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学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基础知识 讲义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经部经部-精深的思想:领会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精深的思想:领会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小学小学-神奇的汉字:开启中国文化典籍之门的管钥神奇的汉字:开启中国文化典籍之门的管钥史部史部-悠久的历史:把握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悠久的历史:把握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子部子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运用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运用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集部集部-璀璨的文学:体味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咏叹璀璨的文学:体味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咏叹 国学基础概述国学基础概述 综述综述论证内容论证内容国学基础国学基础 概概 述述 一、何为国学一、何为国学(一)国学概念(定义、名称、大师论
2、谈、分类、地(一)国学概念(定义、名称、大师论谈、分类、地 位)位)1.定义定义 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又称又称“汉学汉学”或或“中国学中国学”,指传指传 统的中华科学、文化与学术。统的中华科学、文化与学术。即一国之所学也。即一国之所学也。2.国学名称源起国学名称源起 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代的太学、国子监。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自西学东渐、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自西学东渐、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
3、学,时人把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我国的“六艺、五术六艺、五术”“”“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统统称统统称之为之为“国学国学”。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1906年年9月,章太炎在日本发起月,章太炎在日本发起“国学讲习会国学讲习会”,不久成立,不久成立国学振起社。国学振起社。1907年,刘师培、邓实、章太炎等人创办
4、年,刘师培、邓实、章太炎等人创办国粹学报国粹学报。1922年年4至至6月,章太炎在上海讲授月,章太炎在上海讲授“国学国学”,其记录稿由现,其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曰国学概论国学概论。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四大名师入驻讲学。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四大名师入驻讲学。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分流发展。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
5、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开放以来,“国学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寻根”热,九十年代热,九十年代“国学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
6、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新定位。3.国学大师谈国学国学大师谈国学 1)章太炎在其)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籍之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为辨书籍之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文学应用。2)国粹派邓实在)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有之学也。有地
7、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国粹学报第第19期)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3)吴宓认为:)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全体而言”。4)胡适认为: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们的国故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国
8、故学,简称为国学,简称为国学”。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其观点影响范围最广。高大,因此其观点影响范围最广。5)其他)其他 国学,即国学,即“中国学术中国学术”之简称,一般指清中晚叶以前中国所固有之简称,一般指清中晚叶以前中国所固有的各类学术系统总称,及其后中国及世界研究中国传统学术(以文史的各类学术系统总称,及其后中国及世界研究中国传统学术(以文史哲为主)的学术,以别于哲为主)的学术,以别于“西学西学”。国学,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国学,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核心的中国学术。国学,是
9、传统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精髓。国学,是传统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精髓。国学术语,是在西学东渐、古老的国家面对列强虎视眈眈,仁人国学术语,是在西学东渐、古老的国家面对列强虎视眈眈,仁人志士寻求救亡图存,反思现实追问自身时提出来的,如章太炎、梁启志士寻求救亡图存,反思现实追问自身时提出来的,如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承载华夏民族的物质与精神,超、胡适等。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承载华夏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它使我们民族曾经骄傲地立于世界,它无愧于世界最优秀的文化,它它使我们民族曾经骄傲地立于世界,它无愧于世界最优秀的文化,它是一种起源于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的,现实的,
10、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东是一种起源于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的,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东方古老又年轻的中正文明,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华方古老又年轻的中正文明,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华夏民族真善美健的高度总结,是黄河、是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夏民族真善美健的高度总结,是黄河、是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国学作为中华母亲的乳汁,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国学作为中华母亲的乳汁,她是那样浩瀚博大,她孕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创造辉煌,使我们能她是那样浩瀚博大,她孕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创造辉煌,使我们能够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够永远立于世
11、界民族之林!4.分类分类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国学以四库全书四
12、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5.地位地位1)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是中)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2)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 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母亲的乳汁,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母亲的乳
13、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任重道远。任重道远。3)是华夏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是华夏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就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就是人人都会是一条龙!我们处在一个走向更好文明的文明是人人都会是一条龙!我们处在一个走向更好文明的文明时代。时代。(二)国学大师(二)国学大师国学大师国学大师是人们对心目中的德才兼备的学者、专家的尊称。是人们对心目中的德才兼备的学者、专家的尊称。近代期近代期西学东渐
14、:西学东渐: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等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等-现代时期:现代时期:蔡元培,陈寅恪,赵元任蔡元培,陈寅恪,赵元任,辜鸿铭,胡适,鲁迅等辜鸿铭,胡适,鲁迅等当代时期:季羡林,钱钟书等当代时期:季羡林,钱钟书等1.梁启超梁启超 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活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他1914年的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2.胡适胡适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3.辜鸿铭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
15、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历史长河里的辜鸿铭。4.钱钟书钱钟书 我国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出著的管锥编管锥编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三联书店版4册(中华书局版5册)近130万字,是他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
16、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管锥编却有人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象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谈艺录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举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创、批评之流敝起衰
17、等等,都包容其中。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zhu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等。5.錢穆錢穆 (18951990),其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8、其他、其他 梁漱溟、张君劢
18、、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国内新儒家,推崇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力图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保持中国文化的本体地位。50年代以来,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等新儒家,奔波于世界各地宣传儒学,并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解析中国文化,“援西学入儒”,以重新建构中国本位文化。在国学大师的推进下,国学所传播的传统文化,更加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大师们把国学看成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主要精神纽带。二、国学学习的必要性二、国学学习的必要性要点:要点:(一)国学学习的必要性 1.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二)课程的目的及意义(二)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A
19、目的-1.传承人文精神,拓展人文知识;2.国学传承;3.完善知识结构;4.审美培养学习哲学和历史的方法 B意义(一)国学学习的必要性(一)国学学习的必要性1.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传承人文精神,拓展人文知识“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1)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生命意识,对生命、家庭和他人的尊重;全球化意识,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和理解;环境意识,对地球和自然的尊重和理解;美学意识,对事物的审美、鉴赏。(2)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强调客观规律,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
20、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3)纵观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的学术大师,他们与全世界学术大师一起,如一颗颗璀灿的明星,在夜空中星光闪耀,争奇斗丽:西边有古希腊的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东边有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有印度的蚁垤、龙树;西边是旦丁、莎士比亚、歌德,东边是屈原、马鸣、迦梨陀娑、李白、杜甫
21、,。即便到了近现代,即便在八国联军的侵略下,在日本铁骑的烧杀掳掠中,在国共内战的隆隆炮火中,中国的学术界,仍然是人才辈出,大师云集。(4)从王国维到鲁迅,从钱钟书到季羡林,这些学术大师甚至是群体性地产生出来的。例如,自然科学上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文学上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学术研究上的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陈寅恪、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在人才培养上,似乎停滞下来了,不但没有产生如司马迁、李白、李时珍那样可以傲视全球的大家,甚至几乎没有产生一位堪与王国维、鲁迅、钱学森等人相媲美的学术大师,虽然当前学术界也有公认的著名学者,但基本上不能与季羡林、钱学森
22、、钱钟书、王国维、鲁迅等大师级学者相比肩,以至钱钟书在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钱钟书在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高山仰止高山仰止”的神的神话话,学者及广大青年学生们对钱钟书的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现状,可以说是中国学界的悲哀:若大一个中国,十几亿众生,当钱钟书、钱学森季羡林等大师级人物相继去世之后,竟再也找不出人来承续其学术香火;在近期内,几乎不可能再产生出这样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来了。更不用说产生如王国维、严复、鲁迅、郭沫若等一批泰斗级学者了。2.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诺贝尔奖八十八届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由此
23、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的意义。中国人的文化提供了未来人类和谐共处的意义!(二)课程的目的及意义(二)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A目的-1.拓展人文知识,传承人文精神 “大学不是诗人的圣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一些诗心的荡漾、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英国学者)2.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哲学和历史的方法 “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推行人文素质教育”;以“高尚”与“和谐”为目标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梳理”与“激活”中学已学知识的功能;改善思维品格,增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功能;作为终身自学文化的总启动,提高学生的自学 能力;克服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3.审美培养审美培养 通过文学参
24、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文学,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辨,历史学家的深沉。B意义意义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将其发扬光大,做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公民。三、本课程教学内容三、本课程教学内容 国学基础国学基础经部经部-精深的思想:领会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精深的思想:领会中国
25、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小学小学-神奇的汉字:开启中国文化典籍之门的管钥神奇的汉字:开启中国文化典籍之门的管钥史部史部-悠久的历史:把握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悠久的历史:把握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子部子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运用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运用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集部集部-璀璨的文学:体味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咏叹璀璨的文学:体味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咏叹参考书:参考书:1、国学概论、国学概论章太炎,曹聚仁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052、国学概论国学概论: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1997-07-013、国学经典自读、国学经典自读【经部经部】尔雅公羊传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