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发酵条件及工艺控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发酵条件及工艺控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发酵 条件 工艺 控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发酵工艺控制发酵工艺控制第六章第六章目的要求:了解发酵类型及其发酵规律。了解发酵类型及其发酵规律。掌握发酵控制、产物检测的方法,以保证发酵掌握发酵控制、产物检测的方法,以保证发酵正常进行,获得高效产品。正常进行,获得高效产品。熟悉发酵工业的逐级放大过程。熟悉发酵工业的逐级放大过程。了解发酵过程的优化原理。了解发酵过程的优化原理。几个问题几个问题 1、发酵的类型、发酵的类型 2、发酵的规律、发酵的规律 3、发酵的控制、发酵的控制 4、发酵中所用的检测方法、发酵中所用的检测方法 5、发酵过程的逐级放大、发酵过程的逐级放大定定 义义发酵过程:发酵过程:即微生物细胞的生物反应过程,是指由微生物生长繁殖
2、所引起的生物反应过程。它不仅包括了以往它不仅包括了以往“发酵发酵”的全部领域,而且的全部领域,而且还包括固定化细胞的反应过程、生物法废水处还包括固定化细胞的反应过程、生物法废水处理过程和细菌采矿等过程。理过程和细菌采矿等过程。为什么要研究发酵过程?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本身的本身的性能性能,而且要赋以,而且要赋以合适的环境条件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充分表达出来。充分表达出来。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了解有关生产菌种了解有关生产菌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培养基、培养温
3、度、如培养基、培养温度、pHpH、氧的需、氧的需求等,并深入地了解生产菌在合成产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求等,并深入地了解生产菌在合成产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提控机制以及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了同时,为了掌握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规律,掌握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如取样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菌体浓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如取样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菌体浓度,糖、氮消耗及产物浓度,以及采用传感器测定发酵度,糖、氮消耗及产物浓度,以及采用传感器测定发酵罐中的培养温度罐中的培养温度pHpH、溶解氧等参数的
4、情况,并予以、溶解氧等参数的情况,并予以有效有效地控制,地控制,使生产菌种处于产物合成的使生产菌种处于产物合成的优化环境优化环境之中,之中,过过量产生代谢产物量产生代谢产物。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发酵工程常见的主要发酵类型发酵工程常见的主要发酵类型第二节第二节 发酵工艺的控制发酵工艺的控制第三节第三节 发酵的优化控制发酵的优化控制第四节第四节 发酵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发酵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第五节第五节 发酵工业的逐级放大发酵工业的逐级放大第六节第六节 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第一节第一节 发酵工程常见的主要发酵类型发酵工程常见的主要发酵类型(p24-39)一、液体发酵与固体发
5、酵一、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 二、厌氧发酵与好氧发酵二、厌氧发酵与好氧发酵 三、分批发酵与连续发酵三、分批发酵与连续发酵 四、单一发酵与混合发酵四、单一发酵与混合发酵 五、固定化发酵技术五、固定化发酵技术采用哪种发酵方式?采用哪种发酵方式?(p25)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中,究竟应该采用什么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中,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发酵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方式进行发酵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菌种特性、原料特点、产物特色、设备状况、菌种特性、原料特点、产物特色、设备状况、技术可行性、成本核算等。技术可行性、成本核算等。一般各种发酵方式往往是结合进行的。一般各种发酵方式往往是结合进行的。现代发酵工业主
6、要的发酵方式:现代发酵工业主要的发酵方式:好氧、液体、好氧、液体、深层、分批、单一纯种发酵方式结合进行的。深层、分批、单一纯种发酵方式结合进行的。优点:优点:p25一、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一、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一)液体发酵(也叫液体培养)(一)液体发酵(也叫液体培养)p25 是指将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是指将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过程。如采用液体培养时利用的是如采用液体培养时利用的是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则需要则需要培养液中有较高的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溶解氧。1、实验室常见的液体发酵方式、实验室常见的液体发酵方式 实验室常见的好氧液体发酵方式:实验室常见的好氧液体
7、发酵方式:试管液体培养试管液体培养 浅层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 摇瓶培养:摇瓶培养:装液量为三角瓶的10%以下,如250mL的三角瓶装量为1020mL培养液。台式发酵罐:台式发酵罐:发酵罐的体积为几升至几十升。液体厌氧培养方式:液体厌氧培养方式:在厌氧罐中进行。在厌氧罐中进行。在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在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为满足微生物的厌氧需要采取的措施:为满足微生物的厌氧需要采取的措施:培养基中添加有机还原剂(巯基乙醇、半胱氨培养基中添加有机还原剂(巯基乙醇、半胱氨酸)、无机还原剂(铁丝)。酸)、无机还原剂(铁丝)。使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在使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在429 150mV。2、工业生产
8、中常见的液体发酵方式、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液体发酵方式p27 静置培养(浅盘培养):静置培养(浅盘培养):容器中盛装浅层培养容器中盛装浅层培养液进行静止培养。液进行静止培养。通气培养(发酵罐深层培养):通气培养(发酵罐深层培养):在发酵罐中加在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进行微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方式。生物发酵的方式。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在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不需通:在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不需通入无菌空气,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入无菌空气,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方式。(二)固体发酵(二)固体发酵(p28-30)(p28-30)固体发酵(固体培养、固态发酵)
9、固体发酵(固体培养、固态发酵)就是利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就是利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的方法。1 1、固态发酵概述、固态发酵概述 固体发酵:固体发酵:也称固态培养,是利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微生物也称固态培养,是利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培养。的培养。应用应用:固体培养在微生物鉴定、计数、纯化和保藏等方面固体培养在微生物鉴定、计数、纯化和保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固态发酵主要是一些传统发酵工艺。例如生产大曲固态发酵主要是一些传统发酵工艺。例如生产大曲酒、麸曲酒就是典型的固态发酵。一些丝状真菌可酒、麸曲酒就是典型的固态发酵。一些丝状真菌可以进行生产规模的固体发酵。以进行生产规模
10、的固体发酵。固态发酵的一般过程:固态发酵的一般过程:原料预处理,蒸煮灭菌,接种,固态发酵,发原料预处理,蒸煮灭菌,接种,固态发酵,发酵结束及时后处理。酵结束及时后处理。固体发酵的形式:固体发酵的形式:好氧、厌氧好氧、厌氧 厚层,厚层,252530cm30cm厚的物料。如曲池、曲箱等。厚的物料。如曲池、曲箱等。薄层,薄层,1 12cm2cm厚的物料。帘子、曲盘等。厚的物料。帘子、曲盘等。2、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培养、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培养形式:形式:试管斜面、培养皿平板、较大型的克氏扁瓶和试管斜面、培养皿平板、较大型的克氏扁瓶和茄子瓶斜面。茄子瓶斜面。用途:用途:菌种的分离、纯化、保藏和生产种子的制备
11、。菌种的分离、纯化、保藏和生产种子的制备。方法:方法:(1 1)用接种环挑取原始培养物后,在固体培养基表)用接种环挑取原始培养物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面划线接种(2 2)用涂布棒将少量的液体培养物涂布在整个固体)用涂布棒将少量的液体培养物涂布在整个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基表面(3 3)将少量液体培养物与融化后降温至)将少量液体培养物与融化后降温至50506060的的固体培养基混匀,倒入培养皿中,浇注成平板。固体培养基混匀,倒入培养皿中,浇注成平板。(4 4)接种后的培养物直接放入培养箱中恒温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物直接放入培养箱中恒温培养。这些方法适用于这些方法适用于好氧和兼性好氧好氧和兼性好
12、氧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培养。3、生产中常见的固体培养、生产中常见的固体培养(1 1)好氧固体培养)好氧固体培养 方法: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好氧真菌的固体培养方法都是将接种后在生产实践中,好氧真菌的固体培养方法都是将接种后的固体基质的固体基质薄薄薄薄地摊铺在容器的表面,可使菌体获得充足的氧地摊铺在容器的表面,可使菌体获得充足的氧气,又可以将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气,又可以将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特点:特点:固体培养使用的基本培养基原料是固体培养使用的基本培养基原料是小麦麸皮小麦麸皮等。灭菌后等。灭菌后待冷却到合适温度便可接种。固体培养基中的待冷却到合适温度便可接种。固体培养基中
13、的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控制在4080之间(典型的液体培养基含水量在之间(典型的液体培养基含水量在95以上)。以上)。细菌和酵母菌将无法忍受如此低水含量的环境细菌和酵母菌将无法忍受如此低水含量的环境,所以,固体培,所以,固体培养被细菌或酵母菌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养被细菌或酵母菌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发酵形式:发酵形式:厚层:厚层:252530cm30cm厚的物料。如曲池、曲箱等。厚的物料。如曲池、曲箱等。薄层:薄层:1 12cm2cm厚的物料。帘子、曲盘等。厚的物料。帘子、曲盘等。产品:产品:麸曲、食用菌、酱油、米酒。麸曲、食用菌、酱油、米酒。(2 2)厌氧固体发酵)厌氧固体发酵 我国传统白酒的
14、生产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白酒的生产采用的是大型深层地窖堆大型深层地窖堆积式积式的固体发酵。的固体发酵。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4 4、固态发酵特点、固态发酵特点 边糖化边发酵:边糖化边发酵:一般都采用比较低的温度,让糖化作用和发酵作一般都采用比较低的温度,让糖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同时进行;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当采用用同时进行;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当采用20203030低温低温时,糖化酶作用缓慢,故糖化时间要延长。时,糖化酶作用缓慢,故糖化时间要延长。多菌种的混合发酵。多菌种的混合发酵。除原料蒸煮过程能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除原料蒸煮过程能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工具和场所
15、,窖池等都存在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并把水、工具和场所,窖池等都存在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并把这些微生物带到发酵原料中,它们与曲中的微生物一起协同作用,这些微生物带到发酵原料中,它们与曲中的微生物一起协同作用,生产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如固体厌气发酵。生产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如固体厌气发酵。开放式发酵开放式发酵,无菌程度要求不高。,无菌程度要求不高。在霉菌发酵时就可以防止污染在霉菌发酵时就可以防止污染杂菌。杂菌。设备简单。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能耗低。能耗低。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固体发酵的产物回收一般步骤少,费用也省。固体发酵的产物回收一般步骤少,费用也省。缺
16、点:缺点:发酵时间长发酵时间长 耗费劳动力多耗费劳动力多 占地面积大占地面积大 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难以扩大 pHpH、溶氧和温度难以控制、溶氧和温度难以控制 固体发酵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是大规模生产时的散热比较困难,参数检测如pH值、温度、菌体增殖量、产物生成量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实现固体发酵的最优化困难重重。5 5、固态发酵的控制、固态发酵的控制(1 1)固态发酵的温度控制 固态发酵的温度控制靠控制固态发酵的温度控制靠控制进窖温度和淀粉含量进窖温度和淀粉含量来解决。来解决。因在窖内部没有冷却或加热装置,这样只好把进窖温度控制得比较低(18182222)。糖化进行缓慢,发酵也就缓慢,窖内
17、升温慢些,酵母就不易衰老,发酵率就升高。进窖时原料淀粉含量不能太高,在发酵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被放出,升高了发酵温度。一般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每降低一般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每降低1.01.0时,酒醅温度时,酒醅温度实际约上升实际约上升22左右。左右。所以淀粉含量控制在14141616,随气温的高低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2)(2)固体发酵的固体发酵的pHpH控制控制 一般工厂用酸度表示。一般工厂用酸度表示。酸度来源:酸度来源:原料本身,曲和酒醅是最主要的。原料本身,曲和酒醅是最主要的。发酵过程中酸度增加的原因:发酵过程中酸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杂菌的影响,主要是杂菌的影响,淀粉浓度过高,糖化快,细菌生
18、长繁殖快,造成酒淀粉浓度过高,糖化快,细菌生长繁殖快,造成酒醅酸度升高,也反过来影响酵母的生长,影响发酵,醅酸度升高,也反过来影响酵母的生长,影响发酵,酸度低又影响糖化速度。酸度低又影响糖化速度。控制原因:控制原因:控制酸度既适宜酵母生长又抑制了细菌控制酸度既适宜酵母生长又抑制了细菌生长。生长。控制程度:控制程度:一般控制一般控制pHpH在在1.41.42.02.0的酸度。的酸度。(3)(3)水分的控制水分的控制 固体发酵中水分的作用:固体发酵中水分的作用:水分是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水分是微生物生长的条件,适当的水分是良好发酵的重要因素。但入窖适当的水分是良好发酵的重要因素。但入窖水分过水分过高
19、高,会引起糖化和发酵作用加快,升温过猛,使发,会引起糖化和发酵作用加快,升温过猛,使发酵不彻底;而酵不彻底;而水分过少水分过少,会引起酒醅发干,残余淀,会引起酒醅发干,残余淀粉高,酸度过低,槽不柔软,影响发酵正常进行。粉高,酸度过低,槽不柔软,影响发酵正常进行。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一般大曲酒入窖水分为5357,小曲5762,因原料而异,冬天与夏天也不同。其他控制措施:其他控制措施:另一方面为了调整淀粉浓度,增加另一方面为了调整淀粉浓度,增加疏松性,调节酸度,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疏松性,调节酸度,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持水分,在固态发酵时常常加入填充料、如谷壳等。持水分,在固态发酵时常
20、常加入填充料、如谷壳等。二、厌氧发酵与好氧发酵二、厌氧发酵与好氧发酵 (p30)(p30)厌氧培养:深层培养 好氧培养:液体表面培养、固体培养、通氧深层培养(一)厌氧液态发酵(一)厌氧液态发酵 厌氧发酵也称静置培养:厌氧发酵也称静置培养: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液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液体状态下进行的发酵。体状态下进行的发酵。特点:特点:液体发酵速度快,发酵完全,发酵周期短,液体发酵速度快,发酵完全,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而且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连续化、原料利用率高,而且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液态厌氧发酵对无菌要求较高液态厌氧发酵对无菌要求较高,因此培养基必须,因此培养基必
21、须经过灭菌,对发酵容器也要定期灭菌。经过灭菌,对发酵容器也要定期灭菌。接种量大,在发酵过程中对接种量大,在发酵过程中对pHpH、温度进行连续控、温度进行连续控制,中间分析也制,中间分析也与好氧发酵相似与好氧发酵相似 。应用:应用:酒精、丙酮、丁醇、乳酸、啤酒等发酵。酒精、丙酮、丁醇、乳酸、啤酒等发酵。三、分批发酵与连续发酵三、分批发酵与连续发酵 (p31p313737)(一)分批发酵(一)分批发酵(二)补料分批发酵(二)补料分批发酵(三)连续发酵(三)连续发酵深层发酵按进行过程可分为:深层发酵按进行过程可分为:分批发酵分批发酵(Batch fermentation)补料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F
22、ed-batch fermentation)连续发酵连续发酵(Continuous fermentation)1 1、分批发酵的定义、分批发酵的定义 是指在一封闭系统内将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反是指在一封闭系统内将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反应器内,进行培养,细胞不断生长,产物不断形成,应器内,进行培养,细胞不断生长,产物不断形成,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整个反应物取出的发酵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整个反应物取出的发酵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pHpH的酸或碱外,的酸或碱外,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
23、殖。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殖。它是它是发酵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发酵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一)(一)分批发酵分批发酵(p31-33p31-33)2 2、分批发酵的特点分批发酵的特点 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变化,其物理,化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变化,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都随时间而变化,是一个学和生物参数都随时间而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不稳定的过程。微生物处在限制性培养基中,只能在有限时间内维持微微生物处在限制性培养基中,只能在有限时间内维持微生物的增殖,其生长表现为生物的增殖,其生长表现为典型的生长周期典型的生长周期。发酵周期:发酵周期:包括空罐灭菌、
24、加入灭菌过的培养基、接种、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菌过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整个时间。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整个时间。优点优点 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缺点缺点 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生长到一定程度就要受到抑制(原因:基质抑制或产生长到一定程度就要受到抑制(原因:基质抑制或产物抑制)。物抑制)。3、典型的分批发酵工艺流程(二)补料分批发酵(二)补料分批发酵(p33-34p33-34)1、定义定义 又称半连续发酵或流加分批发酵:是指在分批发
25、又称半连续发酵或流加分批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方式。方式。即在分批培养伊始,投入较低浓度的底物,然后即在分批培养伊始,投入较低浓度的底物,然后在发酵过程中,当微生物开始消耗底物后,再以在发酵过程中,当微生物开始消耗底物后,再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中补加一定的物料,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中补加一定的物料,使培养使培养基中的底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基中的底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并避免不利并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从而达到因素的产生,从而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