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5-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5-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人民 必修 课件 专题 教育事业 发展
- 资源描述:
-
1、第第2 2课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对旧教育彻底改造指导方针:内容:结果: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劳模、纺织工人郝建秀(中)在
2、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965年)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指导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措施:办学体制:多种形式办学教学体制: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成就: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背景: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中小学校停止招生。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3、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批示。“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知识
4、青年“上山下乡”2)影响: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经受了一定的锻炼;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断层,从长远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2、“教育革命”;1)领导体制改革:2)教学体制改革: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开门办校”,缩短学制。3)招生体制改革:、招生对象:招工农学员(办“七二一工人大学”)、招生办法: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3、“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
5、,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背景:(1)平反冤假错案;(2)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的时间学位条例1981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9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3、新时期的教育成就:各类教育跨上新台阶。两基、职教和普教、成教、高教。探究活动: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
6、猛进的原因有哪些?1)环境改善:2)经济需要:3)政府政策:“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教育立法。4)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推动。仅做学习交流,谢谢!仅做学习交流,谢谢!语文:初一新生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也称“部编”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今秋,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
7、的是语文出版社的修订版教材,还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政治: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政治教材不再叫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一新生使用华师大版教材。历史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按科技、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内容设置,而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设置。关于部编版,你知道多少?为什么要改版?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新教材的五个变化一、入学以后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汉字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拼音作为一个符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教学顺序换一换,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学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