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第2章V3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卫星通信第2章V3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通信 V3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二章第二章 卫星运动轨道和通信卫星组成卫星运动轨道和通信卫星组成 卫星运动轨道卫星运动轨道 卫星和地球的几何关系卫星和地球的几何关系卫星星座和系统概念卫星星座和系统概念 通信卫星设计和有效载荷通信卫星设计和有效载荷卫星公用平台和寿命卫星公用平台和寿命太阳月球地球卫星3不同高度不同高度不同倾斜角轨道平面上通信卫星的运动不同倾斜角轨道平面上通信卫星的运动 卫星运动轨道卫星运动轨道 4卫星运动轨道卫星运动轨道(续)椭圆和圆形轨道椭圆和圆形轨道 卫星与地球坐标卫星与地球坐标 5由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导出卫星相对于由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导出卫星相对于地球运动的运动方程地球运动的运动方程 332122)(
2、rrrrmmgdtrd卫星运动轨道卫星运动轨道(续)6卫星运动轨道卫星运动轨道(续)7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轨道定律 卫星的运动轨道一般是一个椭圆,地球卫星的运动轨道一般是一个椭圆,地球的中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此定律的中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此定律用地心在一个焦点上的椭圆极坐标,可用地心在一个焦点上的椭圆极坐标,可以表示为:以表示为:)cos1(erp8开普勒第二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面积定律 卫星的位置矢量卫星的位置矢量r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一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一定。此定律的数学表示式导出为:定。此定律的数学表示式导出为:pdtrdrV为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速度。
3、其中为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速度。其中a为椭圆轨道的半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轴,r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u为开普勒常数,为开普勒常数,u值为值为398601.58109m3/s221()(km/s)Vura910开普勒第三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周期定律轨道周期定律 卫星围绕地球运动一圈的周期卫星围绕地球运动一圈的周期T,与轨道与轨道的半长轴的半长轴a的的3/2次方成正比。次方成正比。2/32 aT 11卫星运动速度和轨道周期卫星运动速度和轨道周期 在椭圆轨道上卫星的运动速度在椭圆轨道上卫星的运动速度 对圆形轨道ar,公式可以简化为.)12(arVrV12静止卫星的发射静止卫星的发
4、射要使卫星进入运行轨道,必须依靠运载要使卫星进入运行轨道,必须依靠运载火箭。要想使卫星绕地球运转,还必须火箭。要想使卫星绕地球运转,还必须使卫星的初始速度大于使卫星的初始速度大于8km/s。但单级火但单级火箭的速度只能达到箭的速度只能达到2.5km/s,因此,发射因此,发射静止卫星必须采用带有捆绑技术的三级静止卫星必须采用带有捆绑技术的三级火箭,把几支小火箭捆在大火箭的第一火箭,把几支小火箭捆在大火箭的第一级上,用以提高发射的飞行速度,卫星级上,用以提高发射的飞行速度,卫星装在第三级火箭的前端。装在第三级火箭的前端。13发射卫星的三级火箭发射卫星的三级火箭示意图示意图15发射过程发射过程一颗自
5、旋稳定的静止卫星的发射全部过程大体一颗自旋稳定的静止卫星的发射全部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进入初始轨道)进入初始轨道 开始发射后,依次点燃三级火箭的一、二级火箭,开始发射后,依次点燃三级火箭的一、二级火箭,把卫星送到初始轨道。把卫星送到初始轨道。16静止卫星的发射过程静止卫星的发射过程17轨道改变轨道改变GEO的发射过程有的发射过程有3次轨道改变次轨道改变n初始(停泊)轨道初始(停泊)轨道转移轨道转移轨道停泊轨道停泊轨道地球地球椭圆轨道18发射过程(续)发射过程(续)(2)进入转移轨道(第一次变轨)进入转移轨道(第一次变轨)卫星在初始轨道上只飞行一小段,当卫星快要
6、到达初卫星在初始轨道上只飞行一小段,当卫星快要到达初始轨道与赤道平面的交点时,要点燃第三级火箭,以始轨道与赤道平面的交点时,要点燃第三级火箭,以使卫星脱离初始轨道而进入转移轨道使卫星脱离初始轨道而进入转移轨道20(3)进入漂移轨道(第二次变轨)进入漂移轨道(第二次变轨)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行了几圈,完成了上述各项准备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行了几圈,完成了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后,当再次到达远地点时,就要启动远地点发动工作后,当再次到达远地点时,就要启动远地点发动机,使卫星进入漂移轨道。机,使卫星进入漂移轨道。(4)进入静止轨道(第三次变轨)进入静止轨道(第三次变轨)卫星在漂移轨道上运行时,离静止卫星定点位
7、置是很卫星在漂移轨道上运行时,离静止卫星定点位置是很近的。近的。发射过程(续)发射过程(续)远地点的轨道变换远地点的轨道变换23卫星上装有通信用的定向天线,要求定卫星上装有通信用的定向天线,要求定向天线的波束应指向地球中心或某覆盖向天线的波束应指向地球中心或某覆盖区的中心。区的中心。(1)角度惯性控制)角度惯性控制 角度惯性控制也叫角度惯性控制也叫自旋稳定法自旋稳定法,是早期静止,是早期静止卫星常用的姿态控制方法。卫星常用的姿态控制方法。n采用自旋稳定法的卫星,如采用自旋稳定法的卫星,如IS-,IS-等,等,卫星的天线要安装在一个平台上。卫星的天线要安装在一个平台上。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通信卫星
8、的姿态控制24(2)三轴稳定法三轴稳定法n 三轴稳定法是指卫星的姿态是由稳定穿过三轴稳定法是指卫星的姿态是由稳定穿过卫星重心的三个轴来保证的。这三个轴分别卫星重心的三个轴来保证的。这三个轴分别在卫星轨道的切线、法线和轨道平面的垂线在卫星轨道的切线、法线和轨道平面的垂线等三个方向上,分别对应叫做滚动轴、俯仰等三个方向上,分别对应叫做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轴和偏航轴。n三轴可以采用喷气、惯性飞轮或电机等来直接分别三轴可以采用喷气、惯性飞轮或电机等来直接分别控制每个轴保持稳定。控制每个轴保持稳定。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续)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续)三轴稳定法示意图三轴稳定法示意图26广泛采用静止轨道的
9、原因广泛采用静止轨道的原因 1.大大地降低了建站所需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建站所需的成本2.多普勒频移小多普勒频移小 3.3.当地球站天线采用最小仰角为当地球站天线采用最小仰角为5 50 0时,静时,静止卫星可以覆盖几乎止卫星可以覆盖几乎 38%38%的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 29静止轨道上卫星的定位静止轨道上卫星的定位1.远地点速度增量远地点速度增量)12(arV远地点速度远地点速度设设 r=42164.2km(H=300km),),a=24421.2kmVA=1.65km/s同步轨道速度同步轨道速度VC =3.07km/sV=VCVA=1.46km/s30静止轨道上卫星的定位(续)静止轨道上卫星的
10、定位(续)2.倾斜轨道的校正(在节点处进行)倾斜轨道的校正(在节点处进行)3.静止轨道上卫星的定位精度静止轨道上卫星的定位精度 0.05 卫星指向地心的偏离卫星指向地心的偏离 0.231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地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 地心地心O为原点为原点 X轴指向春分点方向轴指向春分点方向 Z轴与地球的自转轴重合,轴与地球的自转轴重合,指向北极点指向北极点 X轴和轴和Y轴确定的平面轴确定的平面 与赤道平面重合与赤道平面重合 X、Y、Z轴构成一个右手坐标系轴构成一个右手坐标系 32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参数轨道参数 在地心坐标系中,为完整
11、地描述任意时刻卫星在在地心坐标系中,为完整地描述任意时刻卫星在空间中的位置,通常使用空间中的位置,通常使用2组组6个轨道参数个轨道参数 第一组参数定义了第一组参数定义了轨道的方位轨道的方位,用于确定卫星相,用于确定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对于地球的位置 第二组参数定义了第二组参数定义了轨道的几何形状轨道的几何形状和卫星的和卫星的运动运动特性特性,用于确定卫星在轨道面内的位置,用于确定卫星在轨道面内的位置33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参数轨道参数确定轨道平面方位的三个参数为:确定轨道平面方位的三个参数为:右旋升交点赤经右旋升交点赤经:赤道平面内从春分点方向到:赤道平
12、面内从春分点方向到轨轨 道面交点线间的角度,按地球自转方向度量道面交点线间的角度,按地球自转方向度量 轨道倾角轨道倾角i: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近地点幅角近地点幅角:轨道平面内,升交点与近地点间:轨道平面内,升交点与近地点间的的 夹角,从升交点按卫星运行方向度量夹角,从升交点按卫星运行方向度量34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参数轨道参数确定轨道平面几何形状和卫星的运动特性的三个参数为:确定轨道平面几何形状和卫星的运动特性的三个参数为:轨道偏心率轨道偏心率e:反映了轨道面的扁平程度,取值范围:反映了轨道面的扁平程度,取值范围0,1
13、);轨道半长轴轨道半长轴a:椭圆轨道中心到远地点的距离;:椭圆轨道中心到远地点的距离;平均近点角平均近点角M或过近地点时间或过近地点时间tp:通过平均近点角:通过平均近点角M或过或过近近 地点时间地点时间tp可以计算卫星的真近点角可以计算卫星的真近点角。M和和tp满足如下关满足如下关 系式(式中系式(式中Ts为卫星轨道周期)。为卫星轨道周期)。2()psMttT3536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圆轨道参数圆轨道参数对圆轨道,通常认为轨道偏心率恒为对圆轨道,通常认为轨道偏心率恒为0,近地点和升交点重合,近地点和升交点重合,只需只需4个参数就可以完整描述卫星在空间的位
14、置:个参数就可以完整描述卫星在空间的位置:右旋升交点赤经右旋升交点赤经(上升节点右旋升仰角上升节点右旋升仰角)轨道倾角轨道倾角i 轨道高度轨道高度h 初始时刻的真近点角初始时刻的真近点角(即初始幅角)(即初始幅角)37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轨道平面取向和轨道参量(续)典型圆形轨道典型圆形轨道eRTH322/38GEO外 范阿伦带内 范阿伦带005101520253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轨道高度与周期的关系轨道高度与周期的关系39外范外范阿伦带阿伦带外范外范阿伦带阿伦带GEOMEOLEO按照卫星轨道高度的分类按照卫星轨道高度的分类4
15、1卫星轨道计算常用参数卫星轨道计算常用参数地球质量地球质量M=5.9741024kg 万有引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G=6.67210-11m3/kgs2开卜勒常数开卜勒常数=GM=3.98610-14m3/s2地球赤道平均半径地球赤道平均半径=6378.14km地球两极平均半径地球两极平均半径6356km地球平均半径地球平均半径6371km光速光速=299792.458km/s对地静止轨道的平均半径对地静止轨道的平均半径=42164.57km42卫星和地球的几何关系卫星和地球的几何关系单颗卫星覆盖特性计算单颗卫星覆盖特性计算n单颗卫星对地覆盖的几何关系如下图所示单颗卫星对地覆盖的几何关系如下图所示
16、 43地心角、仰角和星下角之间关系地心角、仰角和星下角之间关系,)sin(sin)cos(cos211eeeeRRhEERhRE)cos(cos1tan)cos(sin211eeeeRRhERhR)sin(coscos1)(costan121eeeeRRhRhRE44由地球坐标看星下角、仰角和地心角之由地球坐标看星下角、仰角和地心角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cos(coscossinsincosSLSLSL)cos(coscosSLL45星地距离与覆盖区半径星地距离与覆盖区半径星地距离星地距离覆盖区半径覆盖区半径ERhhRERRhRRhRdeeeeeeesin2sincos222222sineRX
17、46与时间的关系与时间的关系 由于非静止卫星相对一个固定地球站是由于非静止卫星相对一个固定地球站是移动的,所以几何关系随时间变化。利移动的,所以几何关系随时间变化。利用卫星跟踪的方程可以计算得随时间变用卫星跟踪的方程可以计算得随时间变化的距离和仰角。化的距离和仰角。一颗最大仰角为一颗最大仰角为700的的MEO卫星卫星 和一颗最大仰角为和一颗最大仰角为400的的LEO卫星卫星在天上通过时,仰角随时间改变时的图形在天上通过时,仰角随时间改变时的图形 48卫星的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卫星的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 如果一个地球站是处于这颗卫星所覆盖如果一个地球站是处于这颗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内,它只需将它的天
18、线对准卫星,的区域内,它只需将它的天线对准卫星,就可以进行通信。就可以进行通信。51按照地球站与星下点相对位置的不同,方按照地球站与星下点相对位置的不同,方位角位角A应当用下列关系式计算:应当用下列关系式计算:北半球地球站:卫星在南偏东北半球地球站:卫星在南偏东,;卫星在南偏西卫星在南偏西,。南半球地球站:卫星在北偏东南半球地球站:卫星在北偏东,;卫星在北偏西卫星在北偏西,0180AA0180AAAA 0360AA1tantansinSLLA52仰角的计算仰角的计算)cos(cos1)cos(costan21SLLeSLLrRE53极化角极化角 经过数学推算,可以得出极化角与卫星、经过数学推算
19、,可以得出极化角与卫星、地球站的经纬度,有下述关系:地球站的经纬度,有下述关系:)tansin(tan1LLS卫星的位置和地球站天线极化角的调整卫星的位置和地球站天线极化角的调整 55最小仰角给定时最小仰角给定时一定高度卫星的覆盖面积一定高度卫星的覆盖面积 57覆盖面积覆盖面积覆盖覆盖(或球冠或球冠)面积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面积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cos1(2max2eRA1.最小仰角给定时一定高度卫星的覆盖面积最小仰角给定时一定高度卫星的覆盖面积58最大距离最大距离覆盖面积的最大弧长覆盖面积的最大弧长Lmax(即依靠这颗卫星能即依靠这颗卫星能进行卫星通信的最大距离)给出为进行卫星通信的最
20、大距离)给出为:eRLmaxmax22.高度高度H一定时用那颗卫星能通信的最大距离一定时用那颗卫星能通信的最大距离不同类型轨道,在一些最小仰角情况下卫星的覆盖面积不同类型轨道,在一些最小仰角情况下卫星的覆盖面积 60长时延的影响和消除长时延的影响和消除1.往返传输时延的计算和它对电话通信的往返传输时延的计算和它对电话通信的影响影响 2.长时延消除的时延抵消器长时延消除的时延抵消器3.长时延对高速数据传输的影响长时延对高速数据传输的影响61星蚀现象与日凌中断星蚀现象与日凌中断1.日蚀日蚀)/2sin(4.23)(0Tttie 2.日凌中断日凌中断 地球赤道平面相对太阳光方向的正弦变化地球赤道平面
21、相对太阳光方向的正弦变化倾斜角每年的周期性变化倾斜角每年的周期性变化一年中星蚀时间分布图一年中星蚀时间分布图 65卫星星座和系统概念卫星星座和系统概念一颗卫星只能够提供有限面积的业务。一颗卫星只能够提供有限面积的业务。为了扩展覆盖,一个卫星系统可能要使为了扩展覆盖,一个卫星系统可能要使用多颗卫星。在这样的系统中,所有卫用多颗卫星。在这样的系统中,所有卫星的组合称之为星座。在一个星座中,星的组合称之为星座。在一个星座中,通常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类型,但是也通常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类型,但是也有某些系统,它是由不同轨道类型的混有某些系统,它是由不同轨道类型的混合组成的。合组成的。66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
22、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轨道和高度选择轨道和高度选择卫星轨道形状和高度是确定完成对指定区域覆盖所需的卫星数卫星轨道形状和高度是确定完成对指定区域覆盖所需的卫星数量和系统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量和系统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卫星轨道的分类:卫星轨道的分类:1)按形状)按形状l 椭圆轨道椭圆轨道l 圆轨道圆轨道2)按倾角)按倾角l 赤道轨道赤道轨道l 极轨道极轨道l 倾斜轨道倾斜轨道3)按高度)按高度l 低地球轨道(低地球轨道(LEO)l 中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MEO)l 静止静止/同步轨道(同步轨道(GEO/GSO)l 高椭圆轨道(高椭圆轨道(HEO)67卫星轨道按形状分类卫星轨道按形状分类
23、 椭圆轨道椭圆轨道通常只在卫星相对地面运通常只在卫星相对地面运动速度较慢(即位于远地点附近)时才提动速度较慢(即位于远地点附近)时才提供通信服务,因此更加适合于为特定的区供通信服务,因此更加适合于为特定的区域提供服务(特别是高纬度区域)域提供服务(特别是高纬度区域)圆轨道圆轨道卫星可以提供较均匀的覆盖特卫星可以提供较均匀的覆盖特性,通常被提供较均匀的全球覆盖的系统性,通常被提供较均匀的全球覆盖的系统采用采用 68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赤道轨道赤道轨道n倾角为倾角为0,轨道上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轨道上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转方向相同,且卫星
24、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随着卫星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卫星高度的增加而降低。n当轨道高度为当轨道高度为35786 km时,卫星运动速度时,卫星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如果此时轨道倾角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如果此时轨道倾角为为0,则卫星对地的运动速度为,则卫星对地的运动速度为0,这种轨,这种轨道就是静止(道就是静止(Geostationary)轨道)轨道69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续)同步轨道同步轨道n如果卫星的倾角不为如果卫星的倾角不为0,则卫星仍然存在对,则卫星仍然存在对地的相对运动,这样的轨道称为地球同步地的相对运动,这样的轨道称为地球同步(Geosynchronous)
25、轨道,其星下点轨迹)轨道,其星下点轨迹呈现出呈现出“8”字型。字型。70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续)极轨道极轨道n轨道面垂直于赤道平面,轨道倾角为轨道面垂直于赤道平面,轨道倾角为90,卫星穿越地球的南北极卫星穿越地球的南北极71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卫星轨道按倾角分类(续)倾斜轨道倾斜轨道 n顺行顺行倾斜轨道倾斜轨道倾角在倾角在0到到90之间,轨道上卫之间,轨道上卫星在赤道面上投影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星在赤道面上投影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向相同n逆行倾斜轨道的倾角在逆行倾斜轨道的倾角在90到到180之间,轨道之间,轨道上卫星在赤道面上投影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上卫星在赤道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