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中频电疗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章中频电疗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频 电疗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中频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3概述12调制中频电疗法4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定义与分类定义定义 :应用频率:应用频率1 1100kHz100k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多采用频率在多采用频率在2000-8000Hz2000-8000Hz之间之间一、定义与分类 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1.1.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磁场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 传统干扰电疗法传统干扰电疗法2.2.低频调制的中频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电疗法 动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2、 分类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3.3.调制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 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音乐电疗法音乐电疗法4.4.低中频电混合电疗法低中频电混合电疗法 波动电疗法波动电疗法二、基础知识1 1载波载波 在调制波中,被低频调制的中频振荡称在调制波中,被低频调制的中频振荡称为载波。为载波。2 2载频载频 载波的频率称为载频。载波的频率称为载频。3 3调频调频 即频率调制的简称。即频率调制的简称。4 4调幅调幅 振幅调制简称为调幅。振幅调制简称为调幅。二、基础知识二、基础知识5 5调频波调频波 载波经调频后即称为调频波。载波经调频后即称为调频波。6 6调幅波调幅波 载
3、波经调幅后即称为调幅波。载波经调幅后即称为调幅波。7 7微分波微分波 是方波脉冲经微分电路而获得的脉冲电是方波脉冲经微分电路而获得的脉冲电流,故名微分波。流,故名微分波。8 8积分波积分波 是方波经积分电路而获得,故名积分波。是方波经积分电路而获得,故名积分波。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一)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一)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 1.1.阻抗明显下降:直流电的组织阻抗最高,低频电阻抗明显下降:直流电的组织阻抗最高,低频电流的阻抗较高,随着频率的升高,组织的阻抗逐流的阻抗较高,随着频率的升高,组织的阻抗逐渐下降。中频交流电可以通过组织电容的通路,渐下降。中频交流电可以通过组织电容的通
4、路,使组织总电阻明显下降。因而中频电疗可以应用使组织总电阻明显下降。因而中频电疗可以应用较大的电流强度,可比直流电、低频电达到更深较大的电流强度,可比直流电、低频电达到更深层的组织。层的组织。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2.2.无极性、无电解作用无极性、无电解作用 中频电流电流是一种正负交替变化的电流,在正中频电流电流是一种正负交替变化的电流,在正半周内,离子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在负半周内,半周内,离子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在负半周内,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故无极性之分。因此电极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故无极性之分。因此电极下就不会发生酸碱反应,避免了对皮肤的化学性下就不会发生酸碱反应,避免了对皮肤的化学性刺激。
5、刺激。半波中频电流是有极性的,有电解作用。半波中频电流是有极性的,有电解作用。一对置左腹右腰消化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术后肠麻痹,习惯性便秘;时间各10min,共20min(五)调节自主神经有人将干扰电流作用于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星状神经节,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这种深处“内生”的脉冲中频电刺激是干扰电疗法最突出的特点。感觉阈上调节电流到明显的电刺激感为止。(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4000HZ 40004150HZ 0150HZ/15秒 扫频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治疗后痛阈明显上升,但其镇痛效果不如脉冲中频电流,而且持续时
6、间不长。载波频率20008000Hz4、两组电流中,一组固定为4000Hz,另一组则在变化中,40004100Hz/15秒,差频100Hz,或40254050Hz/15秒,差频2550Hz。(5)治疗中应参照患者感觉,适当增加电流量音乐电疗法(一)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对慢性炎症,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等均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用两个手套,相当于两极法。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 对神经肌肉的综合效应对神经肌肉的综合效应 中频单个脉冲周期的刺激不能引起一次兴奋,但综合中频单个脉冲周期的刺激不能引起一次兴奋,但综合多个脉冲周期的连续作用则可引起能够传播的兴奋。多个脉冲周期的连续作用则可引
7、起能够传播的兴奋。这即所谓中频电刺激的综合效应。值得指出,对感应这即所谓中频电刺激的综合效应。值得指出,对感应电流已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神经肌肉,中频电流仍有电流已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神经肌肉,中频电流仍有可能引起兴奋。只要中频电流强度足够,亦可引起横可能引起兴奋。只要中频电流强度足够,亦可引起横纹肌强烈收缩以及提高平滑肌的张力。一般来说,中纹肌强烈收缩以及提高平滑肌的张力。一般来说,中频电刺激比低频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要舒适得多。频电刺激比低频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要舒适得多。因此,中频电流可使肌肉收缩但不致引起疼痛。因此,中频电流可使肌肉收缩但不致引起疼痛。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4 4、对感觉神经
8、的作用、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中频电流可以进入人体深处,但对皮神经和感受中频电流可以进入人体深处,但对皮神经和感受器却不致引起强烈的刺激。当通以阈强度中频电流器却不致引起强烈的刺激。当通以阈强度中频电流时,最初只有轻微的震颤感,若强度增大时,可出时,最初只有轻微的震颤感,若强度增大时,可出现针刺感,但持续通电时此种感觉逐渐减弱。只有现针刺感,但持续通电时此种感觉逐渐减弱。只有在电流过大时才可能出现不舒适的束缚感。在电流过大时才可能出现不舒适的束缚感。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5.5.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在停止治疗在停止治疗10-1510-15分钟后比较明显。在几种中频电分钟后比较明
9、显。在几种中频电流中,以流中,以50-100Hz50-100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作用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作用较强。较强。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6 6、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 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正弦中频电流作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正弦中频电流作用下,药物离子、分子通过活性生物膜的用下,药物离子、分子通过活性生物膜的数量明显多于失去活性的生物膜,由此认数量明显多于失去活性的生物膜,由此认为这可能是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之间的空为这可能是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之间的空隙或组织间隙所致,因而提高活性生物膜隙或组织间隙所致,因而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是中频电流的又一特殊作用。的通透
10、性是中频电流的又一特殊作用。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特点(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特点1.1.镇痛作用镇痛作用 机理与低频电同机理与低频电同 2.2.消炎作用消炎作用 3.3.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有较好的软化疤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有较好的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作用,可能由于中频电流刺激能扩痕、松解粘连作用,可能由于中频电流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4.4.锻炼肌肉:与低
11、频脉冲电流相似,由锻炼肌肉:与低频脉冲电流相似,由1-50Hz1-50Hz的低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收缩它具有以下特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收缩它具有以下特点:点: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害皮肤,有利于持久治疗;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害皮肤,有利于持久治疗;人体的耐受性良好,电流的作用深度较大。人体的耐受性良好,电流的作用深度较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3)治疗时间和疗程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1)固定法 最常使用先开动负压装置,开始抽气,电极吸附于皮肤上,再接通干扰电流。作中频药物透
12、入疗法时,应尽量采用对置法,以加大药物的透入深度。(2)电流强度干扰电疗的电流强度一般在050mA左右。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炎症渗出液、消肿和血肿的吸收。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正弦中频电流作用下,药物离子、分子通过活性生物膜的数量明显多于失去活性的生物膜,由此认为这可能是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之间的空隙或组织间隙所致,因而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是中频电流的又一特殊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中枢性瘫痪,弛缓性瘫痪;当通以阈强度中频电流时,最初只有轻微的震颤感,若强度增大时,可出现针刺感,但持续通电时此种感觉逐渐减弱。(2)使用前应检查仪器幅度变
13、化的频率即为差频(beat frequency)音频电疗法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5)治疗中应参照患者感觉,适当增加电流量8积分波 是方波经积分电路而获得,故名积分波。(2)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有金属固定物和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同调制波型的特异性作用四、治疗剂量的分级 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
14、。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第二节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定义用定义用1000100050005000z z的等幅正弦电流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分类分类 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1000100020,000HZ20,000HZ)音频电磁场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超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1.1.止痛作用止痛作用 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治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治疗后痛阈明显上升,但其镇痛效
15、果不如脉疗后痛阈明显上升,但其镇痛效果不如脉冲中频电流,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冲中频电流,而且持续时间不长。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2.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音频电流具有调节或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音频电流具有调节或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因而有消炎,消肿,镇痛,促进血管神经因而有消炎,消肿,镇痛,促进血管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功能恢复的作用。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3.3.软化疤痕和可松解粘连软化疤痕和可松解粘连音频电流刺激瘢痕或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音频电流刺激瘢痕或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动,得到松解及软化之效应。动,得到松
16、解及软化之效应。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4.4.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对慢性炎症,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对慢性炎症,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等均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等均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5.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音频电流作用于神经节段或反射区,可以促音频电流作用于神经节段或反射区,可以促进汗腺、乳腺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进汗腺、乳腺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对自主神经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调节作对自主神经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用。治疗结束时,
17、逆上述顺序,先关音频电,再关直流电。(五)调节自主神经有人将干扰电流作用于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星状神经节,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一般以人体感觉阈,运动阈和可以耐受的最大限度为准。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音频电疗法3、选择合适处方,调节治疗时间,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所需强度。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进行。放置部位交叉对置,一对置于右腹左腰,一般来说,中频电刺激比低频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要舒适得多。(大范围)因此电极下就不会发生酸碱反应,避免了对皮肤的化学性刺激。(1)软组织损伤干扰电疗对软组织扭挫伤、挤压伤、慢性劳损、肌纤维织炎、腱鞘炎等伤病,有较好的止痛、消肿、加速损伤修复的作用。正弦
18、调制中频电疗法与电流量大小有关低差频高电流强度(f 030Hz,I 3545mA)使动脉血流增加最明显;(4)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按医嘱固定电极,务使两路电流电力线交叉于病灶处。治疗结束时,逆上述顺序,先关音频电,再关直流电。每个处方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方波用于镇痛、神经肌肉电刺激不同调制波型的特异性作用音频电磁场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6.6.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通过生物实验证明,音频电流可提高活性生通过生物实验证明,音频电流可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因浓度梯度而物膜的通透
19、性,使药物分子因浓度梯度而扩散透过生物膜。扩散透过生物膜。一、音频电疗法一、音频电疗法(一)治疗作用(一)治疗作用7.7.音频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特殊优势作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特殊优势作用用“音频电音频电”无极性区分,应用药物广泛且不无极性区分,应用药物广泛且不发生电解伤,可使用较大电流,有利于延发生电解伤,可使用较大电流,有利于延长治疗时间,一侧或两侧电极下放药均可,长治疗时间,一侧或两侧电极下放药均可,操作简便。优于单纯直流电导入法。操作简便。优于单纯直流电导入法。二、治疗技术二、治疗技术(一)仪器设备(一)仪器设备 1.仪器仪器 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多为流多为200
20、0Hz,或为,或为2000Hz、4000Hz两种两种频率。频率。(二)治疗技术(二)治疗技术2.2.电极的放置电极的放置 若病灶表浅、治疗部位有创面、或治疗部位凹凸若病灶表浅、治疗部位有创面、或治疗部位凹凸不平时,可用并置法;若病灶较深,用对置法。不平时,可用并置法;若病灶较深,用对置法。作中频药物透入疗法时,应尽量采用对置法,以作中频药物透入疗法时,应尽量采用对置法,以加大药物的透入深度。加大药物的透入深度。3.电流强度一般以病人能耐受为准。治疗时间和频次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进行。(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1.单纯音频电疗法单纯音频电疗法(1
21、)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电极板及衬垫)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电极板及衬垫(2)衬垫用生理盐水或热水浸湿,保持适宜)衬垫用生理盐水或热水浸湿,保持适宜温度,然后将铜片电极装入衬垫套内温度,然后将铜片电极装入衬垫套内(3)患者治疗时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患者治疗时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并检查皮肤是否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位,并检查皮肤是否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用沙袋或绷带固定部位,用沙袋或绷带固定(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1.单纯音频电疗法单纯音频电疗法(4)检查仪器各旋钮是否在)检查仪器各旋钮是否在“零位零位”,接通,接通电源,调节输出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准电源,调节输出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准(5
22、)治疗中应参照患者感觉,适当增加电流)治疗中应参照患者感觉,适当增加电流量量(6)告诉患者治疗时正常感觉为麻感,如局)告诉患者治疗时正常感觉为麻感,如局部有烧灼感,应立即告诉工作人员检查处理部有烧灼感,应立即告诉工作人员检查处理(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1.单纯音频电疗法单纯音频电疗法(7)患者治疗时不能移动身体,不能触摸仪)患者治疗时不能移动身体,不能触摸仪器和接地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等)器和接地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等)(8)治疗完毕,将输出扭缓慢转到)治疗完毕,将输出扭缓慢转到“零位零位”,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检查皮肤反应,然后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检查皮肤反应,然后将衬垫用清水洗净将衬垫
23、用清水洗净(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2.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先接通直流电,然后接通音频电,以免引起先接通直流电,然后接通音频电,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治疗结束时,逆上述顺序,先关患者不适。治疗结束时,逆上述顺序,先关音频电,再关直流电。音频电,再关直流电。(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中(低)频电疗机与高频电疗机分开)中(低)频电疗机与高频电疗机分开(2 2)使用前应检查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3 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4 4)金属物品)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首饰等如手表、发夹、首饰等)应予
24、应予除去除去(5 5)合理放置电极,务使电极、衬垫与皮肤)合理放置电极,务使电极、衬垫与皮肤均匀接触。均匀接触。(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6 6)电极不能在心前区及其附近并置和对置)电极不能在心前区及其附近并置和对置治疗;治疗;(7 7)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的感觉。患者的感觉。(8 8)治疗前将机器旋钮拨至零位。)治疗前将机器旋钮拨至零位。(9 9)金属电极和夹子不得与皮肤接触,以防)金属电极和夹子不得与皮肤接触,以防电击伤。电击伤。(1010)治疗时缓慢调节电流,并经常询问患)治疗时缓慢调节电流,并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者感觉。(1111
25、)治疗时不得触摸机器和接地金属。)治疗时不得触摸机器和接地金属。(121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进行音频治)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进行音频治疗。疗。瘢痕部位、浅感觉障碍或血液循环不佳的瘢痕部位、浅感觉障碍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的调节不应以患者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治疗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的感觉为准。治疗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1.1.适应症术后粘连,瘢痕,注射后硬结;肩适应症术后粘连,瘢痕,注射后硬结;肩周炎,血栓性静脉炎周炎,血栓性静脉炎 ;腰背痛、神经痛、;腰背痛、神经痛、扭挫伤扭挫伤 2.2.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