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整合梳理.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188290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PPT
  • 页数:69
  • 大小:72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整合梳理.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 必修 课件 单元 思想 方法 创新 意识 知识 整合 梳理
    资源描述:

    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知识整合梳理知识整合梳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体体 系系 构构 建建1原原 理理 整整 合合 2探探 究究 提提 示示3方法技巧点拨方法技巧点拨4体体 系系 构构 建建原原 理理 整整 合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

    2、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3反对:反对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

    4、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5、。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反对: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

    6、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唯物辩证

    7、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3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8、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9、。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2方法论:(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3反对:既要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又要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

    10、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

    11、,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

    12、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

    13、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2方

    14、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

    15、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

    16、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

    17、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创新(2条原理)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

    18、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19、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探探 究究 提提 示示 1教材P81探究问题1:比较以上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和郭象、韩非和董仲舒、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什么思想?提示:本探究活动主要通过名人名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分歧。老子和郭象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韩非和董仲舒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黑格尔

    20、和杜林言论的不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2教材P81探究问题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能不能找到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收集相关资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提示:本探究活动通过列宁的话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找不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例如,我国当前存在着多种矛盾,人自身存在同化与异化、细胞的生与死的矛盾等等。3教材P82探究问题1:“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邀请不同领域的36位专家讨论一条河流问题。有关部门在是否开发怒江问题上的这种谨慎态度说明了什么?提示:“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人与自然

    21、的和谐相处;是否开发怒江,邀请众多专家进行讨论,慎重对待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本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教材P82探究问题2:以上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说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依据。提示:第一问,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包含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和方法。第二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依据主要有: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方法技巧点拨方法技巧点拨 (五)原因依据类题解题方法突破

    22、(1)例(2009四川文综)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可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材料二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

    23、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解析1.材料分析:材料首先指明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又分析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可从材料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识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的角度考虑。2设问分析:此设问要把握三个关键点:运用的知识;答题的核心与方向;答题的要求

    24、是分析说明。为此,回答此问题时,可以确定答题思路为:这是一道依据类分析说明题,要先叙述观点,然后分别结合材料展开分析与说明原因。3理论依据: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答案(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名师支招解答原因依据类试题“四注意”1试题特点:材料分析题中的几则文字材料,有时是同一主题,有时几个主题并列,要

    25、求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说法或做法进行分析说明。2解题技巧:此类试题,可通过“审、联、叙、合”四步加以解答:(1)“审”即审读材料,明确题意,审读材料和设问,理清答题的方向,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和基础。(2)“联”即回归材料,寻找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把握答题方向后,回归材料,联系相应知识点,理清答题思路,明确答案要点。(3)“叙”,即在组织答案时根据答题层次分别把所运用的知识观点做简单叙述,可以分别叙述,也可以综合叙述。(4)“合”,即结合,组织答案要结合材料作答,避免观点材料两张皮。3答题时注意:要仔细审读材料,理出层次;找准相应基础知识;相关原理的阐述要准确全面。4避免的错误:回答时没有紧扣

    26、题意回答甚至没有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就事论事。作答时忽视“为什么要”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学以致用(2013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答案

    27、(1)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六)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2)例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解析1.材料分析:30年的改革开

    28、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2设问分析:此设问要把握三个关键点:运用的知识:唯物辩证法知识;答题的核心与方向,方法论原则;答题的要求是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此,回答此问题时,可以确定答题思路为:要先在头脑中构建起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然后阅读材料获取信息链接方法论,分别结合材料展开分析与说明。根据材料限定性的要求,解答此题只需哲学方法论。3理论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答案(1)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必须遵循发

    29、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3)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4)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名师支招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答方法总结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

    30、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学以致用“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大都把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用创新赢未来”,早已成为央企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怎么创新,各个央企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三个创新开拓新的“蓝海”。中船集团坚持发展战略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中国黄金集团:将重点研发难采、难选冶、节能环保、复杂多金属资源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生物堆浸等相关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中国黄金集团跨越式发

    31、展。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起点上科技兴业。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将加速提升勘查技术水平和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并实现人才资源开发新突破。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简要分析“用创新赢未来”的依据。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发展必须有创新。几大中央企业的创新思路证明,在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能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2)辩证的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材料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几大中央企业的创新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整合梳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8829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