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4172071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71.6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知识点 复习 温习 提纲 填空 练习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原始农业和畜牧出现之前,人类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 )生活;( )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其社会地位较高。2、大约( )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农耕主要起源于( 、 、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 )、大麦的原产地;黄河中上游是( )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是( )的原产地。( )是玉米、甘薯的原产地。3、畜牧是随着( )和( )的出现而产生的。约9000年前,( )人已经饲养( )和山羊。约8500年前,( )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约6000年前,

    2、南美( )驯化了骆马。4、农业出现的意义:( )的出现是人类经济社会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 ),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 )的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定居生活,逐渐形成( );促进了( )劳动和农业的分离;( )、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学和其他农业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的发展,推动了( )产品的增加和( )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间的利益冲突,( )应运而生,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5、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四大

    3、文明地区的生产特征: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而重视修建( )工程;统治者重视( )系统的开凿、疏浚和维护。(2)古巴比伦主要种植( )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王室和( )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颁布 。(2)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 )占有;以( )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3)古代中国:食物生产: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 )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以( )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 )等途径补贴家用,封建小农经济形

    4、成。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 )政策。国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秦国修建了( )、西汉修建了( )等。生产特色: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 )的农业技术体系。(4)古希腊: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 )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 ),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古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劳动。(5)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 )、甘薯、马铃薯。( )的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原因(推动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美洲作物(

    5、玉米、甘薯)自身的优势2、美洲物种的外传:随着( )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 )、番茄、辣椒和( )等,由( )和( )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 )、非洲等其他洲。传入欧洲:到17世纪,( )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16世纪末,( )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在欧洲传播较( )。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 )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时,玉米、甘薯、番茄、辣椒等传入我国。( )年间,玉米大规模推广,( )前,玉米种植已遍布全国。3、物种交流的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 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 结果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4、物

    6、种交流的影响: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 )激增;改变了人们的( )习惯;推动了当地经济和( )的发展;对( )造成不良影响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表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后,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 )的现代农业;20世纪下半叶以来,( 、 )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育种技术进步:1930年,( )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941年( )培育出小麦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 )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2014年,“( )

    7、”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渔业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 );水产养殖向( 、 、 )经营发展;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 )养殖发展。(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 )和( )存储余粮。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20世纪以来,科技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 )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国从20世纪( )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粮食储备( )和( )水平不断提高。古代人利用( )或风干方法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的( )延长食物保藏期。20世纪20年代以来,冷冻食品工业突飞猛进。20

    8、10年,中国颁布发展规划,促进了( )产业的发展。(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随着( )激增和工业化、( )的加速,( )面积的减少,食物需求与( )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都把( )作为首要任务。 1996内,中国发布了 白皮书,提出立足( )、实现( )的方针。由于( )、( )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 )手段确保食品安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一、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时代石器制作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 )、北

    9、非地区:约5000年前的( )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但青铜农具数量少;小亚细亚东部的( )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在( )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南北朝时出现了以( )制作的农具。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经用( )汲水灌溉;后来,( )和中国人利用( )原理进行灌溉;中国( )出现了翻车,后( )对其革新,在民间广泛使用;唐朝出现了( ),借助水力汲水灌溉。(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的发展:约3万年前,中国的( )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时代晚期,中国古人用( )作为纺线工具;( ),人们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丝织品;元朝,( )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2、陶瓷业也是古

    10、代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人们最初用( )的方式来制造陶器;( )时代晚期,开始采用坯车来制坯;南朝时,把坯件放在( )中,防止污损坯件;唐宋时,为防止器物粘连,在器物底部放置( )。3、治炼业:古人用( )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器具,工具包括土炉、锤、锉等;采取( )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工具包括坩锅、( )等。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的范。( )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三)劳作方式的发展:工业时代之前,( )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中国( )时期形成以( )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历史上也存在过庄园式劳作,奴隶或()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

    11、大型()庄园;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中国()时期的()有军事作用外,还带有()的色彩。古代手工业有()作坊、民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于战国,和农业相结合构成封建小农经济。手工业者世代相传,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二、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机器大生产于工厂制度()机器大生产:、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业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的巨大变革。、完成:英国在年左右完成;法美等国在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影响:引起了劳作方式和()的深刻变革。()工厂制度的建立。、背景:工业革命发展;工厂的出现2、特点:集中劳动;实行倒

    12、班制;强化纪律,严格规章制度;流水线作业;各环节协同劳作,工厂主监督管理;原料统一供应调配。 3、影响:带来( )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 )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工厂制度引入中国: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 )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了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范旭东等人投身实业救国。(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 促进了( )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2. ( )迅速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3. 促进了( )的改变;4. 人们的( )观念空前加强,生活节奏加快;5. ( )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6. 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13、阶级矛盾的激化,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标志( )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 )的诞生。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概况: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和( )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 )技术等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 )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2)计算机与网络: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在美国问世,开启了( )时代的到来。( )年,( )国防部建立了军用网络,但不具备社会推广性。20世纪90年代,实现( ),成为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3

    14、)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及( )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 )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4)航天技术:1957年,(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航天技术迅猛发展;苏、美、法、中等国先后发射成功几千个航天器,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创举,在太空中建立了( )测控网。(5)海洋技术:20世纪60年代,( )深潜器在水下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年,中国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潜入水下六千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步入正轨。( )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记录,标志着中国在大

    15、深度载人深浅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义:推动了( )的跃进,促使劳作方式由( )转化为( );人类( )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但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一、古代的商业贸易(1)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 )后期,随着( )、产品剩余、私有制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2、古代中国的商业:( )出现职业商人。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官府垄断工商业;( )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出现许多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等;( )时期,货币、车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两宋时,经济重心

    16、南移,城市中( )界限被打破,出现纸币( ),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时期,( )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程度提高,形成全国范围的( )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形成.3、古代世界的商业:古埃及,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由( )控制。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 )中心,( )贸易活跃。古罗马,( )贸易发达。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国( )等物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三洲之间从事( )贸易,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贸易通道:( )是古代贯通亚非欧的重要贸易通道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官府设置( ),管理对外贸易。( )

    17、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时期,严格规定朝贡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置( ),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 )一处,对外贸易由官府指定的( )行商代理。5、商业贸易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 )生活和( )生活。(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 )。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 )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中国早在( )就用( )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 )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到公元前7世纪,( )出现了金属铸币。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 )的象征。货币使商业的功

    18、能由最初的( )向( )转化。2、信贷:世界:前22一前21世纪,( )出现了经营借贷;前16一前11世纪,( )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前4世纪,古希腊开始兴起货币经营业,出现了( )的雏形古代中国: 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时期,实物借贷比较普遍,并出现( )信贷;( )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 )”(汇票);宋代,( )、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汇兑业务;( )中期以后,钱铺等机构盛行;清朝,( )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 )。3、商业契约:世界: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 )广泛使用;公元前2600年左右,( )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中国( )时期出现了契约;( )以

    19、后,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事宜,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二、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1)世界市场的形成: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初步形成:17、18世纪,( )、英、( )等国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推动欧美资本主义为掠夺市场和原料积极对外扩张,( )的改变,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加便捷。资产阶级在亚非拉地区倾销( ),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 )市场之中。4、最终形成:20世纪初。 ( )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 ),掀起瓜分世界的

    20、狂潮。( )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背景:( )的开辟及欧洲人的(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2、表现: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贸易中心从( )转移到( ),( )的国际贸易地位急剧下降;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在( )海域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澳门、长崎、( )成为国际贸易的枢

    21、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A.商品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 )开业;B.创立银行:16世纪,( )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 )银行创立。它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C. 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 )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D.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 )开业。E. 有限责任公司:1892年,( )出现有限责任公司。F. 股份制贸易公司:为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 ),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 ),他们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 ),进行( ),对西欧( )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经营方式的变化:A.创办银行:1897年,( )

    22、在上海创办( )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B.股份制企业:19世纪( )年代,( )与官商合办的( )股份制企业出现,如轮船招商局和( )矿务局。C.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D.百货公司:1900年,( )成立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 )百货公司。商品种类的增加:背景:( )的初步建立表现:烟草、咖啡、可可、茶叶和( )涌入欧洲各地;新航路开辟后,( )也成为贸易商品,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 )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 ),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 )等其他国家也向中国贩运鸦片。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中期,(

    23、)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 )等国兴起,( )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 )的新格局。三、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20世纪初,( )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 )的不平衡与重新( )的斗争,最终引发一战。2、1922年苏联成立,继续实施( )政策,使社会经济恢复。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 )体制,集中力量发展( ),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 )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由于( )的基本矛盾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 )扭转危机;( )、意大利、( )走上( )道路,发动了

    24、二战。4、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 )与( )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 )进步促进了( )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5、随着( )的发展,世界范围内( )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且波及范围更大。1997年的( )金融危机、2008年的(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严重。6、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问题越加严重,随后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改革陷入困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要经济面临挑战。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25、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 )基础。1978年,( )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 )体制,成功开辟出( )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将( )作为首要目标。20世纪( )前期,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 )抬头,经济发展仍充满挑战。9、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最终动能不足。面对挑战,中国坚持( )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 )”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二)国际贸易与生活1、从19世纪7

    26、0年代到二战,由于( )与经济危机,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2、二战后,在( )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 )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 ),建立更具有活力与永久性的( )体制。4、( )年,中国正式加入(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6、( )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降低了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二战后,在( )主导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

    27、林体系建立。2、1945年,( )成立,主要业务是向会员国发放( )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向会员国发放( )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3、( )成立初期,贷款对象集中在( )国家,后重点转向( )国家。4、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 )、金融市场( )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5、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 )的国际化;( )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 )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

    28、住环境一、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 村落的产生:1、人类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从( )、( )、半穴居到( )的演变。2、村落产生的原因:( )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村落形成。3、地点:最早出现在( )。另有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及长江和辽河流域等4、功能和作用:为人们的定居、繁衍、防卫及( )活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2)集镇的出现:1、形成原因:社会( )的发展推动集镇兴起。2、发展:在( )末期,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 )目的而设的;( )时期,工商业集镇开始发展起来,有些镇由于( )重要以及常驻( )的增长,成为行政集镇;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

    29、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 )集镇;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 )。(3)城市的产生:约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 )已经出现城市。世界上主要的( )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 )、军事防御、( )、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1、古代中国的城市布局主要分为( )、手工业区和( )、居民区。( )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 );至(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分为三等,各有定制。2、西方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是( )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城市布局已反映出行政、( )、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欧洲中古

    30、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 )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4)世界各地的民居:1、特点: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 ),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 )与( )。2、表现:(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古代中国:( )和( )构成我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自先秦以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 )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 )是民居的核心。后来,( )、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4世纪出现( )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

    31、。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原因:( )促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2)表现:1、世界: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 )展开。( )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中国:( )后,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方工业 文明影响;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华人民共

    32、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的改善1、原因: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2、表现: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 ),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19世纪70年代,( )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基础设施的发展1、原因:城市发展的要求2、表现:19世纪以来,西方( )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呈现( )、( )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 )。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

    33、设水平依然有限,且( )。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社会问题等。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一)水陆交通的变迁:(1)古代的陆路交通:1、天然道路:原始人在生产生活中,习惯性的足迹形成了“路”。人类转向( )生活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2、人工道路:原因:生产的发展表现: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 )连接起来。古代中国:( )修建了( )、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了以( )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丝绸之路在( )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唐朝驿道以

    34、( )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构成了以( )为中心的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2) 古代的水路交通运河中国在( )时期已有运河;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 ),沟通了长江和( )两大水系;隋朝的大运河以( )为中心,沟通南北;( )的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西方:17世纪 开通的法国( )运河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 ),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是运河之一;17世纪荷兰( )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中国: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 )。在( )时期,已初步形成东

    35、、南两条航线;( )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从14051433年,( )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2、世界:( )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首次横渡地中海;( )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15世纪末16世纪初,( )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到达美洲,(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 )完成环球航行。此外,欧洲人还开辟了( )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 )网络逐渐形成。 洲际运河的开通:1869年开通的( )运河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914年( )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

    36、了( )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4)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铁路交通的发展:1814年,( )改进了蒸汽机车;( )上半期,人类步入铁路时代。1881年,( )铁路建成,这是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 )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轮船航运业的发展西方:1807年,美国人( )发明了汽船。1812年,( )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近代中国造船和航运业的近代化:19世纪( )年代中期,中国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 )”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 )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3汽车的出现:19世纪( )年代,( )人卡尔本茨发明了

    37、汽车。(三)交通与社会变迁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 )、经济和文化发展。( )“车同轨”和道路建设,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往来。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 )的发展。京汉和陇海铁路开通,( )发展态势突出;伊利运河开通推动了( )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通海运河的开通,( )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 )交流。古代的邮驿主要为( )服务的,到( )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 )。1878年,( )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年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电报、电话在( )传入中国。l 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

    38、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陆海交通的发展(1)汽车工业1、( )年,( )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高速公路建设1、高速公路出现于( )之间;( )后,其在各国广泛发展。2、1988年建成的( ),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位居世界( )。(3)高速铁路建设;1、1964年,( )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它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39、。2、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年,( )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的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技术领先世界、积极融入国际市场。2014年,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 )二期建成通车。(4)航运业发展: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 )通信系统的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 )、专业化、( )和( )等趋势。1994年开通的( )隧道,将( )和欧洲大陆紧密连接起来。 ( )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 )服务。( )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2020年,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 )。(5)航空的发展:( )年,( )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时代开始了。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 1950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 )。时至今日,我国的航空业发展迅速。(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交通的发展是人流和(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72071.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