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第四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B.城市建筑理念受礼制影响C.城市各功能区区分严格D.城市布局中轴对称凸显皇权2.东汉时,“从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五省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
2、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材料表明这时期( )A.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建立完善B.各具特色的城乡区域经济区兴起C.商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结构重组D.草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市镇的兴起3.农村专业生产户,如“茶园户”、“桔园户”、“花户”、“漆户”、“糖霜户”,“乡村酒户”等在两宋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尽管他们在宋代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两宋( )A.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概况B.长途贩运逐渐兴起的事实C.纸币成为交易媒介的背景D.商品交换高度发达的原因4.南齐书载:建武四年(497年),“王晏
3、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十余日,晏诛。”水经注载:肥水经过寿春县,“北入于淮。肥水左渎,又西石桥门北,亦日草市门外。”南越志说:“越之市为虚,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坊市界限已逐渐打破B.工商业市镇日益崛起C.经济中心已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深入到农村5.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 )A.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B.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C.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D.雄伟壮丽的
4、美学理念6.在中世纪,授予外人公民权是城市很不情愿做的事,除非它迫切需要增加人口。1345年,在黑死病过后不久,威尼斯允诺授予任何愿意到它那里定居的人公民权有机会的时候,在“新”“老”公民之间也要做出区分。1386年的一个法令规定,只有“老”威尼斯人才可以与扎根于此城的德意志商人进行交易。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A.政治上向周围乡村开放B.赢得自治的权利C.打破了封建国家的框架D.存在排外的特征7.如表为远古至夏商时期中国早期城市的区域分布简表。这一分布反映出该时期( )地区古城遗址数量黄河中上游地区郑州西山、安阳后岗、辉县孟庄、淮阳平凉台等9黄河下游及山东地区滕州西康留、阳谷王家庄、五莲
5、丹土、章丘城子崖等15长江中游地区澧县城头山、澧县鸡叫城、天门石家河、荆州阴湘城等9长江上游地区新津宝敦、都江堰芒城、温州鱼凫村、郫县三道堰等6长江下游地区余杭莫角、良渚文化遗址、土筑金字塔3内蒙古地区老虎山、白玉山、板城、大庙坡、阿善、沙木佳等17西藏地区(可考)象雄、藏、罗昂、森波、吉、贡、娘、达、亚松9A.城市集中在黄河流域B.城市南北分布基本平衡C.满天星斗的文明特征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8.古代城市内部通行主要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不到4公里的平面内,保证城市居民步行1小时就可以从城市中心到达城市边缘,用地规模约为15平方公里。据此可知( )A.观念保守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6、B.古代商业贸易活动受限制C.城市形态受交通方式的影响D.环境恶化限制了人口流动9.下表所示为中国近代形成的城市群概况。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1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锡、常、通、杭、嘉、湖、宁、绍等城市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包括温州、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带3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城市群4华北平原的京津唐城市群5由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卫等组成的城市群A.借鉴西方的城市化经验B.发展速度十分缓慢C.具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D.整体布局较为合理10.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死亡率更
7、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切斯特从30.2上升到33.8。这一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 )A.源于城市化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B.由恶劣的手工工场工作环境导致C.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理论基础11.下图是1949年-1978年辽宁城市化率与全国比较图( )据图分析可知,辽宁城市化( )A.缺乏良好的发展基础B.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C.受经济政策影响明显D.与工业化进程不一致12.在17世纪的欧洲,夜生活只出现在上层贵族阶层中:到18、19世纪,夜生活开始从贵族圈子扩展至普通民众,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8、A.封建势力的日益衰落B.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C.照明技术的不断改进D.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1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布在住宅区附近的机器工厂,成为上海居民投诉最多的对象。留声机、广播等新器物的流行与集聚,也导致邻里因噪音问题纠纷不断。这表明上海( )A.政府管理职能相对欠缺B.城市内部阶级矛盾尖锐C.社会经济秩序出现混乱D.城市化的弊端日益显现14.1869年,美国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西段由1万多名华工修筑,东段由3.8万名爱尔兰工人修筑;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据此可知( )A.人口迁徙推动美国发展B.移民是美国建设的主力C
9、.移民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华工对美国的贡献最大15.英国内城问题,即所谓英国内城困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大量制造业工厂关闭,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等。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内城遭到彻底废弃B.工业结构发生转变C.人才外流十分严重D.城市交通根本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产生,东西方国家都完成了由神权建筑(宗庙)向皇权建筑(皇宫)的转化,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异,在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而在古代中国则主要是“融合”。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
10、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府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材料二 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开埠通商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少数开埠通商的新兴城市现代化发展较快;而原来那些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城市由于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化起步更晚。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通过开放城市传进中国,而开放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日益现代化,也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近代中国城市愈发展,农村就愈落后。这些城市在文化上与周围地区相对疏远,在经济上则被当成是获得出口产
11、品的中转站,而不是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摘编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与外力的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古代东西方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不同特征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都城异同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
12、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上海作为新兴城市的排头兵,开埠前只是一个普通县城。开埠后,上海很快打破广州外贸垄断地位,成为联结内地和国内外市场的国际大都会。至清末,上海各类各级新式学堂249所,集中了全国工厂的48.7%。这一时期,租界内林立的西式洋楼、洋行、银行、教堂、影剧院
13、、工厂与西餐馆等成为上海城市近代化的显著象征。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新兴城市的排头兵”的条件。(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近代化对上海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有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受到礼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的职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区的功能分区,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皇权,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
14、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可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同区域的城市经济水平也不一样,各具特色,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城市经济区域,与城市体系的等级序列无关,排除A项;东汉时商品农业还未发展,而且当时城乡结构并未重组,排除C项;宋代时草市和市镇才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茶园户”、“桔园户”、“花户”、“漆户”、“糖霜户”,“乡村酒户”,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农村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性更高,反映农村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长途贩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纸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