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考前保分课件:古诗鉴赏之情感把握.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考前保分课件:古诗鉴赏之情感把握.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通用版 考前 课件 古诗 鉴赏 情感 把握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情感把握古诗鉴赏练前提醒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对于这种题型,要从审题、答题两方面努力。(1)审题,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是分析还是概括(说明);是整体还是局部。(2)答题:一方面,从微观入手,即理解并体悟“意象”的内涵,联系诗词创作的背景(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诗中表明情感倾向的“直接情语”和“间接情语”。另一方面,从宏观入手,即从梳理作者“起、承、转、合”的思路,从章法或结构的角度,逐句分析,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内容。要特别关注关键诗句,如首句、尾句,尤其是尾句,诗人一般会“卒章显志”。因此,从尾句入手,细析层次,细品语言,可以化难为易,事
2、半功倍。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阅读文签:七律用典抒情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注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读懂点睛:(1)请勾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2)结合注释和诗歌中的意象,思考“愁”的内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的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B.颔联“碧玉调将空
3、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景象,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情景,渲染出萧瑟的氛围。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解析“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错。从注释来看,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投降派为伍的坚贞节操。应为“用典抒情”。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知己之叹。秋夜自斟自饮,昭仪亦无知音,两人都一样孤
4、独,愁苦无人理解。故土之思。远离故乡,辗转飘零,孤居馆舍,眼前的凄冷景象勾起“故乡心”。亡国之痛。雨夜难眠,“挑灯看剑”,无力报国,暗含国破家亡之痛。(每点2分)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读诗指导首联的开头,分别写了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写出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颔联,写自己的知音少,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颔联上句说空有黄金之台,下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写作者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同时含有其洁身自好,不与元
5、人贵族和宋室投降派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用孤灯夜雨衬托对宋室的追念,抒发亡国之痛。尾联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答题点拨解答时,首先点明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从诗歌标题“秋日酬王昭仪”来看,“酬”说明这是酬赠诗,且从注释来看,二人境遇相似,都具有亡国之痛。首联“挑灯看剑泪痕深”化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句子,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愁到浓时酒自斟”写出了二人秋夜自斟自饮,“少知己”表明作者缺少像王昭仪那样的知己,表现出其缺少知己的感慨;颈联中的“孤馆梦”“故乡心”写出了作者远离家乡的孤苦之情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6、尾联“庭前昨夜梧桐雨”写出了作者夜晚难以入眠,这里流露出作者对国家灭亡的伤痛之情。白话译诗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详宝剑不觉泪痕已深。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的衣襟。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阅读文签:七律家国情怀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洛城:洛阳。胡骑:“安史之乱”的叛军。剑
7、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读懂点睛:(1)请勾画出诗歌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2)结合标题和注释,思考诗歌表达的情感。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了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上句的“草木变衰”与下句的“老”相互呼应,传递出悲凉沉郁的意味。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这种举动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是言近旨远,辞约情丰。解析“直抒胸臆”错,此
8、处为叙事抒情,应是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思。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了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了亲人分离,思亲情深。恨战乱之久。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了听到连战告捷的喜讯,更加急切地盼望平定叛乱。(必须结合诗句分析,每点2分)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这首诗”“哪些”“情感”“简要分析”。读诗指导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首联中的“一别”“长驱”以及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
9、凉的遭遇。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来到四川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中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颈联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通过对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家忆弟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恨别”。尾联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