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理论知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测量误差理论知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误差 理论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测量误差理论知识主讲:黄声享 教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10/4/202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10/4/2022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测量误差来源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理解精度评定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概念了解并掌握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重点:重点: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 处理方法。难点:难点:中误差、相对误差、
2、容许误差的 概念;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10/4/2022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10/4/20221.1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来源p 数据采集过程中,要用到各种仪器,要由人进行操作,要在某种环境中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使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即数据中有误差。p 数据的误差是观测结果(常称观测值观测值)与观测对象的真值之差,通常称之为真误差,可以写为:=LX (1-1)其中,L观测值,X
3、真值,真误差 10/4/20221.1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来源p 引起数据中有误差的三个因素为:1.仪器(精密等级)2.操作人员(工作经验和技能)3.环境(气温、风力、湿度等等)通常把它们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10/4/20221.1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来源p 如果使用的仪器是同一个精密等级,操作人员有相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工作环境的自然条件(气温、风力、湿度等等)基本一致,则称为相同的观测条件相同的观测条件。p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由于测量时产生偶然误差的因素大体相同,因此测量所得结果的精度也是相等的,故称此时的测量为同精度观测同精度观测或等精度观测等精度观测。10/4/
4、2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时,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表现出偶然性,无规律,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偶然误差,也称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处理方法处理方法:采用多余观测,利用测量平差的方法求出观测值的最或然值。10/4/2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时,大小和符号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的误差。处理方法处理方法:1)在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或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2)在平差计算前
5、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即利用已有公式对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3)将系统误差当作未知参数纳入平差函数模型中,一并解算。10/4/2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粗差:粗差:除了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之外,在观测值中还可能有错误,一般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过失引起的。处理方法:寻找错误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对测量的对象多测几次(进行多余观测),检查各次的观测值相差有多大,如果发现异常便可将异常的观测值剔除。测绘工作中称必须的那几次观测为必要必要观测观测,增多的几次观测为多余观测多余观测。10/4/2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p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p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p 粗差粗差10/4/2
6、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例:为知道一段直线的长度,仅需测量一次即可,但是测量一次又觉得不放心,于是测量了5次,得到5个长度值:1543.24m、1543.26m、1543.23m、1543.27m、1544.25m 仅需的一次测量是必要观测,多测量的4次是多余观测。有了多余的4次,将5次的长度值相互加以比较后,发现最后一次的数据与其它4次的长度值明显地差别太大(约1m),因此便可以怀疑它有错误而加以排除。剩余的4个数据之所以也不相同,那就是每个数据中都含有误差。10/4/20221.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平差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即总是假定含系统误
7、差的观测值已经过适当改正,含粗差的观测值已被剔除,在观测误差中,仅含偶然误差或是偶然误差占主导地位。10/4/2022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 对于偶然误差的分析是应用数学中的数理统计理论。在数理统计中,对产生偶然误差的这些因素被认为是随机的作用。测量人员在测量某个对象的过程中的“随机”作用,就是在某个观测条件下(没有其它任何人为的和
8、非人为的限制)自然地产生的作用。在随机作用下,不管那一个随机数,数值大的、数值小的都可能出现或不出现,偶然误差便是这样的随机数。由此可以说明,偶然误差的大小就个别误差而论是看不出什么规律的,但是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出现的个数多了,由观测条件本身而造成的偶然误差的规律便被显现出来。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规律(性质)可归纳为以下4点: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观测条件不同,这个限度的值也不同。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即绝对值小的误差的个数多于绝对值大的误差的个数。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9、。当观测次数(N)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即 0)(lim1NiNiN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 为了对一组在相同条件下完成的观测中全部偶然误差的分布了解得更为直观,可按一定的规则绘成图形。首先对偶然误差按间隔d分组,每组的偶然误差个数为ni,总的个数为N,ni/N是在一个间隔内偶然误差的个数在总个数中占有的比值,纵坐标则是此比值再除以间隔的宽度d。通常将此图称为直方图直方图。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 在N无限增多,d无限缩小的条件下,直方图的形状将趋向于一条曲线,称之为误差分布曲线(也称误差曲线),它是可以用函数来描述的
10、。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误差曲线可以表示为:22221)(efNiNiN)(lim,212且为参数式中由绘制直方图的规则知,每个矩形的面积为ni/N。如果将全部矩形面积相加,因为分子的和就是全部观测值的总个数N,故全部面积的和为1。将此结果推论到误差曲线,则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亦为1。虽然曲线的两端并未与横坐标重合,但它是向横坐标逐渐趋近,因此整个面积与1之差将非常的微小。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 界于曲线之下,横坐标之上,两处之间的面积占有总面积的很大部分,由数理统计理论证得,此面积恒为0.6827。|愈小,曲线的形状将愈陡峭,它表示小
11、的误差愈多。而|愈大,曲线的形状则愈平缓,它表示小的误差愈少。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可见,参数的大小代表着曲线的形状,表征了偶然误差分布的特征,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值。数理统计称2为误差的方差方差,称为误差的标准差标准差(又称方根差方根差或均方根差均方根差)。在数理统计中称这样的曲线为正态分布正态分布。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参数与观测条件有关,如果在两种观测条件下各有一组观测值,那么它们对应的将不会相同。下图表示了两个不同的的f()曲线形状,由曲线的函数表示式可知,当=0时f()有最大值。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
12、性 直接由的值即可了解得到,绝对值小者(1)陡峭,绝对值大者(2)平缓 以两个1为界,曲线2在此区间的面积明显比曲线1的面积小 从曲线顶部的高度也可看出,很小误差的个数也是曲线2少于曲线1 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由此可以认为,曲线2的观测条件不如曲线1的观测条件好。这个结论直接由|2|1|便可得出。同理,如果|2|=|1|,那么曲线2的观测条件与曲线1的观测条件相同。10/4/20222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 必须再次说明的是,特征值是在某种观测条件下,代表误差曲线形状的一个量,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误差,即使有某一个具体误差的值正好与相等,也不能说这个误差是特
13、征值,因为它们本身的含义不同。10/4/2022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有一组同精度观测,若求得的愈小,则这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愈高,即观测值愈接近真值(在排除系统误差的条件下)。但是,对于这一组中的任意一个观测值,它们的真误差有大、有小,能不能说真误差大的精度低,真误差小的精度高呢?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
14、精度的标准不能,因为真误差的大小是由观测条件而随机产生的,是随机量,真误差的大小是在同一个精度工作条件(同一个观测条件)下偶然出现的。因此衡量一个观测值的精度只能是用它所在的一组同精度观测值求得的来表示,也就是用它作为评定某观测值精度的指标。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测绘学中常将|记为。通常所说的某观测值的精度,即是指该观测值的,是一组观测值偶然误差的密集程度,而不是它各次观测本身的偶然误差的大小。实际上,观测值的精度也代表了获得它的观测条件的好坏。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由于实际测量工作的观测次数(N)是有限的量,将无法求得,即无法对右式进行
15、计算。如果一定要计算,其结果就不是,现用m代替,即m是的近似值,N愈大,近似于的程度愈好,因而称m是的估值估值。NiNiN)(lim212NmiNi)(212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测绘工作中只能求得观测对象的估值m,为区别于为标准差这个名称,称m为中误差中误差,并用之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显然,如果使用的N不够大,那么这个近似于的程度将难以预计。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为了提高的m可信度,通常总是选择较好的观测环境(外界条件),由经过训练的人员进行观测,此时可以认为产生偶然误差的因素主要是用于观测的仪器的质量。一般地说,影响
16、观测值精度的观测条件,仪器的质量是最主要的因素,偶然误差如此,系统误差亦如此。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对有些观测对象并不一定合适,例如有两条直线AB和CD,AB长50m,CD长100m,AB和CD的中误差均为10mm,那么能否因为两条直线的中误差相等而认为它们的精度也相等呢?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就人们的一般常识也不会认为它们是相等的。为此便需要用相对中误差相对中误差这个概念来衡量精度,AB直线的相对中误差按下式计算:50001ABABDm同样可以算得CD直线的相对中误差为1/10000。取分子为1,是便于了解相
17、对值的大小,有利于在多个相对误差之间进行比较。相对中误差多用于距离这样的观测值,对于角度、高差这样的观测值则直接用中误差来衡量精度。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 在现实的测绘工作中,常常需要知道某个观测值是否可用的问题。例如前述的5个长度值:1543.24m、1543.26m、1543.23m、1543.27m、1544.25m,最后一个因与其它4个明显地相差较大(将近1m)而被认为有错误并将其剔除,但是另外4个之间又只能相差多大呢。假如最后一个不是1544.25m,而是1543.51m,是否应将其剔除?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由数理统计可知:位
18、于两个之间的误差个数是总个数的68.27%两个2之间(右图中灰色部分)误差个数占总误差个数的95.45%两个3之间的误差个数占了总误差个数的99.7%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有理由认为在实际的测量结果中,误差的绝对值大于2的观测值是极少或不应该出现的,如果出现了这样的误差,可将其认为是不合格的结果而予以剔除。因此通常总是将2作为限制观测值误差大小的界限,即限差限差。有时也称绝对值大于2的误差为粗差粗差。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计算中误差的公式为:要得到测量对象的真误差(=LX)首先要知道其真值,而真值通常情况下是不知道的。所以,只能通过别的途
19、径来计算中误差。NmiNi)(212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设各次的观测值为Li,它们的真误差为i,可得各次观测的真值为 NNLXLXLX2211相加并用N除,得NNLXNiiNii11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在观测次数N不是无限多时,由上式计算的值将不会是真值,而是一个接近于真值的量,这种最接近于真值的量称为最最或然值或然值。N越大,最或然值与真值的差别越小。为了将N为有限个数n时计算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相区别,用x表示,即1NiiLxN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这时,因x不等于X,故观测值L与x之差将不是真误差,而是
20、被称为离差离差的v,在测绘学中称为改正数改正数。计算v的规则如下:v x L 或 x L v即观测值加上改正数v后为最或然值。利用改正数v也可以计算中误差,计算式为:211niivmn10/4/20223 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上式等号右端根号内的分母n-1是多余观测个数,这是因为其中的n是参与计算平均值的观测值总个数,而一个观测量只需一次观测即可,即必要观测数为1,多余的观测数当然是n-1。有时,必要观测数不是1,例如是t次,那么这时就要用n-t来代替n-1。10/4/2022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一、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
21、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测量精度分析举例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10/4/20224 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实际的测绘工作中的情况:测量一圆形建筑的圆周长计算其半径 根据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测量值计算两点间的坐标增量 水准测量中,一个测站的高差要由前、后视读数相减计算 对于这些具有函数关系的量,它们的方差(中误差)之间的规律?10/4/20224 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现以只有两项的线性函数为例进行讨论。有函数Y=k1 X1+k2 X2式中:k1,k2为常数;X1,X2为观测值。因常数没有误差,故真误差之间的关系为:两端取平方1
22、212YXXkk 12122222212122YXXXXkkk k X1,X2均观测了N次,则两端取和再除以N10/4/20224 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12122222212122YXXX Xkkk kN无限大时12121NX iX iiX XN式中121222222111112122NNNNY iX iX iX iXiiiiikkk kNNNN称为X1,X2和协方差协方差。10/4/20224 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如果两个观测值X1,X2是由各自独立的观测测得的值,相互之间不受影响,那么它们的误差X1,X2也是互不影响的偶然误差。由于在个数无限增大时,X1,X2二者均是数值小的多,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