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上传人(卖家):林田
  • 文档编号:416399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6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 复习题 参考 模板 范本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一、概念比较 1.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的关系 2.价值 价格 供求的关系3.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4.剩余价值 绝对m 相对m 超额m 5.价格 生产价格 垄断价格 成本价格 股票价格 土地价格6.利润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银行利润 平均利润 垄断利润 利息7.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利息率 8.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9.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银行资本 股份资本10.固定资本磨损 有形磨损 无形磨损 11.地

    2、租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垄断地租 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 12.金融资本 金融寡头 参与制、资本国际化、经济全球化 13.混合公司 跨国公司 国家资本主义(实质)14.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内容、形式和实质(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异同点) 二、重要知识点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其中生产居于主导地位,分配、交换是中间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

    3、研究生产关系的层次性,包括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3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有: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总和称生产资料)。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在生产力中起能动的主体作用。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又增加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新的要素。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发展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根本任务-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客观性: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是

    4、各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二类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三类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5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即是市场经济,它是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劳动。劳动产品都可能成为商品,但不都是商品。劳动也不一定都可以创造价值。劳动生产产品、创造财富,有用的劳动产品就是社会财富,但不一定是社会财富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这里实际是区分财富的生产与价值的创造的关系。财富是一般物质生产的范畴,而价值则是商品的范畴,是历史

    5、的范畴。7、使用价值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和载体。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载体,价值的存在是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可以得到解决。8.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不是它们参与了价值创造。生产要素与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产品分配的表现形式或方式。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其实质是这些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不能把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就是价值的创造者。土地、设备、原材料

    6、等生产要素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但生产资料在新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工人的劳动。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价值的转转移过程,是同一劳动引起的两种不同结果。9.具体劳动和其他自然物质结合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是的唯一源泉是抽象劳动凝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外在尺度是货币发挥价值尺度作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社会价值,社会必

    7、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11劳动复杂程度不同的商品价值量的比较是通过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来比较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即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划分是相对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12.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使用价值量增加了,但单位时间的总价值量不变,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减少了。1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必须进行商品交换。1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8、的特殊商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产生后,金银以它自身的优点,最适合作货币材料。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作为等价形式,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存在或表现的形式;其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存在或表现的形式;其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15一般价值形式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一本质属性得到了完全的表现。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

    9、形式的等价物二者都是一般等价物,但一般价值形式的等价物是不固定的,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各不相同,而货币形式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形式上。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16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使用现实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贮藏,可以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而调节货币的流通量,起到蓄水池的作用,纸币储蓄不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由政府调节,而金属货币贮藏则可以自

    10、发调节。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流通手段和流通手段出现,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17.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不同,前者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是自然形成的,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后者是划分货币的大小等份,政府制定,人为的,不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因素:其一,参加流通的商品的数量;其二,商品的价格水平;其三,货币流通速度。前二者相乘构成之和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9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数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

    11、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数量而引起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20.商品价值的变化不一定引起价格的变化。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二者不仅在量上可以背离,有时在质上也背离。二者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可以同方向变,也可以不同方向变,也可以一方变,另一方不变。2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构成。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22人类创造价值,必须创造财富,因为财富是价值的载体。但是应该看

    12、到,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并不是始终按照同一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从单个商品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还必须通过交换的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2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雇佣关系货币转化资本的前提是资本家手中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态,但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4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内容:其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其二繁衍后代养

    13、家糊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三,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特点: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受历史、道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2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的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的点,就是工人用于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26资本虽然表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原料的物,因此资本本质上不就是物。资本表面是表现为物,实在是物掩盖下的一种社会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27.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者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

    14、额,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才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28.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而不是唯一源泉,因为扩大再生产还可以通过兼并、股份制等形式来扩大生产规模。29.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资本总额,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高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资本规模大小。30.剩余价值和利润在数量上是相同的,而剩余

    15、价值率和利润率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同一个东西,前者相对于剩余价值,后者相对于预付资本,在它们数量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率是m/v,利润率是m/c+v,因此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前者大于后者,前者揭示了剥削,后者掩盖了剥削。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正比;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比;资本周转速度快慢,正比;预付准备节省程度,正比;原材料的节省,反比。31.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超额利润依然存在。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同一部门竞争产生社会价值和超额利润。平均利润是部门间利润大体相当的一种趋势,不是简单的加减平均。在不同部门竞争的同时,

    16、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的企业也在竞争,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也就是说,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形成为前提的,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形成的过程,二者是同一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别。其一,从质上看,前者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其二,从量上看,各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32.因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但工人参与新价值的分配,因为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包括V和M两部分,V是工人得到的工资,即劳动值,M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33成

    17、本价格(K)不是资本家生产商品中所预付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而是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所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而在他所预付的不变资本中未消耗掉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并不构成成本价格。可见,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而不是所用资本。 34. 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虽然是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来满足自己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但工人的个人消费完全是他个人的私事。如果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之外的个人消费似乎是他个人的私事。但是,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仅仅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因为没有工人的个人消费,就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家就会丧失掉剥削的对象3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

    18、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6.垄断不能消灭了竞争。自由竞争产生垄断,但垄断产生后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垄断时期的竞争形式多样化;垄断组织之间有竞争,非垄断组织之间有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有竞争。37.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价格高于价值,但不否定价值规律的否定,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垄断组织获取的垄断利润总额仍来自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垄断价格是垄断基础上的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全社会商品价格总和仍等于价值总和,垄断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垄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商品价值的变动最终决定垄断价格的变动趋势。

    19、38.流动资本不等同流通资本。两者是两个不同概念。流动资本相对于固定资本而言,它是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流通资本则相对于生产资本而言,它包括流通领域的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3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表现为成本加平均利润。市场的价格是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但这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从从全社会看,商品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与平均利润总额是一致的。这是价值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比较,商品价值与活劳动联系,生产价格则与资本相联系,与或劳动没有关系;二者在量上总是不一致的。 40商业资本与商品资本比较相同点二者都是把商品转化为货币;不同点商业资本是独立资

    20、本,是替产业资本家卖商品,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家自产自销性质的。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商业店员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41借贷资本的特点有:其一,它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其二,它是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即具备财产资本和职能资本的双重身份。其三,它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的资本。借贷资本产生后,平均利润必须分成企业利润和利息两部分。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成,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

    21、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利息率的最高限度是平均利润率;最低限度是零。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以及政策、法律和社会习惯。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利息率还受借贷风险、时间长短、价格预期变动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利息率下降的趋势。一是因为平均利润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二是因为借贷资本的供给有增大的趋势。42.银行资本分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只有自有资本,而且是作为职能资本的那部分可以参与平均利润形成,获得平均利润。 4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从理论上讲,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在现实生活

    22、中,股价受到政治、经济、军事、发行公司业绩,以及投机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股市行情往往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4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一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而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45.利润率下降,利润量增长规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但薄利多销、规模扩大,利润绝对量就会增加)46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超过平均利润之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是土

    23、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47级差地租形成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取决于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级差地租是不同土地因优劣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同一块土地因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的基础,级差地租是合同前的事情,级差地租是合同后的,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在级差地租方面存在着矛盾。48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比较。联系:其一,二者都是土地所有者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二,二者源泉相同,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三,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喝

    24、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实质。区别:其一,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级差地租是经营垄断权,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其二,产生的条件不同:级差地租是土地质量条件。绝对地租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其三,具体形成条件不同:级差地租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格,绝对地租是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其四,归属不同:绝对地租归地主,而级差地租归农业资本家和地主。49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就不能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但绝对地租仍然存在,是来自农产品的垄断价格,或来自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工资的克扣、甚至是农业资本家自己的一部分利润,或国家对农产

    25、品的价格补贴。)50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成反比。现实生活中影响地价的因素还有土地供求状况、国家政策等。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因为:其一,由于人们对租种土地的需求的增大,地租不断上涨;其二,利息率不断下降。5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容易带来失业问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还可以导致资本周转速度放慢,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利息率下降,土地价格上涨。52个别资本扩大规模的形式是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其一,资本积聚既能增大个别资本的总额,也能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资本集中只能增大个别资本的总额,但不会增大社

    26、会资本的总额。其二,资本积聚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因为它要受到原有的资本量、剩余价值量的限制,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将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5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垄断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深厚的经济基础。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垄断资本。包括资本结合和人事结合。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控制国

    27、民经济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个人联合”。54混合联合公司战后国内私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是当今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55在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不同:竞争的目的有所变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部门之间竞争是为了取得平均利润,部门内部的竞争是为了取得超额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竞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变化。竞争的手段有了变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改进技术、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虽仍然继续采用上述手段,但还要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来打

    28、垮对手,甚至不惜采取暴力等各种强制手段。竞争的范围已从国内扩展到国外,而且渗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领域。56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国内外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主要包括:本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3)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由于垄断价格是市场价格,所以,价值规律就通过垄断价格发挥作用。垄断价格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是因为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和市场,限制了资本的流动和自由竞争。57二战结束至现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迅速、稳定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

    29、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58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其一,空间上并存性。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数量比例性,这个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使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其二,时间上继起性。其三,产业资本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互为条件。59考察资本循环与考察资本周转的角度不同:其一,前者侧重运动的连续性,来揭示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后者侧重运动的速度来揭示价值增殖。其二,二者考察的目的也不同,前者考察

    30、资本运动经历的阶段、职能形式,揭示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后者分析制约周转速度的因素来揭示对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其三,前者是作为一个循环过程考察,后者是作为连续不断的过程考察。 60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一是周转方式不同前者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步转移,后者是一次性转移;二是周转时间不同,前者周转慢,后者周转快;三是价值收回方式不同,前者逐步分批收回,后者一次性收回;四是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前者在使用期内不需要更新,后者需要不断更新。6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其一,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根据生产资本之不同部分的价值的不同的转移方式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之不

    31、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的作用划分的。其二,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旨在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露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其三,划分的内容不同。 61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和生产过程中断的间隔时间。其中,劳动时间是实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的因素有:生产地点距市场远近、供求状况、交通运输条件。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62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其一,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本身周转速度,二者成正比。其二,

    32、生产资本构成即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影。固定资本比重愈大,预付资本总周转愈慢;流动资本比重愈大,预付资本总周转愈快。其三,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多少。6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是:其一,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M),增加年剩余价值量(M)。v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是: M mn。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Mmvn。其二,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能够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其三,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在有效期内的无形磨损。(m揭示了剥削,M不揭示剥削,但说明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64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共同点:都要经历购、产、销三个阶段,都要依次采取

    33、三种职能形式,都包含着生产消费,其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区别点:个别资本运动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但不包括个人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 65.只要加速发展第一部类的生产,不一定顺利实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反之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提供追加的生活资料,制约第一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66.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通过市场,经过第一部.第二部类内部以及两大

    34、部类之间三个方面的交换,才能得到实现。 67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一是价值补偿,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能够通过商品的出售加以实现,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预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实物补偿,也就是如何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68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1)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按照使用价值的最终用途,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物质资料。按照价值形式,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35、和剩余价值(m)。(2)对社会生产的划分。以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为依托,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第一部类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总和;第二部类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总和。69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m)c,即第一部类对生活资料的需要刚好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派生条件;其一,(c+v+m)=c+c,即生产资料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刚好等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其二,(c+v+m)(v+m)(v+m),即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刚好等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I(v+v+m/x)(c+c

    36、)。派生公式:其一,I(c+v+m)I(c+c)(c+c),、其二,(c+v+m)=I(v+v+m/x)+(v+v+m/x)。 7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 义 71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客观必然性: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二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手段:其一,经济手段使用经济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其二,计划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计划化管理。其三,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72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

    37、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它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资本国际化的形态: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73二战前,资本输出主要是借贷资本输出,借贷资本国际化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战后,国外投资剧增,产业资本国际化成了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从资本形态上可划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74二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其一,科技革命的发展;其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

    38、响。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其三,民族独立,就殖民体系瓦解。其四,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其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手段,是确立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75跨国公司的作用和影响。其一,它凭借其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条件,绕过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协作的加强,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其三,推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其四,扩大了国际贸易。其五,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相关国家金融市场的冲击,操纵国际市

    39、场价格造成市场垄断,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扭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等。在现实生活中,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人为地操纵商品价格,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些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影响。76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两大类。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对其他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77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2)国际局

    40、势相对缓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3)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和完善。,起着很好的协调作用。(4)跨国公司的发展。它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5)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作用加大。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的选择。各国努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三、重点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或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2)二者的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会大于简单劳动创

    41、造的价值。这是因为,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力的耗费,而复杂劳动力的形成同简单劳动力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同时 ,复杂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这种再学习所花费的劳动必 然会增大复杂劳动力的价值,并要求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得到补偿。(3)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的原理,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它们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并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高科技产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就是因为它们是复杂劳动的产

    42、品。因而,应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固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并同时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监督。2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货币流通的理论包括: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量要符合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否则会产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这是经济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 (2)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流通同样是适用的。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实行货币流通的宏

    43、观计划控制和调节。第一,要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其中心是要组织好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综合平衡;第二,要坚持纸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第三,要加强现金管理,合理地限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范围。(3)对目前我国出现的物价上涨现象,要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出台;第二,未列人定价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一律由市场调节;第三,禁止经营者或者行业组织串通定价、联合提价;第四,对低收人群体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第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安定人心。3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答案要点(1)价值规律是

    4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2)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充满生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按劳分配

    45、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和作用,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并根据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等一系列中间范畴,最后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m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其中,劳动者

    46、获得了劳动力价值工资,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货币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获得了地租。 (3)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价值创造分析了价值的真正来源,是由劳动者劳动的双重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价值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影响 答案要点(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个上升趋势,这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刚性规律决定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直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

    47、壮大;二是导致失业现象的发生。(2)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的相对过剩人口,这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失业问题的产生。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要提高

    48、资本有机构成,又要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6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答案要点(1)平均利润及其形成的过程。平均利润,就是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的利润,不同部门竞争的结果。不同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这就引起资本的流动,最后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2)启发: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7马克思关于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我国对城市征收土地使用费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由于土地等级、位置不同产生级差地租。(2)我国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使用城市土地都应该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3)国家对按不同地段征收不同的土地使用费,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4)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存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参考模板范本.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6399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