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ppt》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传统节日 民俗 饮食文化
- 资源描述:
-
1、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与饮食文化,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第一节 民间节日风俗,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汉代又称“元正”, 晋代又称“元辰”, 北齐时又称“元春”, 唐代又称“元朔”。 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夏代在正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到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
2、。辛亥革命后,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 遂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第一节 民间节日,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 五祭” 之一。 1、除夕 贴对联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第一节 民间节日,苏东坡守岁诗写道: “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尤可夸。” 清代诗人赵翼在85 岁高龄时曾作除夕诗: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
3、鸡第一声。”,第一节 民间节日,2 . 正月初一 拜年 “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 ,又称“三朝”、“元朔” 。又有“上日”、“三朔”、“三始” 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满堂红”。,第一节 民间节日,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羊日, 五日为牛日,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而把“ 扫帚星” 引来, 招致霉运。,第一节 民间节日,3 . 正月初二
4、 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归宁” 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第一节 民间节日,4 .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赤狗日”,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初三又叫“ 小年朝”,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初三开店门”。 初三是俗传“ 老鼠娶亲” 的日子。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第一节 民间节日,5 .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有“接神” 的习俗。家家户户准备牲礼、四果、生仁、炸枣等迎接, 烧金纸、神马。 此外, 初四不动刀、剪。,第一节 民间节日,6 . 正月初五 初五也叫“破五”, 民间传说正月初
5、五是财神的生日。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庙会, 全家庆贺。 关于财神, 民间有很多传说: 宋朝蔡京 赵公明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第一节 民间节日,7 .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送穷”,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神。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图经) 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第一节 民间节日,马日,古称“挹肥”,第一节 民间节日,8 .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也称“人日”、“ 人胜节”、“ 七元”。 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正
6、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是吉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必有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葱、蒜。,第一节 民间节日,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被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第一节 民间节日,9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
7、或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二、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第一节 民间节日,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 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
8、族人民的生活中。,第一节 民间节日,红楼梦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一节 民间节日,三、上巳节 阴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先秦时, 这个节日是定于三月的第一个逢巳的日子, 曹魏以后, 把它固定在三月初三, 不管它是否逢巳。 游戏: “流觞”。 后汉书礼仪志载: “三月上巳, 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 曰洗濯祓( f) 除去宿垢痰为大挈。” 杜甫的丽人行写道: “ 三月三日气象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第一节 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四、清明节 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为寒食节。 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风俗。汉代定为“ 禁烟节”。 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
9、,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第一节 民间节日,每年公历4 月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第一节 民间节日,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 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名“端阳”; 端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重五”;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
10、蒲节”。 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第一节 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六、乞巧节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月初七又叫女儿节。这一天又叫“ 避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 有时恰逢天气晴朗, 民间有晾晒衣物和书籍的习惯。 晋书阮咸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锦绮粲目。成以竿挂大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兔俗,聊复尔耳!”,第一节 民间节日,六、乞巧节,七、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又叫“七月半”、“鬼节” 等。 每到此时, 寺庙里有盂兰菊会,超度亡灵。市场上可以买到冥衣、明菜花、油饼等, 用来祭祀祖宗并预报秋收。,第一节
11、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八、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 自古有赏月、拜月、吃月饼的习俗。 到宋代, 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 成为我国民俗中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民国元年, 规定: 以元旦为春节, 以端午为夏节, 以中秋为秋节, 以冬至为冬节。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又称为“团圆饼”。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古时候,还设案焚香,祭祀太阴星君(月神) 。,第一节 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的说法, 最早见于易经,重阳节的月、日恰逢双九, 两阳相重, 古曰重阳。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 梁人吴均续齐谐记,第一节 民间节日,十、腊
12、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 据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载: “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谓之腊八粥。”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每到这一天, 群僧集会, 诵经演法, 用香谷及各类果实作粥供佛, 以资纪念。 腊八蒜,第一节 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酒 文 化,酒文化,酒 文 化,一、酒的产生和发展 据古籍世本记载最早酿酒的是仪狄。 另有传说认为周代的杜康发现了酿酒的方法, 杜康就成为酒的代名词。杜康比仪狄晚了一千多年, 距今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饮酒习俗的普及在有文字记载时就出现了。 传说夏桀建造“ 酒池肉林” 。 在周代政
13、府已设置专门管理酿酒的“ 酒正”。 1987 年在殷墟发现了酿酒作坊遗址, 遗址中有密封完整的商代古酒。 酿酒业从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由政府专营制度。,酒池肉林,二、酒器、酒具的使用 伴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酒器也由原来的陶器、青铜器、木器发展到金银器、瓷器等, 酒器成为我国酒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考古发现的早期酒具多为陶器。商周时代出现了红铜、青铜酒器, 常用的贮酒器有壶、樽等; 盛酒器有角、缶、罍( li) 、彝等; 温酒、斟酒器有盉( h) 、爵、觥、觚( ) 、觯( zh) 等。除了铜器之外, 还有漆木、玉石等制作的酒器。,酒文化,罍、盉、觯、觥,酒文化,汉代时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