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化工原理吸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吸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 2 章 吸 收一、吸收及其依据1、吸收:2、吸收依据: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传质单元操作。各组份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二、吸收过程吸收质(溶质)A;惰性组分(载体)B;吸收剂(溶剂)S;吸收液(AS);尾气BA。三、应用1、分离气体混合物,获得某一组分;2、净化气体;3、制备溶液。四、吸收分类1、物理吸收;2、化学吸收;3、单组分吸收;4、多组分吸收;5、等温吸收;6、非等温吸收。五、吸收机理1、方向与限度取决于平衡关系气pAAB液xASApApA*时pA*与xA呈平衡1.2、与蒸馏比较1)同为分离均相物系的气液传质操作;2)第二个物系蒸馏:产生气相直接得A、B。吸收:外界引入气相不能直接得A
2、、B,需二次分离。3)蒸馏:双向传质吸收:单相传质B、S停滞组份。六、脱吸:当pApA*时,进行着吸收逆过程脱吸。2.1 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2.1.1 气体的溶解度一、溶解度:A、BSACA*T、P一定,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表明吸收过程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单组份、组分数C3、(A、B、S)、相数2。相律:FC23223 CA*f(t、P总、PA)低压下,t一定 CA*f(PA)2.三、不同气体溶解度差异(同一溶剂)举例:NH3、SO2、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pA*之间关系。溶液浓度一定,易溶气体pA*难溶气体pA*同种溶质,T而溶解度结论:加压、降温对吸收有利。3.2
3、.1.2 亨利定律一、亨利(Henry)定律P总不高,T一定,p*=E x (2-1)说明:1、p*、x、E(亨利系数,压强单位)xp*实际浓度平衡分压2、适用于 t 一定,理想溶液。E为该 t 下纯溶质p;3、用于难溶、较难溶气体(或易溶稀溶液);4、难溶气体,E为常数;5、E由实验测定,查手册(P78);6、Ef(T),TE(即TCA*),因此,难溶E,而易溶E二、Henry定律的其它形式1、2)-(2 Hcp*说明:C为体积摩尔浓度kmol/m3;H为溶解度系数kmol/kN.m;HE关系:推导:1m3:溶质kmol/m3溶剂kmol MMc-ssA则 x溶质溶剂溶质 MMc-ccSA)
4、M-c(MMcASS)M-c(McMEp*ASS)M-c(MMEH1ASS4)-(2 EMHSH=f(T)TH易溶H难溶H4.2、y*=m x (2-5)说明:m 相平衡常数,无因次;mE:yPp*yPp*:xEp*代入xEy*PxPEy*总与 y*=m x 比较:6)-(2 PEm总m 实验值m=f(T)TP总m(x)不利。3、B、S摩尔量不变(基准)kmolSkmolA x-1xX X1XxkmolBkmolA y-1yY Y1Yy代入 y*=m x :X1Xm*Y1*Y m)X-(11XmY*10)-(2x mY*低浓度:XYp*=E x (2-1)2)-(2 Hcp*y*=m x (2
5、-5)10)-(2x mY*5.2.1.3 吸收剂的选择1、溶解度;2、选择性;3、挥发度;4、粘性;5、其它。2.1.4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1、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iiy y iixx 或若传质方向为:气相液相吸收反之,传质方向为:液相气相脱收总之,溶质传递的方向是趋于平衡的方向。2、确定传质的推动力iixx*iiy y 或推动力为3、指明传质过程进行的极限6.2.2 吸收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glA扩散分子扩散涡流扩散:流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传递物质。(静止或滞流):靠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传递物质的。(湍流)2.2.1 分子扩散与菲克(Fick)定律一、分子扩散1、概念在单相内部
6、有浓度差的条件下,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简称扩散。7.2、举例AB传递方向:A、B各自沿着浓度降低的方向传递。推动力:浓度差。二、菲克(Fick)定律11)-(2 dZdC-DJAABA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扩散通量,kmol/(m2.s);dZdCAA的浓度梯度,kmol/m4;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负号表明扩散是沿着物质A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A、B在Z方向互为相反值:12)-(2 dZdC-dZdCBA而且,BA-JJ根据 Fick 定律:dZdC-DJAABAdZdC-DJBBAB13a)-(2 -DD BAAB作业:P1501、28.2.2.2 气相
7、中的稳定分子扩散一、等分子反向扩散pA1 pA2,pB2 pB1两容器T、P相同。精馏传递速率NA:在任意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量Akmol/m2.s。NA不涉及传递形式。推导NA计算式:1、现象2、传递速率NA (传质速率)NAJAdZdC-DAdZdpRTD-A稳定过程,NA为常数。因而dZdpA也是常数,故pAZ为直线关系。(215)dZdp RTD-dZNAA0pA1ZpA216)-(2 )P-(P RTZDN A2A1A9.二、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1、过程分析JAJB(分子扩散)总体流动:A、B两种物质并行的递补运动。单向扩散与等分子反向扩散的区别等分子
8、反向扩散:NAJA单向扩散:NAJA总体流动2、NA计算式N总体流动的通量,A、B总物质量m2.s;其中,A、B的通量各为:;CcNyNAACcNyNBB17)-(2 CcNJNAAA18)-(2 CcNJN :BBB同理0NBCcNJ-BBCcNJ BA即CcNCcNNABAANN 10.11)-(2 dZdC-DJAABA17)-(2 CcNJNAAA CcNdzdcDNAAAdzdcDCcNNAAAAdzdcDCc(1NAAA)dzdcCcCDNAAAdzdcc-CDCAA若扩散在气相:RTpcAARTPC 19)-(2 dzdppPPRTDNAAA19a)2 dzPdpRTDPN BB
9、A(或积分:BBAPdp RTDPdz N0zpB1pB2解得:B1B2APpln RTzDPN B2A2B1A1pppp故B1B2A1A1pppp则:)-ppp-p(Ppln RTzDPNB1B2A2A1B1B2A11.)-ppp-p(Ppln RTzDPNB1B2A2A1B1B2AB1B2B1B2A2A1Ppln)p-(p RTz)p-(p DP 20)-(2 )-p(p pPRTzD A2A1BmB1B2B1B2BmPplnp-p p式中:1、2两截面上物质B分压的对数平均值,kpa。BmpP漂流因数,无因次。说明:与(2-16)比较,多P/PBm,1 pPBm使NA16)-(2 )P-
10、(P RTZDN A2A1A(pB )BmpP(2-16)式适于精馏;(220)式适于吸收。pAPpBm1pPBm总体流动0pA12.2.2.3 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90A2A1SmAp 22)-(2 )c-(c zcCDN 2.2.4 扩散系数一、D 物理意义 dzdcJDAA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反映某组分在介质中扩散的快慢。二、复杂之处 至少有两种物质,有多种配合方式;随温度变化较大;与总压(气体)或浓度(液体)有关;文献中数据不全,应用时常估算。三、扩散系数D (P90 )13.2.2.5 对流传质1、涡流扩散凭籍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26)-(2 dzdc)DD(
11、-JAE 式中:D 分子扩散系数,m2s;DE一 涡流扩散系数,m2s;dcA/dz 一 沿z方向的浓度梯度,kmolm4;J 扩散通量,kmol(m2s)。DE不是物性,与湍动程度有关。2、对流传质27)-(2 )p-(pk)p-(p pPRTzD NiGiBmGA气相:液相:28)-(2 c)-(ck c)-(c cCzD NiLismLA作业:复习所讲。14.2.2.6 吸收过程的机理1、双膜理论(1)目的:建立传质速率方程。(2)双膜理论传质过程双膜理论基本论点:1)相界面,滞流膜层,分子扩散;2)相界面处达于平衡;3)流体主体为湍流,0dzdc A膜层内存在。dzdc A也称双阻力理
12、论。吸收为通过两膜层的传质。2.2.7 吸收速率方程式1)吸收速率NA:单位相际传质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溶质量。2)NA所能解决的问题:1)一定吸收任务,所需设备尺寸;2)核算混合气体通过指定设备所能达到的吸收程度。15.3)吸收速率方程式:阻力推动力速率 浓度差1吸收系数吸收速率 吸收系数推动力4)膜吸收速率(指单一相)N气膜N液膜稳定操作:N气膜N液膜气膜吸收速率N气膜气膜吸收系数()推动力液膜吸收速率N液膜液膜吸收系数()推动力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气相主体相界面)p-(p pPRTzD NiBmGA一定条件下:可视为常数,pPRTzDBmG故令:GBmGk pPRTzD33)-(2
13、 )p-(p k NiGA(1)33a)-(2 k1p-p Gi16.kG气膜吸收系数,kmol/(m2.s.kpa)1kG为气膜阻力,1kG与(p-pi)相对应。(2)气相组成以摩尔分率表示时:34)-(2 )y-(y k NiyAy-溶质A在气相主体中的摩尔分率;yi-溶质A在相界面处的摩尔分率。(3)kGky关系P总压不高时,p=Py 及pi=Pyi33)-(2 )p-(p k NiGAky=PkG (2-35)ky-气膜吸收系数 kmol/(m2.s)1ky为气膜阻力,1ky与(y-yi)相对应。2、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c)-(c cCzD NismLA令LsmLk cCzD)(372
14、 c)-(ck NiLA37a)-(2 k1c-c LikL液膜吸收系数,kmol/(m2.s.kmol/m3)或m/s。1kL为液膜阻力,1kL与(ci-c)相对应。(1)17.(2)液相组成以摩尔分率表示时:38)-(2 x)-(x k NixA(3)kLkx关系因为x)C(c x C ciiLxkC k kx液膜吸收系数,kmol/(m2.s)1kx为液膜阻力,1kx与(xi-x)相对应。3、界面浓度(1)界面处气液浓度符合平衡关系;(2)稳定情况下:)p-(p k NiGA c)-(ckiL40)-(2 kk-c-cp-pxLii液相浓度气相分压oEpcA斜率 kk-xLIcipi4、
15、总吸收系数及其相应的吸收速率方程式(3)求出界面浓度(1)为避开界面浓度,仿效间壁传热的处理方法。用主体浓度差表示推动力。(2)与传热不同点:p与x不能相减,即使y与x也不能相减。18.(3)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任一相主体浓度与平衡浓度差。1)以(p-p*)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p*与c 成平衡,p为气相主体分压。若系统服从亨利定律:Hcp*根据双膜理论:Hcpii:c)-(ck N iLA得代入p*)-H(pk NiLA*p-p kHN iLA或气相速率方程式)p-(p k NiGA改写成iGAp-p kN 两式相加,得:41)-(2 *p-p)k1kH1(N GLA令41a)-(2 k
16、1kH1 K1 GLG则42)-(2 p*)-(pK NGA说明:KG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kpa;(p-p*)为总推动力;1/KG为总阻力,由1/kL、1kG两部分;易溶气体H当kLkG时GLk1 kH1 则KGkG气膜控制19.气膜控制(看图):ip-pp*-p气膜控制液膜控制2)以(c*-c)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c*与p成平衡,若系统服从亨利定律:Hcp*H*cp*p-p)k1Hk1(NGLA将上两式代入43)-(2 -c*c)kHk1(NGLA43a)-(2 K1kHk1 LGL令则44)-(2 -c)*(cKNLA说明:KL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km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