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课件2.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188176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PPTX
  • 页数:29
  • 大小:3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课件2.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历史 隋唐 制度 变化 创新 完美 课件
    资源描述:

    1、 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陈寅恪陈寅恪第一页,共29页。目录目录 CONTENTSCONTENTS选官制度01中枢机构02赋税制度032、通过本课学习掌握选官、中枢机构及赋税等制度的创建、发展及完善,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构建时空观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制度的变迁,并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新制度创立的重要性。1、从隋唐新制度的建立总结出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是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2、动力,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需求,从唯物史观角分析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3、从宏观上把握隋唐时期为维护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出的制度变革和历史贡献,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二页,共29页。一、选官制度 “世官制世官制”:知识回顾:世卿世禄制是什么时期的选官用人制度?回忆内容和意义什么是军功爵制?什么是军功爵制?第三页,共29页。察举制:(汉武帝察举制:(汉武帝 BC134BC134年年)两汉:察举和征辟选官方式:由下而上,由君县长官向中央举荐选官依据:重德才 评价: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使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为国家选拔出

    3、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是用人制度的进步。但是东汉后期,选拔官吏时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更加注重家世门第,察举征辟制渐趋破坏。东汉民谣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第四页,共29页。1.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2.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徇私受贿,被举荐者沽名钓誉,名不副实。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归纳察举制后期的弊端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归纳察举制后期的弊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

    4、至今出于科举。苏轼论养士第五页,共29页。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思考:九品中正制相比于察举制的优势思考:九品中正制相比于察举制的优势?中央用人有标准可循,依品授官;中央用人有标准可循,依品授官;选举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选举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六页,共29页。父亲 出身于魏晋名门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伯父 出身于魏晋名门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第七页,共29页。材料材料1 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

    5、: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史。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晋书晋书王凝之传王凝之传材料材料2 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僚。(西晋)左思(西晋)左思咏史咏史第八页,共29页。制度僵化中正官长期把中正官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权力,九品中正制正制沦为世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

    6、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的工具。标准不公九 品 中 正 制九 品 中 正 制逐 渐 演 变 为逐 渐 演 变 为主 要 以主 要 以 门 第门 第为选官标准,为选官标准,阻 断 了 社 会阻 断 了 社 会的阶层流动。的阶层流动。素质下降长期的家族庇长期的家族庇佑下,佑下,士人素士人素质 下 降,质 下 降,官官场 上场 上“居 官居 官无官官之事,无官官之事,处 事 无 事 事处 事 无 事 事之心之心”。九品中正制异化九品中正制异化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成为维护士族

    7、特权的工具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第九页,共29页。在北魏的赋税制基础上增加了“庸”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中书省 起草诏令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这是土地私有制确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改革,它的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第一次在土地的分配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把国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在基本上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使耕者有其田,尽可能地平均使用土地,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这是土地私有制确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改革,它的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

    8、占有状况,但它第一次在土地的分配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把国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在基本上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使耕者有其田,尽可能地平均使用土地,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中央用人有标准可循,依品授官;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隋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制定一项政策若是不考虑实践,再完美的理论都会翻车。“客户”纳入居住地,商人交税,纳税对象扩大,增加政府税收;评价: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使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是用人制度的进步。政事堂是唐朝中央中枢机构,并

    9、非“外朝”,排除C项;有何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归纳察举制后期的弊端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及国有土地的减少,可供收回再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失去了得以施行的先决条件,逐渐被其他田制所取代。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有曰“一品白衫”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魏晋租调制唐初租庸调制唐中后两税法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归纳隋唐赋税制度有什么新特点?参考金版P38科科 举举 制制 (隋唐)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隋唐两代统治者也在治国(隋唐)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

    10、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隋唐两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方针上确立了“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的原则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起来了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起来了 中华文化史中华文化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第十页,共29页。(5 5)科举制与之前的选官方式相比,有何创新之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科举制与之前的选官方式相比,有何创新之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有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宝唐

    11、摭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材料: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第十一页,共29页。从以上官吏的选拔制度、标准、方式我们可以归纳出官吏任用的趋势:从以上官吏的选拔制度、标准、方式我们可以归纳出官吏任用的趋势:1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2 2、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

    12、、公开、公正。、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3 3、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第十二页,共29页。二、中枢机构第十三页,共29页。魏晋魏晋 三省制初成隋朝隋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唐朝 三省六部制完善1、形成过程2、三省职责中书省中书省 起草诏令门下省门下省 封驳审议尚书省尚书省 执行诏令分工明确分工明确隋唐三省六部制第十四页,共29页。3、三省六部制的特点u 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u 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u

    13、 担任宰相的寒门子弟渐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成熟。u 集体施政,注重发挥集体智慧,保障决策的科学性。第十五页,共29页。第十六页,共29页。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进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进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金版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金版P38P38)第十七页,共29页。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百百 姓姓国国 家家纳税纳税维持国家运转维持国家运转1 1、百姓与国家、百姓与国家百姓缴纳的赋税给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用其养兵卫国、赈灾、修建工程、支付官吏工资等维持国家运转,为百姓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百姓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

    14、关系保国安民是上位者应尽的职责保国安民是上位者应尽的职责依法纳税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依法纳税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三、赋税制度第十八页,共29页。第十九页,共29页。深化拓展:均田制(深化拓展: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公元公元485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这是土地私有制确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改革,它的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第一次在土地的分配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把国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在基本上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使耕者有其田,尽可能地平均使用土地,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桑田不再

    15、收回,等于在一定条件下给予了农民一定的私有土地;均田土地不许买卖,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措施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及国有土地的减少,可供收回再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失去了得以施行的先决条件,逐渐被其他田制所取代。背景:北魏时期长期战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目的:为以恢复生产,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内容:国家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实质: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影响: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

    16、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结果: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第二十页,共29页。2 2、租庸调制、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在北魏的赋税制基础上增加了“庸”u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也有所提高。有利于社有所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u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创新之处创新之处第二十一页,共29页。3 3、两税法(、两税法(7807

    17、80年)年)内容:量出为入,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民征收。户无主客都要交税,即当地人和外来户均编人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主要是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税额。租庸调、杂徭全部废除。无固定居处的商人,要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夏、秋两季征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税制混乱,加重人民负担富户隐匿丁口,逃避服役,纳税人口减少第二十二页,共29页。3 3、两税法(、两税法(780780年)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税外加征、资产估计偏差,垦田数目不更新、实物变现受币值变化影响等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税外加征、资产估

    18、计偏差,垦田数目不更新、实物变现受币值变化影响等问题1 12 23 34 4按户等级纳钱,垦田面积纳米粟。体现社会公平。“客户”纳入居住地,商人交税,纳税对象扩大,增加政府税收;税收可以纳钱,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简化税收明目,纳税时间集中,既便利纳税人,又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5 5否定以“丁”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开创了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征税的先例。有何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何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项政策的利弊,不能仅从理一项政策的利弊,不能仅从理论层面来分析,还需要看政策落地论层面来分析,还需要看政策落地情况。制定一项政策若是不考

    19、虑实情况。制定一项政策若是不考虑实践,再完美的理论都会翻车。践,再完美的理论都会翻车。第二十三页,共29页。均田制实施均田制实施均田制无法推行均田制无法推行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对农民人身控制强对农民人身控制强纳庸代役保证农时纳庸代役保证农时政府赋税得到保障政府赋税得到保障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简化税收名目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人丁人丁财产财产第二十四页,共29页。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2、农民由必须服役逐渐发展为“输庸代役”

    20、。3、年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4、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征收。归纳隋唐赋税制度有什么新特点?参考金版P38第二十五页,共29页。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第二十六页,共29页。课堂小结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1、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汉初三公九卿制武帝后内外朝制东汉三公与尚书台隋唐三省六部制魏晋租调制唐初租庸调制唐中后两税法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第二十七页,共29页。当堂巩固当堂巩固1.(2020.1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解析解析】材料材料“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为副宰相,“平章事

    22、平章事”或或“同三品同三品”等参与决策,都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等参与决策,都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选故选A A项;材料不能推断参与决策的官员是贵族身份,无法体现出贵族化趋势,排除项;材料不能推断参与决策的官员是贵族身份,无法体现出贵族化趋势,排除B B项;政事堂是唐朝中央中枢项;政事堂是唐朝中央中枢机构,并非机构,并非“外朝外朝”,排除,排除C C项;材料介绍政事堂官员的组成,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透明开放,排除项;材料介绍政事堂官员的组成,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透明开放,排除D D项。项。第二十八页,共29页。当堂巩固当堂巩固2.(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第二十九页,共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课件2.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8817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