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学习要点.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181559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PPT
  • 页数:48
  • 大小:723.4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学习要点.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 标准 20 学习 要点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学习要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修订稿修订稿”对对“实验稿实验稿”充实与调整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一)依据(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是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依据对调查中收集到的意见的研究分析。2019年开始启动修订

    2、,(二)意义(二)意义 坚持改革不动摇,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果与经验。有“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对原来课标中教师感到表述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重新作了清楚的描述。对课程实施中容易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课程建设走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回应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2019版新课标的出台在全社会强烈的对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期待,特别是减轻学生负担的背景下出台,必将回应这些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三)框架内容(三)框架内容 实验稿目录实验稿目录 第一部分

    3、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教学建议四、评价建议附录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修订稿目录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

    4、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1、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幅度有所不同。、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幅度有所不同。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例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议”四

    5、个部分的排列顺序。2 2、从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来看,改动幅度大的地方、从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来看,改动幅度大的地方主要是:主要是:(1 1)“前言前言”导语完全重写;“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补充;“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也有较多的修改。(2 2)“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3 3)“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4 4)“附录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实验稿”增加16篇(其中,小学阶段由70篇

    6、增加为75篇),在具体篇目上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例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二、二、“修订稿修订稿”对对“实验稿实验稿”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1 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2 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素养素养养成养成”3 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4认真抓好认真抓好“读书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这

    7、一根本环节 5 坚持推进坚持推进“教教”与与“学学”方式的变革方式的变革61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u 回应当前社会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期待,彰显基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修订工作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全面渗透。各学科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这也是继201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重点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进一步强化与落实。u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课程教材内容的魂,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承担着传承

    8、文化传统的使命。忌生硬灌输或贴标签、概念化 2 2、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

    9、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前言)从另一个侧面观察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与哲学、历史等文科课程不同l“课标(2019版)”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强调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

    10、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母语课程,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3、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素养素养养成养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11、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1 1)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基本理念)(2 2)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是语文素养应在一是语文素养应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的过

    12、程中形成与发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展。l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包含人的几个方面的“智能”。这种“修养”和“智能”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靠人自身的长期主动积极的学习、实践、探究,才能逐步地形成和发展。l语文素养中还有许多默会的知识,即所谓“行动中的知识”,如:理解力,领悟力等,有人甚至说:“从根本上讲,语言符号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默会行动。”默会的知识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也只能靠人自身的长期的修习而形成。l语文素养又是充分个性化的,如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这些都难以具有绝对的尺度,更难以统一“灌输”与“训练”,也只能依靠人自身长期的修习和追求。二

    13、是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强调二是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强调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熏陶感染,不能要求立竿见影。,不能要求立竿见影。这是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和汉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不仅仅是指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那些方方面面,即使是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不能指望向学生传授了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就能很快地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还是要靠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不能急功近利。三是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三是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整体提高。不能把不可

    14、分割的互相交融的语文素养内涵,人为地分成多少知识点、能力点,甚至情感点。可以把它组合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学习模块,模块内部是三维融合的,模块之间有所侧重而又相互联系,不同学习阶段的模块又具有螺旋式上升的关系。(3 3)关于)关于“训练训练”l有人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化“训练”,也有的人不敢提“训练”。其实语文课程改革并不排斥训练。不过,“训练”这一概念在过去的语文课程和现在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处的位置的确是有所不同。l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实施方式

    15、,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是被包含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模型中,所以“训练”一词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l有一些基本的技能、规范、习惯,是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的。l 有一些多元化的目标追求,好奇心、审美趣味、创造精神等,是要靠鼓励激发、点拨诱导、浸润熏陶,让学生在自我建构中养成的。因而,因而,“语文素养的养成语文素养的养成”成为新的语文教育模式成为新的语文教育模式。4 4、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1 1)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修订稿”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

    16、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实验稿”只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提关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要求)“修订稿”教学建议: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这充分体现了对写字过

    17、程的重视,也反映出了对写字教学功能的深入认识,也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 2)识字量、字表、写字)识字量、字表、写字 2019 2019年版课标年版课标 第一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实验稿课标实验稿课标第一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第

    18、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l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l减轻负担。减轻负担。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减轻学生负担,关注写字过程,强调书写质量。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4 4)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

    19、率。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作用作用:针对过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往往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八遍。实际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附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附录5 5)将3500字分为两段:字表一(2500字)为常用字,字表

    20、二(1000字)为次常用字。这2500与1000字的区分,是采用“儿童文学语料库”的字频进一步协调产生的。作用:作用:根据统计,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字,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同时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及评估提供参考。u调整字量的意义调整字量的意义u两个字表的价值两个字表的价值加强写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u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u 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u 要在日常书

    21、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教学建议)对对“10“10分钟分钟”、“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两个关键词的理解两个关键词的理解。u二者互为前提,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教师指导就会落空;若有时间而缺乏教师指导,质量就难以保证,只有时间和指导互相配合,才能取得理想效果。u“10分钟”和“教师指导”都是刚性要求、也是保底要求,是“每天的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说,就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也是习作(写话)教学的任务),都必须在课内完成。(如,2019年版课标关于写作的教学及评价建议中都特别强调“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u随

    22、着年级的升高,要求“会写”的生字越来越少,但是要求越来越高,如第三学段要求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u“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练习,并不局限于书写“会写”的生字,“好词佳句”的积累、练笔作业、作文书写等都要当做练字的过程。5 5、认真抓好、认真抓好“读书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这一根本环节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课程设计思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

    23、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学建议)l课标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引导熟读、背诵重点课文,引导阅读长篇名著。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l对于课外阅读量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l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格外关注的。9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

    24、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l课标提示应当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关于关于“非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的新要求的新要求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

    25、结论。(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关于关于“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有感情朗读倡导自然6 6、坚持推进、坚持推进“教教”与与“学学”方式的变革方式的变革2019版新课标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和实际贴近的新内容,修订的宗旨之一就是进一步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发展

    26、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同时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着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不应以教师的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应正确认识和处理“

    27、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该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教师的“教”须根据学生的“学”来定位。(1 1)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主阅读、自由表达l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l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l 独立阅读,自

    28、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l 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l 自己的体验,独到的见解(2 2)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文明交流文明交流l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l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l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3 3)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积极提倡价值:价值: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29、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特点:特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要点:要点: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4 4)语文知识: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语文知识: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l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30、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l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l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

    31、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5 5)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l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前言)l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

    32、媒体学习语文。(总体目标与容)l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l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l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l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5 5)评价理念与方法)评价理念与方法l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l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l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

    33、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l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l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三、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三、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 1 1、语文教师的职能、语文教师的职能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l主体主体: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l“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里的“主体”应该是指在语文学

    34、习中认识、实践的人,不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l“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意思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自己建构有关语文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不是靠外在的力量,给他们安装进去一套设备。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习的主体”去认识,去实践,自主地把握、掌握。2 2、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

    35、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l有教学自信力有教学自信力 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l有实践智慧有实践智慧 做创造型教师,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l有文化修养有文化修养 做学习型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习交流的要点学习交流的要点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

    36、情况(一)依据(一)依据(二)意义(二)意义(三)框架内容(三)框架内容二、二、“修订稿修订稿”对对“实验稿实验稿”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1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2 2、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3 3、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素养素养养成养成”4 4、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转变汉字教育观念,重视汉字教育的独特地位5 5、认真抓好认真抓好“读书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这一根本环节 6 6、坚持推进、坚持推进“教教”与与“学学”方式的变革方式的变革三、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三、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 1 1、语文教师的职能、语文教师的职能 2 2、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习、理解课标精神是创造性使用课标的前提学习、理解课标精神是创造性使用课标的前提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学习要点.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815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