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13241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PPT
  • 页数:83
  • 大小:175.6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长期 教育改革 发展战略 规划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规划谈 松华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l宏观背景l发展任务l改革创新一、历史地位l纲要是由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关心和指导、将由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世纪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第四个指导全局的重要文件。l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l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l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l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l 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l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对教育和人力

    2、资源开发的 新要求;l 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起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变化对 建议的 影响 纲要制定过程及其形成的主要特征:1、层次高:是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是向全党、全社会提出的、需要共同完成的国家任务。2、制定过程体现决策的民主、科学 3、内容全面、深刻、具有时代特征 4、直面现实、体现改革创新,有诸多亮点二、宏观背景l党的十六大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世纪前20年是中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华民族发展史上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提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的战略目标。提出到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段性战略目标 在过去两千年中的很长一段时经是世界上最大在过去两千年中的很长一段时经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直到和最先进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国内生世纪末,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产总值约占全球25%,1820年为年为33%。中国的人。中国的人均收入在均收入在12世纪前一直领先于西欧,在世纪前一直领先于西欧,在18世纪前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后来,它错过了工业一直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后来,它错过了工业革命,经济出现停滞,革命,经济出现停滞,1949年年GDP仅占世界仅占世界5%。世界银行

    4、:世界银行: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世纪2001年年l 21世纪初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世纪初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做出了新的判断:我们正站在一个新阶段做出了新的判断: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判断同样符合教育改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判断同样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中国教育经过革和发展的实际:中国教育经过30年的改年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面临着新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实现战略性的转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实现战略性的转变变 1、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

    5、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壮年文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2006年,全国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年,全国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3%、97%、59.8%、22%的历史最好水平。基本的历史最好水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其中西部为其中西部为96%。l1993-2005年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年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48%提高到近提高到近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内。以内。同期初中和高中毛入学率都提高了同期初

    6、中和高中毛入学率都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多个百分点,分别达到分别达到95%和和53%,高中阶段在校生从,高中阶段在校生从1700万万人增加人增加4000万人。发展中国家从基本普及小学到万人。发展中国家从基本普及小学到普及初中,一般要用三十年左右,韩国较快也差普及初中,一般要用三十年左右,韩国较快也差不多用了不多用了15年,我国仅用了年,我国仅用了10年。而且这一时期年。而且这一时期的普及,是在中学学龄人口比以往高峰期多出两的普及,是在中学学龄人口比以往高峰期多出两到三千万的背景下实现的。全国城乡生均义务教到三千万的背景下实现的。全国城乡生均义务教育校舍面积基本持平,育校舍面积基本持平,2005

    7、年高中校舍建设年高中校舍建设3.3亿平方米,比亿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年增加了1.3亿平方米,达到亿平方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了历史最高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形成层次类别齐全、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等层次类别齐全、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立足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立足国内的目标。国内的目标。从从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学年高校扩招,高等学 校在校生规校在校生规模从模从1998年的年的880万万2005年底达到年底达到2300万万人,人,2004年招生达到年招生达到668万人,高等教育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8、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年的9。8%,提高到,提高到2005年的年的21%,年的。,年的。l经过经过1998-2005年间各地方各部门和高等学年间各地方各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总规模由不到校的共同努力,学生总规模由不到800万人万人增加到增加到2300万人,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万人,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由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提高到21%,稳步进入,稳步进入“大众化大众化”阶段。阶段。高校近高校近5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相当于建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相当于建国国50年总和的两倍,校舍建筑面积由年总和的两倍,校舍建筑面积由2000年年1

    9、.9亿平方米增加到近亿平方米增加到近6亿平方米。我国亿平方米。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也取得新的进展,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科也取得新的进展,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成成 为为l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高年,高校拿到了国家级校拿到了国家级64%的自然科学奖,的自然科学奖,60%的技术发明奖和的技术发明奖和55%的科技进步奖,获得的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0%、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77%的重点项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的重点项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知识贡献的能力明显增强

    10、。与此相支持、知识贡献的能力明显增强。与此相关,最近国外网上热论中国软实力问题,关,最近国外网上热论中国软实力问题,就频繁引用美国就频繁引用美国迎接风暴迎接风暴报告,报告,“(令美国人担心的是)每年中国大学至(令美国人担心的是)每年中国大学至少培养少培养60万工程师,印度培养万工程师,印度培养35万。而美万。而美国仅为国仅为7万。万。”l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200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校1374所(其中:专科学校所(其中:专科学校219所,职业技术学所,职业技术学院院548所,成人高校所,成人高校607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8。8%

    11、,在校生,在校生752。6万人,占总数万人,占总数51。4%l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1995年和年和1999年分年分别启动别启动“211工程工程”和和“985工程工程”,到,到2001年底,年底,99所高校立项,完成所高校立项,完成155。43亿元。亿元。l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17所,其中本所,其中本科院校科院校600所,专科学校所,专科学校417所,本、专科所,本、专科学校比例为学校比例为3:2,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340万人,本、专科生之比为万人,本、专科生之比为1.9:1;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年全国普通高校

    12、1553所,其中本科院校所,其中本科院校642所,专科学校所,专科学校911所,本、专科学校比所,本、专科学校比例为例为2: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90万人,万人,本专科生之比为本专科生之比为1.27:1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技能性人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技能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三年扩招职业教育三年扩招250万人,每年有近万人,每年有近500万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新增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增强国民受教育程增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增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度不断提升,城乡在职

    13、人员多种形式的继续教城乡在职人员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初具规模,育初具规模,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取得重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和大进展,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证。制度保证。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政府办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格局,民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格局,民办学校有学校有7.6万所学校(机构),万所学校(机构),3000多万在多万在校生规模,占全国教育总规模比例超过校生规模,占全国教育总规模比例超过10%。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部门和地

    14、方封闭办学、下部门和地方封闭办学、“条块分割条块分割”的的状况,通过状况,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原中央部委管理的等措施,原中央部委管理的310所普通高校所普通高校减少到减少到38所,其余(连同所,其余(连同200多所成人高校)多所成人高校)交给省级政府管理,形成了交给省级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央和省两中央和省两级管理、省级管理为主级管理、省级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职业的新体制。职业教育也基本形成了教育也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强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筹,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政府

    15、统筹,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财政经费为主、个人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财政经费为主、个人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社会教育经费相结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社会教育经费相结合的投入体制,特别是公办高校学费并轨合的投入体制,特别是公办高校学费并轨且提高收费标准(从基本不收费到几千且提高收费标准(从基本不收费到几千元),这样大幅提高学费在法国、墨西哥元),这样大幅提高学费在法国、墨西哥曾导致社会动荡,而我国在社会与学校基曾导致社会动荡,而我国在社会与学校基本稳定的状态下完成了顺利过渡,这种成本稳定的状态下完成了顺利过渡,这种成本分担制度及时解决了高教规模迅速扩展本分担制度及时解决了高教规模迅速扩展而

    16、财政经费不可能全部包揽的关键问题。而财政经费不可能全部包揽的关键问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从人口大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为增强综合国力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年以上和10.5年左右,总年左右,总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4600多万增加多万增加到到7000万左右万左右。l 2、今后、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内外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及其

    17、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环境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l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改变国际经济政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改变国际经济政治和国际竞争格局,竞争治和国际竞争格局,竞争知识知识人人才才教育,教育越来越处于国际竞争和教育,教育越来越处于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核心的地位,担当新的时代使命社会发展核心的地位,担当新的时代使命l 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转变,全球全球化背景下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环经济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境的变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将进行调整,必将进行调整,必将引起产业结构、技必将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动;也引起利益

    18、格术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动;也引起利益格局调整,社会公平问题突显,既对教育结局调整,社会公平问题突显,既对教育结构和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构和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公平问题、传统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模式提公平问题、传统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模式提出了挑战。出了挑战。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人口人口红利期红利期”的结束,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劳的结束,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教育结构和教育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学龄人口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学龄人口的波动影响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的波动影响教育供求关系

    19、的变化,既在一定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源供给程度上影响生源供给,高等教育将会由高等教育将会由”卖卖方市场方市场”转变为转变为”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也会减轻教也会减轻教育规模扩张的压力育规模扩张的压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较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为宽松的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和建设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型国家的目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迫切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迫切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国际变化中的一个新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创国际变化中的一个新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加速。科学知识的进步以及知造和传播的加速。科学知

    20、识的进步以及知识的编码化使得在分子水平上构建新材料识的编码化使得在分子水平上构建新材料和通过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成为可和通过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成为可能能”“上个世纪的最后上个世纪的最后25年中,年中,1兆赫兹运兆赫兹运算能力的成本由算能力的成本由7500美元下降到美元下降到20美分美分发送发送1万亿比特数据的成本由万亿比特数据的成本由15万美元下万美元下降到降到10美分。美分。”“知识创新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是每年的新知识创新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是每年的新的专利数。在美国,的专利数。在美国,20世纪世纪90年代末每年年代末每年的专利数是的专利数是20世纪世纪80年代末的年代末的2倍,由每

    21、年倍,由每年8万件增加到每年万件增加到每年18万件。万件。”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历史性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历史性转变变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生存型社会转变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生存型社会转变为发展型社会。为发展型社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由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由”人口大国人口大国人人力资源大国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由数量扩张为主。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质量提升为主;由转变为质量提升为主;由“供给约束型供给约束型”转变为转变为需求导向型需求导向型“。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型

    22、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 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由新旧体制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由新旧体制转轨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转轨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政策取向:由内容。政策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平“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政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兼顾效率;策,兼顾效率;发展的动力:由发展的动力:由“供给约束型供给约束型”转变转变为为需求导向型需求导向型“。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质量、多样化 发展的政策取向:由发展的政策

    23、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兼顾效率;政策,兼顾效率;发展的体制环境:由新旧体制转轨为发展的体制环境:由新旧体制转轨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历史性转变史性转变 发展的目标:由发展的目标:由”人口大国人口大国(人力(人力资源大国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即由。即由“穷国办大教育穷国办大教育”转变为转变为“大国办强教大国办强教育育”;发展的方式: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发展的方式:由数量

    24、扩张为主转变为质量提升为主;质量提升为主;发展的动力:由发展的动力:由“供给约束型供给约束型”转变为转变为需需求导向型求导向型“。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 发展的政策取向:由发展的政策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兼顾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兼顾效率;效率;发展的体制环境:由新旧体制转轨为主要内发展的体制环境:由新旧体制转轨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三、发展任务 工作方针:优先

    25、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总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体目标:普及教育 公平教育 优质教育 终身教育 教育体制 1、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普九”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地位,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责任增强,心地位,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责任增强,担当起担当起“适应、促进和指导社会发展的作适应、促进和指导社会发展的作用用 l 2、公平教育 公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发展观演变的重要内容。早公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发

    26、展观演变的重要内容。早期的发展就是增长,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期的发展就是增长,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GDP的增长;的增长;从增长到发展,就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到质量、结构、从增长到发展,就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到质量、结构、效率和发展成果的分配。可持续发展则提出以人为中效率和发展成果的分配。可持续发展则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则总结了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心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则总结了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发展为了人民,践经验,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观变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值得重视在

    27、发展观变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那就是:长期来人们认为效率是发展的重要条件的,那就是:长期来人们认为效率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公平则是发展的目的之一。而世界银行在和因素,而公平则是发展的目的之一。而世界银行在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根据许多中,根据许多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公平同样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公平同样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增进公平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更高,冲突更少,增进公平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更高,冲突更少,信任更多,制度更合理,同时对投资和发展方面具有信任更多,制度更合理,同时对投资和发展方面具有动态的效益。动态的

    28、效益。”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缩小区域、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缩小区域、城乡和不同群体的教育差距,努力实现教城乡和不同群体的教育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育公平。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教育政策的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教育政策的重点。重点。“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义务

    29、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l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了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了学杂费,3730万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万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中等职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开始建立,高校业学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开始建立,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年惠及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年惠及约约400万大学生和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l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户口学生比例已提高到农村户口学生

    30、比例已提高到52%l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首先确保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公共资源的配置兼顾公平与效率l关键是建立和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弱势群体的资助制度l3、优质教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需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教育质量观念和标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管理体制。(1)坚持育人为本 把培养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办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育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本 坚持全面发展 (3)多样分类,特色发展 学生兴趣志趣志向 高

    31、中教育多样化 高校分类特色发展 (4)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管理制度 (5)教育信息化建设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质量提升的内海式发展。展转变为质量提升的内海式发展。“确立确立”以质以质图强图强“的战略思想的战略思想 转变教育质量观念和质量标准。从精英教育转变教育质量观念和质量标准。从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向大众教育多样化标准转变,从教育内质量标准向大众教育多样化标准转变,从教育内部评价的质量标准向社会和学校共同评价的质量部评价的质量标准向社会和学校共同评价的质量标准转变。标准转变。学校分层分类学校分层分类 特色

    32、发展特色发展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定位,合理确定培养目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定位,合理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不同人才规格,设计多样化根据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不同人才规格,设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的人才培养路径。按照结构调整要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服务按照结构调整要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服务面向面向 以能力建设为本,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能力建设为本,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实行实行”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

    33、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转变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教育管理体制 4、终身教育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共同的理念,9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正在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l未来1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是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快速转变的发展阶段,7亿多劳动力需要不断地提高技能和继续学习,需要在正规教育之外,建立起多样化的持续培训机制,使在职者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从时间和经费上得到保证,如职工带薪教育休假制度、对弱势群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经费补助和减免、终身学习帐户

    34、制度等等。l 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按照终身教育要求,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入学、培养、结业制度;高等教育要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适应知识、技术不断更新、变革的需要。四、改革创新 中国改革的中国改革的“渐进性渐进性”决定了实现改革决定了实现改革目标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同的阶段目标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同时,正由于有不同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同时,正由于其其“渐进性渐进性”也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也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新的阶段不仅有改革的新任务,巨性,在新的阶段不仅有改革的新任务,同时前期改革中积累的问题

    35、增加了改革的同时前期改革中积累的问题增加了改革的难度难度,形成的新的利益集团又会成为改革的形成的新的利益集团又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改革的阻力。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改革的“攻攻坚期坚期”、“深水区深水区”、“改革动力的段断改革动力的段断裂期裂期”。其主要问题:。其主要问题:效率优先、市场取向的改革举措,在效率优先、市场取向的改革举措,在加速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大了教育差距,加速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大了教育差距,影响了教育公平。强化教育的公共服务职影响了教育公平。强化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维护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能,维护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教育政策的

    36、基本取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解决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解决“条块分割、条块分割、部门办学部门办学”问题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政府问题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未有根本改变,在某些方职能和管理方式未有根本改变,在某些方面政府行政职能有所强化。因此,教育行面政府行政职能有所强化。因此,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政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前期改革偏重革除旧体制的弊端,新前期改革偏重革除旧体制的弊端,新体制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滞后,政府管理中体制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滞后,政府管理中行政措施、财政专项和各种工程的实施,行政措施、财政专项和各种工程的实施,强化了行政功能,制度设计、制度创新

    37、、强化了行政功能,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供给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制度供给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政府主导型的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容易演变为路径,容易演变为“内部人内部人”改革,打破改革,打破“内部人内部人”改革局面,在推进政府行政体改革局面,在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强改革中的社会参与,制改革同时,要加强改革中的社会参与,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径。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在改革的目标方面,从基于计划经济体在改革的目标方面,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市场驱动型改革,转制向市场

    38、经济转轨的市场驱动型改革,转变为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变为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制度建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制度建设新阶段。设新阶段。在改革的功能方面,从以适应供给约束在改革的功能方面,从以适应供给约束型教育发展,增加教育资源、扩充教育机型教育发展,增加教育资源、扩充教育机会要求为主,进入需求导向型教育发展的会要求为主,进入需求导向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更加注重满足教育公平、质量和新阶段,更加注重满足教育公平、质量和多样化需求。多样化需求。改革的动力方面,从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在改革的动力方面,从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在改革中得到实惠的阶段,进入对

    39、既有利益改革中得到实惠的阶段,进入对既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攻坚阶段,理顺政校关系,格局进行调整的攻坚阶段,理顺政校关系,教育行政体制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教育行政体制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l在改革的路径方面,从以自上而下的路径在改革的路径方面,从以自上而下的路径为主的阶段,进入上下互动、社会参与改为主的阶段,进入上下互动、社会参与改革的阶段。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的教育制革的阶段。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的教育制度创新的经验可能成为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度创新的经验可能成为宏观教育体制改革的生长点的生长点 如果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推进体制改革,我如果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推进体制改革,我认为主要包括:认为主要包括:宏观层面

    40、: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制度宏观层面: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制度 中观层面:现代学校制度中观层面:现代学校制度 微观层面:人才培养制度微观层面:人才培养制度 1、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制度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育人为本育人为本 人人成才人人成才 多样化人才多样化人才 终身发展终身发展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开放、灵活、多样化的培养体制开放、灵活、多样化的培养体制 为每个学生开辟多种成长(才)通道为每个学生开辟多种成长(才)通道 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快车道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快车道 人才人才 评价选

    41、拔体制评价选拔体制 人才使用体制人才使用体制 l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具有全局视野和驾驭能力的战略性人才;具有攻坚突破能力的科学尖子人才;具有科学家和企业家双重素养、管理文化和学术文化两种文化背景的高层管理人才;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2、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原则: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和保持现有考试招生制度合理性的基础上,革除其弊端,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考试招生制度。制度:一是:政府、考试机构、学校、学生之间的制度设计;一是:考试、评价、录取之间的制度设计 内容和方法 重点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社

    42、会化考试 保障条件 诚信制度 规则和程序 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 2、大学治理制度大学治理制度 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大学自主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大学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办学的法人地位 大学治理的权力结构:行政大学治理的权力结构:行政学术学术市场市场 大学治理的组织结构:决策大学治理的组织结构:决策执行执行监督监督 大学治理的要素结构:管理者大学治理的要素结构:管理者制度制度文化文化 大学治理的层级结构:校部大学治理的层级结构:校部学学院(学部)院(学部)系(科)系(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制定制定学校法学校法,确立各级学校的法,确立各级学校的法律地位,明确学校的权责,使大学与政府、律地

    43、位,明确学校的权责,使大学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学校治理结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学校治理结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和诉求等和诉求等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社会服务、信社会参与:社会参与、社会服务、信息公示、问责机制等息公示、问责机制等 在学校制度改革和创新中,有几个关系是在学校制度改革和创新中,有几个关系是需要处理的;需要处理的;政府政府学校学校市场市场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市场力量市场力量 决策决策执行执行监督监督 管理者管理者制度制度文化文化 3、政

    44、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体制改革、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体制改革 主要涉及: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公共服务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公共服务及其提供方式)其提供方式)政府内部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权责政府内部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权责与管理方式与管理方式 政府的治理结构政府的治理结构 政府与社会的治理关系政府与社会的治理关系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行政主导向依法治教转变;从行政主导向依法治教转变;从从”正面清单正面清单”向向”负面清单负面清单”转变转变;从从”管理管理”向向”治理治理转变转变 l教育发展

    45、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关系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关系l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是教育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对教育发展尤其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取向,但是,教育的公益性以及市场作用的局限性,决定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l它造成了基于垄断而产生的部门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团,造成扭曲的市场和不公平竞争,极大地败坏了改革的形象,引致人们对改革方向的怀疑。因此,打破“内部人改革”的关键是推进政府行政治理制度改革,这也是突破利益集团对改革阻力的根本出路,而行政治理制度改革的任务已经不能停留在简政放权这样的层面,而是要在制度设计、

    46、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基础上,提供新的制度供给。l它造成了基于垄断而产生的部门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团,造成扭曲的市场和不公平竞争,极大地败坏了改革的形象,引致人们对改革方向的怀疑。因此,打破“内部人改革”的关键是推进政府行政治理制度改革,这也是突破利益集团对改革阻力的根本出路,而行政治理制度改革的任务已经不能停留在简政放权这样的层面,而是要在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基础上,提供新的制度供给。l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只凭市场力量,难以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从而扩大教育的贫富差距。市场的局限表现为:教育外部性的存在、教育市场的不完全性、教育分配的不平等。市场失败、再分配和正义的要求并不必然要求公共服务

    47、直接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提供,实际上政府作用也存在局限性,而且新公共管理理论早已指出传统的官僚机构进行公共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例如,缺乏竞争、僵化和官僚化、信息不对称等委托代理困难、过度专业化、缺乏评估,或参与程度不够,管制者被虏获等等。l诚如斯蒂格利茨所言,虽然市场存在失灵问题,且要求政府以某种形式进行干预,但它没有必然地要求政府进行生产。由此可见,无论选择政府或市场,都有可能功能失灵,产生既低效又不公平的后果。l因此,在体制创新上,我们既不能选择纯粹的市场,也不能选择纯粹的政府,而是两者相互作用,避免政府与市场的内在缺陷,现在是政府和市场都存在“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其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

    48、”是主要的。所谓“缺位”主要是指在规范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保证社会公平等方面没有充分履行政府职能;l因此,在体制创新上,我们既不能选择纯粹的市场,也不能选择纯粹的政府,而是两者相互作用,避免政府与市场的内在缺陷,现在是政府和市场都存在“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其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是主要的。所谓“缺位”主要是指在规范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保证社会公平等方面没有充分履行政府职能;l转型期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被称为是“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握重要资源的权力部门自己进行的改革。因而,在这一模式下的改革,其实际关注的往往不是如何开放市场,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通过管理改革提高效率;而是通过创收、收费等营利性的环节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公开地设租寻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132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