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doc》由用户(现有分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各地 2018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中考 试卷 解析 下载 _模拟考试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1分)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汽油去油污B活性炭净水C光合作用D石油分馏【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汽油去油污过程中,是因为油污溶于水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活性炭净水过程中,只是活性炭吸附了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D、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把物质分离开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2、: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1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解答】解:A、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A错误;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故B正确;C、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属
3、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故C错误;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1分)开封灌汤包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使用的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大葱B面粉C瘦肉D芝麻油【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大葱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4、故选项错误。C、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芝麻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1分)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A酒精挥发B蔗糖溶解C花香四溢D尘土飞扬【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C、
5、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D、尘土飞扬,尘土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1分)下列各组物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煤、石灰水、氮气B冰水共存物、苏打、铜C空气、水、干冰D稀有气体、高锰酸钾、金刚石【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
6、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煤、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氮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苏打都属于化合物,铜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水、干冰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成做法不正确的是()A长期食用加铁酱油可以
7、防治甲亢B液化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D回收废旧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B根据燃气泄漏的正确处理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D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人体缺乏铁元素易患贫血,所以长期食用加铁酱油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故错误;B液化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故正确;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涤纶,故正确;D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回收废旧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
8、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1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分别用到了水,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B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C根据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D热水的作用是提高温度并使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软塑料瓶变瘪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
9、小,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软塑料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提高温度,使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四个实验的原理、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D铁丝在氧
10、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11、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9(1分)如图为甲、乙、丙、丁的微观示意图,已知甲和乙在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分析】根据甲、乙、丙、丁的微观示意图和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A不正确;B、由图示可知,
12、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1分)如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甲的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乙的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13、B30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D20时,将68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22g水【分析】A、根据在2030时,固体甲和乙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36.0g36.3g,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2030时,固体甲和乙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36.0g36.3g,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故选项说法正确。B、30时,不知饱和溶液
14、的质量,无法比较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故选项说法正确。D、2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68g26.5%=(68g+x)20%,x22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分)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如图),则烧杯中溶液可能是()A浓盐酸B浓硫
15、酸C浓氨水D浓氢氧化钠溶液【分析】根据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结合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显无色,遇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喷洒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中的溶液应显碱性,且具有挥发性。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错误。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氨水具有挥发性、
16、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1分)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AKNO3 K2CO3 NaNO3 CaCl2BHCl MgCl2 Na2SO4 NaClCNaCl ZnSO4 KNO3 KOHDKCl NaHCO3H2SO4 NaCl【分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解答】解: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H+与K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者之间不
17、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故选项正确。C、H+与KOH中的氢氢根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与NaHCO3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13(1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A通电分解水B向一定量盐酸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析】A、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
18、氢,体积比是1:2进行分析;B、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D、根据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值增大,与氯化钙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A错误;B、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正确;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19、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值增大,与氯化钙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14(1分)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6.4g镁,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的铝,要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需投入铝的质量为()A5.4gB6.4gC6.6gD7.2g【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投入6.4g镁增加的质量;然后计算另一只烧杯中加入铝片发生反应后所增加的质量与前面的相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设其中一只烧杯
20、中投入6.4g镁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24 26.4g x x0.5g烧杯中增加的质量为6.4g0.5g=5.9g。要使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另一端烧杯中放入铝片后完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必须也是5.9g。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y2Al+3H2SO4Al2(SO4)3+3H254 6 增加的质量546=48y 增加的实际质量5.9g y6.6g。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两支烧杯中增加的质量应相等,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5(3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N2。(2)构成硫酸铜的微粒是Cu2+、SO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