、mol 184 g mol-1=0.243 8 g,纯度为 100%=97.5%。 11 【考点定位】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混合物的计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实验题一定要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关键问题。识别实验仪器和使用方法。掌 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注意问题。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水洗-润洗-装液-读数-取液 -读数-滴定-读数,通常实验重复 2-3 次,取平均值计算。在洗涤过程中注意滴定管要用待 装溶液润洗,但锥形瓶不能润洗。注意读数要保留两位小数。 3【2015 浙江理综化学】浙江理综化学】(15 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 的制取。 实验(

    33、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 0.010 0 mol L-1的 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 100.00 mL 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 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 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一)

    34、中的仪器名称:仪器 A ,仪器 B 。 (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 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 为 %。 (3)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 步骤 X 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下列有关步骤 Y 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 A.应控制 NaOH 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 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实验(二)中操作 Z 的名称是 。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答案】(1)坩埚 500 mL 容量瓶 (2)如图 20.00 mL 0.63

    35、5 (3)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AB 过滤 (4)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解析】本题以海带中碘含量测定、由海带制备单质碘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知识与 技能的掌握。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素养,分析与推断能力,关键信息的获取与正确运用能力。 仪器 A 是坩埚;定容时需用到 500 mL 容量瓶;实验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的 AgNO3标准溶液为 20.00 mL,若设所得海带浸取原液中 I-浓度为 x mol L-1,则 0.010 0 20=100x,x=0.002 0,原样品 中 碘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36、0.002 0 mol L-1 500 10-3 L=1 10-3mol; 质 量 为127 g mol-1 1 10-3 mol=0.127 g;百分含量为 100%=0.635%。步骤 Y 的目的是将碘转化为 离子形式,反应所用碱液的浓度要合适,同时应该控制碱液的量。操作 Z 应为过滤。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定量实验、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流程分析与应用,涉及仪器 识别、仪器选择与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操作等 【名师点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对常见仪器或试剂的主要用途和 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考察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 类推或计算一些具体的化学问 题

    37、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中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赋予较多的关注, 其中就包括对 定量实验的设计的考查, 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题给实验情境中适当迁移, 准确把化学实验基 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运用到某些类似的定量实验中去, 解决一些原理和操作较简单的定量 问题。它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也是考试 大纲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现行高中教材中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定量实验的完成, 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实践 13 或进一步学

    38、习打下必要的良好基础, 这也是构成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中对定 量实验涉及的计量仪器的考查主要包括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温度计和 pH 试 纸等,从考查的要求看,主要是识记层次,考查学生对常见计量仪器的结构、用途、读数和 使用方法的认识。 4【2015 四川理综化学】四川理综化学】(13 分)(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 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 260 和 400 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 1:连接装置 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

    39、试剂(装置 B 盛 0.500 0 mol/L 盐酸 70.00 mL)。通入 N2排尽空气后,于 260 加热装置 A 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 N2。品红 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 B,加入指示剂,用 0.200 0 mol/L NaOH 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 NaOH 溶液 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 (1)仪器 X 的名称是 。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编号)。 a.盛装 0.200 0 mol/L NaOH 溶液 b.用 0.200 0 mol/L NaOH 溶液润洗 c.读数、记录 d.查漏、清洗 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40、 (3)装置 B 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ol。 实验 2:连接装置 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 N2排尽空气后,于 400 加 热装置 A 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 N2。观察到装置 A、D 之 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 D 内溶液中有无。进 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 D 内溶液中有,无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5)装置 B 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 (6)(NH4)2SO4在 4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圆底烧瓶 (2)dbaec (3)0.03 (4

    41、)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完全 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 (5)NH3或氨气 14 (6)3(NH4)2SO44NH3+N2+3SO2+6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仪器的识别与使用,以及对物质检验、元素 化合物性质的理解与计算能力。(1)根据仪器 X 的形状特点可知其为圆底烧瓶。(2)使用滴定 管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并对其进行清洗;然后用标准液润洗,防止对加入的标准液造成稀 释;润洗后加入标准液,并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防止对量取的液体体积造成误差;最后读数、 记录数值。故正确的顺序为 dbaec。(3)装置

    42、B 中的盐酸吸收 NH3,设吸收的氨气为 x mol,则有 0.500 0 mol/L 0.070 0 L=x mol+0.200 0 mol/L 0.025 0 L,得 x=0.03。(4)取少量装置 D 中的溶 液,可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再滴加 BaCl2溶液,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产生,无沉 淀(BaSO4)产生。(5)装置 B 中所盛盐酸可吸收碱性气体,故吸收的是 NH3。(6)通过分析所给 信息可知(NH4)2SO4受热分解过程中被还原,故 N被氧化,而产物中无氮氧化物,故氧 化 产 物 为N2, 因 此 (NH4)2SO4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NH4)

    43、2SO4 3SO2+N2+4NH3+6H2O。 【考点定位】实验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睛】考纲明确要求考生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 验仪器装置图。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取材于教材、高于教材,注重创新是近年高考化学试题 的一大特点。 近年高考综合实验试题往往是在教材实验、 演示实验或考生已有实验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改进, 创设新情境, 提出新问题, 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题干给予的新信息,预测实验现象等。(2)药品使用创新、仪器功能拓展、实验操作

    44、改进创新和实验操作新途径开辟等。(3)面对新情境,能够正确提取并处理信息(准确提炼规 律、严密推理分析、做出合理解释等)。(4)面对新问题,能够全面深入思考, 合理优化结构, 准确深刻评价等。 5【2014 年高考北京卷第年高考北京卷第 27 题】 题】 (12 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 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 A,在高温下将 x 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 CO2、SO2。 气体 a 的成分是 。 若钢样中硫以 FeS 形式存在,A 中反应:3FeS+5O21 +3 。 (2)将气体 a 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采用滴

    45、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15 H2O2氧化 SO2的化学方程式: 。 用 NaOH 溶液滴定生成的 H2SO4,消耗 z mL NaOH 溶液。若消耗 1 mL NaOH 溶液相当于 硫的质量为 y 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 。 (3)将气体 a 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气体 a 通过 B 和 C 的目的是 。 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 。 【答案】(1)O2、SO2、CO2 Fe3O4 SO2 (2)H2O2+SO2H2SO4 (3)排除 SO2对 CO2测定的干扰 吸收 CO2 前、后吸收瓶的质量 【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气体 a 的成分为 C

    46、O2、SO2和过量的 O2。根据原子守恒 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3FeS+5O2Fe3O4+3SO2。(2)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二氧化 硫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消耗 1 mL 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 y g,则消耗 z mL 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 yz g,所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3)整 个装置要准确测定CO2的含量,故需要排除干扰气体SO2,由题给装置可知,活性二氧化锰的作 用是除去气体 a 中的 SO2,重铬酸钾和浓硫酸的作用是检验 SO2是否除尽。 通过测量二氧化 碳吸收瓶吸收 CO2前、后的质量计算出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考点定位】本题

    47、主要是考查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名师点晴】本题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知识模型为基础,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检验二氧化 硫、 二氧化碳, 要求学生对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能灵活运用。 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 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 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的能力。化学实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赋分较高,今后复 习备考多加关注。题目难度中等偏上。 6 【 【2014 年高考福建卷第年高考福建卷第 25 题】题】 (15 分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 )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

    48、取 采用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O5。装置中有 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 的反应为: 16 Na2SO3+SO2Na2S2O5 (1)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从装置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 (3)装置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 。 (4)证明 NaHSO3 溶液中 HSO3-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 号)。 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 Na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23 定量实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1830.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