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418344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7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第二 单元 复习 提纲 测试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变化趋势:人力畜力)(1)石器:特点: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制作方法: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2)青铜:产生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出现地区: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特点:青铜在当时是珍贵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金石并用)。(3)铁器:出现: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2、传播:冶铁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优点: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中国:a.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b.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d.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2、灌溉工具(变化趋势:人力自然力)(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5)宋朝出现了高转筒车。(6)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3、。3、畜牧工具: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1)中国: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2、陶瓷工具(1)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来制造陶器,由于工手工控制形状,陶器的圆度并不理想。(2)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还能控制坯件的薄厚。(3)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

    4、物质污损坯件,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4)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冶炼工具(1)锻打工具(制作小型金属器具)土炉:融化金属原料;锤:打击金属原料;锉:磨平金属。(2)铸造工具(制作大型金属器具)坩埚:融化金属原料;范:使液态金属成型(商周时期用于制作青铜器,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3)东汉杜诗: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中国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世界。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1)中国:春秋战国以后,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原因: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

    5、利于社会稳定。(2)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1)原因:中央集权弱化,割据势力增强。(2)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3)代表:罗马共和国晚期: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农奴制庄园;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1)概况:包括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机器大生产与

    6、工厂制度1、机器大生产(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2)确立: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3)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动,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2、工厂制度(1)形成: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2)特点:大规模集中劳动工人实行倒班制;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统一供应原料,进行合理调配。(3)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

    7、的剧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发展: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3)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问题: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

    8、环境。2、交通运输业的起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2)原因: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和铁路的发展。(3)影响: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9、。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西方: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斗争: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结果:经过斗争,产业工人的

    10、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概况(1)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3)意义: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成就(1)电子计算机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出现: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意义: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趋势: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2)计算机网络产生:1969年,美

    11、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发展: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影响: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3)人工智能技术含义: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趋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创新,是

    12、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4)航天技术开端: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就:许多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影响: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5)海洋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997年,中国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

    13、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新材料技术新材料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7)原子能技术积极: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可以服务于生产领域,为他们提供新能源;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消极: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8)生物技术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

    14、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二战后,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的分支突飞猛进;如今,前沿生物技术领域频现重大突破。如基因编辑领域、合成生物学领域、脑科学领域、干细胞领域、AI+生物领域等。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1)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2)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2、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了新的模式。(1)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

    15、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全媒体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觉。3、人类视野也产生新的变化(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4、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1)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计算机网络犯罪等;(2)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

    16、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也是古代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坯车B.匣钵C.支钉D.垫饼2.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

    17、济最为发达3.如图中的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农具遗存(或模型),其出现时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B.C.D.4.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屯戍政策推动边疆开发B.耕作方式受中原影响C.农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D.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5.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 )A.耕作区域扩大 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C.农用动力革新 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6.共产党宣言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由此可见,材料认为工

    18、业革命的兴起根本上是因为( )A.工场手工业的落后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蒸汽机的发明 D.机器的广泛使用7.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所著的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这里讲述的“劳动组织的演变”是指( )A.蒸汽机的改良B.工厂的出现C.轻工业的发展D.城市化的兴起8.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的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

    19、万,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反映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C.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9.19世纪初期,英格兰需要按时上班的人付费雇用“敲门人”来叫醒自己。“敲门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拿着摇铃在门前一直摇到吵醒客户并回应了自己之后,才肯离开。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B.技术变革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D.工业革命危害了产业工人的健康10.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18岁以下学徒

    20、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做夜工。”据此可知,英国意在( )A.保护青少年的健康 B.提高国民文化素养C.培养新式经济人才 D.建立现代工厂制度11.1835年6月,纽卡斯尔附近的一个煤矿突然发生瓦斯爆炸,101名矿工在井下丧生,其中包括75名童工;1838年,英格兰北部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8至16岁的女孩死亡,15名9至12岁的男孩死亡。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经济发展中社会问题凸显B.少年儿童毫无政治权利C.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技术提升降低就业门槛12.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第三

    21、次工业革命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自能化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大变革B.欧洲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13.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011A.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C.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D.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14.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现代科

    22、技有利于缓解疫病传播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1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关于该现象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促进了人类信息交流B.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C.中华文化主导了世界文明走向D.科技与人文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

    23、出图中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并简要说明引起生产变化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7.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

    24、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作为“生存于农村经济上面”的市镇,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然而,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市镇赖以生长的土壤;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摘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材

    25、料三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2)根

    26、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市镇兴起的条件。(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概述工业革命在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概述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11年,一封署名为内德卢德将军的恐吓信被发到诺丁汉的纺织厂的雇主那里,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不久,数量(七八人到数百人)不等的工人开始有组织地在晚上进入这些“恶行累累”的雇主的工厂里砸毁机器。在三周以内,两百多台织机被捣毁。1812年,毁机活动蔓延到其他地区。在约克郡,剪绒工在1812年2月与3月砸毁了哈德斯菲尔德、哈利法克斯、韦克菲尔德和利兹很多工厂采用的新型剪绒

    27、机。同年,兰开郡使用新蒸汽动力机的棉纺作坊也被砸毁。这些抗议的工人被称为“卢德派”。面对卢德派的抗议行动,有些工厂主作出一定妥协,但有的拒不让步,还出资组织起侦缉机器破坏者协会,残酷迫害工人。1812年,议会以99:17的多数通过了严惩砸毁机器者的议案,次年2月14日,该议案正式成为法令。摘编自李培锋论英国卢德运动的维权特性材料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部分优势产业也走向海外市场,成为中国的新名片。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等方面

    28、差距明显。我国传统工业,长期以来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必须适应潮流,主动求变。比如,宝钢(宝武钢铁集团,其前身之一是改革开放伊始在上海建立的宝山钢铁厂)经历30余年的发展,到2015年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面对产能过剩、微利经营的严峻形势,确立了“互联网+钢铁”的发展战略,成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商平台欧治云商。截至2015年9月底,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4.08万家,累计产品交易量582万吨,日均交易量2.9万吨。摘编自王子洵李克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新工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卢德运动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质

    2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匣钵,B项正确;坯车常用于新时代晚期,排除A项;支钉常用于唐宋时期,排除C项;垫饼放置在建盏的底足与匣钵之间,防止盏的底足或垂釉在高温与匣钵粘结而作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

    30、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依据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是适应机械化耕作的近现代农具;图的铜铲出现于夏商时期,不早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图的铁犁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图的石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先后顺序排是,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内蒙地区采用与中原地区相同的生产方式,说明的是耕作方式受中原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屯戍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无关,排除C项;内蒙地区虽然出现了农耕经济,但是并未取代游牧经济

    31、,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人力灌溉工具翻车,图2是水力灌溉工具筒车,因此变化体现为农用动力革新,C项正确;材料与耕作区域扩大、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及精耕细作模式形成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市场需求使得技术革新,促成了工业革命,B项正确;工场手工业的落后是通过市场需求体现的,排除A项;CD项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故选B项。7.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工厂使用机器进行集中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符合“劳动组织的演变”,B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良属于工具改良,排除A项;轻工业的发展属于工业结构变化,排

    32、除C项;城市化的兴起属于社会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随着现代化工厂的建立,曼彻斯特的人口急速增加,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之前钟表就已发明,且钟表的发明与生活节奏加快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和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之后,准时准点成为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33、整个英格兰社会的时间观念加强,没有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的信息,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未能全面体现工业革命对产业工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10.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了学徒工的最低年龄和每天最多工作时长,旨在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没有体现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培养新式经济人才,排除B项、C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与建立现代工厂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A解析:材料“1835年6月,纽卡斯尔附近的一个煤矿突然发生瓦

    34、斯爆炸”“1838年,英格兰北部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安全问题凸显,A项正确;材料与少年儿童的政治权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排除C项;技术提升会抬升就业门槛,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因此,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大变革,A项正确;“欧洲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学家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是列举四次工业革命的

    35、成就对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推动机器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类技术控制工业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产,由此可知,每一次科技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D项正确;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都没有出现信息化,排除A项;材料侧重体现生产技术的改变,而不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增强,排除B项;C项侧重讲的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材料涉及到的不光是科学发展,还有技术的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冠疫

    36、情所产生的问题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B项正确;信息技术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现代技术对疫病传播的缓解,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医疗机构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但并没有主导世界文明走向,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根据“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可得出现代科技促进了人类信息交流;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即网络的模式,云模式;根据“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可得出科技与人文呈现交叉融合趋势。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6.答案:(1)图1;奴隶社会

    37、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采用奴隶集体劳动的生产方式。图2:封建社会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图3: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手工生产过程中以分工协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图4:工业革命后,伴随机器的广泛应用,以纪律严格、分工明确、昼夜运作为特征的现代机器大工厂制形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根本原因: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必须有“生产工具的进步”这点)(2)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保证了小农家庭自给自足。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稳

    38、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了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解析:(1)特征: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采用奴隶集体劳动的生产方式;图2反映的是封建社会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图3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手工生产过程中以分工协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图4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伴随机器的广泛应用,以纪律严格、分工明确、昼夜运作为特征的现代机器大工厂制形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生产

    39、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2)作用:根据材料“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保证了小农家庭自给自足。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了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17.答案:(1)经济上:西欧城市经济独立,有独立的财政管理系统: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商人最终会投资土地,有强大的官办商业。政治上:西欧城市政治自由,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行政官员: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西欧城市市民自由: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商会”“行会”)

    40、受政府控制。(2)条件:江南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高度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江南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3)选择:蒸汽机使用使工厂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工厂制使大批产业工人聚集起来,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第三产业(商业)的发展,商店的中心区域和宽阔的街道不断美化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如棉业豪富)建起花园别墅。(任答5点即可)选择: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41、;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任答5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得出:西欧城市经济独立,有独立的财政管理系统,而中国城市经济特点需要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商人最终会投资土地,有强大的官办商业;据材料一“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得出:西欧城市政治独立,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行政官员,据材料一“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得出: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据材料一“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

    42、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得出:西欧市民自由,不受封建关系约束,据材料一“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得出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2)根据材料“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可知:江南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高度发展;根据材料“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可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可知: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根据材料“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可知:江南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3)选择阐述:根据材料“从蒸汽机开始代替、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

    43、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可知:蒸汽机使用使工厂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工厂制使大批产业工人聚集起来,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第三产业(商业)的发展,商店的中心区域和宽阔的街道不断美化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如棉业豪富)建起花园别墅。选择阐述:根据材料“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初

    44、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18.答案:(1)特征:目标明确组织性强集中在纺织行业以破坏机器为主具有维权的性质波及多个工业城市(范围较广)。实质:是一场自发的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工人运动。(2)原因:中国已具备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传统工业发展遭遇瓶颈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十”新业态的兴起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需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考量。(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特征:根据“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得出目标明确;根据“有组织地”得出组织性强;根据“纺织厂”得出集中在纺织

    45、行业;根据“砸毁机器”得出以破坏机器为主;根据“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得出具有维权的性质;根据“蔓延到其他地区”得出波及多个工业城市。实质: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卢德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工人运动。(2)原因:根据“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得出中国已具备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根据“我国传统工业已经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得出传统工业发展遭遇瓶颈;根据“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等方面差距明显”得出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根据“确立了互联网十钢铁的发展战略”得出“互联网十”新业态的兴起;根据所学,还可从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需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考量等角度进行总结。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83443.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