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3 电化学综合应用.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3 电化学综合应用.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3 电化学综合应用 2013 2019 高考 化学 分类 解析 专题 13 电化学 综合 应用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专题 13 电化学综合应用 2017 年年 化学高考题化学高考题 1.【2017 年高考江苏卷 】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 和 Fe2O3 等杂质)为 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 NaHCO3 溶液,溶液的 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电解是电解熔融 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 (4)电解是电解 Na2CO3 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阴极产生的物 质 A 的化学式为 。 (5)铝
2、粉在 1 000 时可与 N2 反应制备 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l 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lN 的制 备,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Al2O3+2OH-2 AlO2-+H2O (2)减小 (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 O2氧化 (4)4 CO32+2H2O-4e-4 HCO3 +O2 H2 (5)NH4Cl 分解产生的 HCl 能够破坏 Al 表面的 Al2O3薄膜 【解析】 本题考查由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1)Al2O3为两性氧化物, 在 NaOH 溶液中会溶解生成 NaAlO2。 (2)加入的 NaHCO3与过量的 NaOH 反应,导致溶液的 pH 减小。(3)
3、电解 Al2O3时阳极上生成 O2,O2会氧化 石墨。(4)阳极上 OH-失去电子生成 O2,由 H2O 电离出的 H+可以与 CO32反应生成 HCO3。阴极上 H2O 放 电生成 H2。 2. 【2017年高考天津卷】 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 MnO2和少量Na2CrO4。 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 不易完全被水浸出, 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 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 并回收利用。回答和中的问题。 固体混合物分离利用的流程图 .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所加试剂 NaOH 的电子式为 ,
4、BC 的反应条件为 ,CAl 的制备方法称 为 。 (2)该小组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D 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 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 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 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 。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 TiO2 xH2O 的液态化合物,放 热 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
5、为 (写化学式)。 【答案】(1)加热(或煅烧) 电解法 (2)ac (3)2Cl2(g)+TiO2(s)+2C(s)TiCl4(l)+2CO(g) H=-85.6 kJ mol-1 (4)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 CrO42和 Cr2O72 NaOH 和 H2 【解析】本题考查化工流程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电解原理等。(1)NaOH 由 Na+和 OH-构成,电子式为 。根据题中图示转化关系,向溶液 A 中通入 CO2,发生反应:NaAlO2+2H2O+CO2 Al(OH)3+NaHCO3,沉淀 B 为 Al(OH)3,固体 C 为 Al2O3,B
6、C 的反应条件为加热或煅烧,Al2O3Al 的 制备方法为电解熔融氧化铝。(2)根据D 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 Cl2生成知温度对反应有 影响;滴加硫酸,引入 H+,又产生 Cl2,说明溶液的酸度对反应有影响。(3)该还原性气体为 CO,易水解生 成 TiO2 xH2O 的液态化合物为 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g)+TiO2(s)+2C(s)TiCl4(l)+2CO(g),结合 题意知 H=- 2=-85.6 kJ mol-1。(4)题图 2 中电解分离装置采用离子交换膜,根据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 移动,则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
7、浆液。在阳极室,CrO42发生可逆反 应:2 CrO42+2H+ Cr2O72+H2O,故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CrO42、Cr2O72。在阴极室,H2O 放 电:2H2O+2e-H2+2OH-,c(OH-)增大,且 Na+向阴极室移动,故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 NaOH、H2。 2016-2013 年年 化学高考题化学高考题 1 【2015 上海化学】 (12 分)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 盐等系列化工产品。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 (2)离子交换
8、膜的作用为 、 。 (3)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 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 位置流出。(选填a、 b、 c 或d) (4)KClO3可以和草酸(H2C2O4) 、硫酸反应生成高效的消毒杀菌剂 ClO2,还生成 CO2和 KHSO4等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室温下,0.1 mol/L NaClO 溶液的 pH 0.1 mol/L Na2SO3溶液的 pH。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Na2SO3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 浓度从大到 小的顺序为 。 已知: H2SO3 Ki1=1.54 10-2
9、Ki2=1.02 10-7 HClO Ki1=2.95 10-8 H2CO3 Ki1=4.3 10-7 Ki2=5.6 10-11 【答案】 (1) 2Cl 2H 2O Cl2H22OH (2)阻止 OH-进入阳极室,与 Cl2发生副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阻止阳极产生 的 Cl2和阴极产生的 H2混合发生爆炸。 (3)a d (4)2KClO3+ H2C2O4+ 2H2SO4= 2ClO2+2CO2+2KHSO4+2H2O (5)大于 SO32CO32HCO3HSO3 【解析】 (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的阳离子 H+在阴极得到电子变为 H2逸出,使附近的
10、水溶液显碱性,溶液 中的阴离子 Cl-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l 2H 2O Cl2H22OH 。 (2)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能使阴离子通过,这样阻止了 OH进入 阳极室,阻止 Cl 进入阴极室,使在阴极区产生的 NaOH 纯度更高。同时可以阻止阳极产生的 Cl 2和阴极产 生的 H2混合发生爆炸。 (3)随着电解的进行,溶质 NaCl 不断消耗,所以应及时补充。精制饱和食盐水从 与阳极连接的图中 a 位置补充,由于阴极 H+不断放电,附近的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 d 位置流 出;水不断被消耗,所以从 b 口不断加入蒸馏水,从
11、 c 位置流出的是稀的 NaCl 溶液。 (4)KClO3有氧化性, H2C2O4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 KClO3可以和草酸(H2C2O4)生成高效的消毒杀菌剂 ClO2,还生成 CO2 和 KHSO4等物质。 则根据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 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H2C2O4+ 2H2SO4= 2ClO2+2CO2+2KHSO4+2H2O。 (5)NaClO、Na2SO3都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 离产生的 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当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c(OH-)c(H+),所以溶液显碱性。形成盐 的酸越弱,盐水解程度就越大。消耗的离子浓度越
12、大,当溶液达到平衡时,剩余的离子浓度就越小。由于 H2SO3的 Ki2=1.02 10-7;HClO 的 Ki1=2.95 10-8,所以酸性:HSO3-HClO,因此溶液的 pH: NaClO Na2SO3。 由于电离程度:H2SO3 H2CO3HSO3-HCO3-,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Na2SO3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水 解程度:CO32SO32,所以离子浓度:SO32CO32;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HCO3- HSO3-。但是盐水解程 度总的来说很小,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在该溶液中 SO32、CO32、HSO3、HCO3 浓度从大 到小的顺序为 SO32C
13、O32HCO3HSO3。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离平衡常数在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应 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论、盐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中学 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和理论,要掌握其反应原理、规律、方法、比较依据,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判 断,得到相应的答案。 2 【2015 北京理综化学】 (节选)研究 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 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 CO2的原理: 。 用 该 装 置 产 生 的 物 质 处
14、 理 b 室 排 出 的 海 水 , 合 格 后 排 回 大 海 。 处 理 至 合 格 的 方 法 是 。 【 答 案 】 ( 4 ) a 室 : 2H2O-4e = O2+4H+, H+通 过 阳 离 子 膜 进 入 b 室 , 发 生 反 应 : HCO3 +H+=CO 2+H2O。 c 室的反应:2H2O+2e -=2OH-+H 2,用 c 室排出的碱液将从 b 室排出的酸性 海水调节至接近装置入口海水的 pH 【解析】(4) 海水 pH8, 显碱性, 需要 H+中和来降低海水的碱性, a 室发生阳极反应: 2H2O-4e = O 2+4H +, c(OH )下降,水电离平衡右移,c(
15、H+)增大,H+从 a 室进入 b 室,发生反应:HCO 3 +H+=CO 2+H2O。 c 室的反应:2H2O+2e-=2OH-+H2,用 c 室排出的碱液将从 b 室排出的酸性海水调节至接近装置入口海水 的 pH 。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电解等。 【名师点晴】本题以 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 生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利用守恒观点配平方程式,第(4)问利用电化学利用理论 从海水中提取 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体现了化学与环境保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3 【2015 北京理综化学】 (15 分)为
16、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 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 Fe3+和 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 I 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 II,目的是使实验 I 的反应达到 。 (2)iii 是 ii 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 ii 中 造成的影响。 (3) i 和 ii 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 Fe2+向 Fe3+转化。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 i 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外加 Ag+使 c(I )降低,导致 I-的 还原性弱于 Fe2+,用右图装置(a、b
17、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K 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 作 极。 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 U 型管左管滴加 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 该现象是 。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 ii 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 转化原因是 。 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 (6)实验 I 中,还原性:I Fe2+;而实验 II 中,还原性:Fe2+I,将(3)和(4) 、 (5)作对比,得出的 结论是 。 【答案】 (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加入 Ag+发生反应:Ag+I =AgI,c(I)降
18、 低;或增大 c(Fe2+)平衡均逆向移动(4)正 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Fe2+随浓度增大, 还原性增强 ,使 Fe2+还原性强于 I- 向 U 型管右管中滴加 1mol/L FeSO4溶液(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 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解析】 (1)待实验 I 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 II,目的是使实验 I 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根据实验 iii 和实验 ii 的对比可以看出是为了排除有 ii 中水造成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 的影响; (3)i.加入 AgNO3,Ag+与 I-生成 AgI 黄
19、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 + 2I-2Fe2+ + I2平衡逆向移动。 ii.加入 FeSO4,Fe2+浓度增大,平衡逆移。 (4)K 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 极为 Fe3+得电子,作正极; 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 U 型管左管滴加 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I-离子浓度 减小,2Fe3+ + 2I-2Fe2+ + I2平衡左移,指针向左偏转。 (5)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是 Fe2+浓度增大, 还原性增强 ; 与 (4) 实验对比, 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后, 向 U 型管右管中滴加 1mol/L FeSO4溶液。 将 (3)和(4) 、
20、 (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 改变可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导致平衡移动。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电化学、以及化学实验设计等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以2Fe3+2I-2Fe2+I2反应中 Fe3+和 Fe2+的相互转化为基本素材,考查化学平衡状态 的判断、平衡的移动、原电池原理、化学实验设计等内容,要求学生在解答本题时能充分接受、吸收、整 合所给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同时本题第(2) (5)等小问也体现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 查。题目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时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4 【2015 海南化学】 (节选)银是一种
21、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 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4)右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答案】 (4)Ag+e- =Ag 【解析】 (4)该原电池的实质是 Cu 与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Ag 单质,所以正极是生成 Ag 单质的还原 反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名师点睛】以银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2015 安徽理综化学】 (节选)C、N、O、Al、Si、Cu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 Al、Cu 片插入浓 HNO3中组成原电池
22、(图 1) ,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 (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2 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 Al 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 _,溶液中的 H+向 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 _。 【答案】 (4)2H+ + NO3 +e =NO2 + H2O 正 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 Al 进一步反应。 【解析】 (4)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为:2H+ + NO3 +e =NO2 + H2O ; 在电场作用下,阳 离子向电池正极移动,由图像得 t1时刻电流方向改变,说明电负极发生改变,Al 因为发生钝
23、化不再进一步 反应。 【考点定位】本题属于实验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等知识。 【名师点睛】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关键在于理解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这个原理来判断正负 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再根据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题干信息书写电极反应式。 6 【2015 重庆理综化学】 (节选)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 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5)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 环境中的 Cl-扩散到孔口, 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 用 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